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闽东北渔场主要经济蟹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海经济渔业资源的日渐衰退,海洋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闽东北渔场(26°00′-28°00′,120°00′-125°30′)是锈斑蟳、红星梭子蟹等经济蟹类的重要分布区。为了探索该海域经济蟹类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本文根据闽东渔场指挥部近年开展的闽东渔场蟹类资源探捕调查资料和以蟹类为主捕对象的笼捕作业生产探捕监测船的渔捞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闽东北渔场的锈斑蟳、红星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武士蟳、红点圆趾蟹等5种主要经济蟹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时空分布进行叙述,旨在为渔业生产管理部门制定合理开发利用蟹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闽东渔场暨闽东北外海渔场鲐Shen鱼类多年各级水产研究部门的探捕调查所得结论,资源为丰富,应如何开发利用,本文资源状况,开发现状及应克服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供大家斟酌。  相似文献   

3.
闽东北渔场主要经济蟹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近海经济鱼类资源的日渐衰退,海洋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闽东北渔场(26°00’-28°00’N,120°00’-125°30’E)是锈斑(?)、红星梭子蟹等经济蟹类的重要分布区。为了探索该海域经济蟹类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本文根据闽东渔场指挥部近年开展的闽东渔场蟹类资源探捕调查和以蟹类为主捕对象的笼捕作业生产探捕监测船的渔捞记录资料,专题报导闽东北渔场的锈斑(?)、红星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武士(?)、细点圆趾蟹等5种主要经济蟹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时空分布,旨在为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制定合理开发利用蟹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闽东北外海鱼类组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引言 闽东北渔场位于东海甫部、台湾海峡北部口外,包括闽东渔场及台北渔场北部、温台渔场南部。渔场水系由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以及这两个水系混合变性而成的混合水所构成。环境因子变化比较复杂,是各种鱼类越冬、产卵集聚的良好场所,渔业资源种类较多。本文根据1989和1990年两次大面积定点拖网探捕调查及1992年鲨鱼延绳钓探捕渔获标本的分析,对闽东北渔场鱼类种类组成作初步探讨,为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5.
福鼎县秦屿镇为了推广应用《福建海区虾类资源探捕调查及捕捞技术研究》科研成果,1986至1987年,在县水产局的组织领导下,在闽东渔场指挥部的技术咨询服务下,进行机围兼桁杆拖网捕虾取得成功。自1987年6月6日起,先后有6对机围投入这一兼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至10月底为止,投产66个船航次,共捕海虾54.9吨,产值28.16万元,其中建国二队生产较好,出海24个航次,捕虾24.25吨,产值12.02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 在当前海洋渔业生产没有转机的情况下,1988、1989年夏秋汛,舟渔公司在东海区外海渔场两次进行183.8千瓦渔轮单船拖捕虾生产试验,这在东黄海沿岸各国营渔业公司来说,还是第一次,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东黄海外海虾类资源,无疑是有益的尝试。现将183.8千瓦渔轮单拖捕虾的设计和试验生产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闽东渔场张网渔业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网渔业是闽东渔区的传统作业,在闽东渔场海洋捕捞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生产成本低、效益较好等优点。其作业类型种类繁多,主要有双桩(锚)有翼单囊张网、单桩(锚)框架张网、双桩框架张网、墙张张纲张网等,其中以双桩(锚)有翼单囊张网数量较多。其主捕对象主要为沿岸近海渔场的小型经济鱼、虾类,如七星鱼、带鱼、中国毛虾、细螯虾、小公鱼、龙头鱼、麦氏犀鳕、赤鼻棱 、中华管鞭虾等。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作为经济鱼类饵料的小型鱼类、虾类等资源得以生息…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捕捞技术含义,使用脉冲惊虾仪与虾类资源关系,其生产效益及出现问题等进行较详客观和探道,认为脉冲惊虾仪是一种捕作业中辅助渔具与“电力”电鱼有着很大区别,该属新生事物应予扶植与有限制地推广,由此,提出解决使用该种捕具有保护虾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闽东北外海渔业资源综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东北外海系指闽外渔场及其附近的钓鱼岛、彭佳屿海域。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开展了许多单项或综合调查试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部分成果已应用于生产。1988年开始,福建省水产厅为了引导群众生产渔船推向外海生产,先后组织了有  相似文献   

