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光照对刺芹侧耳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光照对工厂化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表明,7种不同波长光源中蓝光对刺芹侧耳子实体发育最有利,蓝光照射所获得的子实体个体较大、外观形态好(菌盖较大、较厚)、商品价值高;进一步研究了蓝光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对刺芹侧耳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表明,采用3根LED条形灯照射所获得的刺芹侧耳外观形态及单瓶总产量均较好;光照时间为6h即可获得外观形态较好、单瓶总产量较高的菇,但照射18h得到的菇个体较大。  相似文献   

2.
核桃加工下脚料栽培刺芹侧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加工下脚料核桃壳部分或全部代替常用培养料中木屑、玉米芯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鲍菇)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的配方1(木屑34%,核桃壳30%,米糠2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栽培刺芹侧耳,发菌快(满菌时间25 d)、子实体含氮量高(2.83%),单瓶产量(193.3 g)与使用常规培养料栽培(202.0 g)相近,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以研究利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产量为6.34kg/m2,相比常规稻草栽培草菇增产49.17%,其蛋白质含量为27.9%,也高于稻草栽培草菇(24.9%);刺芹侧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产量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都低于稻草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4.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原基形成过多影响子实体商品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上一般通过人工疏蕾保证单菇重达到商品菇要求。通过在刺芹侧耳菌丝体培养阶段结束后进入生殖生长时,采用中间留有直径4cm圆形孔的20cm×20cm牛皮纸(100g/m2,透光率5%)套住刺芹侧耳袋口端,减少栽培袋袋口光照面积,考察对原基发育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芹侧耳菇蕾在开口处分化并迅速发育成子实体,使采收期比对照提前1.8d;而在被牛皮纸覆盖的区域菇蕾不能分化,从而有效地控制刺芹侧耳菇蕾的数量,使疏蕾次数从对照的2次减为1次;同时,局部遮光而对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臭氧保鲜技术在刺芹侧耳低温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200μg/L臭氧处理不同时间(5、10、15 min)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在低温(4℃)贮藏时的指标,研究臭氧处理对刺芹侧耳低温贮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刺芹侧耳的细胞膜透性下降、呼吸强度降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降低、褐变反应受到抑制;臭氧处理可延长刺芹侧耳的保鲜时间,其中处理10 min刺芹侧耳子实体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刺芹侧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掌握刺芹侧耳整个栽培周期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为进一步探索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菌丝吸收利用氮后合成的有机氮载体以及转运和传递方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发菌阶段显著上升,在后熟阶段及搔菌处理时期,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子实体生长阶段,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基质菌丝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为精氨酸(Arg),现原基时含量达到最高值为7 082.30μg·g~(-1)(占比65.86%),从现原基到子实体成熟过程中基质菌丝体中Arg含量逐渐下降,最终为1 741.31μg·g~(-1)(占比40.67%)。由此推测Arg在刺芹侧耳生长过程中的氮素营养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毛竹笋壳替代部分其他原材料,工厂化栽培刺芹侧耳。结果表明,配方3与配方4(毛竹笋壳添加量15%、20%)的现原基时间、子实体发生时间、生长周期等表现均一致,单产与CK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这两个配方投产比最高,达到了1.07,栽培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分析稻草、废棉、棉籽壳、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5种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草菇子实体总体风味的贡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香气影响较大的挥发性香味成分,通过综合评价指数(general evaluation indexes,GEI)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进行评价,采用感官评定法验证分析草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中共检测出3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的化合物为26种,主要是芳香族和烯烃类、醛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通过对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异戊醛、己醛、1-辛烯-3-醇、甲硫醇、2-戊基呋喃、二甲基硫醚对草菇子实体香气影响较大。GE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差异显著,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优,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差,感官评定结果与构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4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和L808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为对照,采用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渣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比较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培养料,申香18号在菌渣培养料A(69%木屑,2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和B(59%木屑,3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上的单菇重显著下降,菌柄长度和直径均变小,菇型改善,棒产量也显著增加;申香16号在A、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虽产量显著增加,但菇柄变长,菇型变差;菌株L808在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菌盖直径和单菇重显著下降;而申香215在培养料A、B上的各考察性状均与对照培养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光质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将刺芹侧耳菌袋在出菇阶段置于红(A)、黄(B)、绿(C)、蓝(D)、白(E)光下照射,以黑暗条件为对照(CK)。结果表明:黄、绿、蓝、白光照射可缩短刺芹侧耳的生长周期,提高发育整齐程度,且蓝、白光处理的发育整齐度较好;蓝、白光处理的整菇长度(137.8 mm和147.4 mm)和菌柄长度(98.5 mm和107.7 mm)显著短于其它处理;绿、蓝、白光处理的菌柄较粗(最大直径54.8~60.8 mm,最小直径46.3~52.9 mm),但绿、白光处理的菌柄形态不匀称;黄、绿、蓝、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显著大于CK(黑暗)组,其中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最大,且生长后期约25%的菌盖长成畸形,红光和黑暗处理的菌盖多为圆形,形状整齐;蓝光及白光照射使菌盖颜色变黑、变蓝;红光照射的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1.97%,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红、蓝光照射的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含量低于黄光和黑暗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时,根据子实体生长状态及时调控光照,将有利于生产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水渍状斑点病(wet blotch disease)频繁发生,对罹病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病原菌分离,并对附生优势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渍状病变组织内未发现和分离到细菌和其它真菌;病斑表面的附生优势菌株L1和F1分别为Pseudomonas sp.和Arthrobacter sp.,回接试验检测无致病性,初步推断该病害不是由细菌或真菌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黑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省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生产中发现一种新病害,将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柯赫氏法则验证,该病原菌为致病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托拉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olaasii)。  相似文献   

