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35日龄海南文昌鸡适宜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日龄文昌鸡雏鸡378只(公母各半),采用3×3因子设计,共9个处理,其中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4.70、15.07和15.49MJ·kg-1,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72、19.22和21.27%,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4只雏鸡。测定饲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1~35日龄文昌鸡适宜能量和粗蛋白质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代谢能为14.70MJ·kg-1,CP为21.27%,即蛋能比为14.47g·MJ-1、代谢能为15.49MJ/kg时,CP为21.27%,蛋能比为13.73g·MJ-1两种营养水平下对1~35日龄文昌鸡的日增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饲料报酬。但考虑实际生产上的投入产出比,为降低饲料成本,所以建议1~35日龄文昌鸡的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4.70MJ·kg-1、粗蛋白质水平为21.27%、蛋能比为14.47g·MJ-1。  相似文献   

2.
20-35 kg杜寒杂交公羔羊能量需要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旨在确定20-35 kg杜寒杂交F1代公羔羊维持和生长的代谢能与净能需要量,为杜寒杂交羔羊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正试期66 d.筛选基本同龄的杜寒杂交公羔羊50只,其中35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15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当用于比较屠宰试验的35只羊体重为(20.26±1.29)kg时,随机抽取7只进行屠宰用以估测试验羊初始体组成;剩余的28只羊分为自由采食组(AL,14只)、70%自由采食组(IR70,7只)和40%自由采食组(IR40,7只)3个饲喂水平组.当自由采食组的14只羊体重达到(28.54±2.29) kg时,随机抽取7只羊进行屠宰;将剩余的21只羊按上述3个饲喂水平饲喂,每个饲喂水平包括7只羊.当自由采食组羊只平均体重达到35 kg时,按屠宰规程进行屠宰.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体重为(32.38±2.23) kg的15只杜寒杂交公羔羊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只羊),试验日粮及饲喂水平同比较屠宰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收集粪、尿,采用开放式呼吸测热系统测定24 h甲烷产生量、CO2排放量和耗氧量.[结果]杜寒杂交公羔羊维持净能和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250.61和374.21 kJ·kg-1SBW0.75,代谢能维持利用效率为0.67;在20-35 kg体重阶段,日增重分别为100、200、300和350 g·d-1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的需要量变化范围在1.10-5.04 MJ.d-1和2.63-12.03 MJ·d-1,代谢能的生长利用效率为0.419.[结论]20-35 kg杜寒杂交F1代公羔羊能量代谢参数(包括维持净能、维持代谢能、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参数值略低于NRC和AFRC肉羊能量需要量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不同代谢能(ME)进食水平与所致产蛋量和体重变化的净能(NE)存留的回归分析,估测了京白Ⅲ系蛋鸡日粮代谢能变成维持和(或)生产净能的效率。结果如下:代谢能转变成净能的效率在维持以上和以下不同。ME→NE_m 为64.7%,ME→NE_p 为52.6%,ME→NE_(m+p)为61.3%。禁食产热为68.69Kcal/W_(kg~(0.75));维持的代谢能需要量为112.06Kcal/W_(kg~(0.75))。限制产蛋鸡的代谢能进食量导致蛋重和母鸡日产蛋率降低,依回归等式可估计出:日粮进食量每减少10 Kcal 代谢能,蛋重降低0.474克,产蛋率(母鸡日基础)降低4.67%。依据所得产蛋鸡维持的代谢能需要量和 ME→NE_(m+p)的效率导出估计京白Ⅲ系蛋鸡代谢能需要量的析因方程:ME(Kcal)=112.06W_(kg~(0.75))+2.61E若对环境温度进行矫正并考虑体重变化析因方程应为:ME(Kcal)=112.06W_(kg~(0.75))·e(0.012(22-TC))+2.61E+8.16△W  相似文献   

4.
