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嫣红蔓带芽嫩茎及茎尖的最适初代培养基是1/2 MS+BA 1.0 mg/L + NAA 0.05 mg/L,完全的MS配方易导致玻璃化;在继代培养时,交替采用增殖培养基1/2 MS+BA 0.3 mg/L +NAA 0~0.01 mg/L和增高培养基1/2 MS+BA 0.1~0.2 mg/L,这样便能保证既有较高的增殖率,繁殖的芽苗又比较长;嫣红蔓芽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IBA 0.01 mg/L.  相似文献   

2.
小叶丁香的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叶丁香的带花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茎段作为小叶丁香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是适宜的.初代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IBA,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IBA,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中加入3%蔗糖、8g/L琼脂,pH=6.1.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2200~2500lx.  相似文献   

3.
以灵菊七的茎尖、茎段(带芽)、叶和根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尖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初代培养过程中MS+0.2 mg/L NAA+2.0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MS+0.2 mg/L NAA为理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0.1 mg/L NAA+1.0 mg/L IBA是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最佳光照强度是800~1 000 lx.  相似文献   

4.
芦荟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库拉索芦荟的幼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 ,结果表明 ,本试验范围内其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6 -BA3 0mg/L +NAA0 2mg/L +AgNO3 4 0mg/L ,生根培养基以MS +NAA0 2~ 0 3mg/L为宜  相似文献   

5.
桔梗外植体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桔梗的茎尖、茎段、叶片进行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诱导茎尖、茎段和叶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 +6 BA 0 .8mg/L +NAA0 .2mg/L、MS +6 BA3 .0mg/L +NAA0 .1mg/L和MS +6 BA0 .1mg/L +NAA0 .0 5mg/L ,生根成苗的最佳培养基为 1/ 2MS +NAA0 .2mg/L  相似文献   

6.
以紫叶矮樱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采用5%NaClO处理20 min的效果最好,3月下旬到4月中旬为最适取材季节,启动培养以1/2 MS+6-BA 1.5 mg/L+NAA 0.05 mg/L为最佳培养基配方;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 MS+IBA 1.0 mg/L+IAA 1.0 mg/L,其次为1/2 MS+NAA1.5 mg/L。1周时,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合1/2 MS+IBA 1.0 mg/L+IAA 1.0 mg/L有根长出,20 d后平均生根数达2.0~5.4条,生根率为48.6%~94.7%。  相似文献   

7.
滁菊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衍明  褚芳玲  华如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30-4130,4159
采用改良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滁菊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滁菊茎段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茎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 mg/L NAA;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接种脱毒结果为,脱毒率>83%,茎尖成活率>42%.  相似文献   

8.
桔梗快速繁殖实验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DC.)的幼嫩茎尖、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桔梗的快速繁殖实验体系。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诱导分化培养基MS+6蛳BA1.0mg/L+NAA0.05mg/L;增殖培养基MS+6蛳BA0.4m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1/2MS+NAA0.5mg/L。  相似文献   

9.
中原牡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牡丹品种鳞芽为外植体,以改良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对中原牡丹诱导、继代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于中原牡丹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1.0 mg/L+KT 0.5 mg/L+IAA 0~0.5 mg/L+GA30.2~0.5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5~1.0 mg/L+KT 0.3 mg/L+GA3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4.0 mg/L+IAA 1.0 mg/L。  相似文献   

10.
以刺李的当年生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快繁试验.结果表明:刺李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NAA 0.3 mg/L+6-BA 0.7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5 mg/L+NAA 0.2 mg/L,生根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1.
玫瑰天竺葵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天竺葵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基以MS+BA1.0mg/L+NAA0.1mg/L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BA0.5mg/L+NAA0.05mg/L为宜,芽增殖倍数为5.8;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A0.6mg/L为宜,生根率达97.5%以上,平均生根数13.8条;移栽基质以泥炭土∶珍珠岩=3∶1为宜,成活率达98.3%。  相似文献   

