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草药添加剂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白斑病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影响,选取600尾健康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质量为(7.70±0.07)g,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D1),投喂基础日粮,另外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大黄(D2)、0.5%大黄+0.5%淫羊藿(D3)、0.3%大黄+0.3%淫羊藿+0.2%黄芪+0.2%板蓝根(D4)。连续投喂60 d后,检测克氏原螯虾生长和血清相关免疫酶指标,并统计克氏原螯虾感染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后的成活率,综合评价几种中草药添加剂对克氏原螯虾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4组显著提高了虾体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D3和D4组显著提高了铜蓝蛋白(CP)的含量(P0.05);3个试验组虾血清中白蛋白(ALB)、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提高,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3个试验组虾血清中总蛋白质(TP)、酸性磷酸酶(ACP)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中草药添加剂组能显著提高攻毒后虾的成活率(P0.05),其中D4组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复合添加剂(0.3%大黄+0.3%淫羊藿+0.2%黄芪+0.2%板蓝根)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以及抵抗白斑病综合征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冻结方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蟹肉生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鲜活中华绒螯蟹为原料,分别进行-20℃、-40℃、-70℃、液氮速冻处理,之后于-20℃条件下储藏180 d,分析中华绒螯蟹感官特性、pH值、失水率、丙二醛含量、盐溶性蛋白质含量、总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中华绒螯蟹蟹肉的pH值降低,失水率增大,盐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大,总巯基含量降低,Ca~(2+)-ATPase活性下降。中华绒螯蟹肌原纤维蛋白的变性程度与冻结方式密切相关。冻结温度越低,冻藏期内蟹肉各指标数值变化越小,蛋白质完整度和感官接受度越高,与新鲜蟹肉品质越接近。与-20℃、-40℃、-70℃速冻处理相比,液氮速冻能更好地减缓蟹肉蛋白质变性和脂肪氧化,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蟹肉感官品质,是最佳的速冻工艺。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血液生化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4.29±0.03)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试验对象,选用克氏原螯虾231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组重复11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甜菜碱、TMAO、DMPT、复合氨基酸、大蒜素和复合诱食剂(40%甜菜碱+20%TMAO+20%DMPT+20%大蒜素),试验结束后测定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甜菜碱、TMAO、复合氨基酸、大蒜素、复合诱食剂均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复合诱食剂还可以显著提高其摄食率(P0.05);而对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DMPT、复合氨基酸和复合诱食剂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复合氨基酸组还能显著降低胆固醇的水平(P0.05)。添加甜菜碱、TMAO、DMPT、大蒜素和复合诱食剂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日粮中添加诱食剂能提高虾肠道消化酶活性(P0.05)。各组间血清谷草转氨酶、葡萄糖、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诱食剂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的活性。其中,复合诱食剂(40%甜菜碱+20%TMAO+20%DMPT+20%大蒜素)对促进克氏原螯虾生长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饲料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及血液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挑选360尾健康、平均体重为(45.00±1.50)g的团头鲂,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维生素E的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的摄食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2.5、25.0、50.0、100.0和200.0mg/kg添加组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12.5、25.0、50.0、100.0 mg/kg添加组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 <0.05);12.5、25.0、50.0 mg/kg添加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100.0 mg/kg添加组血浆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肌肉的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25.0、50.0和100.0 mg/kg添加组肌肉的滴水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25.0 ~200.0mg/kg维生素E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头鲂生长,改善肉质.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回归方程预测团头鲂饲料中维生素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38.5mg/kg.  相似文献   
5.
