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试验以番鸭及其与家鸭的杂交后代(半番鸭)为试验素材,测定鸭的部分屠宰性状和肝脏、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结果:番樱杂交鸭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和肝脏重均高于其亲本番鸭及其它组合的杂交鸭,其腹脂率低于番鸭和番金杂交鸭,番樱杂交鸭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高于番鸭和其它杂交组合,表明利用樱桃谷肉鸭作母本生产的半番鸭,其屠宰性能和肉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番鸭及其杂交鸭屠宰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番鸭及其与家鸭的杂交后代 (半番鸭 )为试验素材 ,测定鸭的部分屠宰性状和肝脏、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结果 :番樱杂交鸭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和肝脏重均高于其亲本番鸭及其它组合的杂交鸭 ,其腹脂率低于番鸭和番金杂交鸭 ,番樱杂交鸭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高于番鸭和其它杂交组合 ,表明利用樱桃谷肉鸭作母本生产的半番鸭 ,其屠宰性能和肉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番鸭及其杂交鸭胴体中常量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番鸭以及与家鸭的杂交后代(半番鸭)为试验素材,测定鸭的部分屠宰性状和肝脏,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结果:番樱杂交鸭活量,屠体重,全净膛重和肝脏重均高于其亲本番鸭及其它组合的杂交鸭,其腹脂率低于番鸭和番金杂交鸭,番樱杂交鸭肌肉水中分和粗脂肪含量高于番鸭和其它杂交组合,表明利用樱桃谷肉鸭作母本生产的半番鸡,其屠宰性能和肉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法国番鸭与本地番鸭及正反交共 1 2个组合鸭为试验素材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至 70日龄 ,测定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 :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以 F组 (R31×黑羽 )最高 ,分别达 1 9.9%、4.1 %、2 1 %和 8.47%。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法国番鸭为父本 ,分别以樱桃谷鸭、金定鸭及樱桃谷鸭与金定鸭杂交后代为母本 ,组成 3个杂交组合。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生产半番鸭 ,比较各杂交组合半番鸭屠宰性能、胸腿肌和肝脏营养成分。发现 1 0周龄番樱金半番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最高 ,番金半番鸭其次 ,番樱半番鸭最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羽色及性别番鸭在屠宰性能及肌肉成分上的差别,为选育优良番鸭品种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日龄黑羽番鸭、白羽番鸭及黑白花番鸭公、母共324羽,按羽色、性别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9只鸭,各处理饲喂相同日粮,试验期90d。结果表明:雄性黑羽番鸭屠宰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雄性白羽及黑白花羽番鸭(P〈0.05),而雌性黑白花番鸭及白羽番鸭的胸肌率和瘦肉率相近且均显著高于雌性黑羽番鸭(P〈0.05);各处理番鸭肌肉中汞、镉、砷、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很微量;各同羽色雄性番鸭肌肉水分、无氮浸出物和粗蛋白质含量均基本略高于其同羽色雌性番鸭,而各处理雌性番鸭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则高于其同羽色的雄性番鸭;雄性白羽番鸭和黑白花番鸭肌肉粗蛋白质含量相近且均显著高于雄性黑羽番鸭(P〈0.05);各同羽色番鸭中基本上肌肉氨基酸含量均以雄性高于雌性,而同性别的番鸭比较,雄性白羽番鸭肌肉中多种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雄性黑羽及雄性黑白花羽番鸭(P〉0.05);同时雌性各羽色番鸭肌肉中多种氨基酸含量呈现出:黑白花番鸭〉黑羽番鸭〉白羽番鸭,但该趋势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雄性黑羽番鸭屠宰性能有一定优势,白羽番鸭肌肉养分和氨基酸含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法国番鸭与本地番鸭的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法国番鸭及其与本地番鸭的杂交后代为材料,测定法国公番鸭与本地母番鸭的杂交效果,对生长性能,体尺测量和屠宰测定的结果分析表明;两个品种的杂交效果较显著,其中死亡率,胸深,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皮脂重的杂交提高较大,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粗蛋白质(CP)补充氨基酸饲粮对白羽半番鸭屠宰性能和胸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取1日龄白羽半番鸭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鸭,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常规CP水平(1~21日龄19.0%,22~56日龄16.0%)的饲粮,试验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CP分别降低1、2个百分点并补充氨基酸的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各组56日龄的屠宰性能(屠宰率、全净膛率、腹脂率、腿比率、腿肌率、胸肌率、瘦肉率、皮脂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CP降低1、2个百分点时,白羽半番鸭胸肌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上升10.9%、28.3%(P0.05),胸肌中CP含量分别下降1.1%、2.5%(P0.05),各组白羽半番鸭胸肌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仅试验Ⅱ组母鸭胸肌中蛋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氨基酸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下,饲粮CP降低1~2个百分点可提高白羽半番鸭胸肌中粗脂肪含量,降低胸肌中CP的含量,对其屠宰性能、胸肌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法国番鸭及其与本地番鸭的杂交后代为材料,测定法国公番鸭与本地母番鸭的杂交效果,对生长性能、体尺测量和屠宰测定的结果分析表明:两个品种的杂交效果较显著,其中死亡率(-69.23%),胸深(15.28%)、胸肌重(9.54%)、腿肌重(12.58%)、腹脂重(27.65%)、皮脂重(20.07%)的杂交提高较大,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除胫长的杂交提高为负值外,其余指标的杂交提高均正、但差异都不  相似文献   

10.
