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VT克隆株(大斑330801)大剂量(10头剂)免疫1日龄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在10周的观察期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和肉眼可见病变,半数保护量(PD50)为60PFU。病毒的免疫剂量(PFU数)与抗攻毒保护力及与雏鸡的增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分离的鸡传染性腔上囊超强毒(vvIBDV)G株的致弱株Gt为种毒研制疫苗,实验室免疫效力试验和安全性试验表明,该疫苗对雏鸡的最适免疫剂量为50万PFU/只,免疫后7d开始产生抗体,14d时抗体阳转率为100%,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100%:以500万PFU/只的剂量免疫雏鸡,不引起腔上囊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雏鸡安全可靠;现地应用证明,对肉用鸡免疫一次或保护至其出栏。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表达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的两种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体vHVT001和vHVT002。用其接种1日龄雏鸡以评价它们对IBDV52/70株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B1B株攻击的保护效果。在IBDV攻击中,vHVT002免疫鸡能预防死亡和法氏囊肉眼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力,以10^5PFU免疫能达100%、10^4PFU免疫能达60%保护,而用vHVT001免疫只获得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从国外引进的鸡马立克氏病Ⅰ型弱毒疫苗株,采取回归无特定病原(SPF)雏鸡和在细胞培养物上交替接种的方法,连续传代5次后,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的结果表明,本研究选育的MDV-G1毒株含10,000和2,000独斑形成单位(PFU)/只鸡剂量试验组对MD的保护率均达100%;未经选育的进口MDI型弱毒商品疫苗2,000PFU/只鸡剂量试验组,对MD的保护率为86.7%;而常规使用的HVT商品疫苗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Z4+Fc126双价活疫苗配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不同剂量的Z4和Fc126配制成鸡马立克氏病双价活疫苗做配比试验。2个试验8种配比的Z4和Fc126双介活疫苗免疫易感鸡,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Z4无论与Fc126细胞结合毒还是与Fc126冻干毒配成双价活疫苗,均能给免疫鸡群提供坚强的免疫保护力,Z4与Fc126间存在很强的免疫协同作用,即使Z4剂量小至仅占疫苗病毒PFU总数的10%,这种协同作用仍能使免疫鸡群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选择含O1、O2、O78、O88、O111五个血清型鸡大肠杆菌的以蜂胶为佐剂制成多价灭活苗苗。以不同免疫单位接种雏鸡,经筛选最佳免疫剂量8×10‘0细菌含量(CFU)/羽。试验表明,雏鸡抗大肠杆菌母源抗体15日龄降至临界水平,此时免疫最佳。免疫后15日抗体达到高峰,3×CD50(半数死亡量)攻毒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在火鸡疱疹病毒(HVTFC-126株)克隆纯化及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又将所得到的克隆株及原始毒种接种一日龄雏鸡(SPF雏鸡及普通雏鸡),分别测定其接种后不同时间毒血症及中和抗体产生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克隆株接种一日龄雏鸡均可产生毒血症及中和抗体。总体来看,大斑330801克隆株产生的毒血症水平高于其它毒株。  相似文献   

8.
自MD病鸡分离到的强致病力毒株,经鉴定为Ⅰ型MDV,与Ⅲ型HVT(AHVT17)组合制成二价油佐剂灭活苗,经各项筛选试验,证明二价灭苗的免疫效果比任何一种单价苗好。免疫剂量在各1500-3000PFU时,免疫保护率多数在40%以下,免疫剂量在各1500-3000PFU时,免疫保护率多数在40%以下,且时高时低,而将PFU提高到各5000时,其免疫保护率即可提高到72-81.17%。HVT单价苗的免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发病鸡眼部病料等作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试验,共分离到2株大肠杆菌(9401、9403)和1株沙门氏菌(9402).9401号菌对雏鸡有致病力而对小鼠无致病力;9402号菌对雏鸡及小鼠均有致病力.9401号首和9402号菌对雏鸡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40×10(10)CFU、2.20×10(10)CFU;9402号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14×10(10)CFU.交叉凝集反应结果表明,9201、9202、9203、9301、9302、9303号菌属同一血清型;9304、9305、9306、9401、9403号菌分属不同血清型。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对北京红鸡雏鸡骨灰分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欣  计成 《饲料工业》1998,19(7):30-31
480只1日龄北京红鸡雏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玉米—豆粕型试验日粮分为三个磷水平,即总磷分别为05%、06%、07%,在总磷为05%时,每千克日粮分别添加500FTU、750FTU、1000FTU植酸酶,在总磷为06%时,每千克日粮分别添加500FTU、750FTU植酸酶。结果不同处理间0周龄~6周龄雏鸡骨灰分含钙量差异显著(P<0.05),而骨灰分含磷量差异不显著(P>0.05);从微量元素看,不同处理间骨灰分中锌差异均不显著(P>0.05),铜差异极显著(P<0.01),锰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在火鸡疱疹病毒(HVT FC-126株)克隆纯化及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又将所得到的克隆株及原始毒种接种一日龄雏鸡(SPF雏鸡及普通雏鸡),分别测定其接种后不同时间毒血症及中和抗体产生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克隆株接种一日龄雏鸡均可产生毒血症及中和抗体。总体来看,大斑330801克隆株产生的毒血症水平高于其它毒株。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病毒V4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鸡新城疫病毒V4株对1日龄雏鸡安全;对10日龄雏鸡一次饮水或滴鼻免疫,半年内,HI抗体平均效价为2^5左右;以100EID50F系标准强毒(毒力为10^8.5EID50/0.1ml)攻击,保护率100%。并成功地培育了能在56℃水浴中处理5小时而血凝效价稳定的耐高温毒株V4-92,该毒株在25℃至少保存5周,血凝效价不降。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ero细胞弱毒疫苗(VCV901)病毒滴度为10 ̄(7.3)~10 ̄(8.3)TCID_(50)/0.05ml.疫苗经皮下、肌内、点眼-滴鼻和口服途径免疫接种雏鸡,均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皮下接种14日龄雏鸡,免疫后8、14和21天攻毒,保护数分别为2/6、6/65/6,如在35日龄再加强免疫一次,于二免后70天和115天攻毒.其保护数分别为6/6和5/6.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 ̄5TCID_(50)/只,用10、50和100培免疫剂量免疫雏鸡,临床表现均安全,不影响雏鸡增重.经易感雏鸡连传5代,疫苗毒力不返强.温苗在-20℃~-25℃至少保存一年,在0℃可保存一周,疫苗对鸡无致瘤性.  相似文献   

