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10种柚及柚杂种果实中11种类黄酮含量,测定分析各品种果实类黄酮的种类及其含量变化规律。【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分析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0.1%乙酸水溶液(A)和甲醇(B),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1) 0—5 min,90%—80% A;(2)5—10 min,80%—30% A;(3)10—15 min,30%—20% A;(4)15—16 min,20%—90% A;柱温:35℃;流速:0.3 mL•min-1。【结果】类黄酮组分及含量与柑橘的遗传基因型有关,柚果实中类黄酮以柚皮苷为主,葡萄柚果实中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为主。柚皮苷在瑞红中含量最高(果皮:27.5 mg•g-1 DW,果肉:2.73 mg•g-1 DW),新橙皮苷在鸡尾中含量最高(果皮:14.93 mg•g-1 DW,果肉:0.70 mg•g-1 DW)。杂种后代类黄酮累积受其亲本影响。【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定性定量柑橘果实类黄酮的有效方法,柚果实中类黄酮含量丰富且各种类之间组分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化州柚不同品系及柑橘属各代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在15个样品中扩增得到175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证实化州柚与柚类亲缘关系较近,而且一些化州柚同名材料在遗传上存在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不同种质幼果及不同果径果实不同组织中柚皮苷含量,结果表明:化州柚幼果中柚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化州本地柚光青及其他地区普通柚,且受年份和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果径的增大,2个化州柚种质正毛(吴)和假西洋(吴)果皮及果肉中柚皮苷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果肉中柚皮苷含量比果皮中高。综合分析果实大小和有效成分含量得出,果实直径4~8cm时是化州柚适宜采收期,果径6cm左右为最适采果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总酚、总黄酮及植酸在柚果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与积累特征,以平和县15个柚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取样,对果实不同部位(果皮和果肉)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蜜柚果实富含总酚和总黄酮,而植酸含量相对较低;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在果皮和果肉上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常山胡柚和葡萄柚的果实外观性状(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皮厚度)、主要营养品质指标(总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和功能成分含量(黄酮类物质、柠檬苦素类物质和精油)进行了对比测定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山胡柚的苦味物质(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类物质)和总酸含量比葡萄柚低,总糖、总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矿物质元素钙、铁、锌和硒含量较高。红肉型葡萄柚中的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类物质含量比其他品种高,两种葡萄柚的精油含量均比胡柚高。在口感上,葡萄柚比常山胡柚偏苦、偏酸。总体上常山胡柚和葡萄柚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该研究对常山胡柚和葡萄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蓝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1-10582
建立柚叶中柚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35∶61∶4),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柚皮苷进样量在0.101~2.202μg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101.27%,RSD为1.41%,所测样品的柚皮苷含量0.84%~1.25%,且嫩叶柚皮苷含量稍高于老叶。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柚叶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葡萄柚柚皮苷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葡萄柚皮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4个因素对葡萄柚中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液料比>时间>浓度>功率;葡萄柚柚皮苷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60∶1(mL/g),提取溶剂80%乙醇,微波时间30 s,微波功率160 w,两次提取。此条件下柚皮苷的提取率为5.94%。  相似文献   

7.
