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稀有人参皂苷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文章综述了稀有人参皂苷在生物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在抗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具有的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抗氧化和抗炎等多重作用,这些发现为实现稀有人参皂苷的高效转化并促进其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秀丽  刘成  陈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1-22322
[目的]筛选长白山人参土壤中的活性微生物,转化单体人参皂苷产生稀有抗肿瘤成份。[方法]从长白山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各类菌株,对单体人参皂苷Re进行微生物转化;结合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形态特征以及菌株ITSrDNA核酸序列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长白山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各类真菌菌株68株,其中菌株SRS一10对三醇组人参皂苷Re具有较强的转化活性。[结论]阳性菌株SRS-10被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能将人参皂苷Re转化为人参皂苷Rgl。  相似文献   

3.
选用1组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PSW和从该复合菌系分离的1株严格厌氧嗜热纤维素分解细菌HCp,对人参总皂苷进行生物转化。通过TLC和LC-MS检测,发现并证实这2株厌氧菌可以转化产生人参皂苷CompoundK。该试验为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菌株CG2对三七总皂苷的微生物转化及其转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皂苷是人参属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药理和生物活性.实验发现从土壤中筛选到的菌株CG2具有很高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可以有效地将三七总皂苷转化为次级代谢物,并提出了生物转化途径.经形态学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属于巨型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转化人参根总皂苷为稀有皂苷C-K和Rh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年生林下参根部分离的菌株对人参根总皂苷进行微生物转化,结果发现一株霉菌GS1-33能有效地将人参根总皂苷转化为人参稀有皂苷C-K及Rh1.对最佳转化条件进行测定,在水为培养基,pH值为3.0时,菌株GS1-33生成C-K的最大产率为14%,生成Rh1的最大产率为25%.确定人参稀有皂苷C-K是对人参皂苷Rb1、Rc...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苷尤其是稀有人参皂苷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但在人参中含量极其稀少。本研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两株酵母发酵液的粗酶提取物转化高含量人参皂苷Rb1和Rc生成稀有皂苷Rd和Rg3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酵母菌株18S r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对以上菌种进行了初步分类鉴定。结果显示,两株酵母菌均可产生水解Rb1生成Rd及其他产物的人参皂苷糖苷酶,也均可产生水解Rc形成Rg3及其他产物的人参皂苷糖苷酶;Rc转化形成Rg3并非Rc转化的主要途径;两株酵母菌株在分类地位上均属于酵母菌属。  相似文献   

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属于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植物,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人参属的所有植物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皂苷[1-2]。人参根的总皂苷含量为2%~7%,而竹节人参(Panax japonicus C.A.Mey.)根的总皂苷含量高达15%以上,约为前者的2~7倍、西洋参的3倍,是总皂苷含量最高的人参属植物[2-3]。人参皂苷属于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三萜类合成支路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双向发酵过程中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双向发酵过程中代表性单体化合物Rg1、Re、Rb1含量;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稀有皂苷Rg3、Rh1、Rh2、人参皂苷CK含量,研究了人参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在发酵30 d后,人参药材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总多糖含量增加26.86%,总皂苷含量减少7.70%,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分别减少52.76%、10.86%、9.82%,Rh1、Rh1含量明显增多,分别达到0.90 mg/g和0.09 mg/g.人参在发酵过程中不仅利用了人参中的多糖,而且还生成了其他种类的多糖;人参皂苷发生了部分的转化,人参皂苷Rg1、Re、Rb1在发酵过程中被转化成了稀有人参皂苷Rg3、Rh1.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苷尤其是稀有人参皂苷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但在人参中含量极其稀少.通过运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4种真菌转化人参皂苷Rc和Rd生成稀有皂苷的代谢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种真菌均具有较强转化人参皂苷Rc和Rd的能力.其中,转化人参皂苷Rc的主要代谢途径推测为Rc→Mc1→Mc→CK→PPD;而在转化人参皂苷Rd的过程中可能存在2条代谢途径,其中主要途径推测为Rd→F2→CK→PPD,而另一条途径则由人参皂苷Rd直接转化为Rg3.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通过优化试验条件积累代谢产物Rg3或CK,以及分离纯化相应的人参皂苷糖苷酶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苷作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广泛的生理药理活性,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及参与合成的关键酶类,并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讨了通过添加生长素、诱导子,使用反义载体、RNA干扰技术等方法,对于人参皂苷生物合成进行调控,在阐述合成途径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调控人参皂苷的生物合成,提高产量,从而为工业化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曹豪杰  安岩  孟洋  赵寿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20-10021,10042
