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能量浓度对高峰期褐壳蛋鸡赖氨酸需要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周龄产蛋高峰期北京红鸡576只,研究了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2个基础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09和11.51MJ.kg^-1,6个处理的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7%,0.64%,0.71%(ME=11.09MJ.kg^-1);0.59%,0.66%,0.73%(ME=11.51MJ.kg^-1)。试验为期17周,结果表明,产蛋高峰期北京红鸡日粮适宜代谢能浓度为11.09MJ.kg^-1,可消化赖氨酸与代谢能适宜比值为0.57-0.58g.MJ^-1,或表示为适宜供给量834-856mg.只^-1.d^1可消化赖氨酸。  相似文献   

2.
增蛋宝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安全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32只455日龄尼克红蛋鸡随机分成A,B,C,D4组(n=33),A组喂基础日粮,B,C,D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中药“增蛋宝”,结果表明:B,C,D3组的产蛋率和饲料报酬分别比A组提高14.48%,16.89%,17.15%和19.27%,20.48%,20.53%,以B组的经济效益最为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T淋巴细胞E花环百分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球蛋白(F  相似文献   

3.
戊聚糖酶处理混合糠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研制的戊聚糖酶制剂处理混合糠15kg,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酶处理效果,并用2头回直肠吻合术生长猪和8只56日龄长沙黄肉仔鸡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糠经酶制剂处理后,戊聚糖降解率平均达50%左右,且NDF下降了1.19%,ADF和ADL分别提高了2.77%和0.60%。生长猪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混合糠后,其DMD、NDFD、ADFD分别提高了4.36%、2.14%、13.33%(P<0.01)和6.09%(P<0.05)。肉鸡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混合糠后,其DMD、NDFD、ADFD和ADLD分别提高了1.16%、3.17%、21.14%(P<0.01)和7.29%(P<0.05);但可消化能(猪)和表现代谢能(鸡)却分别下降了0.42MJ/kg和0.84MJ/k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去盲肠鸡测定了浙江省德清兽药厂生产的WD-91多维活性饲料酵母粉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和真消化率(TAAD)。结果表明,酵母粉的总氨基酸AAAD和TAAD分别为79.4%和87.9%,与用作对照的秘鲁鱼粉对应值79.1%和92.2%相比,TAAD仅差4.3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TAAD(90.3%和78.4%)甚至明显高于秘鲁鱼粉对应值(79.9%和72.7%)。表明该饲料酵母的氨基酸消化率优良,且可消化氨基酸的组成比例较佳。  相似文献   

5.
肉仔鸡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可消化蛋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含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升高(P<0.01),料肉比降低(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P<0.01)。0~3周龄期间,公鸡日粮蛋氨酸总需求参数为0.50%,表观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2%,真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6%;母鸡则分别为0.46%,0.38%,0.42%。继续增加蛋氨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效应(P<0.05)。  相似文献   

6.
将132只455日龄尼克红蛋鸡随机分成A,B,C,D4组(n=33),A组喂基础日粮,B,C,D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中药“增蛋宝”。结果表明:B,C,D3组的产蛋率和饲料报酬分别比A组提高14.48%,16.89%,17.15%和19.27%,20.48%,20.53%,以B组的经济效益最为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T淋巴细胞E花环百分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球蛋白(G)、血清白蛋白(A)显著增加(P<0.05或P>0.01)外,其余8项血液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临床观察和病理学剖检,各试组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狼在60~70日龄期消化试验。测得结果:常规肉食组.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可消化蛋白质为(17.77±2.9)g,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消化能为(603.59±91.11)kJ,每增重1kg体重需要可消化蛋白质(0.47±0.03)kg.每增重1kg体重需要消化能(16058.68±952.77)kJ,每只狼每日平均增重为0.2kg;对照素食组.每日每千克体重得到消化能为(616.78±46.63)kJ,每日每千克体重得到可消化蛋白质(8.87±1.1)g。不能满足幼狼的生长发育需要.体重增长比常规肉食组低50%,每日每只增重为0.1kg.每增重1kg体重需可消化蛋白质(0.35±0)kg,每增重1kg体重需要消化能(24438±1218.8)kJ。  相似文献   

