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江梅 《中国猪业》2019,14(6):95-97
了解肉品品质检验的印章应用现状,为优化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无害化处理印章包括销毁、化制、复制、非食用印章。本文从法律法规解释、应用范围、监督实践等方面思考,认为非食用印章与销毁印章作用疑似重复,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建议在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中,取消非食用处理印章,以推进肉品品质检验工作和屠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2.
1 案情 2000年6月18日早上,偃师市动检站在城南农贸市场对肉品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城区定点屠宰场职工刘某正待出售的一爿猪肉未经检疫.这爿猪肉重约35kg,肉色发暗,无光泽,肉体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已严重腐败变质,然而肉上却清晰地加盖有城区定点屠宰场6月18日当天的肉品检验合格印章,这头猪其余的肉品已不知销往何处.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西宁某市场动物检疫员来我所送检一份猪肉。据了解是一位消费者于3日前在市场买了6千克猪肉(盖有检疫合格印章)。其中的一部分(约2千克)已在当天食用完,家人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剩余的部分在第二天食用后,有4人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现象。消费者便将未吃完的猪肉拿到市场动物检疫部门要求检查。根据这一情况我所工作人员按实验室肉品常规检查方法对送检的猪肉进行了微生物学检验。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形是“销毁”印章,盖这种章的肉禁止出售和食用。对角线内有“销毁”二字。椭圆形是“工业油”印章,皮肉不能出售和食用,只能作为工业炼油用。章内有“工业油”三字。三角形是“高温”印章,这类肉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温处理后才能出售。章内有“高温”二字。...  相似文献   

5.
鲜猪肉(以下简称猪肉)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肉食品,怎样选购好它,是市民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就猪肉品质问题,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经常接到市民的投诉。合格的猪肉上市销售时,两章一证齐全,即盖有商业部门的定点屠宰印章、盖有功物卫生监督部门的检疲验讫印章和附有检疫合格证明,这类猪肉市民可以放心购买食用。如果无两章一证或不齐全,购买食用必须小心谨慎,下面介绍猪肉的几种鉴别方法,供广大市民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案件介绍2015年5月7日晨,屠户雄某从四川省沐川县某镇xx屠宰场偷运1头已盖有"△销毁"印章的不合格胴体到沐川县某乡农贸市场贩卖,后经当地检疫人员通知某动监分所核实相关情况,某动监分所当即派人赶到农贸市场,收缴了未出售完的31千克不合格肉品,并即刻制作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后将雄某和收缴的不合格肉品带回动监分所作说服教育处理而告一段落。二、本次案件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7.
生猪屠宰监管职能移交之后,农业部把肉品品质检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目前肉品品质检验中共有印章10枚,其中的复制印章归为"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印章",用于母猪、晚阉猪肉等肉品进行深加工的标识印章。笔者认为复制印章不该归为无害化处理印章。建议在新的屠宰证、章、标识使用规范中,将复制印章从"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印章"中拿出,单独列为一项,避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进入市场的肉品以在胴体加盖圆形“验讫”印章做为检验标志,印章印迹占胴体面积很小,为不法业者“检一卖二”提供了机会,即把未经检验的肉品甚至病死畜肉品与已检验但没有印章印迹的同类肉品混同出售。检疫员明知漏检也无法辩认,致使上市肉品受检率下降,并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  相似文献   

9.
1案情 2000年6月18日早上,偃师市动检站在城南农贸市场对肉品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城区定点屠宰场职工刘某正待出售的一爿猪肉未经检疫。这爿猪肉重约35kg,肉色发暗,无光泽,肉体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已严重腐败变质,然而向上却清晰地加盖有城区定点屠宰场6月18日当天的肉品检验合格印章,这头猪其余的肉品已不知销往何处。动检执法人员当即对这爿猪肉予以封存,并决定立案查处。 经调查,城区定点屠宰场刘某私宰猪一头,由于保存不当,已严重腐败变质。刘某为了出售这头猪肉,他找到定点屠宰场场长,交了一些钱,就把…  相似文献   

10.
正肉品品质检验和检疫是保障定点屠宰企业肉品质量的两道关口,经品质检验和检疫合格的肉品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和检疫印章,并附具品质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即通常所说的"两章两证"),才可以出厂、流通和上市销售。检疫属于官方行为,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由企业提出检疫申报,官方兽医实施检疫,检疫的内容主要是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肉品品质检验属于企业行为,由企业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对  相似文献   