人参皂苷是药用植物人参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滋补效果,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人参栽培的困难和人参细胞、组织培养的低生产效率,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来提高人参皂苷生物合成能力成为近年来人参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文中综述了人参皂苷生物合成方面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为人参皂苷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参皂苷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皂苷是人参、三七、西洋参的主要成分,具有极强的药理活性,其具有抗疲劳的功效已被广泛证实。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文献,从人参皂苷抗中枢疲劳、调节糖代谢、减少乳酸堆积、抗自由基、阻止钙离子代谢紊乱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人参为对照组,采用HPLC法测定5 a生石柱参样品中6种人参皂苷(Rb_1、Rb_2、Rc、Re、Rg_1、Rg_2)的质量分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人参皂苷合成酶基因(SS、 CYP82D47、 CYP716A42)的表达量进行比较,以探究石柱参人参皂苷质量分数较低的原因;并对石柱参 CYP82D47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石柱参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石柱参人参皂苷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在根、茎、叶组织中具有高度相似性,却也具有高度组织差异性,比如SS基因在石柱参根、叶中表达活跃,在茎中表达量有限; CYP82D47基因在石柱参中的表达部位主要是茎、叶组织;而 CYP82D47基因在在根、茎、叶组织中表达较活跃,尤其是根、叶中;此外,人参皂苷合成酶基因 CYP82D47的表达量相对较低是造成石柱参人参皂苷质量分数较低的原因之一;由系统进化树可见,石柱参与竹节参、西洋参、三七及刺五加的亲缘关系较近,结果与物种进化程度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的提取、分离方法 ,自国产西洋参花蕾中首次分得 8种皂苷 ,经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与标品3种不同展开剂条件下共层析及对水解产物的鉴定 ,确定 8种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 Rb1、 Rb2 、 Rb3、 Rc、 Rd、 Re、 Rg1和P F11;又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花蕾中的 4个单体皂苷、1组皂苷 ,与其它生长部位———根、茎叶、果进行了对比测定 ,找出了各部位在总皂苷组成比例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建立同时测定西洋参茎、叶中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mm×50mm,1.7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柱温35℃,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203nm。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Rd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2%、99.34%、97.42%、100.21%、98.98%、99.15%、98.43%。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西洋参茎、叶中人参皂苷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林下参总皂苷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色法分析了林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并与栽培参、野山参的总皂苷含量进行了对比。对该测试方法准确性、稳定性进行了验证,证实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林下参各部分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已分离鉴定出49种,其中:达玛烷型皂苷3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F1),齐墩果酸型皂苷3种,奥克梯隆醇型皂苷2种,其它类皂苷成分1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Rg6和Rg8);西洋参中还含有脂肪酸类、聚炔类、糖类、氨基酸类、甾醇类、黄酮类、无机元素类及挥发油类等活性成分。西洋参除传统的药理活性外,最新药理实验证明,西洋参果特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而产生抗氧化作用;并在抗肿瘤、降糖降血压、止吐及保护神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人参皂苷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机理,试验用鸡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雏鸡,采取人参皂苷口服,观察试验鸡只的临床症状及体重变化,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参皂苷组可以明显推迟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NDV)雏鸡的发病日龄,缩短病鸡的发病过程。试验鸡饲喂人参皂苷后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促进抗体的产生。说明人参皂苷可以降低病毒对组织的损害程度,增强雏鸡对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林下参人参皂苷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皂苷含量影响显著,热回流法与超声波法和微波法相比对人参皂苷的提取率最高,而且在加热过程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分别转化成相应的中性皂苷.对生长在吉林省的栽培参和林下参的6种主要皂苷(Rg1Re,Rb1Re,Rb2Rd)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栽培的人参主根中皂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别,且人参皂苷Rg1和Re的化学型组成比例差异较大.吉林人参明显存在3种化学型,分别为高Rg1低Re化学型,低Rg1高Re化学型,Rg1、Re几乎相等化学型.人参不同种群、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栽培方式对人参皂苷含量及组成比例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