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不同方法对玉竹多糖脱蛋白效果的影响.采用4种方法,即沙维积法(Sevag法)、三氯乙酸法(TCA法)、酶法、酶法与Sevag法联用,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多糖的蛋白含量及多糖含量来确定最佳的脱蛋白方法.结果显示,玉竹多糖脱蛋白的最好方法是酶法与Sevag法的联用,用于去除玉竹粗多糖中蛋白质成分切实可行,可作为纯化玉竹粗多糖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取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并评价其生物活性,为这两种贝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解法提取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中的总糖含量;通过纸片扩散法、清除羟基自由基(·OH)试验和MTT法分别评价两种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及抗猪蓝耳病毒(PRRSV)活性.[结果]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提取率分别为0.21%和0.14%,其多糖中的总糖含量分别为90.2%和90.1%.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对·O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RRSV均无明显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论]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不显示有意义的体外抑菌和抗PRRSV活性,可将其作为抗氧化剂资源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解春艳  秦静  韩爽  段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43-12645
[目的]比较4种子实体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总还原力等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从香菇子实体、杏鲍菇子实体、蟹味菇子实体和茶树菇子实体中提取多糖,经纯化、干燥后,获得4种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粉.对子实体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主要测定其总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试验表明,4种常用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总还原力大小依次为香菇>杏鲍菇>茶树菇>蟹味菇;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茶树菇>香菇>杏鲍菇>蟹味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茶树菇>杏鲍菇>香菇>蟹味菇.[结论]研究可为对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沙棘多糖脱蛋白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多糖纯化过程中脱蛋白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多糖纯化效率,对沙棘多糖脱蛋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先选取了3种不同方法脱蛋白,即三氯乙酸法(TCA法)、沙维积法(Sevag法)、酶法与Sevag法联用,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的蛋白含量及多糖含量来确定最佳的脱蛋白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三氯乙酸法而言,5%的三氯乙酸脱蛋白效率最高且多糖损失最小;对于Sevag法,反复处理5次脱蛋白效率相对较高且多糖损失率较小;对于酶法与Sevag法联用,酶法+Sevag法2次进行脱蛋白效果最好。并且3种方法相比,酶法与Sevag法联用脱蛋白效率相对最高,且多糖损失率最小。因此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来确定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的最佳条件是酶加量5 mg/mL,酶解温度60℃,pH6,且此条件下的蛋白清除率为73.58%。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胶多糖的分离提纯工艺及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方法]针对阿胶多糖提取中蛋白质的干扰,通过对几种脱蛋白方法(TCA法、Sevage法、蛋白酶法)的比较,优选出阿胶多糖提取液的脱蛋白方法,并探讨阿胶多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TCA法、Sevage法及蛋白酶法的脱蛋白率分别为78.94%、87.73%和29.97%,多糖保留率分别为73.96%、32.14%和72.57%。所得阿胶多糖对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为24.42%。[结论]TCA法脱蛋白率较高、多糖损失率较低,筛选方法可有效去除阿胶粗多糖中的蛋白,所得阿胶多糖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作用。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多糖的制备及其抗凝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的制备并研究其抗凝血功能.[方法]采用水、酸溶液及碱溶液对黑木耳多糖进行提取制备,并以APTT、PT、TT3个体外抗凝血指标为衡量依据,分别对其抗凝血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水溶性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最高,而碱溶性多糖的纯度最高,且除蛋白后多糖纯度高于除蛋白前,可达到83.05%.抗凝血试验表明,水溶性、酸溶性和碱溶性3种黑木耳多糖均能显著延长家免血浆的APTT(P <0.01),而对PT和TT无明显影响(P>0.01),并且APTT的值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多糖对APTT的作用强弱顺序为碱溶性>水溶性>酸溶性,且除蛋白后的多糖对APTT的作用效果均高于除蛋白前.[结论]研究可为黑木耳多糖在抗凝血临床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来林康  邓尚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46-12649
[目的]优化酸法提取鱼腥草多糖工艺并研究鱼腥草多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酸法提取鱼腥草工艺;以不同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鱼腥草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鱼腥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h、浸提1次、料液比1∶40 g/ml;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6.17%、57.50%、60.43%.[结论]优化鱼腥草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鱼腥草多糖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芜菁多糖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新疆芜菁多糖的组分结构与对血糖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的水提法从芜菁中提取粗多糖,并用Sevag法对其进行脱蛋白,再通过回流、透析等步骤把粗多糖纯化获得芜菁精制多糖.用芜菁精制多糖进行小白鼠血糖实验.对芜菁精制多糖进行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对第一个洗脱组分BRPS1再进行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纯度鉴定.此外,用红外光谱法分析BRPS1,并且对离子交换柱层析的7种洗脱组分分别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当芜菁精制多糖剂量为400 mg/kg体重时,3 d后的受试小鼠血糖值下降差异显著(P<0.05);6和9 d后的血糖值下降差异极显著(分别是P<0.01和P<0.001);通过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共分离出7种组分.对第一个洗脱组分BRPSl的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的结果表明,BRPS1是单一的多糖组分;其红外图谱结果表明BRPS1具有多糖的一般结构.对7种洗脱组分的GC-MS分析表明芜菁精制多糖含有6种单糖.[结论]芜菁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作为芜菁多糖主要成分的BRPS1为单纯的多糖,具有多糖的一般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绣球菌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从绣球菌中提取多糖,并采用三氯乙酸法对多糖进行纯化,并研究绣球菌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为绣球菌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结果]热水浸提法提取的粗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47.6%和15.26%;三氯乙酸法纯化后的多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58.3%和7.7%.在0.2 ~5.0g/L时,绣球菌多糖能延长果蝇的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当绣球菌水溶粗多糖在0.2g/L时,雄果蝇平均寿命延长26.6%,半数死亡时间为(46.4±2.6)d,最高寿命为(55.7±1.8)d,雄果蝇的寿命延长率最大.[结论]绣球菌多糖对果蝇的寿命有延长作用,对雄性的抗衰老效果好于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绣球菌中提取水溶多糖,研究其抑菌的效果,为绣球菌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水煮醇沉法获得绣球菌水溶粗多糖,并采用三氯乙酸法对其进行脱蛋白后,通过滤纸片法和平板打洞法研究水溶粗多糖与脱蛋白后多糖的抑菌效果。[结果]水溶粗多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28.5%、3.0%;脱蛋白后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48.9%、2.2%。绣球菌水溶多糖与去蛋白多糖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滤纸片法去蛋白多糖最小抑菌浓度低于1.6 mg/ml;平板打洞法去蛋白多糖最小抑菌浓度低于25 mg/ml,对酿酒酵母、根霉菌、黑曲霉具有抑菌效果;去蛋白水溶多糖抑菌效果较水溶粗多糖好。[结论]绣球菌水溶多糖对不同菌具有不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丁晨  郭彬歆  徐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08-14011