8.
选用210只65周龄健康蛋鸡,比较饥饿法和高锌日粮法的强制换羽效果。结果A组从脱羽开始到结束持续35天,换羽充分;B组持续24天,换羽不充分;A组全程死淘率8.57%,B组4.76%;A组体重恢复慢,B组体重恢复快;A组在第22天第一个蛋,第37天产蛋率为50%,平均产蛋率34.25%,平均蛋重58.55g/个,B组第17天产第一个蛋,第28天产蛋率在50%,平均产蛋率49.51%,平均蛋重62.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旨研究蚕蛹的饲用价值。选用同日龄罗曼商品蛋鸡90只,每组45只,分为试Ⅰ组:豆粕一进口鱼粉型日粮(2%)和试Ⅱ组:豆粕-蚕蛹型日粮(2%)。两组饲料价格相同。舍内自然通风,平均温度23℃,平均相对湿度66%,日喂3次,自由采食与饮水,每日分别记录各组的采食量、产蛋量、蛋重。结果表明,鱼蚕蛹组粉日粮组产蛋率(87.9%)和产蛋重(142.38kg)高于蚕蛹组;但蚕蛹组每只鸡每天多收入0.01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添加微量组分对鸡蛋胆固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216只105周龄北京红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试验为期4周。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 125 mg/kg铜、50 mg/kg大蒜素、125 mg/kg铜+50 mg/kg大蒜素、1mg/kg吡啶羧酸铬和50 mg/kg壳聚糖,在一致背景下,探讨日粮中添加钢、大蒜素、吡啶羧酸铬及壳聚糖对鸡蛋胆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铜和大蒜素,蛋黄胆固醇浓度(mg/g蛋黄)分别下降6.7%(P>0.05)和11.0%(P<0.05),鸡蛋胆固醇含量(mg/枚)分别降低11.0%和9.1%(P<0.05)。②铜、大蒜素、有机铬、壳聚糖4种物质中,铜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最显著。蛋鸡采食含铜125 mg/kg日粮4周,在不影响产蛋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鸡蛋胆固醇含量。③铜和有机铬均极显著降低了蛋鸡血浆总胆固醇(PM0.01)、LDL-C(PM0.01)水平,而且铜还显著升高了HDL-C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水平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225羽2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粮为粗蛋白质13%(Ⅰ组)的无氨基酸添加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为在基础饲粮中按氨基酸需要量的100%(Ⅱ组)、110%(Ⅲ组)、120%(Ⅳ组)和130%(Ⅴ组)添加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试验期为40周。结果表明:试验期内氨基酸添加Ⅲ组产蛋率最高,平均达到83.6%,分别比试验Ⅱ、Ⅳ、Ⅴ组及其对照组平均高出7.2%(P<0.05)、3.4%、4.2%(P<0.05)和12.4%(P<0.05);不同周龄段中Ⅲ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36和56周龄血浆中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Ⅴ组血浆尿酸和尿素氮含量最高,Ⅲ组含量最低,差异显著(P<0.05)。盲肠内容物细菌样本中,各试验组相似性均高于Ⅰ组,Ⅲ、Ⅳ组细菌种类最丰富,指纹图谱的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序列测序结果,Ⅲ、Ⅳ组盲肠内容物细菌样本中检测到Lactobacillus johnsonii、Clostridiumsp.、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不可培养的细菌。试验结果显示,低蛋白饲粮中氨基酸添加Ⅲ、Ⅳ组水平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效果显著,而Ⅲ、Ⅳ组盲肠段优势细菌为乳杆菌、梭菌属细菌和普雷沃氏菌,对其改善生产性能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2.
鸡蛋和体组织氨基酸的含量,组成和模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日粮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下鸡蛋和活体组织氨基酸的含量、组成和模式。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鲜蛋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降低,但每克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量却在上升。随着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的提高,鲜蛋中的氨基酸含量也随着上升,不过鸡蛋氨基酸含量受年龄的影响比日粮氨基酸水平影响大。另外,鲜蛋的氨基酸模式几乎不受年龄和日粮营养水平的影响。在30周龄前活体组织的氨基酸含量高,尔后降低且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略阳乌鸡在当前舍饲+放养的饲养模式下不同日龄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差异性,采用饲养试验观测和测定了不同日龄略阳乌鸡公、母鸡的外貌、体重、屠宰性能和肉质营养分析等指标,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略阳乌鸡体重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增大,大日龄鸡的体重极显著地高于小日龄鸡,且公鸡体重极显著地高于同期母鸡;120d之后,略阳乌鸡外貌发育基本达到成年鸡要求;略阳乌鸡在150d测定的各项屠宰指标、鸡胸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高于120d;鸡胸肉中全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须氨基酸(NEAA)含量在日龄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略阳乌鸡出栏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一定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盛  蒋守群 《广东农业科学》2022,49(12):124-134
