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DT)由CdtA、CdtB和CdtC三个亚基构成,是细菌的一种重要毒力因子.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 CDT的CdtC亚基的功能,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cdt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cdtC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25 ku.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复性后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dtC蛋白对Vero细胞和PK-15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本研究为研究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DT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突破猪呼吸道上皮屏障引起系统性感染的机制。通过超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提取副猪格拉瑟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OMVs经SDS-PAGE显示,蛋白质条带分布在55~100 ku,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OMVs的粒径在100~200 nm,纳米粒子直径分析(NTA)结果显示,样品在100~200 nm处的粒子数目最多。进而用制备的HbpA及OmpP2多克隆抗体对OMVs及不含OMVs的细菌上清进行Western blot验证,证实所提取的样品为外膜囊泡,且进一步结果证明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DT)在GPS培养物中主要以OMVs的形式存在。用OMVs或CdtB处理猪气管上皮细胞(swine tracheal epithelial cells, STEC)36 h,检测STEC中cleaved-caspase3、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FITC-葡聚糖(FD-4)检测STEC单层细胞的细胞旁通透性。结果发现,OMVs与CdtB处理后凋亡相关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DT)各亚基(Cdt A、Cdt B和Cdt C)的相关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以CDT各亚基处理的PK-15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比较各亚基处理细胞与空白对照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检测结果显示,Cdt A、Cdt B和Cdt C作用PK-15细胞后,处理细胞中分别有91个基因、126个基因及135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变化。根据芯片结果选取变化较显著的基因进行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基因注释(GO)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分别参与免疫系统调节、生物调控、代谢过程和定位等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DT的致病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原核表达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ytolethal distending toxin,CDT),并作用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Pig iliac endothelial cells,PIEC),以研究其细胞毒性.根据本实验室完成的副猪嗜血杆菌SH 0165株(血清5型)全基因组序列,针对cdtA、cdtB和cdt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的基因片段大小分别约为681、834和531 bp.将靶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再转化到E.coliBL21( DE3),IPTG诱导表达3h,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分别约36、34和28 ku.通过体外重构毒素与PIEC细胞作用3h,继续培养72 h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CdtABC全毒素致PIEC细胞膨胀、空泡形成、细胞凋亡等,而其他试验组变化不显著.结果提示,CDT毒素可能在细菌感染与致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原核表达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CDT毒素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时的分泌表达情况,本实验将切除信号肽的CDT毒素的3个亚基基因分别克隆于pET-28a载体中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并将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兔制备抗血清,用于鉴定H.parasuis体外培养时CDT分泌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DT毒素3个亚基均在Rosetta菌株中得到表达,其中cdtB约为28.2 ku,符合预期大小,而cdtA和cdtC亚基比预期的23.5 ku和17.4 ku略大。表达的3个重组蛋白可以被自然感染猪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同时也表明H.parasuis在猪体内定殖或感染过程中分泌CDT。制备的抗血清可以与体外培养H.parasuis的分泌蛋白中的CDT亚基反应,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时也表明H.parasuis体外培养时也分泌CDT。  相似文献   

6.
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产生的一种能导致人畜腹泻的毒素,由六聚体蛋白形成AB5型结构.A亚基具有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而B亚基为五聚体,主要与表达于真核细胞表面的神经节苷脂GM1结合.LT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黏膜免疫佐剂活性.为了将其毒性与佐剂活性分开,研究者构建了一系列无毒或减毒的突变体.证明突变体具有佐剂活性,并发现没有毒性的AB复合物以及酶活性在佐剂活性中发挥的作用是分开的.野生型LT、LT突变体以及B亚基与外源抗原共同免疫机体后,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ExoS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靶向输入真核细胞的毒性蛋白之一,该蛋白有助于细菌进入宿主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并抑制细胞分裂、导致细胞凋亡,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近年来有关ExoS蛋白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猪源结肠弯曲菌病(campylobacteriosis)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从省内外的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的猪结肠及粪便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初步分离培养鉴定。对结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ytolethal distending toxin,CDT)A、B、C型毒素基因进行了单一PCR检测与扩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结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A、B、C型三重PCR检测方法。该三重PCR方法可同时扩增出结肠弯曲菌A、B、C毒素型基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从97份猪结肠样品中分离128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扩增和结肠弯曲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确定12株为结肠弯曲菌。本研究为猪源结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及结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A、B、C型毒素基因扩增提供基础,可用于猪源结肠弯曲菌的鉴定及毒素鉴定、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测等。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是广泛存在于细菌表面的一种膜蛋白.PBPs为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转肽酶,对细菌生长发挥重要的作用.PBBs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的主要靶位,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与PBPs共价结合从而抑制PBPs的酶活性,阻碍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膨胀崩解[1].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IFN)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抗病毒和恶性肿瘤及增强免疫调节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它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包括IFN-α和IFN-β等,Ⅱ型又称免疫干扰素IFN-γ,IFN-γ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殊细胞毒性[1].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20余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2].当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3],对人和动物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近年来,犬只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很多,研究黄曲霉毒素中毒对犬只肝脏组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肿病是能由产志贺样毒素型大肠杆菌产生的Stx2e毒素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对断奶仔猪有较高的致死率,常造成较大的经济.当前,Stx2e毒素影响病原菌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Stx2e基因缺失株作为后选疫苗的潜力有待确认.本研究中我们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大肠杆菌1522 (serotype O139:K12:H1)和1525 (serotype O157:H19)的Stx2e基因缺失株,并通过PCR检验,DNA测序手段以及Vero细胞毒性试验在细胞水平加以验证.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1522△Stx2e株的生长特性与原型株相比没有差异,其分解发酵糖类和氨基酸的能力也未发生改变,但是相较野生株,Stx2e基因缺失株粘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的能力大幅度降低,可达30%.将表达K99菌毛操纵子基因克隆入1522△Stx2e中,该重组菌能够同时表达K99菌毛和自身的F18菌毛基因,且该重组株的粘附IPEC-J2细胞能力相较原型株增强近l倍.  相似文献   

