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河北地区87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法对DGAT1基因K232A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了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乳脂率、乳脂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305d产奶量5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 3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0402、0.9276和0.0321;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5040和0.4960;该碱基突变对乳脂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30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乳脂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KK基因型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KA和AA基因型(P<0.01);KA和AA基因型的305d产奶量显著高于KK基因型(P<0.05);AA和KA基因型的泌乳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DGAT1基因突变对河北荷斯坦奶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
三河牛DGAT1基因K232A位点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I)基因K232A位点是一个与奶牛产奶性能有关的重要位点。、本研究通过对三河牛K232A位点检测发现,该位点在三河牛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说明没有经过选择。KK基因型个体具有最低的体细胞评分和最高的乳脂率;KA基因型个体具有最高的产奶量和乳脂量;AA基因型个体具有最高的乳蛋白量。K等位基因有利于提高乳脂率和乳脂量,同时降低体细胞评分。在三河牛群体中,K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23,利用K4k点来提高乳脂率和乳脂量以及降低体细胞评分,存在很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阐明Toll样受体6(TLR6)基因的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208头荷斯坦母牛TLR6基因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钵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发现,TLR6基因mRNA序列中存在T853A、G855A、G1793A、C1859A、G1934A和A1980G 6个多态位点,其中T853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谷氨酸,G855A突变使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A1980G突变使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经SSCP检测发现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频率分别为0.308、0.490和0.202;X~2检验表明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B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B和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A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G1793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CC和CD,其频率分别为0.332和0.668;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CC和CD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C1859A突变位点经BstX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EE和EF,其频率分别为0.178和0.822;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EE和EF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G1934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GG和GH,其频率分别为0.356和0.644;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GG和GH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A1980G突变位点经Bcl Ⅰ酶切产生3种基因型II、IJ和JJ,其频率分别为0.260、0.567和0.173,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J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J和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I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对于奶牛乳房炎抗性,BB和JJ是有利基因型,AA和II是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TLR6基因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的B等位基因以及A1980G突变位点的J等位基因是提高奶牛乳房炎抗性的2个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骨形态蛋白受体(BMPR-IB)基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试验以594只湖羊和333只川中黑山羊为研究对象,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湖羊和川中黑山羊BMPR-IB、GnRHR、GDF9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并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湖羊和川中黑山羊中均未检测到GDF9基因的G8突变,说明该突变在这两种羊中比较保守,不存在多态性;湖羊BMPR-IB基因存在FecB突变,表现出三种基因型(GG、GA、AA),等位基因G比等位基因A频率高,G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GG型平均产羔数分别比GA型和AA型多0.19,0.33只(P0.05);川中黑山羊GnRHR基因存在G698A突变,表现出三种基因型(GG、GA、AA),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TLR2基因在297头中国荷斯坦牛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SC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LR2基因exon2扩增片断的109 bp处产生C→A的突变,并导致天冬氨酸改变为谷氨酸.TLR2基因exon2被EcoRV消化后表现多态性,表现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住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784 5,而A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215 5.经X2适合性检验,中国荷斯坦牛在该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同时,群体EcoRV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SCS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BB、AB型个体的SCS指标显著高于AA型(P<0.05),AA基因型可作为乳腺炎抗性的有利基因型,可将TLR2作为奶牛乳腺炎候选基因,应用于乳腺炎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首次对郏县红牛母牛IGF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GF2基因第2外显子表现多态性,存在AA、AB、BB三种不同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235/0.480/0.285;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74/0.526;该位点纯合度为0.501,杂合度为0.499,位点间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96。该基因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通过对郏县红牛IGF2基因第2外显子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样本体重及其它体尺指标的关联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对胸围(P<0.01)和体重(P<0.05)有显著影响,AB基因型个体的胸围和体重明显大于AA和BB型个体。说明IGF2基因可以作为标记用于郏县红牛的肉用选育。  相似文献   

7.
Spot14基因是动物脂肪生成的关键基因,在朗德鹅肝脏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采用PCR-SSCP法检测了278只朗德鹅Spot14基因的多态性,并对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产肝性能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Spot14基因编码区210 bp处存在1个突变位点即A→G碱基突变;在朗德鹅群体Spot14基因A210G位点检测到AA、AB等2种基因型,AA为优势等位基因型,频率为0.856 1,A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928 1;χ2检验结果显示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性分析发现,AB型朗德鹅体重显著高于AA型(P<0.05),AB型朗德鹅肝重比AA型高29.73 g,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以海丰奶牛场588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牛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CXCR1基因2个突变位点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生产实际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CXCR1基因5′侧翼区-1830位点发生了A→G的突变,检测到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84、0.289和0.027,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分别为0.828和0.172;GG基因型奶牛的日产奶量、SCS和305d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而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却显著低于AA基因型奶牛(P<0.05)。编码区783位点仅发现AA和AC 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86和0.114,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0.943和0.057。AA型的个体的日产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极显著高于AC型个体,而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却极显著低于AC型个体(P<0.01)。结果表明,CXCR1基因遗传突变对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SSCP法检测了96只荆江麻鸭A-FABP基因内含子2的多态性,并对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本试验群体中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中AA、BB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0.2083,A、B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5000,群体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荆江麻鸭A-FABP基因内含子2多态位点AA基因型个体活重、腿肌率和瘦肉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皮脂率显著低于BB基因型(P0.05)。初步推断,A-FABP基因可作为影响荆江麻鸭皮脂性状的候选基因(标记),其中基因型AA为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126只欧拉型藏羊GH基因第1、2内含子、第1~4外显子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仅第4外显子出现多态性,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AA、AB和BB),BB基因型频率最高,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其余位点未检测到多态.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在这一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31 3,为低度多态(PIC<0.25).测序结果显示:与藏绵羊GH基因序列(EFU77162)相比,B等位基因在1 286bp处发生T→C的突变,该突变为同义突变.  相似文献   

11.
