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温度及饵料对管角螺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升温及投喂饵料的方法,在水泥池培育已达性成熟年龄的管角螺113 d后,进行繁殖力的比较.[结果]升温组(28~29℃)亲螺比常温组提前16 d交配产卵,每个雌螺平均产卵2.2次,平均产卵囊数30.7个,而常温组每个雌螺平均产卵1.3次,平均产卵囊数为24.4个,且升温组的每个雌螺获得仔螺平均数比常温组多19%,差异显著(P<0.05).饵料试验中,投喂贝类组与投喂小杂鱼组产卵时间无明显差异,贝类组每个雌螺平均产卵2.4次,而杂鱼组为1.8次;产卵雌螺中每个雌螺所产卵囊数贝类组比小杂鱼组多18.3%,且差异显著(P<0.05).贝类组、小杂鱼组每个孵囊孵出仔螺平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贝类组每个雌螺获得仔螺的平均数比小杂鱼组多19.3%(P<0.05).[结论]在管角螺亲螺强化培育过程中,升温及投喂适口饵料均能提高其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国家标准MPN法、纸片法、改良MPN法(R-MPN)和疏水网格滤膜法(HGMF)对50个海水及牡蛎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MPN法和HGMF法的检出量比另外2种方法高,差异显著(P<0.05)。纸片法的特异性最高,其次是HGMF法,R-MPN法和MPN法的特异性相对较低。本文通过比较4种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的检出量和特异性,以期为今后的检测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乐清湾海水养殖贝类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浓度特征.[方法]以乐清湾海域为例,研究了3个采样点(青屿、七一塘、八一塘)9个贝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化学离子源检测方法对PBDEs的39种同系物在海水养殖贝类(泥蚶、蛤蜊、蛏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该海域中泥蚶和沉积物中PBDEs含量做定量分析.[结果]泥钳、蛤蜊、蛏子样品中∑PBDEs的含量分别为1 349.3~2288.9、1378.2~2927.9和1 509.8 ~3057.8 ng/kg(干重).贝类中PBDEs的浓度为1.35 ~3.06 ng/g(干重),平均值为2.01ng/g(干重),3个站位总PBDEs的浓度从高到低排列是青屿、七一塘、八一塘.该海域泥蚶和沉积物中PBDEs的含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台州沿海养殖环境沉积物中PBDEs的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4.
实验猴志贺氏菌检出、血清分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动物国家标准(GB/T 14926.47-2001)的检验方法,对144份待出口实验猴粪便样品检测,检出志贺氏菌2株,阳性检出率1.39%。血清学分型,均属于B群志贺氏菌,血清型分别为X变种和Y变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对先锋V、氟哌酸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沿海贝类养殖中污染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情况,于2007年和2008年对广西沿海钦州和防城海域采集的近江牡蛎、北海海域采集的文蛤,进行了腹泻性贝类毒素(DSP)含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2007年检测24个近江牡蛎样品中,DSP检出9个,检出率为37.5%,14个文蛤样品中DSP检出2个,检出率为14.3%;2008年采集近江牡蛎50个样品中,15个样品检出DSP,检出率为30%,27个文蛤样品,10个样品检出DSP,检出率为37%.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DSP贝类污染和DSP中毒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大鳞副泥鳅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800尾初始体质量为(5.91±0.03)g的泥鳅苗,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含酵母培养物0、1%、2%、3%的饲料,标记为对照组、YC1处理组、YC2处理组、YC3处理组,常规饲养8周.[结果]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2%酵母培养物能提高大鳞副泥鳅的存活率(P<0.05),其中YC1处理组存活率最高,达到99%;YC1处理组饲料系数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YC3处理组(P<0.05).YC3处理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酵母培养物添加组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YC2处理组显著高于YC3处理组(P<0.05),与YC1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YC1处理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YC2、YC3处理组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YC1处理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高并且明显远高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YC1、YC2处理组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C3处理组(P<0.05),YC1与YC2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酵母培养物添加组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酵母培养物添加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YC1处理组绒毛高度最高,隐窝深度最低.YC1处理组肝脏结构较为完整,小叶结构明显,肝细胞界限较为清晰,细胞核大多位于细胞中央,肝血窦中可见血细胞.