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能量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维持和生长的净能与代谢能需要量参数,为肉羊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选用34只年龄相近(6月龄)、平均体重(34.54±0.40)kg的无角道赛特和小尾寒羊杂交公羔为试验羊。其中25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15只)、60%自由采食组(5只)、40%自由采食组(5只),其中自由采食组又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在正式试验开始后的第1天、第19 天(平均体重43 kg)、第63 天(平均体重50 kg)分别从自由采食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中选择体重接近的4只试验羊进行屠宰,同时,从60%自由采食组、40%自由采食组中分别选择体重接近的4只试验羊与自由采食第三组一起屠宰。另外9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同样按上述饲喂水平随机分为3组,采用全收粪尿法收集粪、尿,利用推荐公式对试验羊的甲烷能进行预测。【结果】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的维持净能需要量为286.88 kJ•kg-1 EBW0.75(269.09 kJ•kg-1 BW0.75),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423.89 kJ•kg-1 EBW0.75(397.60 kJ•kg-1 BW0.75)。日增重100—350 g时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1.45—6.20 MJ•d-1、3.21—13.72 MJ•d-1。代谢能维持利用效率为0.68,代谢能生长利用效率为0.45。【结论】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能量代谢参数值与NRC(2007)推荐的能量需要量相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育肥中后期杜泊羊湖羊杂交F1代公羊能量需要量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杜湖杂交F1代公羊确定育肥中后期的能量需要量参数,为该品种绵羊能量这一营养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比较屠宰法,将能量需要量解析为维持能量需要量和生长能量需要量,采用代谢能和净能两个指标体系进行测定。试验选用体重为35 kg左右的杜湖杂交F1代公羊42只,其中的30只试验羊用于比较屠宰试验,将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低限饲组和高限饲组3个采食量水平,使其日增重分别达到350、150和0 g,分别在试验第1天(6只)、自由采食组羊体重分别达到43 kg(6只)和50 kg(18只)时分3批进行屠宰,以便得到试验羊的体能量沉积量。另外,12只羊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同样按上述采食量水平随机分为3组,利用推荐公式对试验羊的甲烷产量和产热量进行预测,并以此计算得到代谢能摄入量分别10.69、11.99和12.33 MJ(每采食1 kg日粮的代谢能摄入量)。【结果】维持净能(net energy for maintenance,NEm)需要量为271.6 kJ•kg-0.75, 代谢能维持效率为0.66;维持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 for maintenance,MEm)需要量为413.7 kJ•kg-0.75;35-50 kg日增重100-350 g的生长净能需要量为0.81-3.12 MJ•d-1;35-50 kg日增重100-400 g的生长代谢能需要量为1.47-5.38 MJ•d-1,代谢能生长效率为0.55。【结论】较为系统地得到了35-50 kg杜湖杂交F1代公羊能量需要量指标,其中包括维持净能、维持代谢能、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与国内外肉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35~60kg圩猪(阉公猪)维持和生长的净能与代谢能需要量参数,为安徽地方品种猪圩猪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0头平均体质量为(33.47±1.68)kg的健康圩猪(阉公猪)进行比较屠宰试验,于试验开始时随机屠宰6头,用以估测圩猪的初始体成分及能值,其余24头随机分为100%自由采食组(12头)、70%自由采食组(6头)和35%自由采食组(6头);当自由采食组12头猪的平均体质量达到约45kg时随机屠宰6头,完成中期屠宰;在自由采食组圩猪平均体质量约为60kg时全部屠宰完毕,完成末期屠宰。屠后分别收集每头猪的血+内脏、毛、骨骼、肌肉、脂肪和皮6个样品,每个样品采样500g左右。使用冷冻干燥法测定组织样品的干物质含量,制成风干样后测定各个样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灰分,从而估算整头猪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能量。消化代谢试验选用12头平均体质量达到(45.81±1.02)kg的健康圩猪,将其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4头,饲喂饲粮和水平与比较屠宰试验相同,使用全收粪法收集粪、尿,测定粪中的干物质、氮、能值及尿液中的氮和能值。根据上述试验结果,通过建立一系列能量需要的析因模型,确定生长期圩猪(阉公猪)的能量需要参数。【结果】圩猪(阉公猪)生长期的维持净能为344.35kJ/(kg EBW~(0.75)·d),或334.20kJ/(kg BW~(0.75)·d),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451.76kJ/(kg EBW~(0.75)·d),或436.07kJ/(kg BW~(0.75)·d),代谢能的维持效率为0.762。当日增体质量为300~700g时,生长净能需要量为5.53~18.83 MJ/d,生长代谢能需要量为9.72~32.22 MJ/d,用于生长的代谢能利用率为0.569。【结论】35~60kg圩猪(阉公猪)总代谢能需要量高于NRC(1998)推荐值(12.14~29.74 MJ/d)。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目前在畜牧业中广泛存在的营养供给不能满足动物需要或者营养供给过剩造成的饲料资源浪费等问题,以20~35 kg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1代公羔为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解析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由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组成。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12只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70%采食量以及50%采食量3个组,采用全粪尿收集法得到3个采食量水平的ME值、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并利用比较屠宰试验分3期进行屠宰测定,将得到的数据建立系列数据模型,最终推算出营养需要量。结果显示:维持净能(NEm)需要量为46.3 kcal/kg0.75、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为112.0 kcal/kg0.75、维持净蛋白质(NPm)需要量为1 009±98 mg/kg0.75,20~35 kg日增重300 g的公羔生长净能需要量为2.58~5.42 MJ/d、日增重300 g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11~129 g/d。本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品种肉羊育肥期前半阶段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为该品种肉羊营养的科学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中型"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结合生长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绝食代谢试验对舍饲东北细毛羊进行生长期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特点及需要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为RCP=10.21+0.18△W/(0.49+0.11△W);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为RDCP=6.4+0.11△W(/0.49+0.11△W);生长期代谢能需要量为MER=271KJ·W-0.75+NEg/Kpf。式中:△W为日增重(g),W0.75为代谢体重(kg);NEg增重净能;Kpf为增重代谢能转化为增重净能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文昌鸡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状,试验选取90日龄文昌鸡公、母各30只,测定其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并进行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昌鸡公鸡的体尺指标明显高于母鸡;文昌鸡的屠宰性能良好,脂肪沉积能力强;文昌鸡公、母鸡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和半净膛重均分别与体斜长和龙骨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183.58±7.89 kg的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生长牛,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了7~10月龄生长牛的能量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日粮的能量对对7~10月龄生长牛能量的平均消化率(DE/GE)为64.12%,总能代谢率(ME/GE)和消化能代谢率(ME/DE)分别为54.20%和84.53%。生长牛在7~10月龄时的维持的净能需要为359.39 KJ/KgW0.75.d,增重的净能需要为16940 KJ/kg。试牛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总需要量的计算为:DER=616.18W0.75 33810△W;MER=520.87W0.75 28580△W;NER=359.39W0.75 16940△W。式中:DER,MER,NER:KJ/d.头;W0.75:代谢体重,kg;△W:日增重,kg/d  相似文献   

11.
