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实验对湖羊的25项常值进行了测定,其中生理常值有呼吸频率、心率、体温、血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时、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等。生化常值有血脂、血糖、非蛋白氮、清蛋白和球蛋白等。此外,本文还报导了一些有关性成熟和产羔率等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60例吉林省人工饲养的黑色水貂(Mustela Vison)七项血液生理指标。即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沉、红细胞压积容量、红细胞渗透脆性及白细胞分类等。对公母水貂性别间大部分血液指标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红细胞数与红细胞压积容量;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间呈中等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太湖猪的两个重要类群——梅山猪与二花脸猪的25项常值进行了测定,其中生理常值有呼吸频率、心率、体温、血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时、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等。生化常值有血脂、血糖、非蛋白氮、清蛋白和球蛋白等。此外,本文还报导一些有关性成熟和繁殖率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籽鹅血液生理常值(包括红、白细胞数,凝血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沉,凝血时,白细胞分类)与血细胞中的POX及ALP进行了测定。血液生理常值测定基本按北京农业大学《全国畜禽生理生化常值测定》规定进行;血细胞中酶的测定以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OX测定用Washburn氏法;ALP测定用改良Gomori氏法。测定结果如下:红细胞数:2.4676M/μl;白细胞数:27.4905k/μl;凝血细胞数:58.1930k/μl;血红蛋白:9.8814g%;红细胞压积45.2821%;血沉:15min—0.3931mm,30min—0.8397mm);60min—1.4724mm,120min—3.0190mm;凝血时:163.1865S;白细胞分类:异嗜性粒细胞—36.1290%,嗜酸性粒细胞—3.9820%,嗜碱性粒细胞—1.7900%,淋巴细胞—50.9070%,单核细胞—7.2400%;血细胞含POX情况:除嗜酸性粒细胞为阳性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含ALP情况:除嗜酸性粒细胞和红细胞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应用1 0×103、1 0×104和5 0×104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感染发病。对雏鸡感染后不同时间的红细胞压积容量(PCV)和红细胞沉降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引起感染雏鸡红细胞压积容量降低(p<0 05,p<0 01),红细胞沉降速率加快(p<0 05,p<0 01)。随着感染剂量加大,两项指标的变化幅度也变大,且均以感染后的第5天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东北民猪与哈白猪生长发育中的血液生理生化常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探讨了成年东北民猪的主要生理生化常值,并指出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总蛋白量、非蛋白氮及血清总脂等,以初生为低,随体重(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网织红细胞数与血糖量以初生为高,随体重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血糖含量民猪与哈白猪初生时差异显著。性别与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60只引入甘肃省兰州地区乌骨鸡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糖,血清胆固醇,钠、钾、氯、无机磷和钙水平等生理生化常值。其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还讨论了鸡冠类型、引种地和性别对上述测定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压积容量测定即“比容”(PCV)测定,已作为估计动物某些疾病(特别是急性胃肠炎,便秘疝) 的严重程度与确定补液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在测定方法上传统的离心时间较长,约需35分钟,对于抢救危重病畜十分不利。基于此,我们试图初步探讨改进红细胞压积容量测定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检测了56例马骡大肠阻塞时12项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病畜血糖、血液乳酸、齿龈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问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总蛋白、白细胞总数、血清钠、钾、氯及血清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表明大肠阻塞马骡存在酸中毒、高血糖及轻度脱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快速等容量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应用于颅内手术27例.通过对电解质、血气、血液成份及血液动力学等监测.进行前后对照定量分析后认为:中等度血液稀释,控制血细胞压积在30%左右,采血时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等监测下进行等容量扩容,维持有效血容量;在27例中对生理扰乱很少,未有并发症发生,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节省血源,并可避免输入库血而可能引起的潜在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type 3,PCV3)在广西猪群中的致病性及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防控其暴发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CR对广西某猪场腹泻死亡仔猪的病料样品进行PCV3检测,并对其唯一结构蛋白质(Cap)的结构进行同源模拟,构建遗传进化树;同时在线(http://www.cbs.dtu.dk/services/)预测Cap蛋白信号肽、糖基化位点和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在广西某猪场腹泻死亡仔猪的病料样品中检测到PCV3.PCR扩增产物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后截取Cap基因序列(645 bp),命名为PCV3/CN/Guangxi001/2017.PCV3/CN/Guangxi001/2017与13株国内PCV3毒株和5株美国PCV3毒株的Cap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6.9%~99.4%和98.3%~99.5%,属于3b亚群;而与PCV1毒株和PCV2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只有43.0%和45.8%,且B细胞抗原表位差异明显,在PCV1特有的B细胞抗原表位(92~103 aa)、PCV2特有的B细胞抗原表位(69~83 aa、117~131 aa和231~233 aa)及PCV1、PCV2共有的B细胞抗原表位(156~162 aa和179~192 aa)均无相似性.