葡萄柚柚皮苷超声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用超声波提取葡萄柚柚皮中柚皮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无病虫害的美国葡萄柚柚皮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固液比3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柚皮苷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通过试验得出的标准曲线为:Y=30.884x+0.012,R2=0.999 1。由极差分析可知,固液比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次之,而乙醇的体积分数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小。较佳的柚皮苷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液体积分数是70%,固液比是1∶2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柚皮苷提取率是7.860%。[结论]该研究为美国葡萄柚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果实套袋是果品优质生产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金沙柚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优化金沙柚套袋方案,提升果实品质。【方法】采用8年生金沙柚为试验材料,以不套袋为对照,采用5种不同套袋时间、6种不同纸袋类型、3种不同摘袋时间,通过比较果实内外在品质,并结合第二年重复试验获得最佳套袋方案。【结果】双层和三层套袋处理果实的果皮a*值、CCI值显著高于单层纸袋处理和不套袋处理,h*值则与其结果相反;与不套袋相比,不同纸袋套袋处理总类胡萝卜素均显著下降,总叶绿素只在双层和三层纸袋中的合成受到抑制;双层和三层的纸袋处理果皮总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显著高于单层纸袋处理果皮;双层纸袋套袋处理相比其他纸袋类型的果实既保持良好外观又具有优质的内在品质。过早套袋(6月15日)会导致果实外观品质(a*值和CCI值)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可滴定酸)下降,不同时间套袋果实总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糖酸比和固酸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提前摘袋可提高b*值、CCI值和类胡萝卜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但提前摘袋的果实向阳面会明显黄于果实背阳面,存在明显色泽不均...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岑巩县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绿色或无公害思州牌文旦柚。对岑巩县3个生产性果园的文旦柚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3个果园的柚果除在单果质量、果皮的色度值、果肉的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有明显差异外,在果形指数、果皮厚、可食率、果皮的酚类和类黄酮含量、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等指标相似;重金属元素、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蚜威等17种农药残留均未超标,检测项目指标均合格。表明3个果园的文旦柚果实品质良好,农药残留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张秋镇  赵红英  林励  文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90-10792,10815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质量。[方法]以原植物表型描述法比较不同品种化州柚的外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黄酮含量,以HPLC法比较其中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和指纹图谱,用AFIJP标记分析不同品种化州柚的遗传距离。[结果]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表型变异较大;大茶岭和凤尾两个品种的总黄酮和柚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品种,大茶岭产化州柚中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在分子水平上,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全部在95%以上。[结论]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表型的变异已基本形成,但是基因水平的变异尚未形成,大茶岭和凤尾产化州柚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脐橙果实发育中糖分积累与SPS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研究了脐橙果实生长和成熟过程中汁泡,果实维管束和果皮内糖分含量与SPS活性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汁泡还是果实维管束和果皮,它们的还原糖含量高于蔗糖的含量;在果实细胞膨大初期,果皮中的总糖分含量高于汁泡;在果实细胞膨大后期和成熟前期,汁泡中的总糖分含量高于果皮,但是与维管束的总糖含量接近;而到成熟采收时,3个组织的总糖含量则相互接近,而且都以葡萄糖含量占优,SPS参与了脐橙果实蔗糖的贮藏和运输过程,汁泡中的SPS活性在果实成熟前变化较小,在果实的成熟和糖分的积累时期,其活性急骤上升,至成熟期,远高于其他两个组织中的SPS活性;而果皮中的SPS活性在果皮糖分含量增加时活性持续下降,维管束中的SPS活性则基本上随着果实成熟而缓慢下降,至成熟期,活性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叶、果肉和果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巨峰"、"98-2"、"京亚"和"洛浦早生"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葡萄叶、果肉和果皮中IAA、GA3、ZR、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在果实发育期叶中IAA、GA3、ZR、ABA的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果肉IAA、GA3、ZR、ABA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是一个单峰曲线,在花后30 d或40 d即果实缓慢生长期开始前后达到高峰,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成熟期的早晚无关;果皮中IAA、GA3、ZR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有一明显的峰值,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有关;果皮中ABA在果实发育的后期含量很高,但果实发育期长短不同高含量ABA所持续的时间不同。果皮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比果肉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新红星苹果果实细胞膨大期及成熟期(盛花后50-140天)乙烯生物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盛花后120天之前果实乙烯释放率很低,之后迅速增加。果实不同部位的ACC、MACC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并且果皮中含有较高的ACC、MACC含量。果实成熟时乙烯形成酶活性提高。本文就果实的发育与乙烯生成的关系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前喷钙和IAA对锦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采前喷钙,可明显提高果皮、囊壁和果汁中钙的含量,加喷 IAA 后,由于激素的调控,进一步促进钙向果实内部运输,从而促进果实糖分累积,提高 Vc 含量,降低果酸含量.果实中还原糖、固/酸比和 Vc 含量分别与果皮、囊壁和果汁中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果酸含量则与果皮、囊壁中钙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枣裂果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枣业发展,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ABA可增强水分胁迫耐性作用和诱导抗氧化防护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针对枣裂果发生时胞内Ca2+富集、渗透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增加、水势降低、膜过氧化发生、抗氧化防护系统增强,以及果皮细胞发生程序性衰败等现象,提出了在短日照下,ABA信号刺激促进了细胞的程序性衰亡,是诱发枣裂果发生的内因,并对ABA与NO,H2O2以及ABA与GA在枣果实发育期的网络关系与拮抗效应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枣抗裂果调控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草原樱桃新梢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哈尔滨地区连续两年对草原樱桃3个品种的新梢和果实生长动态进行详细地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草原樱桃新梢的生长一年中有两次明显的高峰,第1次为6月中旬,第2次为7月上旬,8月初形成顶芽停止生长;草原樱桃果实发育动态是典型的双S曲线,即分为第1次速长期、缓慢生长期、第2次速长期3个阶段。在果实采收前,横径生长明显快于纵径生长,同时鲜重也迅速增加;草原樱桃的新梢生长和果实的发育几乎同时开始,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7.