12.
菊花品种唐宇金秋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品种唐宇金秋幼嫩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组合(6-BA,NAA)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宇金秋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诱导丛生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3.0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然后移栽到草炭∶珍珠岩∶蛭石(V∶V∶V=1∶1∶1)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成活率为94%。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并优化‘火焰’品种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火焰’品种彩色马蹄莲的球茎嫩芽为试验材料,对其组织培养无性繁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NAA;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6-BA+0.2 mg/L NAA;植株再生最适合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2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2.0 g/L活性炭。[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火焰’品种彩色马蹄莲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其快速繁殖及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金锦络石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金锦络石带顶芽或腋芽的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系统研究了外植体灭菌方法,生长素和分裂素的不同种类和浓度对无菌芽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了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乙醇45 s,HgCl2处理10 min较为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BA 1.5~3.0 mg/L和NAA 0.2 mg/L,增殖系数最高,达到7.9;生根培养基1/2MS+IBA 0.05 mg/L+NAA 0.15 mg/L,生根率可达90%多,根数为每株6~7条,平均根长在3 cm多,而且还有侧根生出。  相似文献   

15.
以花叶开唇兰的继代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培养基主要成分对花叶开唇兰组织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芽增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激素和蔗糖浓度,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4 mg/L+NAA 1 mg/L+2%蔗糖。影响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激素浓度,幼苗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 0.3 mg/L+2%蔗糖。  相似文献   

16.
以黄芩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植物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对腋芽的诱导和再生植株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6-BA1.5mg/L+IBA 0.2mg/L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腋芽萌发和生长;最有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IBA 0.5mg/L,幼芽的增殖系数高达11.9;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mg/L,生根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仙茅的快速繁殖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以仙茅无菌地下茎段为外植体,在蔗糖浓度为20 g/L,琼脂用量为6.5 g/L,pH值为5.8,温度为25℃的光照条件下,设3组培养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0-1.0 mg/L+NAA 0-1.0 mg/L,B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0.5-1.5 mg/L+NAA 0.2-0.8 mg/L,C生根培养基MS+IAA 0-0.5 mg/L)进行组培试验。[结果]最适合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1.0 mg/L+NAA 0.1-0.6 mg/L;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8-1.5 mg/L+NAA0.2-0.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1-0.3 mg/L。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8%-93%,丛生芽诱导率为93%-96%,生根诱导率为92%-96%。[结论]该研究为仙茅地下茎段的组织培养提供了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吴茱萸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吴茱萸的雌株嫩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配比对其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 BA +0.3 mg/L NAA,诱导率可达74.4%,且幼苗正常,无玻璃化现象;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BA +0.1 mg/L KT +0.3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4.61;以1/2MS+ 2.0 mg/LNAA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6%,平均生根数为5.4.[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吴茱萸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其优良雌性系的工厂化苗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水生美人蕉带有芽苞的根茎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MS BA1.0~4.0mg/L NAA0.2mg/L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分化出不定芽;MS BA6.0~8.0mg/L NAA0.2mg/L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在MS不加激素和MS NAA0.2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根分化。株高6~8cm出瓶用苔藓炼苗,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程天航  马玉心  陈实  吴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60-10761
[目的]为水果兰的快速繁殖及其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唇形科石蚕属香料植物水果兰的叶片、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再生体系的研究。[结果]最适的消毒处理是先加入2~3滴吐温80,用超声波振荡30 min,然后用2%NaClO消毒剂消毒8 min,总体污染率低于20%;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1/2 MS+2.0 mg/L 6-BA+0.3 mg/L 2,4-D;最适的继代培养基是MS+3.0 mg/L 6-BA+0.1 mg/L 2,4-D+0.2 mg/L KT;最适分化培养基是1/2 MS+1.0 mg/L 6-BA+0.5 mg/L 2,4-D的组合。[结论]初步确定了水果兰再生体系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