13.
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Lkt)是一组对反刍动物白细胞特别是多形性白细胞(PMNs)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细胞外毒素,被认为是坏死梭杆菌感染动物的主要毒力因子。白细胞毒素的物理稳定性较低,高温或极端pH环境中都能使白细胞毒素活性丧失。研究发现,白细胞毒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9 726bp,由3个基因(lktB、A和C)组成,结构基因是第2个基因(lktA)。白细胞毒素对白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并且溶血活性较低,不能在豚鼠猪皮肤上形成皮肤坏死症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水肿毒素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纯化的猪水肿毒素A亚基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抗,并利用表达蛋白和猪水肿毒素A亚基单抗酶结合物建立了竞争ELISA方法检测猪水肿毒索抗体.经过研究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0.32 btg·mL-1,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酶标单抗工作浓度为1:3 200,血清抑制率大于40 %为阳性.应用单抗竞争ELISA和细胞毒性中和试验同时对60份血清进行猪水肿毒素抗体检测,竞争ELISA的检出率为33.8%,细胞毒性中和试验检出率为30.9%,两者符合率达88.2 %.试验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本方法的建立在实验室诊断的标准化、猪水肿病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及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Stx噬菌体是携带志贺毒素(Shigatoxin,Stx)的噬菌体(Stx噬菌体),Stx毒素具有很强的肠毒性、细胞毒性和神经毒性,编码该毒素的基因广泛分布于100多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费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气单胞菌和痢疾志贺菌。Stx噬菌体通过溶原转换将stx基因整合至宿主菌的染色体,虽然每个Stx噬菌体都有一个相对限制的宿主范围,但如此广泛的细菌可产生Stx毒素,表明此类噬菌体具有在不同细菌之间传递stx基因的能力。本文就Stx噬菌体的基因组结构及基因表达调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黄曲霉毒素B_1对雏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1].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畜禽会出现生长不良,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对疾病易感,而且黄曲霉毒素还可以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2].  相似文献   

17.
由于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并存的几率比较高,本研究以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和呕吐毒素(DON)的叠加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试验选用AFB1、ZEA和DON三种毒素作为响应面Box-Behnke设计的三个因素,以AFB1:10、20、30 μg/L,ZEA:150、300、450 μg/L,DON:500、1000、1500 μg/L作为Box-Behnke设计的三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17组复合霉菌毒素组合,以其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作为参考指标,得到对细胞损伤程度最高和最低的霉菌毒素添加比例。结果表明:经方程预测后,得到细胞活力最低(霉菌毒素毒性最高)的AFB1、ZEA和DON组合为30、150 μg/L和1500 μg/L,经测定细胞活力为32.32%|得到细胞活力最高(霉菌毒素毒性最低)的AFB1、ZEA和DON组合为10、150 μg/L和600 μg/L,经测定细胞活力为53.01%。该结果为多种霉菌毒素叠加毒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IPEC-J2细胞|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弯曲杆菌属细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dtABC操纵子核酸序列,针对cdtA、cdtB、cdtC设计并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用于建立空肠弯曲杆菌、结肠弯曲杆菌和弯曲杆菌属细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试验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能鉴定弯曲杆菌属细菌,并区分出空肠弯曲杆菌和结肠弯曲杆菌。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适合在实验室对弯曲杆菌进行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19.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粮食和饲料中污染严重,主要是T-2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等,其毒性作用强,对人和动物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脱毒方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生物脱毒。很多微生物被证实能够降解霉菌毒素,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可将毒素降解成低毒或无毒的产物。论文以生物脱毒为出发点,从细菌、真菌和酵母菌三个角度概述了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T-2毒素和DON的脱毒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开发并挖掘更加安全高效的生物脱毒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 oniae,APP)的毒力因子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外毒素、脂多糖、荚膜多糖、外膜蛋白、转铁结合蛋白、黏附素等,这些毒力因子都能引起胸膜肺炎的发生。1 APP的主要毒力因子及致病性1.1外毒素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以产生4种毒素。这些毒素都属于RTX(R epeat in structure Toxin)毒素家族,且不同血清型的APP所分泌的毒素种类不同,毒素的溶血性及细胞毒性也不同,因此可以作为分型的依据[1]。ApxⅠ和ApxⅡ具有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作用,而ApxⅢ只有细胞毒性作用。ApxⅠ溶血活性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