11.
上市销售的肉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集市贸易的发展。当前上市销售的肉品除来自肉类联合加工厂和定点屠宰场(点)外,还有不少来自村、镇养畜户自行宰杀或从他人手中贩来的。来自肉联厂和定点屠宰场的肉品,都经过了检疫,并盖有兽医卫生验讫印章;而来自村、镇养畜户自行宰杀或转手倒贩的肉品多数不经检疫,没有检疫证明,极个别的假造、私盖检验印章,以病充好,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5日,赤峰市某区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区动监所)的行政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在该区某肉联厂的肉类直销门市查获了3135千克(卷)羊肉,76千克(卷)牛肉粘贴的“肉品检疫合格标志”无检疫员印章,并在该门市发现未使用且无检疫员印章的“肉品检疫合格标志”53枚,执法人员当即做出了将这些肉品暂时留验,调查后处理的决定,但遭到店主李某的阻拦和谩骂,并把执法车胎扎破,将肉抢回。10月6日店主李某到区动监所将10月5日被查获的肉品送回,然而,不同的是送回的肉品“肉品检疫合格标志”粘贴齐全,并且有检疫员印章,  相似文献   

13.
1.大力宣传科普知识。特别在我国有吃生猪肉习惯的地区,必须使群众知道猪囊尾蚴的巨大危害,了解猪囊尾蚴与猪带绦虫的关系。只要猪吃不到人的粪便,此病便能得到控制。 2.要认真进行肉品检验。有带囊尾蚴的猪肉,应作无害处理。按肉品检查常规,每40平方厘米面积内发现囊尾蚴或钙化的虫体1—3个的,肉体高温后方可食用;4—5个虫体的,肉体炼食用油;6个以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猪定点工作的推行 ,我们在市场上会发现猪胴体上不仅盖有滚花印章而且印有圆章。两枚印章分别代表它的不同含义 :滚花印章标志着经过农牧部门屠宰检疫无疫病 ,属于政府行为 ,圆形印章则标志着经屠宰场肉品品质检验合格 ,属于企业行为。只有两枚印章同时存在 ,才能说明本胴体是“放心肉”。目前 ,屠宰检疫已被人们重视和了解 ,但肉品品质检验或许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了解。为此 ,笔者想就影响肉品品质的因素作一初步探讨。1 屠畜未经充分休息即宰1.1 由饲养地到屠宰场的长途运输 ,必然使屠畜疲劳 ,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15.
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明》、《畜禽屠宰许可证》的畜禽屠宰场厂(点),货主按规定申报检疫的,动物卫生机构应派检疫员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现场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对屠宰厂(点),检疫员要对屠宰动物进行全流程同步检疫.从进场到上市,要历经产地检疫、入场检疫、待宰检疫、宰后检疫和复检等多道程序.符合有关标准后,厂内肉品品质检验员为其加盖红色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驻厂动检人员为动物酮体加盖龙胆紫动物检疫合格印章."两章"齐全后,分别在该厂肉品品质检验员、驻场动检人员处开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两证",动物产品方可出厂.  相似文献   

16.
加强畜禽宰杀前后的管理,目的是提高肉品质量,保护肉食消费者的健康,提高肉品的食用价值。从肉品卫生的角度讲,肉品质量通常包括肉品的安全质量、卫生质量、食用质量及贮存质量四方面。如何进行宰前活畜及宰后肉品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肉品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正>1查证验物1.1查验进入屠场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省外进入的生猪应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经指定通道进入,盖有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或检疫申报点的监督印章,省内进入的生猪应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部分屠宰场要求附有出县境抗体检测合格证明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必须为机打,在有效期内,盖有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检疫印章,有官方兽医的签名。《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的检疫数量与实际送宰头数一致,做到证物相符。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以来,我市部分区、县(自治县、市)相继在定点屠宰场生猪实施肉品品质检验后,加盖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同时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我们认为,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这种作法,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后已严重干扰我市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秩序,影响畜产品流通和正常的肉品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9.
肉品冷藏就是利用低温保存肉品,是肉品保存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肉品冷藏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都会对肉品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做一些修整后可供食用,有的则严格禁止食用,常见的异常现象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浅议检疫证章的规范化管理李有龙(杭州市动物检疫站)检疫证章指的是畜禽产品产地检疫证明和运输检疫证明等兽医卫生证明和兽医验讫等印章。这些证章都是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凭据,具有法律效力。畜(货)主经营的畜禽产品,凡持有有效检疫证明和盖有验讫印章均为合法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