选择古田黑番鸭、RF白番鸭及其杂交后代黑白花番鸭作为试验动物,旨在比较几种番鸭品种的屠宰性能及胸肌组成成分的差异,为番鸭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几种番鸭饲养管理条件和饲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饲养期70 d,试验结束时每品种选择平均体重的公、母番鸭各10羽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分析表明:白番鸭的全净膛率、腹脂率、胸肌率、皮脂率最高,黑白花次之,黑番鸭最低;腿肌率黑白花番鸭最高,黑番鸭次之,白番鸭最低;总瘦肉率黑番鸭最高,黑白花番鸭次之,白番鸭最低。但几个品种间各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胸肌组成分析发现:白番鸭胸肌中水分含量略高,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低于黑番鸭和黑白花番鸭,几种番鸭胸肌中铅和砷的含量均较低,且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胸肌中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与风味相关的几种氨基酸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黑番鸭胸肌中谷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为12.69%、3.57%和4.73%,分别比黑白花番鸭的12.61%、3.48%和4.68%高0.63%、2.59%和1.07%,比白番鸭的12.27%、 3.29%和14.66%高3.42%、8.51%和1.50%,但各组间无...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健康的金定鸭、樱桃谷鸭、苏牧麻鸭(樱桃谷鸭♂×金定鸭♀)、番鸭、半番鸭(番鸭♂×金定鸭♀,金番鸭;番鸭♂×樱桃谷鸭♀;樱番鸭;番鸭♂×苏牧麻鸭♀,苏番鸭)各60只,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70A型)及试剂盒对10周龄鸭的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IgA,IgM,IgG和AI抗体HI效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大致表现为家鸭高于番鸭,番鸭高于半番鸭,金定鸭白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金定鸭和樱桃谷鸭的球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金定鸭总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与樱桃谷鸭差异不显著(P〉0.05),樱番鸭3项指标均表现最低;对血清Ig水平而言,樱桃谷鸭IgA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樱桃谷鸭IgM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与金定鸭差异不显著(P〉0.05),金定鸭IgG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樱桃谷鸭与苏牧麻鸭差异不显著(P〉0.05),金番鸭均表现最低;AI抗体HI效价金定鸭表现最高,苏番鸭和金番鸭表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AI抗体HI效价与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和IgG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与kA、IgM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鸭免疫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家禽的疾病预防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株番鸭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QY株)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清远地区临床病变为发病鸭软脚,肝、脾肿大,有点/块状出血、坏死,其他各脏器不同程度出血的病死雏番鸭肝、脾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形态观察、核酸图谱鉴定、RT-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为一株不同于以往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并命名为DRV-QY株.  相似文献   

13.
鸭肝炎病毒诱导雏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鸭肝炎病毒(DHV)病毒株背部皮下接种7日龄健康雏鸭,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DHV能引起试验鸭淋巴细胞明显凋亡,维持时间较短,在36h达到高峰。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除淋巴细胞外,肝、肾、脑等器官的细胞凋亡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3个品种鸭的屠宰性能及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番鸭、樱桃谷鸭、高邮鸭饲养到70日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取胸肉和腿肉测定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樱桃谷鸭早期生长速度最快;番鸭是3个鸭品种中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樱桃谷鸭的腿肉比例偏小,高邮鸭的胸、腿肌率均未达到优质肉鸭的要求。番鸭鸭肉中水分含量较高,樱桃谷鸭与高邮鸭鸭肉中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鸭副粘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鸭副粘病毒致病机理及病理组织变化。本研究将20日龄非免疫健康建湖麻鸭60羽,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鸭皮下接种1:5稀释的鸭副粘病毒WF00D株SPF鸡胚绒尿液0.5mL/羽,对照组鸭皮下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并分别置于25℃隔离环境下饲养与观察。于接种后第4d、8d、12d、16d和第20d,两组均随机取4羽鸭进行剖检,观察各器官的大体病变,同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鸭除个体发育呈明显差异外,内脏器官在观察期间均有较轻微的炎性水肿或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器官充血或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颗粒变性;超微病理学变化主要为细胞器变性,胞浆局灶性坏死、线粒体空泡化、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研究表明其病理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研究为鸭副粘病毒流行规律的探究及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 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和斑点杂交试验分别对46例鸭血清样品中的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DHBsAg)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进行平行检测,并根据夹心ELISA测定的P/N值和斑点杂交试验的反应斑点进行薄层扫描所测定的峰面积值,比较了19例带毒鸭血清中DHBsAg和DHBVD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试验的结果判定具有高度一致性。DHBsAg与DHBVDNA在带毒鸭血清中呈并存关系,但其含量相关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V-CHv吸附到DEF细胞上以后通过囊膜和细胞膜间发生融合的方式侵入宿主细胞;病毒在细胞核内完成病毒核酸的生成、核酸与衣壳的装配;病毒核衣壳通过核膜-内质网膜系统从细胞核转运到内质网池中并在内质网池中得到皮层结构;获得了皮层的DEV-CHv核衣壳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空泡内得到囊膜结构后成为成熟病毒;细胞空泡内的成熟DEV-CHv可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被释放到细胞外,或在空泡破裂时被释放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20.
将不同浓度复方中药“禽康散”和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分别以不同方式接种到鸭胚尿囊膜后观察其对DPV感染的鸭胚保护率;用MTT法测定“禽康散”对鸭胚成纤维细胞(DEF)的安全质量浓度和增殖的影响,及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禽康散”对DP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禽康散”在10日龄鸭胚内对DPV具有显著的杀灭和阻断感染的作用.“禽康散”对DEF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为2-4 g/mL,在2-4~2-8 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DEF有显著的增殖和抑制DPV感染DEF的能力,且与加药方式和药物质量浓度有一定关系.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禽康散”对DEF具有增殖作用,并对DPV在鸭胚内和细胞水平上均有较好的杀灭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