根据鸭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3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SSCP方法对籽鹅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检测其多态性。结果表明,籽鹅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3长约364bp,共发现了7个突变位点,分别为A160G、C167G、T264C突变,以及AA型个体在176、177位点G、A碱基缺失和BB型个体在231、232位点C、T碱基缺失。产生AA、AB和BB3种基因型,其中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且基因型频率表现为BB〉AB〉AA;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不同基因型与体重和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的7周龄体重、9周龄体重、10周龄体重、胸肌重、胸肌率及心脏重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BB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重显著高于AB型个体(P〈0O.05);在所分析的性状中,BB基因型个体的均值最大,AB型次之,AA型最小。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分析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选用30头草原红牛与14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HR基因外显子10的扩增产物被限制性酶BsaH I酶切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经电泳检测显现AA、AB、BB 3种不同的基因型。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AA型个体乳脂率显著高于BB型(P<0.05),AA型个体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AB型个体(P<0.05),AA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可显著提高个体的乳脂率,降低个体体细胞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早期选种选育、改善乳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如皋鸡Mx基因2032位点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错配PCR-RFLP对如皋鸡Mx基因2032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如皋鸡Mx基因2032位点经RsaⅠ酶切后,检测到AA、AG和GG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61、0.678和0.161,抗性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0.500。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如皋鸡Mx基因在RsaⅠ酶切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分布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分析这3种基因型与如皋鸡一些经济性状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抗性纯合子AA基因型的个体各阶段体重、体尺以及主要屠宰性状均小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但是除了体斜长和胫围外,AA基因型个体的重要经济性状包括常规肉质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RFLP法检测96只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内含子的多态性,并对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本试验群体中未检测到AA基因型,仅有CC和CA2种基因型。其中C等位基因频率为0.9792,为优势等位基因。χ2检验表明,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结果表明: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内含子多态位点CA基因型个体活重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C基因C型个体全净膛率、胸肌率和瘦肉率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P0.01),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PCR-SSCP法与DNA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兴义鸭和樱桃谷鸭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DRD1)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区130-587 bp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对樱桃谷鸭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樱桃谷鸭和兴义鸭DRD1基因编码区130-587 bp区域内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AA、BB和AB,2个等位基因:A和B;AA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416和0.5643,等位基因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8539和0.720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184和0.3217,分别处于低度多态和中度多态位点,樱桃谷鸭群体中该座位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兴义鸭群体则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序列比对发现2个SNPs位点,其中c.189 T>C为同义突变,c.507 T>A为错义突变,导致丝氨酸(S)变成精氨酸(R)。关联分析结果显示,BB基因型樱桃谷鸭个体的8周龄重和12周龄体斜长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10周龄重、12周龄重和12周龄胸深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揭示该多态座位可能是影响鸭生长性状的一个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PCR-SSCP对安卡鸡TLR4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对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卡鸡TLR4基因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143、0.4000和0.2857,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5143和0.4857。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安卡鸡TLR4基因外显子2等位基因的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序列分析结果显示,TLR4基因外显子2的114 bp和142 bp处各有1个G/A突变,G114A为沉默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改变,G142A为错义突变,氨基酸由谷氨酸转变为赖氨酸。分析这3种基因型与安卡鸡一些重要经济性状间的关联性,表明,3种基因型个体间的生长发育性状、屠宰性状以及常规肉质等重要经济指标差异不显著,安卡鸡TLR4基因外显子2对重要经济性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验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多态性对深县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PCR-RFLP技术结合混合池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并与71头深县猪的繁殖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RLR基因外显子8有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A394G和A44G位点。A394G位点上存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其中AG基因型个体的初生窝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A44G位点上存在AA、AG和GG3种基因型,其中AG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各位点皆为错义突变,且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因此,PRLR基因多态性与深县猪的繁殖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深县猪分子遗传育种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延边黄牛117个个体的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断奶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试验利用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对延边黄牛POU1F1基因第6外显子序列的SN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延边黄牛群体POU1F1基因座位存在多态性,发现了2种等位基因(A/G),基因频率分别为0.515 6和0.484 4;该位点纯合度为0.500 5,杂合度为0.499 5,多态信息含量为0.374 8,属于中度多态,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纯合基因型个体的POU1F1基因座位存在突变位点。POU1F1基因多态位点遗传分析表明,AB型个体较多,AA型和BB型个体较少。延边黄牛群体内AB基因型个体体长显著(P0.05)高于AA和BB基因型个体,育肥牛AB型个体胸深显著(P0.05)低于AA型个体,初步认为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对选择有正向效应。提示POU1F1基因有可能作为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SSCP技术对石歧杂鸡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基因与石歧杂鸡产蛋、就巢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存在多态性位点,该位点由于在3838位点发生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3种基因型,并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基因型AA和等位基因A的频率最高;BB基因型个体首次就巢时间显著晚于AA和AB基因型(P0.01);BB基因型的就巢次数显著多于AA和A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合作猪γ-IFN基因的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各等位基因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38头合作猪γ-IFN基因外显子4的等位基因,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就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单倍型序列数据开展分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5 284 bp(A→G)、5 341 bp(G→A)、5 371 bp(A→G)为新发现突变位点。试验群体发现4种基因型AA、AB、AC和AD,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3 8,为优势等位基因。经χ2适合性检验,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γ-IFN基因遗传多态指数中,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较低,表明合作猪γ-IFN基因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