[结论]广西猪群中已存在PCV3感染,鉴于PCV2与PCV3间无交叉免疫保护特性,实际生产中应通过加强清洁消毒、灭鼠杀虫、定期监测、自繁自养等生物安全措施防控PCV3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量、感染时间与被感染RAW264.7细胞活性氧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为建立RAW264.7细胞氧化胁迫体外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PCV2原液调至5×106/mL,经10、102、103和104倍稀释(10-1、10-2、10-3和10-4释度)后,感染作用RAW264.7细胞2h,弃病毒液,加入含5% FBS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分别于第4、8、12、24和48 h收集细胞上清液或细胞,测定一氧化氮(NO)、活性氧自由基(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指标.[结果]10-1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能有效升高细胞NO、ROS水平,降低细胞GSH水平和GSH/GSSG,升高细胞XOD、MPO和iNOS活性,表明以10-1pcv2感染RAW264.7细胞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结论]PCV2感染能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并确立10-1 PCV2(5× 105/mL)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4~24 h是建立RAW264.7细胞氧化胁迫模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PRRSV与PCV2共感染协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阐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协同致病作用,澄清两种病毒不同时间顺序共感染与其协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5日龄阴性健康猪30头,随机分6组,PCV2/HP-PRRSV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同时共感染组、HP-PRRSV感染组、PCV2感染组、未接种对照组。感染后每天测量体温、观察临床症状,每周称量体重、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的CD3+ CD4+ CD8-、CD3+ CD4- CD8+、γδT、NK细胞及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变化;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检测这两种病毒抗体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10、IL-2、GM-CSF细胞因子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和组织中病毒载量。对各组试验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HP-PRRSV/PCV2顺序共感染组临床症状最严重,死亡率达60%;组织和血清中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抗体滴度明显低于其它组;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尤以TNF-α)变化也最为明显。【结论】HP-PRRSV和PCV2之间存在协同致病作用,且猪群先感染HP-PRRSV后感染PCV2可明显提高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对临床HP-PRRSV和PCV2的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技术初步检测疑似PCV2感染的猪肺脏和淋巴结中的病毒.将样品处理后接种于PK-15细胞.从感染PK-15细胞PCR扩增PCV2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病毒的PCR产物与国内多株PCV2核酸同源性大于98%,说明所分离的病毒为PCV2.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运用PCR方法对2014—2015年采集到的河南及周边地区山东、山西、河北、甘肃5省共158份病料进行PCV2检测,将PCR扩增得到的PCV2 ORF2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研究PCV2遗传变异情况。结果显示,158份样品中,有69份样品为PCV2阳性,得到19株病毒的ORF2基因序列;将检测到的PCV2 ORF2序列与国内外分离株进行比对发现,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9.9%~99.9%,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8.0%~99.6%。综上可知,河南及周边地区PCV2流行广泛,病毒变异频繁。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猪群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为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调查了安徽省8个县(区)的17个健康猪群,采集439份生猪扁桃体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猪群PCV2平均感染率为23.0%,9个场点PCV2呈阳性,占53%;种猪场、商品猪场及屠宰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45.0%、11.8%和43.0%,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种猪场和屠宰场(P0.01);淮河以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地区PCV2感染率分别为13.0%和25.5%,差异显著(P0.05);大型商品猪场、中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8.0%、0和26.0%,中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大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0.01);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保育猪及育肥猪PCV2感染率分别为12.0%、16.0%、0和17.0%,其中保育猪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生产母猪、后备母猪及育肥猪(P0.01)。