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需要量。【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4.04±1.26)g/尾的吉富罗非鱼幼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投喂生物素水平为0.00(对照组),0.03,0.07,0.31,0.61和1.26mg/kg的饲料10周,测定并分析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生物素可显著提高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肥满度(P0.05)。0.07 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粗脂肪以及1.26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灰分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0.61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0.61和1.26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以0.07和0.31mg/kg生物素添加组最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31mg/kg生物素添加组血清丙二醛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可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改善饲料利用效率,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生物素适宜需要量为0.08mg/kg。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草鱼饲料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对其鱼体成分、形体指标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选取健康的草鱼幼鱼(20.04 g±0.19 g)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日粮(T1)以及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T2)、600 mg/kg(T3)、1 000 mg/kg(T4)三丁酸甘油酯饲粮,在水库网箱中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T4组的鱼体粗蛋白含量较基础日粮组(T1)有提高的趋势(P>0.05),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的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基础日粮组相比,T2、T3和T4组的肝体比显著提高,T2组的肠体比显著提高(P<0.05)。T3和T4组的肥满度、脏体比、肠体比和肠长比均有上升的趋势(P>0.05)。T3组肠道脂肪酶活力较T1组显著提高,T4组的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得,饲料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能够改变草鱼幼鱼的鱼体成分和形体指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夏季高温下饲粮中添加维生素C对高产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量相近的41周龄京粉Ⅰ号蛋鸡600羽,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鸡。其中Ⅰ、Ⅱ、Ⅲ组为试验组,Ⅳ组为对照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0、100、200、300 mg/kg),预试验1周,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在高温(26.0~33.0℃,平均29.5℃)状态下,饲粮中添加维生素C的试验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200、3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平均每日总蛋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蛋比极显著低于饲粮中添加1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和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料蛋比显著低于饲粮中添加3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P0.05);饲粮中添加1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哈氏单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维生素C的试验组谷草转氨酶(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总蛋白(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100、200 mg/kg维生素C的试验组球蛋白(GLO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可提高高温条件下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并对部分血液指标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辛硫磷中毒后的解毒效果,本试验分别对试验鱼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GSH的饲料,试验周期为40 d,测定GSH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血细胞数目、脏体指数、辛硫磷的解毒效果和肝脏辛硫磷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20 d时各试验组鱼生长出现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同时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当饲料中添加GSH剂量超过200 mg/kg时,鲫鱼的肝体比、肾体比、脾体比,均呈现升高趋势;各试验组鱼的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急性攻毒后试验组鱼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且添加剂量越高死亡率越低(P0.05);各试验组鱼肝脏中辛硫磷残留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GSH添加剂量为400 mg/kg时,残留值(0.62±0.01)mg/kg为最低。  相似文献   

5.
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饲料中的氯化钴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力、消化酶活力、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肌肉和肝脏中钴的残留量、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来评估氯化钴在海水鱼饲料中的安全性。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制剂来配制4种具有不同氯化钴含量(0、8、40及80 mg/kg,不计结晶水重量)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个饲料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养殖30尾大菱鲆;养殖实验为期10周。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试验鱼的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中80 mg/kg的氯化钴显著降低了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终末体重、摄食率、肝体比和脏体比(P0.05);饲料中高剂量氯化钴(40和80 mg/kg)显著降低了大菱鲆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以及大菱鲆胃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大菱鲆的血糖含量、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肝脏和肌肉中钴的残留量均随饲料中钴的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大菱鲆的肠道组织结构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饲料中添加40和80 mg/kg的氯化钴增宽了肝脏肝血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添加量8 mg/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mg/kg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随机投喂3组实验团头鲂幼鱼,每天投喂3次,达饱食水平,试验周期为9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呈先上升而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其中251.5 mg/kg和501.5 mg/kg Vc添加组团头鲂WG、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无显著性差异,仅133.7 mg/kg Vc添加组团头鲂脏体比(V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65.8~501.5mg/kg Vc显著降低了血液中白细胞(WBC)数量;添加65.8 mg/kgVc显著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力,133.7 mg/kg和501.5mg/kg试验组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添加501.5mg/kg Vc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水平;添加133.7 mg/kg Vc显著提高了肌肉中SOD活性(P<0.05)。饲料中维生素C不同添加量对团头鲂幼鱼成活率、血液中红细胞(RBC)数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肌肉蒸煮损失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鱼体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维生素E(VE)含量饲料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及肝脏VE蓄积量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对饲料中适宜VE的需要量。【方法】以酪蛋白、明胶、白鱼粉、糊精、大豆油和玉米油等为原料,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VE含量分别为0.51(对照组),15.23,31.86,62.30,120.32,240.42和483.71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52±0.09)g/尾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us)幼鱼8周,测定并分析胭脂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肝脏抗氧化指标以及肝脏VE蓄积量。【结果】胭脂鱼幼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2.30mg/kg VE组试验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存活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15.23mg/kg V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62.30~240.42mg/kg VE组(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FCR)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VE含量对胭脂鱼幼鱼肝体比、肥满度、脏体比均无显著影响。胭脂鱼幼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饲料VE含量为62.30mg/kg时最低,肌肉水分、粗蛋白含量及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肝脏总抗氧化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饲料VE含量为31.86mg/kg时最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肝脏VE蓄积量随着VE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结论】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性能时,对饲料VE需要量为50.60mg/kg。  相似文献   

8.
