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粮食生产波动短期监测预警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陕西省为例,对粮食生产短期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筛选粮食生产预警指标体系和构建粮食生产短期波动监测的模拟状态窨预警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实例检验,结果表明系统反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为例,对粮食生产短期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筛选粮食生产预警指标体系和构建粮食生产短期波动监测的模拟状态空间预警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实例检验,结果表明系统反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生产系统预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粮食生产供给波动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为了科学的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原因,通过建立中国粮食生产的预警体系,确立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预警指标,指导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统计2011—2014年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检验质量、跟踪服务效果的基础上,探讨定量评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的方法,提取预报准确率、预报服务覆盖率、预报服务时效、可能预防能力4个评估因子建立评估模型。通过实例评估,得出汉中市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为72%,说明风险预警准确率和服务时效是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水平的两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产量周期波动测定及预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生产存在周期波动是一种客观事实.笔者利用谱分析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进行了测定.然后建立了预警模型,在给出现实解释的基础上,对中国近期的粮食产量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江苏水稻生产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须要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研究.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研究从水稻生产风险数据采集规范、采集网点布局方案以及预警模型研究等多方面入手,研究江苏水稻生产风险预警,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成果可提高粮食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和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醴陵市地质灾害危害现状,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探讨了基于临界雨量模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技术方法。提出了醴陵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思路,为今后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鹏  袁永明  张红燕  贺艳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34-12936
随着渔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罗非鱼已成为我国水产品中与国际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品种之一。影响罗非鱼成鱼养殖生产的因素很多,并且最终都反映在产量、质量、价格因素上。为了保障罗非鱼产业成鱼养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生产预警系统的构建势在必行。指标体系是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预警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建立了一套生产预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总产量增长率、质量增长率及价格增长率3个警情指标。首先确定安全预警系数R,并根据R值的范围来确定警限,反映罗非鱼成鱼生产安全的不同警级。最后,通过建立这3个警情指标的运算模型,分析预测罗非鱼成鱼养殖生产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森林定位观测研究不仅是森林生态基础数据获得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依托其实验地和数据库进行森林火险的预测预报.利用逻辑斯蒂克二项分布模型,建立森林火险预警模型,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支撑平台,建立火险因子数据库,并利用JSP技术通过该模型与SQL数据库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互访,实现数据库实测数据与火险预警的模拟转化,并在局域网上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向林业主管部门发出.由于森林火险预警是建立在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对森林火险预警具有区域代表性、数据的共享性、监测技术的自动性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可视性,从而可弥补森林气象火险预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区域森林资源预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标预警法是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统计预警法和模型预警法的基础,首先阐述了警情指标,警源指标和警兆指标等预警指标的概念,而后提出区域森林资源预警 具体条件和原则,并给出了一中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即对象属性解析法。  相似文献   

11.
祁雪莲  柏继云  张战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915-11916
为消除先行警兆指标之间的多重相关性,引入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警情指标与滞后若干年的先行警兆指标的模型,利用警兆指标的先行值得到警情指标的未来值,并确定警限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的多元回归相比,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避免了自变量之间多重相关性带来的问题,能够得到与实际经验相符合的模型,保证了预警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面临的环境状态,根据预警理论以及指标体系的优选原则,建立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包括警情、警源和警兆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对警兆指标进行了先行、同步、滞后性质的分类,对各个指标在反映大豆生产安全的不同时滞作用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维英  李明  杜继稳  王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88-12591
利用黄土高原47年降雨型地质灾害资料和相对应降雨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建立诱发地质灾害日综合雨量方程,得出崩塌和滑坡启动值、加速值、临灾值的临界日综合雨量。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降雨影响系数、日综合雨量,以高时空分辨率自动气象站降雨观测资料和定量降雨预报预警为基础,建立地质灾害逐时动态日预报和逐时预警相互衔接的精细化、无缝隙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通过实例检验表明将降雨型地质灾害动态预报模型和预警模型结合起来应用,提高预报时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粮食安全储备预警理论进行了探讨。我国粮食安全储备指的是国家能够控制的储备,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粮食安全储备预警的逻辑过程有: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防警度。我国粮食储备预警的警源包括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等六个重要因素。警兆指标有粮食供给警兆,需求警兆等三类警兆,警情指标用粮食安全系数来测定。  相似文献   

15.
综合采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气候风险因子,进行小麦生长灾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小麦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其中,干热风灾害是各生态区主要的生产风险灾害,小麦产量最终形成受到干热风灾害的威胁最大;建立了生产风险灾害预警模型,不同生态区条件下模型的风险因子不同,模型的显著性也有差异。多因子回归预警模型为风险因子判定和产量预警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预警是对中国大豆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预报的有效手段。采用中国大豆的需求量增长率作为警情指标,利用1995~2010年的经济数据,选择49个警兆指标。通过时差相关分析法,去除无效指标后,将警兆分为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并计算各类指标的权重。利用扩散指数编制先行、同步、滞后指标的预警波动曲线,与大豆需求量增长率曲线比较后发现,先行与同步指标有效,滞后指标稳定性稍差。通过先行指标对2011、2012中国大豆需求量增长率进行验证,证明方法有效性,及为未来的2~3年中国大豆需求量增长率预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凭借信息化先发优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国内针对粮食、肉类、果蔬等主要农产品建立了一系列预警模型并得到初步应用。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形成完整的信息流、数据获取和分析处理手段还比较落后。构建了面向大数据环境的农产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框架,并提出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在选定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及其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个实际可行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气象风险预警指标的确定是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根据临夏市政部门2006—2015年城市内涝资料及相应时段临夏城区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雨资料,综合分析了临夏城市内涝的情况和造成内涝的几大因素,对内涝进行了等级划分,并研究了积水深度与降雨强度的关系。结合单站临界雨量法和P-Ⅲ型频率分析法,为城市内涝气象预报预警提供了依据,并建立了具有科学性、本地化、指标数量适度、适于量化的反映城市内涝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市冬季低温寒(冻)害规律及果树低温预报预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漳州市42年霜冻发生的规律进行分析,并建立冻害预报方程,在此基础上对该市主栽果树品种进行耐寒性分析,根据果树的寒(冻)害指标提出漳州市果树低温预警分级,为漳州市发展果树生产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