0~21日龄岭南黄雏鸡代谢能需求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600羽0日龄岭南黄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公母各半并分栏饲养,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88、12.19、12.92、13.22和13.60MJ/kg,粗蛋白水平为21%(w),其他营养成分各组基本一致.试验期21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0—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需要量为公鸡:12,19MJ/kg,母鸡:12.92MJ/kg.根据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对0—21日龄岭南黄鸡每日食入代谢能和每单位代谢体质量沉积净能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0—21日龄黄羽肉鸡每单位代谢体质量的维持代谢能值为580.33kJ/d,增质量代谢能转化为沉积净能的效率为53.05%.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文昌鸡开产性状和开产前后(15、20和25周龄)NPY基因在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根据文昌鸡各生长阶段能量需要量的95%、100%、105%分别设置为低(Ⅰ)、中(Ⅱ)、高(Ⅲ)3个能量组进行饲养,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并准确记录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同时运用RT-PCR...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重复测定白来航产蛋母鸡的能量需要,通过14只212—500日龄产蛋鸡的饲养试验与比较屠宰试验,求得每鸡每日的MEM、MEE与MEF的代谢能值,分别为194千卡,70.4千卡与1.5千卡,应用家畜营养学的析因法求得每鸡每日MET为266千卡。根据每鸡每日风干日粮采食量(RI)96.4克,即可将MET被RI除,求得每公斤风干日粮的MED等于2759千卡(产蛋率62%)。采用以上数据,即可制定母鸡不同产蛋率的代谢能需要量。本报告所得结果与第一次白来航产蛋母鸡能量需要量报告近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大豆异黄酮和抗生素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大豆异黄酮在文昌鸡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日龄文昌鸡母雏540只。试验分3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抗生素组和大豆异黄酮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5羽。分小鸡、中鸡和大鸡3个阶段进行试验。【结果】生长性能结果显示,1~30日龄小鸡各组之间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1~8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1~12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品质结果显示,各组的肉色L*、a*、b*和pH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组的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血浆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31~8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活性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81~12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显著低于抗生素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抗生素组和大豆异黄酮组的T-AOC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鸡阶段饲粮中添加20 mg·kg~(–1)大豆异黄酮可以提高鸡日增质量和抗氧化水平;大鸡阶段饲粮中添加15 mg·kg~(–1)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鸡采食量、熟肉率和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尾寒羊哺乳羔羊能量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等方法,研究大尾寒羊哺乳羔羊的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试验证明,羔羊对母乳的能量消化率为95.5%,能量代谢率(ME/GE)为94.6%,羔羊对本试验日粮能量消化率,少量补饲期为80.9%,大量补饲期为73.7%,全哺乳期羔羊每千克活体增重所需净能为6027KJ,补饲期平均为7949KJ/kgLWG,羔羊全哺乳期,少量补饲期,大量补饲期生产代谢能转化效率(Kpf)分别为0.708,0.53和0.29,代谢能需要量为:全哺乳期(0~23d) MER=475W^0.75 1.41NEg(或8.5△W);少量补饲期(23-55d)MER=475W^0.75 1.89NEg(或15.0△W);大量补饲期(55—80d)MER=475W^0.75 3.45NEg(或27.4△W);MER,NEg:KJ;△W;g。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鸡不同时期对光环境的不同需求,研究最佳的光照体系。采用定制的5 W LED灯作为人工光源,研究白、暖白、红、黄、蓝、绿、紫7种光色对育雏期文昌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育雏期适合文昌鸡养殖的最适光色。【方法】将63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文昌鸡母鸡,随机分配到7个不同光色处理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 h光照,试验周期8周。【结果】8周龄时蓝光处理文昌鸡平均体重最高达793.16 g,比红光、白光和绿光处理文昌鸡分别重58.68、45.17、45.77 g,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平均体增重与红光、绿光和白光处理文昌鸡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比白光对照处理增重45.12 g,红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最少。试验全期,蓝光处理文昌鸡群体体重均匀度最好,在90%以上。蓝光处理与绿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均匀度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均匀度最好,其次是白光和暖白光处理。白光处理文昌鸡料肉比最低,且与黄光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间鸡只死亡率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生长体重、群体均匀度和料肉比各项指标,与白光对照处理对比,LED蓝光可显著促进育雏期文昌鸡的生长,且提高群体体重均匀度,其次是紫光和黄光,而红光抑制鸡只生长,绿光处理群体体重均匀度最差。  相似文献   

17.
