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固定化果胶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为载体制备固定化果胶酶,并研究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与操作稳定性。通过Fe3O4磁核与壳聚糖制备磁性微球载体,戊二醛交联后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酶制备条件,比较研究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在Fe2+:Fe3+体积比为1:1的溶液中,制得Fe3O4磁核;1 g Fe3O4磁核,3.0%壳聚糖,在3.0%戊二醛中交联4 h,3.0 mg/mL果胶酶在pH 4.0下固定化反应1 h,制备的固定化酶酶活力的回收率高达68.4%。对固定化酶酶学特性研究表明:最适pH 4.0,最适温度50℃,酸碱稳定性范围为pH 2.6~5.6,温度稳定性得到提高,70℃下剩余酶活力为82.8%,米氏常数Kmapp值为1.38 mg/mL,固定化酶连续使用6次还保留61.0%酶活力。说明以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果胶酶,机械强度大、弹性好,酶活力回收率较高,操作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酶活较高的酶液用于农药污染的修复,探讨阿魏侧耳(Pleuratus ferulae)产漆酶的条件。对碳源、氮源、pH诱导剂和金属离子这5个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阿魏侧耳产漆酶的最佳培养时间为9天,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培养基最适的初始pH 6.0,0.1 mmol/L愈创木酚和1 mmol/L Mn~(2+)对阿魏侧耳产漆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酶活分别提高了32.2%和30.8%。对阿魏侧耳产的漆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40、45℃下酶活相对稳定,48 h后能保持较高酶活。最适反应pH 6.0,在pH 4.0~7.0时,漆酶均有较高活性,在pH 5.0~7.0时有较高稳定性,48 h后相对酶活保持在70%以上。阿魏侧耳在发酵条件优化后具有较高的产漆酶能力,所产漆酶的最适温度相对较高,最适pH为中性偏酸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从杏鲍菇子实体中提取漆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漆酶的最适pH为3.0;最适温度为45℃;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较高;Ca2+ 、Mn2+ 、Fe2+、Ag+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Na+、 k+、、Mg2+ 、Cu2+ 、Pb2+ 、Z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从黑木耳液体发酵液中提取漆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该漆酶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数据。对漆酶发酵液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透析,制得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以ABTS[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为底物测定漆酶活力。结果表明:黑木耳漆酶在55℃以下保温,漆酶活力和热稳定性良好。最适温度为45℃。温度超过65℃,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黑木耳漆酶最适pH为4.0,pH高于6.5,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金属离子对酶活表现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栓菌属高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产酶条件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秦岭采集的15株栓菌属真菌中筛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菌株03588,对其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起始最适pH为6.0,最适培养温度为28℃,5d酶活达到最大值。培养基装量对产酶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糖化酶为研究对象,壳聚糖为固定化材料,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糖化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戊二醛浓度、糖化酶浓度和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糖化酶固定化前后其酶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戊二醛浓度1%,酶添加浓度6.0 g·L-1,固定化时间12 h时,糖化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其催化可溶性淀粉的酶活性为7 125.3 U’;糖化酶经过0.04 g·mL-1壳聚糖固定化后其酶学性质如催化最适温度、pH和米氏常数Km都发生了改变,分别为温度75 ℃、pH 5.4和Km值8 mg·mL-1;固定化酶连续使用4次后,其酶活性仍保持有最初固定化时酶活性的49.82%,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片状载体作为固定化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以固定化时间、固定化温度、固定化pH值和固定化酶质量分数对固定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固定化时间1.5 h,固定化温度40℃,固定化pH值8.0,胰蛋白酶质量分数2%时,固定化效果最好,回收率最高。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可达46.89%,固定化胰蛋白酶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新月弯孢霉产漆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摇瓶发酵生产漆酶,优化后的最适工艺条件为:碳源20g/L蔗糖与5g/L葡萄糖、氮源3g/L蛋白胨、1.2g/L硝酸铵、碳氮比12:1,添加0.1mmol/L K^+和cu“、并加0.1mmol/L愈创木酚作为诱导剂,培养基初始pH值6,培养温度35℃,优化后最大酶活力可达2.8U/mL,是优化前的5倍左右,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值为2.6~3.8,酶活高峰出现在发酵培养的第72h。与其他真菌相比,新月弯孢霉产酶周期较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何士敏 《种子》2012,31(10)
沙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灌木,一般生长在干燥、寒冷的贫瘠山区.沙棘果实和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同时沙棘还对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沙棘进行高层次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过氧化物酶(POD)作为植物细胞内保护酶系统的一种,与植物抵御极端温度、干旱、重金属胁迫、病害等各种不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温度条传下,沙棘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沙棘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的pH值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比较低,其作用最适pH值为6.2,最适温度为35℃.同时,实验还检测了底物浓度对沙棘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其最适底物浓度为0.06 mol/L.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降解菌简青霉H-11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环境破坏较少的野生森林土样中,通过刚果红平板、滤纸条液体培养等初筛,并在摇瓶发酵复筛的基础上得到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通过最适酶活、最适温度及其稳定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CMCase的最适pH为2.8,最适温度是50℃,在30~50℃温度范围内温度稳定性较强。FPase的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是60℃,30~40℃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氯化钙为聚凝剂,聚赖氨酸为微囊膜固定化胰蛋白酶。结果表明,以 4%的海藻酸钙为载体,2%的氯化钙为凝聚剂和 0.06%的聚赖氨酸为微囊膜,加酶量为 6%,温度为 70 ℃,pH 值为 7.5,Km 值为4.51 mg/mL,在 4 ℃条件下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半衰期为 35 d。  相似文献   