[结论]综上所述,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大鳞副泥鳅的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并且提高了大鳞副泥鳅的免疫能力,其中1%酵母培养物添加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从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例中分离病原菌、检测其优势血清型,并经动物致病性试验探讨其优势血清型菌株的致病能力,为临床选用疫苗提供血清型依据,并为灭活苗的制备及药敏试验提供菌株.对临沂市不同区域的23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12份疑似仔猪黄痢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对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生化试验、毒力试验、血清学鉴定,分析出其优势血清型;取三日龄仔猪进行了优势血清型菌株致病性试验.112份病料中分离出了10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90.2%;不同区域猪场流行的血清型有较大差异,在101个分离株中,7株未能定型、4株自凝,其余90株能定O型血清型,这些定型菌株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O54,O115,O149,这四种血清型共占定型菌株的56.7%.上述四种优势血清型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分别是100%、75%、100%、100%,致病率和致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目前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原菌的O型血清型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O54,O115,O149 .四种优势血清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邱索平  凌华枢  陈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30-10731
[目的]为志贺氏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3岁的健康食蟹猴的230份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可疑菌株,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氧化酶实验、血清型分型和生化实验。[结果]从230份食蟹猴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出3株可疑菌株,阳性检出率为1.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实验和血清学检测,3株可疑菌株均被鉴定为志贺氏菌B群,其中2株血清型为2α型,1株血清型为Y变种,属于主要流行菌群。3株可疑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符合志贺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结论]该研究可保证出口试验猴无感染志贺氏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胎次增加有延长的趋势;不同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春季节产犊间隔明显高于夏秋季节;不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犊间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延长.[结论]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产犊间隔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热应激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对新广黄公鸡和怀乡公鸡进行热应激处理,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QCRB基因在新广黄公鸡和怀乡公鸡心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对黄羽肉鸡体重、心脏相对重和心脏UQCRB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新广黄公鸡和怀乡公鸡21、28 d体重以及28 d心脏绝对重显著高于怀乡公鸡(P<0.05),2种公鸡心脏相对重差异不显著。28 d试验组新广黄公鸡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广黄公鸡21 d心脏UQC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怀乡公鸡(P<0.05)。热应激显著降低了新广黄公鸡28 d心脏UQC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心脏UQCRB基因表达与黄羽肉鸡生长速度相关,在肉鸡其他组织器官的表达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简称VP)污染值概率分布,评估其膳食致病风险,依据GB 4789.7-2013规定方法,对分层随机采集的烟台海域7类420种鲜活海产品进行VP检测,并借助@Risk软件进行数值拟合.结果表明,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VP总体污染率为23.33%,双壳类最高为26.28%,其次是头足类(25.00%)、棘皮类(25.00%)、鱼类(23.29%)、甲壳类(23.21%)、腹足类(18.75%)、海藻类(16.00%).腹足类污染值概率分布为贝塔分布、海藻类、棘皮类和双壳类指数分布,甲壳类极值分布、头足类三角分布、鱼类伽玛分布.黄、渤海海域海产品中VP总体污染率持平,VP污染值均为指数分布.第三季度水产品中VP污染率最高,各季度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00171),第二、三、四季度VP分布分别为贝塔分布、极值分布和指数分布.鱼类的VP膳食致病风险概率值最高为1.97×10-4,其次为双壳类>头足类>甲壳类>棘皮类>腹足类>海藻类,全年的VP致病人次数均值为5.04×10-4次/人·年.说明烟台海域鲜活水产品普遍存在VP的污染,具有一定的膳食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扇贝养殖的安全生产以及扇贝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对黄渤海不同养殖海域扇贝体内锌、铅、镉、铁、铜、锰、铝、铬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海洋生物质量》等卫生要求进行比较,进行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试验表明,14种样品中铅含量均不超过0.5 mg/kg,未超过国家标准,且3号、6号样品中铅含量均低于0.1 mg/kg;铜含量均不超过50 mg/kg,未超过国家标准;14种样品中镉的含量均超过0.5 mg/kg,其中11号扇贝镉含量最高,超过国家标准9倍。