10.
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探捕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福建近海的捕捞压力,打破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解决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在春夏汛灯围淡季作业问题,于1989 ̄1991年5 ̄9月,对该渔场的中上层鱼类进行生产性探捕。在专业生产调查中,从统计的渔获量和其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期间表明: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有开发利用价值,不仅为福建灯光围网作业开创一条新路,而且为今后重点开发该渔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鱼鳞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正交实验优选鱼鳞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鱼鳞酶解宜采用条件温和的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用醋酸作软化的预处理,可使鱼鳞蛋白得到较高程度的水解,酶解时最佳温度为50℃,酶量宜采用1.5%,酶解的最佳时间为6h底物浓度宜选择20%。  相似文献   

12.
从患病甲鱼的肝脏中分离到9株细菌,其中7株为温和气单胞菌,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两种菌JA—1和JA—2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各为4.3×10~5和5.5×10~7,在两种菌培养的上清液中均有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表明:甲鱼的爆发性传染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用两种菌为菌种做成菌苗,结合免疫增效剂免疫家兔制得血清,效价可达1:512,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美国引进的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试验情况。经42天孵化,发眼卵的孵化率为81.85%,仔鱼至上浮稚鱼成活率为96.8%,稚鱼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4.
1991-1993年蛤蟆通水库水位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群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浮游植种属数随水位下降而减少;2)浮游植物生物量随水位下降而升高,其关系式为y=299.46-3.37x,r=-0.998;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水位降低而变小,并且与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9,r=0.983)。  相似文献   

15.
尼罗罗非鱼五品系生长性能评估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8,22(4):314-321
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三个农业生态区,山东青岛,上海,浙江湖州及广州四个地区,在网箱,水泥池及池塘三种水体,单养或混养系统里,对五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即吉富品系,“78”吕系,“88”品系,“埃及”品系以及“美国”品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评估分一龄和二龄阶段跟踪进行,共十七个试验。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不论是在青岛,湖州,上海还是在广州不论是池塘、水泥池,还是网箱养殖,不论是混养还是养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5月24日从加拿大FortQu′Appelle鱼苗孵化场移运大眼狮鲈鱼发现鱼卵,经孵化后孵出鱼苗14万尾,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阶段培育36天,体长53.9mm,成活率75%;鱼种阶段经95-100天培育,套养的鱼种体长20-22.5cm,体重83-107.4g,单养的鱼种体长17.5cm,体重48.4g。  相似文献   

17.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文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文介绍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8.
EDTA对紫彩血蛤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EDTA对紫彩血蛤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的EDTA浓度均能促进幼虫生长,前期3.0×10^-6浓度组生长最快,幼虫平均壳长由对照组的235.6μm增至239.7μm,后期则以1.0×10^-6浓度且生长最快,幼虫平均壳长由对照组的247.4μm增至253.0μm;0.5×10^-6-5.0×10^-6EDTA均能提高幼虫的存活率和变态率,其中以1.0×10^-6效  相似文献   

19.
鱼类化学诱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世英 《水产学报》1988,12(1):81-86
国外诱变育种工作始于1927年。Muller(1927)和Stad1er(1928)发现用X射线辐照,可以提高动植物的突变频率。1943年Auerbaeh和Robson在果蝇研究中发现了第一个化学诱变剂——芥子气,这又为诱变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目前已知有突变活性的化合物达数百种,并每年都在增加着。我国诱变育种始于1958年,廿多年来,用诱变方法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或品系),在数量和推广面积方面都已超过外国,成绩巨大。但在动物方面还很少应用,在家蚕、鱼类上的试验表明,仍有应用前景。鱼类化学诱变国内刚开始研究,国外则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始,对象主要为鲤、鲢、鳙、淡水鲑、高白鲑和胭脂鱼等,不论在诱变方法和实践成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国外鱼类化学诱变研究概况、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0.
哈密产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密产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王秀玲,吴敏,马英梅,刘伟,史为慧(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乌鲁木齐,830053)关键词哈密产黄鳝,核型,分类ANALYSISOFKARYOTYPEOFMONOPTERUSALBUSINHAMI¥WangXouling;W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