12.
利用漆酶对人参中木质素成分的降解作用,以提高人参皂苷Re提取率为目的,采用正交试验对漆酶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e最佳提取工艺为:1 g人参粉加入1.5 g漆酶(25 000 DLU/g),在60℃,pH值5.0下,酶解1.5 h,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人参皂苷Re。经漆酶酶解处理后人参皂苷Re提取率达到0.511%,比传统加热回流法提高了90.0%。  相似文献   

13.
真菌漆酶酶促合成茶黄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漆酶体外酶促氧化茶多酚合成茶黄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反应体系中,酶促氧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最佳pH值2.3,漆酶质量浓度1.8g/L,反应时间1.5h。其中pH值和温度是反应体系中2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茶黄素产量。  相似文献   

14.
2株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胞壁降解酶的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重寄生菌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茶藨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的重寄生菌TR1和TR2中提取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并进行了粗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菌株所产β-1,3-葡聚糖酶最适温度均为35℃,TR1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 4.0,Km值为43.82 μg/mL,Ca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Zn2+为其抑制剂。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5.0,Km为71.28 μg/mL,Ca2+和Mn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为其抑制剂。2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的激活剂为Mn2+和Ca2+,抑制剂为Cu2+。TR1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6.0,Km为92.49 μg/mL;TR2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范围较宽为3~50℃,最适pH5.0,Km为71.11 μg/mL。TR1和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稳定性较高,直接利用粗酶在野外防治疱锈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酶的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定化酶在酶促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酶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等领域。本文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优缺点,介绍了酶的固定化方法,综述了固定化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β-葡萄糖苷酶在甜菊糖苷降解代谢中的作用,并为今后通过抑制甜菊糖苷的降解从而提高其含量的育种工作等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甜菊为试验材料,首先对甜菊叶片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及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对该酶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pH 7.0的50 mmol/L磷酸缓冲液提取,研磨时添加等量PVP,粗酶液经20%~40%饱和度硫酸铵进行盐析的酶液其酶活性最高;以pNPG为底物测定其酶活性时37℃孵育60 min最佳。酶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4℃保存时酶活性逐渐降低,至26天时酶活力仅余26.4%;在9种常见金属离子中Mn 2+、Fe 2+对该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Cu 2+、Hg 2+对该酶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马齿苋多糖的提取工艺,将纤维素酶用于提取马齿苋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酶法提取马齿苋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对马齿苋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工艺参数为酶用量2.0%、酶解温度40℃、pH6.0、酶解时间110min。该条件下,马齿苋多糖得率达到9.7%。酶法提取纤维素多糖工艺简洁,能量消耗减少,是一种提取马齿苋多糖的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黑曲霉TC-01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液态发酵条件及初步纯化后的柚苷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氮源对产酶的影响,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柚苷酶酶活与初始相比提高了2.4倍,达到1 216.7 U/mL。对TC-01产柚苷酶中α-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分别进行了研究,2个酶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0℃,在50℃以下保温1 h,2个酶的活力基本不受损失;2个酶最适pH值为4.0,α-鼠李糖苷酶在pH值4.0~8.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β-D葡萄糖苷酶在pH值5.0~7.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α-鼠李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3X-4.0×10-6,Km=5.60 mmol/L,β-D葡萄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8X-3.0×10-6,Km=1.03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