硬骨鱼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各种硬骨鱼物种具体的补体成分的特点,以及鱼类补体在调理、吞噬、免疫应答、炎症介导及病原体的防御和清除中的作用,并从生理角度评估了影响补体活性水平及其组分的因子,此外,笔者还提出了一些硬骨鱼补体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密度的增大,其主要养殖区爆发了以鳃部出血为典型特征的疾病,经确诊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 Hematopoietic Necrosis),引起该病的首要诱因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给异育银鲫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溶氧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溶氧条件的改变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各项生理机能,在溶氧胁迫状态下,水生生物会表现出应激及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了探究溶氧浓度对异育银鲫感染CyHV-2及发生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影响,将健康的异育银鲫与已感染CyHV-2的病鱼混合饲养,结合鲫的最低生存氧浓度,设定溶氧浓度分别为7、6、5、4、3 mg/L,不同溶氧浓度均设立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通过控制不同溶氧浓度,测定CyHV-2感染数及死亡数,分析不同溶氧浓度条件下鲫CyHV-2感染率及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发病率。结果表明,随着溶氧浓度的降低,CyHV-2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随之升高,当溶氧浓度为7、6、5、4 mg/L时,对照组均未出现感染及死亡状况;当溶氧浓度为 3 mg/L时,实验组感染率为100%并且对照组也出现了死亡,充分肯定了溶氧胁迫会增加异育银鲫对CyHV-2的感染率及死亡率。研究结果对异育银鲫的大规模养殖及造血器官坏死症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69±0.05)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7.72%、30.09%、33.05%、35.31%和37.57%的5种等能、等脂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47 d的饲养试验,探索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0.09%组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饲料系数、虾体质量/体长比、肝体指数、得肉率以及成活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7.72%组虾的肌肉硬度、咀嚼性显著高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31%、37.57%组(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0.09%、33.05%组虾的肌肉弹性显著高于饲料蛋白质水平最低组(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最高组虾的回复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虾肌肉内聚力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31%、37.57%组虾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饲料蛋白质水平最低组(P<0.05);各组间虾的肌肉水分、粗脂肪、灰分含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以及亮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随饲料蛋白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肌肉品质以及成本效益,建议克氏原螯虾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0.09%。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因其以"稳粮增收"为根本前提,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实现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所以近年来发展迅速,仅江苏省就突破500 000×667 m~2。由于各地农民对优质水稻的综合种养技术掌握不深,只能照顾到水稻的生长周期,不能保证克氏原螯虾生长时间,商品虾规格偏小,价格偏低,产生了一定市场风险。2018年,该项目团队选用江苏地区优质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差异,随机选取江苏省盱眙县稻虾共作、池塘主养、蟹塘混养、莲田套养和野生(洪泽湖)5种养殖模式下的健康鲜活克氏原螯(体重在30 g左右)各50尾,对其含肉率、失水率以及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等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5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体重以及体重/体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主养虾的含肉率显著高于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稻虾共作和莲田套养虾肌肉的硬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肌肉的内聚力显著高于稻虾共作和池塘主养虾(P<0.05),稻虾共作、莲田套养和野生虾肌肉的咀嚼性显著高于池塘主养虾(P<0.05),各养殖模式虾肌肉的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塘主养和蟹塘混养虾(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5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相差不大,但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持水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刀鲚卵巢发育的形态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石蜡连续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池塘养殖刀鲚(Coilia nasus)卵巢的各个发育阶段进行了形态和组织学研究,并对卵母细胞各个时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分析了刀鲚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规律和产卵类型.结果显示,刀鲚卵巢发育可为6个时期:Ⅰ期卵巢较细,呈线状,长约25 mm,以卵原细胞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的细胞为主.Ⅱ期卵巢细柱状,长为40~50 mm,外观呈浅肉红色至肉黄色,2时相卵母细胞占92%以上;Ⅲ期卵巢呈肉色直至浅青色,长55~65 mm,中部逐渐膨大,细胞处于初级卵母细胞的大生长期,由2~4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其中3时相卵母细胞占60%~75%,出现油滴;Ⅳ期卵巢青色直至灰色,体积急剧增大,呈囊状,约占体腔的2/3,肠大部分被掩盖,肉眼可见增大的卵粒,晚期可见游离的卵粒,细胞处于初级卵母细胞发育的晚期,油滴充满细胞,第4时相卵细胞占86%以上,最大卵径482 μm;V期卵巢柔软膨大,占据腹部绝大部分,外观呈玉绿色,卵粒充满卵巢,清晰易辨,细胞中卵黄和原生质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核膜消失,卵径为750~900μm;Ⅵ期卵巢为酱紫色,体积明显减小且松软,卵巢腔萎缩,以空的滤泡细胞和2时相细胞为主.刀鲚繁殖高峰期在4-6月,10月中、下旬起卵巢重新进入Ⅱ期,直到翌年2月都停留在Ⅱ期,3月下旬部分刀鲚卵巢开始重新发育.研究表明,刀鲚属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但个体间卵巢发育差异显著,产卵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