14.
以试管培养基中连续继代 36 次的鸡败血霉形体 F36 定为疫苗制造的起始代次,将其在人工培养基中再传 4、6、8、10、14 代(简称 F40、 F42、 F44、 F46、 F50),分别制成疫苗,各接种 8 日龄和 30 日龄雏鸡,作免疫原性和病原性测定,观察 F株的稳定性。病原性测定结果表明,各代次疫苗以 2~3 倍的免疫剂量接种感染,不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和气囊炎,对鸡不致病;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表明,用各代次疫苗接种鸡都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能有效地抵抗强毒 R 株的攻击,保护气囊不受损伤。  相似文献   

15.
动物每天从日粮中获取营养物质,其中包括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它们分别属于(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近来研究结果表明:PUFA除了是膜的结构成分、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和细胞信号转导之外,同时还与控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多种与脂肪代谢的酶和蛋白的基因表达有关,从而调控动物的脂代谢和脂肪细胞的分化。因此,PUFA是动物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本文主要报道近年来PUFA对动物一些基因表达和脂肪细胞形成的影响的研究进展。1PUFA对基因表达的影响1.1PUFA对肝和脂肪…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研究了1 日龄 S P F雏鸡人工感染网状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 E V)后,机体免疫器官白细胸介素2( I L2)、干扰素( I F N)和肿瘤坏死因子( T N F)诱生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S P F 雏鸡感染 R E V 后:胸腺 T 淋巴细胞 I L2 诱生活性于 14 ~ 49 日 极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P< 0.01);脾脏 T 淋巴细胞 I L2 诱生活性于14 日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感染后21~49 日极显著降低( P< 0.01);脾脏淋巴细胞 I F N 的诱生活性于感染后7~49 日极显著降低( P< 0.01);脾脏细胞 T N F诱生活性极显著增高( P< 0.01)。揭示了 R E V 感染 S P F雏鸡机体免疫器官的分子免疫调节机能均明显降低或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 M T T)法研究了 1 日龄 S P F 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 E V)后,免疫器官脾脏肿瘤坏死因子( T N F)诱生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 R E V 后脾脏细胞 T N F诱生活性极明显增高( P< 0.01), T N F诱生活性明 显增高与 R E V 在机体各器官内长期大量繁殖紧密相关,并引起各免疫器官严重的变质性变化,以及由于 T N F高含量的免疫损伤作用而降低机体各免疫器官的机能。  相似文献   

18.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和攻毒后10天取材检测.给果,感染CIAV雏鸡经ND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明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显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I抗体效价于免疫后7~28日明显降低(P<0.05)。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为60%%,明显低于免疫对照鸡(100%).  相似文献   

19.
用鸡空肠弯曲菌(Campytobacecriejun:)对1日龄SPF(Spciic-pathogenfrce)雏鸡进行感染实验。随机将60只1日龄SPF雏鸡分为4组,那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用含菌7.5X108CFU/ml、7.5x104CFU/ml,7.5×102CFU/ml布氏肉汤菌液经口时t、J、I组接种。接种后分别于2、4、6,8、10日踏踏机取3只/组、经剖构观察病理变化;从心血、肝、胆汁、脾、肠内容物分离病原菌,测量肠道内物空肠弯曲菌菌数。得出以下结论;经口接种3.75x102CFU空场弯曲菌即可造成1日龄SPF雏鸡感染发病;感染鸡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表面有点状,条索状或片状出血,同时伴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灶,盲肠膨大充满气泡,十二指肠、空肠、直肠粘膜有散在的小出血点,首选检苗材料为胆汁、其次是脾、肝等器宫。  相似文献   

20.
鸡新城疫病毒V4株对1日龄雏鸡安全;对10日龄雏鸡一次饮水或滴鼻免疫.半年内,HI抗体平均效价为25左右;以100EID50F系标准强毒(毒力为108.5EID50/0.1ml)攻击,保护率100%。并成功地培育了能在56℃水浴中处理5小时而血凝效价稳定的耐高温毒株V4-92.该毒株在25℃至少保存5周,血凝效价不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