L-肉碱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黛健  张耀武  易力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127-3130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50、100及200 mg/kg)的L-肉碱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L-肉碱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饵料系数,显著提高肥满度(P<0.05),降低肝体比和脏体比(P<0.05),添加100 mg/kg的L-肉碱能显著提高黄河鲤鱼的增重率(P<0.05...  相似文献   

9.
选用60头杂交猪(杜×长×约)研究日粮铜添加水平对生长肥育猪组织铜残留量和病理学变化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分别设0、100、200、300、400 mgCu/kg饲粮的添加水平,试验从20 kg开始,100 kg结束。结果表明:添加100~400 mg/kg的铜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组织中铜的残留量,试验猪肝脏和肾脏中的铜含量随着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极显著的增加,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肝脏铜含量(y1,mg/kg)和肾脏中铜的含量(y2,mg/kg)与饲粮铜添加水平(x,mg/kg)之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3963-0.2920x+0.0022x2(R2=0.814,P=0.036);y2=8.7583-0.0043x+0.0002x2(R2=0.975,P=0.025)。根据回归方程可知,为了保证肝脏或肾脏中铜的含量不超过10 mg/kg,饲粮铜添加水平应不高于127.76或90.27 mg/kg。饲粮铜添加水平与组织器官铜浓度之间相关关系依次为:肝脏>肾脏>脾脏>心脏。添加100~400 mg/kg的铜,对肝脏、肾脏、心脏和脾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伤,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幼鲤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鲤稚鱼和初始体质量为(116.89±0.13)g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鲤稚鱼和幼鱼的饲料等氮(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36%)等能(总能分别是16.9和15.2 MJ/kg),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梯度为0、3.0%、6.0%、9.0%、12.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结果和结论】在鲤稚鱼和幼鱼的配合饲料中,不同比例添加大豆球蛋白,会导致其生长性能不同程度地下降.鲤稚鱼3.0%、6.0%、9.0%和12.0%组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效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鲤幼鱼3.0%组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组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随着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增加,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3.0%组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鲤稚鱼配合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3.0%;鲤幼鱼配合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6.0%.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在青鱼幼鱼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研究其对青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与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630尾初体质量(12.55±0.42)g的青鱼幼鱼,随机分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 (对照)、100、200、400、600和800 mg/kg GSH的六种饲料(分别记为G0、G100、G200、G400、G600和G800)60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GSH,能显著提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血清中总蛋白、溶菌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补体C3、C4的含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GSH含量,以及肠道中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对青鱼幼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肥满度以及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由此可见,在饲料中添加400 mg/kg GSH促进青鱼幼鱼的生长,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增强青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经过增重率的回归分析,青鱼幼鱼饲料中GSH最适含量为431. 5 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投喂高脂饲料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13±2.78)g/尾的健康草鱼幼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第1组为基础组,饲喂基础饲料(脂肪水平为5.09%),第2组为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脂肪水平为8.25%),其余4组为牛磺酸添加组,分别饲喂添加200,700,1 200和1 7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养殖65d后,测定草鱼体质量和体长,并采集尾静脉血样、肝胰脏和肌肉样品,用于测定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1)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草鱼脏体指数(VSI)、肌肉粗脂肪含量、肝胰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壳率(ESR)、肝胰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2)与高脂组相比,添加700mg/kg牛磺酸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P0.05);添加1 700mg/kg牛磺酸显著降低了VSI(P0.05);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ESR,降低了肌肉中粗脂肪含量(P0.05);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200~1 200和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肝胰脏SOD和CAT活性,1 200和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血清中SOD和CAT活性(P0.05);当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700~1 200,200~1 700mg/kg时显著降低了肝胰脏、血清中MDA含量(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高脂饲料显著降低了草鱼幼鱼的肌肉品质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投喂添加适宜剂量(700~1 2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促进了草鱼幼鱼的生长,改善了肌肉品质,提高了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饲料不同虾青素添加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0尾初始体质量为(3.00±0.10) g/尾的大鳞副泥鳅幼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称量鱼体质量并计算生长指标,测定试鱼体成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试验期间大鳞副泥鳅成活率为100%。大鳞副泥鳅的终末体质量、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虾青素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在虾青素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抛物线回归分析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大鳞副泥鳅平均增重率最大时的最适虾青素添加水平为100~151.06 mg/kg,饲料效率最大时的虾青素添加水平为100~157.04 mg/kg。当虾青素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大鳞副泥鳅全鱼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在虾青素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指标,大鳞副泥鳅饲料中虾青素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00~151.06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壳聚糖对肉仔鹅生长性能、血脂成分、肝脏脂代谢关键酶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壳聚糖调控鹅脂质代谢的机理。