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食品中苏丹红HPLC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洲  傅小伟  刘炼  俞晓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01-17303
[目的]建立食品中简便、易行检测苏丹红Ⅰ~Ⅳ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萃取样品处理,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1%冰醋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1%冰醋酸、20%丙酮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78nm,对辣椒食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结果]苏丹红I~Ⅳ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66、0.9974、0.9937,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5%、5.34%、1.99%、7.56%;辣椒粉样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9.87%、90.90%、87.55%、81.07%;辣椒油样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83%、91.99%、88.83%和86.86%;苏丹红Ⅰ~Ⅳ号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02、2.46、2.30、5.02¨∥kg。[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精密度符合要求,可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产品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以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了分析水产品中铅含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并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进行探讨与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基体改进剂,仪器的响应值显著增加;样品铅浓度范围在0—50wg/L之间时,铅浓度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0。利用国家标准物质牡蛎和对虾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测定值在标准物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和3.3%,回收率分别为96.2%、94.8%和106.0%、96.5%。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等优点,适合水产品中铅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便捷、准确、灵敏的方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的有机磷农药。[方法]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进行样品净化及浓缩,对儋州松涛水库和海口南渡江河水中7种有机磷农药进行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7种目标化合物色谱峰分离良好,以地表水为基质,7种有机磷农药在加标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24和0.48μμg/L时回收率为69.4%~106%,相对标准偏差为2.21%~8.65%(n=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0.04μg/L,定量下限为0.08~0.16μg/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净化效果好且通用性强,可用于海南河库水环境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烟草化学成分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烟草中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205个样品组成校正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信息与各成分含量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用于对94个验证样品进行预测。钾、氯、总植物碱、总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81、0.976和0.973.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34%、3.68%、4.13%和3.14%。重现性实验和模型转移实验表明,该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方便无损。  相似文献   

5.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现状 根据2003-2009年渑池县蔬菜中甲胺磷、乐果等农药残留监测结果,蔬菜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持续上升。2009年1月、4月2次监测,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5.6%。其中,蔬菜生产基地合格率为96.7%。批发币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合格率分别为95.7名、93.7%和94.5%.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6.
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每666.7m^2用31%三拂ME70ml和100ml,药后3d,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5%和91.6%;药后7d,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5%和98.0%;药后7d,保叶效果分别为94.6%和96.5%;药后13d,保叶效果分别为94.1%和95.8%。在褐飞虱重发情况下,三拂两个处理的防治效果为47.8-58.9%,难以控制褐飞虱的危害。在本试验条件和用药量水平下,31%三拂ME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敬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169-171