0~4周龄固始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 1日龄固始鸡公、母各 5 4 0只 ,分群饲养 ,采用 3× 3因子设计 ,饲喂代谢能 (ME)和粗蛋白质 (CP)水平不同的 9种日粮。所设ME和CP水平分别为ME :11.97、12 .34、12 .72MJ·kg-1,CP :19.12 %、2 0 .0 2 %、2 1.0 4 %。通过饲养、比较屠宰和代谢试验 ,研究不同ME和CP水平对 0~ 4周龄固始鸡生产性能、屠体成分的影响。在 3个试验结果基础上 ,以每千克代谢体重ME食入量为依变量 (Y) ,以对应的每千克代谢体重净能沉积量为自变量 (X) ,按Y =a+bX的数学模型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出每千克代谢体重的维持需要 (MEm)及增重净能 (NEg)折算为增重代谢能 (MEg)的系数 ,进而把能量需要剖分为维持需要加增重需要 ,即ME =35 9.14W0 .75+10 .4 7△W ;以CP食入量为依变量 (Y) ,以对应的代谢体重为自变量 (X)进行回归分析 ,即CP =0 .5 7+8.2 1W0 .75。其后再把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代谢体重分别代入回归公式中 ,求得 0~ 4周龄固始鸡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 :12 .38MJ·kg-1和2 0 .13% ,蛋能比 16 .2 6g·MJ-1。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饲粮中微量元素不同用量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岭南黄鸡为试验鸡,共设3个处理:组1饲粮微量元素水平参照NRC(1994)[14]的营养需要量;组2参照广东典型市售鸡矿产品的微量元素水平;组3参考本课题组前期的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结果。饲喂周期63d。结果表明:1~21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和组2试鸡的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的末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组1与组2试鸡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3~63日龄阶段,组3试鸡的末重较组1、组2试鸡均显著提高(P0.05)。组3试鸡的半净膛率相较于组1显著增加(P0.05)。63日龄胸肌肉品质分析表明,与组1试鸡相比,组2与组3试鸡的肉色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且组2试鸡剪切力、组3试鸡的肉色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微量元素不同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影响显著,组2和组3均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其中组3对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优于组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63~105日龄雌性皖南三黄鸡维持和增重的代谢能(ME)及粗蛋白质(CP)需要量,为其饲养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128只63日龄雌性皖南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单独笼养,分别饲喂100%,80%,60%和40%(接近维持需要)自由采食量的日粮,105日龄屠宰,运用比较屠宰法评估ME和CP维持需要量。选取48只63日龄雌性皖南三黄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单独笼养,自由采食,分别于70,77,84,91,98和105日龄屠宰,测定体粗蛋白质和体能量含量,计算增重的ME和CP需要量。【结果】63~105日龄雌性皖南三黄鸡每千克代谢体质量维持ME需要量为357.50kJ,CP为1.61g,体质量每增加1g ME需要量为64.40kJ,CP需要量为1.20g。【结论】确定了63~105日龄雌性皖南三黄鸡ME、CP的日需要量分别为792.30kJ和11.53g,饲粮的ME、CP营养需要量分别为10.60 MJ/kg和15.42%。  相似文献   

20.
安哥拉毛兔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安哥拉毛兔营养需要量,笔者连续4年,共用各生理阶段的兔1465只(次),进行了106组饲养试验、79组消化试验。根据计算机统计分析后的结果,分别为幼兔(断奶—3月龄)、青年兔(4—6月龄)、妊娠兔、哺乳兔、产毛兔和种公兔制定了推荐的日粮营养(消化能、粗蛋白、可消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含硫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钙、磷、主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需要量,并制定出不同生产水平下每只兔每日消化能、粗蛋白及可消化粗蛋白需要量的计算公式,用表格形式列出了这些需要量的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