选取14日龄扬州鹅公仔鹅360只,随机分为5组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即基础饲粮组(对照组,C),基础饲粮+250 mg/kg(Ⅰ),基础饲粮+500 mg/kg(Ⅱ)、基础饲粮+1 000mg/kg(Ⅲ)及基础饲粮+2 000mg/kg(Ⅳ)壳聚糖组,试验期56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250和500mg/kg的壳聚糖均能显著提高试验鹅日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及70日龄体重(P0.05);2)在250~1 000mg/kg范围内,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显著降低(P0.05);不同处理组间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250和500mg/kg的壳聚糖能够显著降低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并抑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的表达(P0.05)。试验鹅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水平随着壳聚糖水平提高,显著上调;4)在250~2 000mg/kg范围内,壳聚糖添加量不影响试验鹅肝脏FAS及LPL活性(P0.05)。但500和1 000mg/kg壳聚糖能显著降低其肝脏HL活性。综上所述,壳聚糖能够通过影响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及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试验鹅血脂代谢,提高其生长性能,添加量以250~500m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目的为研究茶树油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脏器指数的影响,探讨茶树油代替抗生素的可行性。所采用的方法是将360条健康罗非鱼幼鱼分4个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分别添加100 mg/kg黄霉素和50 mg/kg、150 mg/kg茶树油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饲粮添加150 mg/kg的茶树油显著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率和丰满度,黄霉素组显著增加了罗非鱼的脂体比。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饲粮添加150 mg/kg的茶树油能促进罗非鱼的生长,效果优于茶树油50 mg/kg、生长剂和黄霉素,添加适量的茶树油能取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红曲米对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幼鱼生长、体色及部分血液和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5种饲料,分别添加红曲米0(对照)、0.5、1.0、1.5、3.0 g/kg,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79±1.80)g的红白锦鲤幼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投喂56 d后停喂含红曲米的饲料,采用不添加红曲米的基础饲料继续投喂14 d,养殖周期共70 d,在试验的第56天时取样检测生长、生化指标,分别在停喂红曲米饲料的第0、7、14天时取样检测体表色度指标.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红曲米能显著提高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效率(P<0.05),且显著降低试验鱼血糖含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红曲米添加量为1.5 g/kg时,试验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红曲米添加量过高(3.0 g/kg)时,试验鱼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水平的红曲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1.0 g/kg红曲米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试验鱼体表a?值和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P<0.05),停喂红曲米饲料7、14 d后,1.0 g/kg组试验鱼体表a?值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红曲米能有效提高红白锦鲤幼鱼的生长性能,降低其血糖含量,改善体色,建议添加量为1.0 g/kg,可维持14 d.  相似文献   

17.
用5组含不同浓度脂肪(5%~21%)的等氮饲料来研究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产性能、营养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日本黄姑鱼初体重为6.67±0.18 g。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与饲喂高脂饲粮7%~21%相比,低脂饲粮5%~13%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脂肪水平从5%增加到21%,日本黄姑鱼的采食量和日采食量呈下降趋势。饲料中添加脂肪9%~13%可以提高日本黄姑鱼的蛋白质利用率。与饲喂高浓度脂肪13%~21%相比,饲喂含脂肪水平5%和9%的鱼脏体比、肝体比和肠脂比显著下降(P0.05)。与其他组相比,饲喂低水平脂肪组黄姑鱼的全身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肝脏内的脂肪含量有增加趋势(P0.05),但肝脏内蛋白质和水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根据增重的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在日本黄姑鱼饲粮中脂肪水平应为8.22%。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85-887
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的硒源及其含量水平对断奶"杜×长大"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5 mg/kg酵母硒)末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平均采食量、料质量比、腹泻率和死淘率较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酵母硒)和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试验2,3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成本及效果,建议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0.3 mg/kg酵母硒即可满足动物对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日龄樱桃谷公鸭75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羽.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110%杆菌肽锌;Ⅲ、Ⅳ和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活菌含量为1×109cfu·g-1),试验期42 d,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1-21日龄肉鸭饲粮中添加3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胸腺指数(P0.05)、法氏囊指数(P0.05)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5),降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1);在1-42日龄肉鸭饲粮中添加2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日增重(P0.01),降低料重比(P0.01),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胸腺指数(P0.05)、脾脏指数(P0.05)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1),降低V/C(P0.01).结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2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肉鸭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十二指肠组织结构,提高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20.
选择体质量、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150和200 mg/kg广东紫珠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周期从母猪妊娠第30天开始至产后第25天结束,研究饲粮中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kg组仔猪初生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和150 mg/kg组的仔猪初生窝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仔猪断奶体质量及断奶窝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提高母猪孕中期、分娩时和断奶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3)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不同程度降低母猪孕中期、分娩时和断奶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4)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显著增加母猪肠道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添加100 mg/kg及以上的广东紫珠提取物可降低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5)通过建立二次回归曲线,得出母猪饲粮中广东紫珠提取物最适添加量为121~165 mg/kg。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121~165 mg/kg广东紫珠提取物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母猪血清抗氧化水平,缓解母猪产后炎症反应,优化母猪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