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葵花粕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秦高  任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50-11052,11058
[目的]优化葵花粕中绿原酸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葵花粕中绿原酸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7%,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温度53℃,超声功率100 W,料液比1∶14 g/ml,提取1次。在该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达2.25%。[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等特点,该研究为葵花粕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开发利用山茶树叶和梗及拓宽茶皂素来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泉州山茶树叶和梗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山茶树叶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1 ml/g、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率13%以上。各因素对梗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1ml/g、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提取率达17%以上。[结论]确定了福建山茶树叶和梗中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番木瓜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及番木瓜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番木瓜叶片总黄酮,采用氯化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超声波时间(C)和超声波温度(D)为试验因素,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的回归方程:Y=4.54-0.11A+0.29B+0.023C-8.333×10-4D-0.18AB+0.19AC-0.068AD+0.23BC+0.017BD+0.18CD-1.13A2-0.72B2-0.44C2-0.61D2.4个因素对番木瓜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料液比与超声波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而料液比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9%、料液比1:72(g/mL)、超声波时间42 min、超声波温度50℃,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4.15%,与理论预测值(4.18%)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襄麦冬中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永林  曹旸  余海忠  汤尚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66-7067,7070
[目的]建立并优化襄麦冬块根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波功率对襄麦冬块根中黄酮提取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襄麦冬中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功率,而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时间75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超声波功率90 W。在此工艺条件下,襄麦冬总黄酮提取率为0.581 mg/g。[结论]研究结果为襄麦冬中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巨大型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引库  徐仲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81-14882
[目的]确定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方法]以青海省巨大型蒲公英为材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其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蒲公英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时,蒲公英黄酮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乙醇提取蒲公英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主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h,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30。[结论]该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经优化验证试验表明,蒲公英的总黄酮得率可达4.89%左右。相对标准偏差3.9%,证明此优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咖啡果皮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咖啡果皮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时间和超声波温度4个因素为自变量,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咖啡果皮总黄酮和L-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4个因素对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超声波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温度,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波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超声波时间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经优化后为:乙醇体积分数41%、料液比1:46(g/mL)、超声波时间44 min、超声波温度6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提取率(6.99±0.02)%与预测值(7.02%)的相对误差小.咖啡果皮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3.93和297.23μg/mL,清除能力分别是L-抗坏血酸的61%和17%.咖啡果皮总黄酮具有一定还原力,还原力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咖啡果皮总黄酮工艺切实可行,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和重现性较好,提取的总黄酮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咖啡果皮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在食品、医药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檗叶片中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檗叶片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确立最佳提取条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黄檗叶片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超声波法提取黄檗叶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剂乙醇体积分数为80%,超声温度为40℃,液料比为20∶1,超声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黄檗叶片总黄酮提取率为2.45%。将超声波提取的方法同热回流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所用时间短、效率高、方法简便,可用于提取黄檗叶片中总黄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青稞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稞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青稞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定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青稞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为50%。[结论]该研究可为青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方法]以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3∶1 ml/g,提取时间为5 h,温度为70℃。[结论]确定了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中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以过路黄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过路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取得最佳提取工艺,即: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超声时间30min,超声功率420W,在此工艺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48%。  相似文献   

11.
高山绿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山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以高山绿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茶多酚进行乙醇溶液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结果]高山绿茶茶多酚的醇提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为60℃,浸提30 min,料液比为1∶20,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4.72%。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40%,浸提温度为60℃,浸提30 min,浸提1次,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5.36%。[结论]高山绿茶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率稍高于醇提,但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大山村野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文洁  李敬华  王建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12-13013,13015
[目的]研究大山村野茶茶多酚提取工艺。[方法]以安徽大山村野茶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得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野茶茶多酚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浓度60%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min,超声波功率320W。该条件下,野茶茶多酚提取得率为11.28%,含量为89.81%。[结论]该研究为大山村野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淯桓  梁青  邹佳佳  丁新  丁立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50-16352,16365
[目的]确定红茶酚类物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日照红茶为材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乙酸乙酯萃取静置时间4个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结果]4个因素对红茶酚类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静置萃取时间>超声温度,从模型得出的日照红茶酚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80 min,乙醇体积分数88.99%,静置萃取时间89.97 min,超声温度80℃,在此最佳工艺参数下,红茶酚类提取率最高可达73.50%。[结论]该研究可为茶叶深加工和红茶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茶皂素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活性物质,纯度是限制其应用和价值的关键因素.探究超声耦合双水相提取(Ultrasound-assisted two-phase aqueous extraction,UAATPE)油茶粕茶皂素的工艺条件及其提取机制,以开发纯度高且高效的提取技术,为油茶粕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99-1200
[目的]研究低档绿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并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以茶色素产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溶液pH值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该茶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将浸提的茶汁调pH值至6.5~7.0,用95%乙醇提取10 min,得茶色素产率为6.89%。茶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物质,但在1%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较纯水小,在0.5%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大。该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作棕黄色色素,中性条件下可作黄棕色色素,碱性条件下可作棕红色色素,并且其颜色稳定。茶色素水溶液对光比较稳定且有很强的耐热性。[结论]茶色素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茶籽油成分。[方法]以海南绿茶籽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提取绿茶籽中的茶皂素,并将其提取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用GC-MS对茶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茶皂素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温度>无水乙醇>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法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绿茶籽质量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40∶300(g/ml)微波提取功率为600W,微波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50min,在该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47.89%。海南绿茶籽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8种化合物,以酸类化合物为主。[结论]与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采用微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间,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17.
庐山云雾茶茶多酚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刘频健  占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61-12662
[目的]研究庐山云雾荼茶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庐山云雾茶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庐山云雾中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试验得出,庐山云雾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20 min,料液比为1∶6 g/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4.35%.[结论]该研究得出的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中儿茶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92-9693
[目的]为了研究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叶中儿茶素的优化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浸提液,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的含量,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茶叶中儿茶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儿茶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5 nm。儿茶素浓度与吸光度间的回归方程为:A=0.017 5X+0.044 7(R2=0.999 7)。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儿茶素的最佳提取和纯化条件为:以80%的乙醇为溶剂浸提2次,60℃下浸提35 min,料液比为1∶13。影响儿茶素含量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该研究为儿茶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