[目的]优化中华芦荟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几种精制方法,并建立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比较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法3种多糖精制方法;采用芦荟多糖标准品测得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中华芦荟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3 h;不同精制方法得到的多糖含量: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多糖收率:活性炭吸附法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苯酚-硫酸法测定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为1.32,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为2.36%。[结论]优选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透析法精制芦荟多糖简单快速、成本低、多糖含量高,苯酚-硫酸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的微波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取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并测定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技术,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白首乌(Cynanchum auriculatum Aerial Parts)地上部分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结果表明,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得白首乌地上部分粗多糖含量为2.57%。微波提取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微波强度80%、提取时间80 s。[结论]该研究为白首乌地上部分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类代表茶叶中茶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各种代表茶叶中的茶多糖,用硫酸-酚比色法测量茶叶中的茶多糖含量。[结果]在不同制备工艺茶叶中,青茶和黑茶的茶多糖含量较高,而黄茶和红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产地绿茶中,浙茶茶多糖含量比较高而徽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熏花种类中,素茶茶多糖含量较花茶高。[结论]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为全面了解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含量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及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朱月  李彩霞  毕晓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53-1855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乙醇醇析的猪苓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以进一步提高猪苓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方法]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猪苓菌核水溶性多糖,经不同浓度乙醇醇析、纯化获不同等级的猪苓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分析多糖醇析程度;采用邻二氮菲-Fe2+-H2O2体系检测浓度40%、80%和90%乙醇醇析获取的猪苓多糖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猪苓多糖在不同浓度乙醇中醇析效果不同,乙醇浓度为80%时,醇析效果相对较好。不同浓度乙醇醇析获取4种等级猪苓多糖,其中3种对.OH具有清除作用。浓度40%、80%乙醇醇析获取的猪苓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清除.OH的能力呈良好的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苓多糖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不同采收时间齿瓣石斛鲜条内的多糖含量以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循环水浴加热法提取齿瓣石斛中的多糖、醇溶性浸出物,并进一步运用化学试剂反应显色以及形成络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石斛样品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用差量法对石斛样品中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齿瓣石斛受海拔、采收时间的影响较大,不同海拔、不同采收时间所测齿瓣石斛所含多糖含量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变化较大。在适宜种植齿瓣石斛的滇西地区,海拔越高,齿瓣石斛所含多糖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越高;采收时间越长,齿瓣石斛所含多糖含量呈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相反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却逐渐增加。[结论]该研究为齿瓣石斛种植和采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资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刚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29-9530
[目的]研究快速、简单、准确地检测资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为资木瓜多糖的纯化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水提醇沉提取资木瓜多糖,Sevag法去蛋白,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并分别进行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测定。[结果]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资木瓜多糖中游离蛋白和结合蛋白的含量分别为3.82%和3.47%,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测定RSD分别为1.55%、0.66%、2.89%,回收率为100.44%,RSD为2.20%。[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是测定资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柑橘皮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柑橘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柑橘皮多糖并进行初步纯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柑橘皮多糖的提取率并采用水杨酸法研究柑橘皮多糖清除.OH的效果。[结果]柑橘皮中多糖的含量为6.32%;不同浓度的柑橘皮多糖对H2O2/Fe2+体系通过Fenton法反应产生的.OH都具有清除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逐渐升高,即清除率与多糖的用量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柑橘皮多糖具有明显地抗氧化性,对.OH具有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马尾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梯度醇提和101果汁澄清剂提取马尾藻多糖,经纯化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结果]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的马尾藻多糖含量和纯度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精制马尾藻多糖的含量为6.55%,红外光谱确认为较纯的多糖结构。[结论]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方法为最优,稳定且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乌泡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作为显色剂,以地乌泡多糖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地乌泡多糖最佳提取条件;采用DPPH·和ABTS+·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地乌泡多糖的最优提取方案: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地乌泡多糖平均提取量为251μg/g。地乌泡多糖对2种自由基都显示出明显的清除能力。[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地乌泡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地乌泡药材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铁苋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提取铁苋菜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分别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对传统热水浸提和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传统热水浸提的最优工艺为:加药材40倍量的水,在60℃下提取1.5 h,提取3次后的多糖得率为33.73%。响应面法分析微波提取工艺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微波功率和料液比的共同作用。[结论]微波辅助传统热水浸提提取多糖收率高、成本低、技术简单,是提取铁苋菜多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