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中果形、干重及溶质分配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的纵、横径生长呈双S型曲线,果形主要表现为近圆形。果肉干重随果实发育而逐渐增加,果实成熟时仍在上升;果实溶质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供给果皮和鳞片的生长,后期主要供应果肉的迅速生长;果肉溶质积累在果实接近成熟时达到最大值,果实成熟时仍保持较高的进入率。  相似文献   

18.
以露地栽培的早熟温州蜜柑‘宫川'为试材,研究了高钙与全营养两种复合营养液叶面喷施对果实品质及浮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着色之前,果皮占果实的比率随着果实的发育而下降,而汁囊占果实的比率则随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在着色期内,果皮占果实的比率略有上升,而汁囊占果实的比率略有下降;至完熟采收时,果皮鲜重占果实的比率下降至最低,而汁囊鲜重占果实的比率达到最高.两种复合营养液应用降低了采收时果皮占果实的比率及果皮厚度,相应地增加汁囊部分的比率;增加了汁囊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高钙和全营养复合营养液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果实的浮皮指数,处理果的浮皮指数分别比对照下降18和13个百分点.以上研究表明,复合营养液应用有利于提高完熟栽培‘宫川'温州蜜柑果实的品质并抑制浮皮的发生,增加营养液中钙的含量对控制浮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大红火龙果果实生长规律和养分积累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为火龙果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红火龙果谢花后8、16、24和32 d 4个不同生育期的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横纵径、干重等农艺性状和氮(N)、磷(P)、钾(K)、钙(Ca)、镁(Mg)等矿质养分积累量指标,探索大红火龙果果实的形成规律和矿质养分动态变化,并分析果皮与果肉矿质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果实发育前期(谢花后前24 d)主要为干物质积累,生长高峰期在谢花后16~24 d,横纵径和含水量的增长率较大。果实发育后期(谢花后24~32 d)果皮干重减少,主要为果肉增重与转色。随着火龙果的生长发育,果肉中的矿质养分积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皮和整个果实中的矿质养分积累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对N、K和Ca的需求量较大,果皮和果肉之间K、Ca、Mg、硫(S)、铁(Fe)、铜(Cu)、锌(Zn)和硼(B)8种元素相互之间分别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果皮锰(Mn)与果肉Mn和Cu元素呈显著正相关,与果肉Zn和B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Mn与其他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整个生育期果皮矿质养分积累量排序为K>N>Ca=Mg>P>S>Fe>Mn>Zn>B>Cu,果肉矿质养分积累量排序为K>N>Mg>Ca>P>S>Fe>Mn>Zn>B>Cu,果实矿质养分积累量排序为K>N>Mg>Ca>P>S>Fe>Mn>Zn>B>Cu。【结论】大红火龙果生长发育前期(谢花后前24 d)主要为果实膨大,应加强N肥的施用和水分管理;发育后期(谢花后24~32 d)主要为果实转色,应注重K肥和Ca肥的施用,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补充Mg、B等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