进行比较后得出,黄渤海区域内扇贝重金属含量大多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结论]各海域扇贝中铅、铜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镉含量均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部分海域扇贝中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舟山市海水养殖贝类质量安全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对舟山地区60批次贝类样品开展调查,覆盖舟山主要养殖品种和外地在舟山市场销售的品种,包括贻贝、缢蛏、扇贝、泥蚶、毛蚶、杂色蛤和文蛤。监测指标包括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铅、镉、甲基汞和无机砷。结果表明,贝类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有9批次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有6批次样品为阳性,60批次样品的综合评价均为合格,说明2015年舟山市海水养殖贝类总体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54-5558
[目的]分析一次渤海气旋引发的大风成因。[方法]选取烟台浮标站和纪姆岛自动站作为实况参照资料,对2010年4月26~27日发生在烟台的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此次大风天气是由于高空强冷空气入侵,促使地面低压快速发展加深为渤海气旋造成的,而高空风动量下传作用使地面风速加大。天气在线和烟台Grapes模式在此次大风预报过程中,对大风的量级、风向以及影响系统预报基本准确,尤其是对10m风场预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结论]该研究为今后此类大风的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toxR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检测,探讨toxR靶基因能否准确检测副溶血性弧菌,从而消除其他研究者对该基因特异性的疑虑。[方法]采用SN/T1870—2016中副溶血性弧菌toxR的引物探针对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亲缘关系接近的弧菌标准菌株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证实该引物探针只能扩增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他弧菌诸如溶藻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等未得到扩增。[结论]证实SN/T1870—2016中toxR的引物探针特异性高。该研究可为各检测机构提供数据支持,为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与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上海市鲜活贝类流通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上海市场上的贝类有30多种,常见贝类有缢蛏、文蛤、中华圆田螺、杂色蛤、彩虹明樱蛤、扇贝、贻贝、青蛤、栉江珧和国产牡蛎等。研究还表明上海销售的贝类基本由外地运来,来源地相对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及湖北。上海每年约有20 152 t鲜活贝类来自原产地市场,约17%高档贝类直接销售到宾馆酒店,约83%的中低档贝类经农贸市场销售到消费者。还得出了中低档贝类不同的流通渠道、贝类流通市场的特征、提出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上海市鲜活贝类市场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汇集了1982年4月至1983年4月,1985年4月,1986年10月,1987年5月和1988年5至6月,以及1992年8月至6月各时段的渤海和黄海多种基础调查的鱼卵、仔稚鱼表层水平拖网资料。调查期间共采集了98种硬骨鱼类的于卵、仔稚鱼。详细阐述了其产卵期、卵径和油球径的大小、卵膜和卵黄构造、孵化时间和初孵仔鱼大小等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强黄渤海潮波数值研究,采用FVCOM海洋数值模式进行试验并对其底摩擦项进行了改进,对黄渤海的潮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37个潮位站和3个海域海流的实测资料,对比了调和常数、潮位和潮流数据,计算结果均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准调和分析,绘制了黄渤海的潮汐潮流同潮图、潮汐潮流性质分布图、潮流椭圆图和潮致余流图。结果表明:模拟区域存在4个无潮点和8个圆流点;潮汐主要以半日潮汐为主,全日潮汐分布在秦皇岛外海、海州湾外海和老黄河口近海;潮流主要以半日潮流为主,全日潮流分布在渤海海峡东南部,近岸表现为往复流,外海表现为旋转流。  相似文献   

19.
渤、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与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本文汇集了1982年4月至1983年4月,1985年4月,1986年10月,1987年5月和1988年5至6月,以及1992年8月至6月各时段的渤海和黄海多种基础调查的鱼卵、仔稚鱼表层水平拖网资料。调查期间共采集了98种硬骨鱼类的于卵、仔稚鱼。详细阐述了其产卵期、卵径和油球径的大小、卵膜和卵黄构造、孵化时间和初孵仔鱼大小等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上海市鲜活贝类流通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上海市场上的贝类有30多种,常见贝类有缢蛏、文蛤、中华圆田螺、杂色蛤、彩虹明樱蛤、扇贝、贻贝、青蛤、栉江珧和国产牡蛎等。研究还表明上海销售的贝类基本由外地运来,来源地相对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及湖北。上海每年约有20 152 t鲜活贝类来自原产地市场,约17%高档贝类直接销售到宾馆酒店,约83%的中低档贝类经农贸市场销售到消费者。还得出了中低档贝类不同的流通渠道、贝类流通市场的特征、提出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上海市鲜活贝类市场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