通过对10%精喹禾灵乳油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精喹禾灵乳油Ⅰ、Ⅱ、Ⅲ各处理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仍然较高,对禾本科杂草马唐的株防效分别为74.85%、94.85%、98.52%,鲜重防效分别为71.29%、95.19%、99.11%;对禾本科杂草狗尾草的株防效分别为71.5%、94.7%、98.9%,鲜重防效分别为69.61%、96.1%、99.13%;对禾本科杂草稗草的株防效分别为61.4%、90.39%、95.73%,鲜重防效分别为63.26%、92.9%、97.11%;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71.81%、94.09%、98.17%,鲜重防效分别为69.7%、95.09%、98.83%.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高效、准确、同时检测果蔗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乙腈提取及改进的QuEChERS前处理净化技术处理样品,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检测。【结果】10种有机磷农药在0.1MO.0mg/kg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8~0.9998;在有机磷农药添加浓度为0.02-2.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5.69%-108.3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9.23%,最低检出限为0.010~0.035mg/kg。【结论】建立的QuEChERS-气相色谱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经济快速、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特点,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卷烟烟气安全性评价及烟叶生产合理选择农药品种提供数据支撑,向3R4F 标准卷烟中添加126种农药混合标准溶液,采用色谱、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卷烟燃吸后每种农药在主流烟气、侧流烟气、烟灰和烟蒂中的迁移量。结果表明:1)126种农药在烟灰中均无迁移,在主流烟气、侧流烟气和烟蒂中的平均迁移率为侧流烟气(10.81%)>主流烟气(7.11%)>烟蒂(5.04%),平均总迁移率为22.96%。2)126种农药在主流烟气、侧流烟气、烟蒂中的平均迁移率以异狄氏剂最高,分别为31.67%、48.94%和17.32%;以溴氰菊酯最低,分别为0.04%、0.09%和0.03%。3)8类农药在主流烟气、侧流烟气、烟蒂中的平均迁移率,抑芽剂类分别为13.16%、21.74%和10.27%,有机氯杀虫剂、除草剂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分别为8.67%~10.11%、15.72%~17.28%和5.65%~6.74%,有机磷杀虫剂和杀菌剂、杂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分别为1.70%~5.26%、1.90%~6.11%和1.22%~4.55%。结论:不同农药在卷烟燃吸过程中的迁移行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王龙根  成强  陈红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45-17546,17548
采用石油醚提取,以液液分配净化的方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应用带TSD检测器和CP—SIL19弹性石英毛细管的气相色谱仪对水样中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同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分别为:阿特拉津98.7%~100.5%,毒死蜱99.2%~102.4%,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阿特拉津0.000.5mg/L,毒死蜱0.0002mg/L。说明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腐病是严重影响新疆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病害之一,育苗移栽技术已在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大面积应用,通过培育菌根苗移栽防治加工番茄根腐病.[方法]在营养钵中接种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菌种,播种1个月后,取加工番茄根系测定两株AM真菌的侵染率,并分别用瓜果腐霉菌液接种加工番茄菌根苗和非菌根苗,20 d后调查各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计算防病效果,同时在接种后1、3和7d采集各个处理的植株样品分别测定其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对加工番茄根系侵染率分别为60.50;和47.50;,对加工番茄根腐病的防效为63.42;和21.22;.菌根化加工番茄苗抗逆相关的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而指示过氧化程度的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摩西球囊霉接种加工番茄可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根腐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气流干燥工序加工强度对烤烟烟叶感官质量的作用特点,寻求气流干燥工序加工烤烟烟叶的适宜条件,以国内外主要烟叶产区的烤烟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对比评吸法比较了气流干燥工序不同加工强度条件下的烤烟烟叶感官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气流干燥工序低加工强度处理的烤烟烟叶香气风格不变的样品比例最高,达96%,随着工序加工强度的增大,烤烟烟叶香气风格变化的样品比例逐渐升高;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细腻程度、刺激性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其中,以加工强度2为最高,分别达到49%、25%、72%、18%、62%、23%;劲头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升高,最高达到9%;干燥感和干净程度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降低,最高分别达到13%和35%;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各指标变差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升高。在加工强度1~2(工作风温为200~220℃)下,感官质量保持不变和有所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显著大于感官质量变差的烟叶样品比例;在加工强度1~2范围内设置气流干燥工序,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烤烟烟叶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种肥料在番茄上的田间试验,对肥料施用于加工番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扩克蓝牌有机肥料对阜康市新引98-1番茄品种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189 kg/667 m2,增幅是21.3%,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工番茄科学合理施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芽孢杆菌SL-23和SL-44对加工番茄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加工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两株具有促生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SL-23和SL-44.