[结论]安徽省部分地区超过50%猪群存在PCV2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感染PK-15细胞后调控β-干扰素(interferon-β,IFN-β)生成的信号通路,为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PK-15细胞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PCV2组、BX795(TBK1/IKKε抑制剂)组、BAY 11-7082(NF-κB抑制剂)组和BX795+BAY11-7082(混合抑制剂)组。BX795组、BAY 11-7082组、BX795+BAY 11-7082组分别用0.5μmol BX795、5μmol BAY11-7082、0.5μmol BX795+5μmol BAY 11-7082预先处理1 h,然后感染PCV2。于感染后3、12、24、48和72 h收集细胞,提取R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β、模式识别受体(TLR3、TLR9、RIG-1、MDA-5、DAI)、接头蛋白(TRIF、MyD88、Sting、MAVS、IRF3)的mRNA 含量。【结果】PCV2感染PK-15细胞后,IFN-β的mRNA 含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感染可以诱导PK-15细胞生成IFN-β;TLR3的mRNA 含量在48 h显著升高(P0.01),TLR9的表达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TLR3和TLR9下游的接头蛋白MyD88和TRIF的mRNA 含量在48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激活了Toll样受体介导的NF-κB信号途径;MDA-5的mRNA 含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RIG-1的mRNA 含量在72 h显著升高(P0.01),MDA-5和RIG-1下游的接头蛋白MAVS、Sting、IRF3的mRNA 含量在48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激活了RIG-1样受体介导的IRF3信号途径;DAI的mRNA 含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亦激活了DNA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IRF3信号途径;分别用BX795和BAY 11-7082抑制IRF3和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NF-κB抑制剂组的IFN-β的mRNA 含量与PCV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BK1/IKKε抑制剂组的IFN-β的mRNA 含量与PCV2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表明PCV2诱导IFN-β的产生主要由IRF3信号途径调控。【结论】PCV2感染可以诱导PK-15细胞中IFN-β表达量的上调,其上调主要与IRF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兰州大尾羊血红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板电泳检测了13只兰州大尾羊的血红蛋白(Hb),结果表明,Hb位点存在 HbA和 HbB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7939、0.2061,其中 HbA为优势基因。存在HbAA、HbAB和HbBB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34、0.3053和0.6413,其中HbBB为优势基因型。对66只兰州大尾羊血红蛋白基因型与红细胞压积(PCV)的相关分析表明:HbAB型的PCV大于HbBB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犬低温体外循环综合监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借助现代医学监测设备,首次在我国兽医临床对28只低温体外循环的犬系统开展了生命体征综合监测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切观察动态心电(ECG),结合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的变化,是判断循环功能、冠状动脉灌注、心肌缺血改变、保证脑血流通畅以及辅助转流时间长短的主要参考指标。保持良好的血气监测水平,是达到满意组织灌注不可缺少的指标;进一步证实,体外循环期维持良好的血钾水平,并于主动脉开放后10min适时补钙,有利于心脏收缩与复苏,对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提示为确保每只手术犬在低温体外循环的肝素标准化以及合理使用鱼精蛋白用量,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监测必须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引起仔猪Sus scrofa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免疫抑制、皮肤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病原体。根据GenBank中PCV2 ORF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PCV2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阳性标准品。以阳性标准品为模板,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建立标准曲线,进行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验证,并应用此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质粒标准品构建成功,该检测方法的引物与探针的最佳浓度皆为0.2 μmol·L-1,线性检测范围为2.1×1013~2.1×106拷贝·L-1,最低检测限值为8.828×106拷贝·L-1,且与其他相关疾病无交叉反应;各批次检测变异系数低,检测方法稳定性好。本研究建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PCV2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