为促进我国黄羽肉鸡种业高效、健康发展,解决目前存在的饲粮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繁殖效能低下等问题尤为关键。总结了关于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其代谢能、粗蛋白质、主要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异亮氨酸)、维生素(VA、VD、VE)和矿物元素(钙、磷、铁、铜、锌、锰和硒)的需要量,饲料资源评价与利用,生物活性添加剂益生素与益生菌,植物提取物和中草药制剂,抗应激剂应用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对存在问题和未来研发趋势进行分析。总体来看,近年来在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产蛋期,研发亮点在于开展黄羽肉鸡代谢能每天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的相关性分析,以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为变量,建立了重型、中型和轻型 3 种类型黄羽肉种母鸡日粮氮校正代谢能需要量析因法预测模型。目前黄羽肉种鸡育雏期、育成期营养及限饲技术研究报道较少,饲料资源评价与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繁殖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等仍需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5.
水稻氨基酸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及与遗传密码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同一环境条件下,正季收获的59个早籼品种(组合)糙米的17种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糙米中8种必需氨基酸与9种非必需氨基酸的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品种(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各品种氨基酸的绝对含量都与其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各氨基酸绝对含量的品种间变幅与变异系数均大于其相对含量的变幅与变异系数;糙米蛋白质质量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赖氨酸是水稻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少数水稻品种缺乏苏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水稻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相对含量和平均值与其对应的遗传密码数达到显著水平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桥”式与“T”型瘘管两种方法评价饲料中氨基酸消化率的优缺点,选择不同类型饲料6种,德国大白猪48头,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桥”式瘘管法所测结果比“T”型瘘管法所测结果真实可靠;各种氨基酸消化率并不一致,以大麦为例,变动范围在57.8-74.2%,且与蛋白质消化率差异明显;从各种必需氨基酸消化率来看,赖氨酸的消化率最低,其次是异亮氨酸,谷物饲料中,以蛋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基酸的消化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建昌鸭和天建杂交肉鸭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分别用建昌鸭,天建杂交肉鸭(天府肉鸭×建昌鸭白羽系)进行了蛋氨酸需要的研究。以期确定蛋氨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蛋氨酸可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饲喂基础饲粮的肉鸭血浆尿酸以及血浆游离赖氨酸、精氨酸、甘氨酸、鸟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在后期饲喂高蛋氨酸水平的饲粮,可降低七周龄肉鸭的皮脂率,提高腿肌率。以体增重为主,综合考虑血浆尿酸、游离氨基酸和后期屠宰性能指标所确定的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天建杂交鸭前期(0—3周)0.390—0.441%、后期(4—7周)0.221—0.250%,建昌鸭前期(0—3周)0.310—0.374%、后期(4—7周)0.300—0.370%。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长吻南方鲶卵的氨基酸含量,供进一步研究鱼饲料中氨基酸的最适需要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麦籽粒内含物及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测定灌浆早期籽粒内含物中氨基酸及单宁的含量,明确了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的含量及17种氨基酸总量与抗吸浆虫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031*-0.4744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以酪氨酸等5种氨基酸及总含量作为反映品种抗吸浆虫的生理指标是切实可行的;高抗和中抗品种的单宁含量是高感和感虫品种的2.4-5.9倍,极显著地高于高感和感虫品种。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早期籽粒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与前人的推测不一致。因此认为抑制初孵幼虫浸入后小麦损失率的主要原因是抗生性和耐害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沼虾对饲料赖氨酸的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酪蛋白和5%明胶提供全蛋白氨基酸的基础上,用晶体氨基酸赖氨酸调节7个饲料赖氨酸水平(0.85%~2.95%),并以晶体天冬氨酸和谷氨酸(1∶1)补偿调节百分比;其它饲料氨基酸分别用晶体氨基酸调节到40%的日本沼虾肌肉蛋白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水平,配制7种精制试验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0.13 g的幼日本沼虾7周。结果表明,用不同试验饲料喂养日本沼虾7周后,虾的存活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对虾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虾体增重随饲料赖氨酸上升到1.90%不断增大,但超过此值后不再有显著变化。摄食饲料赖氨酸水平为1.55%~2.60%的试验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摄食饲料赖氨酸水平为0.85%的试验组。以虾体增重为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出日本沼虾对赖氨酸的需求量为:占干饲料的1.91%,占饲料蛋白的5.41%。并以此为基准,以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为参考,估算了其它各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分别为:精氨酸1.83%、组氨酸0.52%、异亮氨酸1.13%、亮氨酸1.80%、蛋氨酸0.66%、苯丙氨酸0.99%、苏氨酸0.81%、色氨酸0.27%、缬氨酸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