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鸡“瘸腿”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瘸腿”的病因和症状极为复杂,包括腿的麻痹、瘫痪、跛行、软腿和蹲下不愿走动等。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系列疾病的症候群。 本病广泛发生于各国的鸡群中,尤其肉鸡发生较多。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肉鸡生产性能的进步提高,而且还降低了肉禽产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  相似文献   
3.
应用猪胎肠单层细胞培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运用猪胎肠组织原代单层细胞培养物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吉毒株的培养与传代试验,并对其细胞传代毒作了电镜检查、复归猪体试验、荧光抗体交互染色和交互中和试验等项鉴定。结果表明,应用猪胎肠组织原代单层细胞培养物来分离和传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可行的;其细胞病变效应(CPE)明显,感染细胞表现为肿胀变圆和脱落;病毒产量高,TCID_(50)/0.05达10~(5.5~6.0)。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吉毒株与华毒株和川毒株抗原性一致,而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Miller株没有共同抗原,从而证实所培养的吉毒株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4.
自MD病鸡分离到的强致病力毒株,经鉴定为Ⅰ型MDV,与Ⅲ型HVT(AHVT17)组合制成二价油佐剂灭活苗,经各项筛选试验,证明二价灭苗的免疫效果比任何一种单价苗好。免疫剂量在各1500-3000PFU时,免疫保护率多数在40%以下,免疫剂量在各1500-3000PFU时,免疫保护率多数在40%以下,且时高时低,而将PFU提高到各5000时,其免疫保护率即可提高到72-81.17%。HVT单价苗的免  相似文献   
5.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吉林省某地区育成梅花鹿、育成马鹿及马鹿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进行了调查.结果育成梅花鹿的带毒率为34.1%(28/82);育成马鹿的带毒率为19,6%(18/92);马鹿带毒率为44.4%(8/18)。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部分ELISA阳性及阴性样品进行负染观察、结果ELISA阳性样品中均见有BVD-MDV粒子.ELISA阴性样品中均未观察到SVD-MDV粒子.本试验结果表明,鹿也可感染BVD-MDV,其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长春、内蒙等地区的244只绵羊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感染调查.结果,BVD—MDV的阳性感染率为14.6%~83.3%.应用电镜对部分ELISA阳性和阴性样品进行观察,结果7份阳性样品中均见有BVD—MDV粒子,5份阴性样品均未观察到BVD—MDV粒子.定期采取11只自然感染BVD—MD病毒的绵羊粪便进行检查,结果自然感染BVD—MDV的绵羊,排毒持续时间至少为3个月.本试验表明,羊感染BVD—MDV可长时间排毒,是潜在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人兽共患病——狂犬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感染。20世纪80年代,我国狂犬病流行最严重,90年代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之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禽的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有的为无明显症状的隐性感染;有的为病死率较高的急性出血性感染,并可传染给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简称TGE)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1956年Fee和Efo等报导该病毒可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传代,1963年Harada首次报导了TGE病毒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能出现细胞病变(CPE)(1)。也有报导(2)TGE病毒可在鸡胚、猪肾细胞、猪脾细胞和狗肾细胞培养物内传代增殖。  相似文献   
10.
甲鱼“红脖子病”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某甲鱼养殖场1987年2~6月流行的甲鱼“红脖子病”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病原学、血清学等项检查,证明该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所引起,故命名为甲鱼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