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虫转基因棉花的培育是近年来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它为棉杜虫害的防治展示了希望。用于棉花抗虫基因转化的方法有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法、聚乙二醇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用于棉花抗虫植株培育的主要基因有BT基因和CpTI基因,其中BT基因应用较多,用其培育出的转基因棉花,在田间用药量减少50%的情况下而不影响产量,这些转基因棉花在美国已大面积示范推广。本文从抗虫基因的导入和抗虫基因的田间表现三个方面,综述了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烟草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基因工程为烟草害虫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文中对Bt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外源凝集素基因以及昆虫毒素基因的抗虫机理、抗虫特点及其在烟草抗虫基因工程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抗虫基因工程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郭静 《河北农业》2009,(9):21-21
抗虫棉是常规棉花品种导人Bt抗虫基因后,从分离后代中通过连年定向选择而成,在正常条件下其抗虫基因能得到较好的表达,有较强的抗虫能力,但抗虫棉并不是无虫棉,仍需因地制宜进行防治,否则也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Bt单价抗虫转基因棉花在我国已研制成功,并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有关研究,棉铃虫很可能在几年之后对单价抗虫Bt棉产生抗(耐)性。因此,作者将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好的双价抗虫基因(Bt+CPTI)导入到我国自育的优良棉花中,以便使抗虫棉在...  相似文献   

5.
国欣3号是国欣种业棉花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生物研究所由常规棉导入双价抗虫基因的后代材料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即Bt/CPTI双价抗虫基因导入中棉所17)的高  相似文献   

6.
以非转基因常规棉赣棉11号为对照,用当年的种子进行年前与年后室内发芽试验,研究转双价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和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种子的越冬能力,结果表明:室内常温越冬后,转双价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并未衰减,反而有所增强,分别提高0.75和1.00个百分点,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的发芽势及发芽率都提高1.00个百分点;而常规棉(CK)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衰减2.75和1.00个百分点,这说明转双价抗虫基因棉及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种子的越冬竞争能力较强。此外,3个供试棉花品种的种子野外越冬均不能发芽和生苗,野外播种无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7.
转双抗虫基因陆地棉的获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棉铃虫、蚜虫双抗虫基因导人新疆5个陆地棉品种中,通过PCR特异引物扩增及Slot Blot检测,获得转双抗虫基因陆地棉植株。  相似文献   

8.
作物抗虫转基因育种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植物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育种已成为抗虫育种的主力军。自1987年首次报道转基因抗虫作物以来,已有40多种不同的抗虫基因用于转基因抗虫育种。和常规抗虫育种相比,转基因抗虫育种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拓宽了抗虫基因的来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工合成);另一方面,提高了导入抗虫基因的精确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抗虫基因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云金芽孢杆菌δ-内毒素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目前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的两类抗虫基因。本文参考了30余篇文献,对它们的抗虫机理及应用现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植物抗虫基因工程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包括目前抗虫基因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并讨论了如何提高植物抗虫基因表达量、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等。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741杨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群体和单体饲养的方法,用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叶片饲养舞毒蛾和美国白蛾幼虫,测定其死亡率、各龄期的发育速率、体重增加速率和取食效率。结果表明:4个转双抗虫基因的741杨株系对舞毒蛾和美国白蛾均有明显抗虫效果,主要表现为对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和对高龄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用转抗虫基因杨树叶片饲养的昆虫幼虫死亡率均高于对照,最高可达100%,而且,可导致存活幼虫的不正常的发育,使其发育历期明显延迟,发育速率、体重增加速率和取食增长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抗虫基因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赵强  刘蕾 《山东农业科学》2007,(2):16-20,36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新品种是农作物害虫防治的有效途径,而植物源抗虫基因的应用更是其中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植物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淀粉酶抑制剂等抗虫基因在作物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虫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常常造成水稻减产,品质下降。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减少水稻虫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许多害虫也产生了抗药性。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水稻抗虫基因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抗虫基因的克隆、水稻遗传转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63是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2007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中棉所63在湘北地区表现中熟偏早,  相似文献   

15.
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培育转抗虫基因植物的两大类基因。为了正确评价转抗虫基因作物花粉对非靶标重要经济昆虫的安全性 ,本试验以家蚕为对象 ,研究转cry1Ac基因棉花、转cry1A +CpTI双价抗虫棉花以及转cry1Ab基因玉米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非转基因常规棉花或玉米花粉以及无花粉对照相比 ,转抗虫基因棉花或转抗虫基因玉米花粉对家蚕各龄期的死亡率、蛹重、茧重、茧层重、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均无多大影响 ,且无明显的剂量效应。虽然取食转抗虫基因花粉后家蚕一龄历期有所延长 ,但与非转基因的花粉处理相比 ,则无显著差异 ;同样 ,家蚕三龄眠蚕体重虽与无花粉对照相比表现出较大差异 ,但其体重均大于对照。可见 ,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的历期和体重亦无多大影响。综上所述 ,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的生长发育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罗兵前  顾磊 《北京农业》2005,(12):41-41
转基因三系杂变棉实现既抗虫又高产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7年努力,我国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研究水平跃居世界领先。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在国际上首次攻克丁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难题,使抗虫棉在抗虫的同时,可提高品种的产萤和品质.增产幅度一般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化学杀虫剂引起的害虫抗药性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农业要注的焦点,而要达到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这一目的,除了采用生物防治外,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各国科学家在利用有性杂交、远缘杂交等传统的育种方法改善作物抗虫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异原抗虫基因  相似文献   

18.
鲁棉研30号(原代号鲁H20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以本课题组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棉新品系鲁8626为母本,泗棉3号转Bt基因抗虫棉GK-12选系鲁35为父本杂  相似文献   

19.
摘要:综述近年来植物抗虫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对植物抗虫基因种类、目的基因来源及其编码蛋白的抗虫作用机理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介绍植物抗虫基因的主要转化方法,针对目前植物抗虫基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展望了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抗虫棉花基因类型及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5-118
评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外源凝集素类基因、RNA干扰技术涉及到的一些昆虫来源基因等几类抗虫基因的抗虫机理及其在转基因棉花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通过回顾总结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已取得的成果,以了解我国现阶段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进展程度,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