13.
从秀珍菇超高压保鲜的包装袋中分离获得WM1002菌株,以其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rRNA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菌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GenBank登录号为HQ730134;以Neighbor-Joining(N-J)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WM1002同已知菌Bacillus velezensisCR-502、B.vallis mortis DSM11031、B.methylotrophicus CBMB205和B.atrophaeusJCM9070的遗传距离最近,相似性均达到99.8%,因此将菌株WM1002鉴定为Bacillussp.。  相似文献   

14.
中国柑橘黄龙病菌16S rDNA序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芳  洪霓  钟云  易干军  王国平 《园艺学报》2008,35(5):649-654
 运用PCR技术对来自中国7省区不同寄主上的黄龙病菌16S rDNA基因区进行了PCR-RFLP-SSCP分析, 采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单酶切、双酶切及三酶切反应,对酶切产物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表明来自7省区不同寄主上9个黄龙病病菌分离物的16S rDNA无可见变异;同时对9个代表性的分离物16S rDNA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多重比对结果与PCR-RFLP-SSCP一致,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中国柑橘黄龙病病菌的16S rDNA序列高度保守, 在不同的地域、寄主内没有发现分子变异,为进一步研究柑橘黄龙病菌系统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花惠兰根腐病拮抗细菌ZL7-5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潞滨  李术娜  李佳  王倩  朱宝成  彭镇华 《园艺学报》2008,35(11):1647-1652
 从各地大花惠兰种植地采集的土样中共分离到细菌519株,初筛出对大花惠兰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26株,经过复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ZL7-5。通过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菌株ZL7-5与解淀粉芽孢杆菌标准菌株(NBRC 15535)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100%,通过比较菌株ZL7-5和模式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菌株ZL7-5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组织分离法,在不同健康果树的木质部中分离到235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用过滤和高温灭菌得到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菌谱试验,最终获得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细菌X8。对X8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分类鉴定和防治作用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X8菌株可以在杏、辣椒等植物中定殖。X8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作用最强,达80.3%,对3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达到75%以上,对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效达到75.4%和79.3%,显著高于50%腐霉利和25%甲霜灵的防效。经16S rDNA序列分析,X8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X8鉴定为B. subtilis,在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为HQ647257。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料中重金属元素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As、Hg、Pb和Cd,研究这些元素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和在子实体中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子实体中As、Hg、Pb和Cd的含量随其在培养料中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As、Hg和Cd会显著降低生物学效率.根据GB 7096-2003和NY/T 749-2003中食用菌干品的重金属限量要求,建议杏鲍菇培养料中As、Hg、Pb和Cd的浓度应分别低于0.5、1.0、3.5和1.0 mg/kg.  相似文献   

18.
阿魏蘑、白灵菇及杏鲍菇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定了阿魏蘑、白灵菇与杏鲍菇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并对所测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三者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白灵菇与杏鲍菇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为3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19.
缘盖牛肝菌纯培养菌种的RAPD和ITS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Boletus appendiculatus(Schoeff:Fr.)Secretanis an ectomycorrhizal fungus normallyassociated withPinus taiwanensisandPinusdensiflora,andis distributed inP.taiwanensisforests or in mixed forests consisting mainly ofP.taiwanensisat elevations between800to1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