分别用两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处理番茄的立枯丝核菌菌片,其电导率与呼吸强度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在防治加工番茄苗期立枯病的盆栽实验中,芽孢杆菌SL-23和SL-44的防治效果分别可达49.96;和20.65;.而化学试剂五氯硝基苯的防治效果仅为0.81;.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促生试验表明,芽孢杆菌SL-23和SL-44可促进加工番茄幼芽和苗期的生长,分别提高发芽率12.5;和18.75;,苗期SL-44的促生效果尤为显著,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增加量分别可达70.9;和53.14;.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多糖研制功能性酸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生产新型金针菇多糖功能性酸奶的方法。[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所提取的水溶性金针菇粗多糖为功能性辅料,以鲜奶为主要原料,研制金针菇多糖酸乳,通过各项试验,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优配方以及酸奶最优生产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复合稳定剂的最优配方为0.03%黄原胶、0.01%明胶和0.01%羧甲基纤维素钠。酸奶最优生产工艺参数为金针菇粗多糖加入量0.8%、白砂糖加入量5.0%、发酵时间为6h,获得酸奶感官评分为95分。[结论]该研究为金针菇的深加工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马铃薯及其制品的市场情况,通过对北京12家大型商超马铃薯制品的产品形式、品种品牌、价位区间、加工方式等进行调研,以期为我国马铃薯产品工艺开发及深加工方式延展提供参考和建议。调研结果表明,传统休闲食品加工产业仍是重要的马铃薯加工转化渠道,油炸及膨化食品占比最高,是马铃薯加工和消费的主流形式。其中,油炸/膨化薯片和薯条占比分别为43%和23%;生鲜马铃薯占比10%、马铃薯淀粉占比8%,速冻薯条6%,表明传统马铃薯加工和消费形式在我国城市居民饮食习惯中仍占有重要席位。薯泥、挂面、粉丝、粉条因工艺成熟、替代性较高,市场占比较小。伴随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符合国人消费习惯的方便米饭、火锅、中式菜肴等产品占比也逐渐突出,马铃薯加工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以白刺2~3年生枝条为材料进行硬枝扦插,探讨NAA、IBA、ABT-1作为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插条当年成活率和越冬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成活率看,供试激素ABT-1与NAA、IBA均有显著差异;从保存率看,ABT-1与NAA有显著差异、与IBA无显著差异。3种激素对促进插条成活效果排序为:ABT-1>IBA>NAA>CK;对促进插条越冬保存效果的排序为:IBA>ABT-1>NAA>CK。处理时间对插条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最大,处理3 h对促进插条成活、越冬保存效果最佳。综合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促进白刺硬枝扦插成活效果最佳组合为50 mg·L-1ABT-1 处理6 h,成活率为80.5%,越冬保存率为59.4%;促进白刺硬枝扦插越冬保存效果最佳组合为50 mg·L-1 IBA 处理3 h,成活率为69.6%,保存率为61.3%。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喷药、模拟家庭加工,结合HPLC和GC检测方法探究炒、炖、凉拌处理方式对豇豆中三唑磷和阿维菌素两种常用农药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豇豆中三唑磷的去除率为32.6%~70.0%,阿维菌素的去除率为39.0%~78.0%.其中煨炖的方式对两种农药的去除效果最好,三唑磷去除率为58.9%~70.0%,阿维菌素去除率为72.9%~78.0%.豇豆经家庭加工处理后,农药残留量接近消费者膳食中的农药暴露水平,这对于保障消费者的膳食安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酶解生产鲜罗汉果速溶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洪元  杨春城  林华  蒋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61-12163
[目的]研究酶解生产鲜罗汉果速溶粉工艺。[方法]以无籽罗汉果鲜果为原料,采用湿法超微粉碎、酶解、喷雾干燥等技术研究鲜罗汉果速溶粉的生产工艺。[结果]酶解生产鲜罗汉果速溶粉的最佳工艺为:鲜果粗破碎并经胶体磨研磨,添加0.10 ml/L植物蛋白酶和0.25 ml/L果胶酶,在50℃下酶解60 min,最后采用进风温度160℃、入料流量15 ml/min、喷头转速20 000 r/min的操作条件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水分含量低于3%,总苷含量达9.96%,甜苷V含量达5.42%的鲜罗汉果速溶粉。[结论]研发的产品醇香甘甜,既可作为直接冲饮型产品,也可作为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甜味剂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宁盾”在新疆加工番茄田间应用效果。【方法】在5个不同加工番茄产区,田间采用滴灌和喷雾方式施用不同剂量复合微生物菌剂。【结果】田间滴灌复合微生物菌剂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加工番茄成熟果实的番茄红素、总酸、水解后还原糖和VC等指标高于常规管理;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加工番茄折合单产较常规管理增产7.32%~27.02%;叶面喷雾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早疫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较常规管理无显著差异,其中昌吉试验点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加工番茄溃疡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2.3%和9.96,显著低于常规管理;5个试验点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较常规管理增收263.6~569.1元/667 m2【结论】加工番茄田间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宁盾”可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加工番茄品质和产量,有效防治加工番茄叶部病害,显著提高加工番茄经济效益。复合微生物菌剂“宁盾”适宜在新疆干旱环境加工番茄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