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H-FABP和HSL基因多态性对苏淮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HinfI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mm)(P〈0.01),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6mm,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P〈0.05)。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69%,极显著高于hh型个体(54.84%)(P〈0.01),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69%,显著高于hh型个体(P〈0.05)。HH—Dd—Aa单倍型背膘最薄(19.73mm)、瘦肉率最高(60.9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HSL基因G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79mm,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20.23mm)(P〈0.01),A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8mm,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89%,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54.04%)(P〈0.01),A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52%,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提示:H-FABP、HSL基因可以作为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猪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2.
选取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提高日粮纤维含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为主要纤维源,将生长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3%提高到6%,对生长猪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而将生长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3%提高到8%,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料重比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高日粮中的纤维含量,对屠宰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背膘厚、腹脂率、脂肪率随纤维含量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而瘦肉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将生长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3%提高到8%,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中粗脂肪的含量(P〈0.05),对粗蛋白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猪部分免疫性状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通城、瑞典长白(下称长白)、英国大白(下称大白)纯种以及长大通和大长通三元杂种猪的161头个体的部分免疫性状与其生产性状(生长、胴体、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1)免疫性状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红细胞数(RBC)、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蛋白(TP)与日增重呈弱负相关,r值在-0.17~-0.35之间(P〈0.05);DTH、IgG、TP与达上市体重日龄呈弱正相关,r值在0.20~0.25之间(P〈0.05)。(2)部分免疫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相关:DTH分别与胴体长、胴体斜长、胴体净重、腿臀比率和腿臀肉骨率呈弱负相关,r值在-0.18~-0.25之间(P<0.05);与板油率和内脂率呈弱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P〈0.01),0.22(P<0.01)。RBC、TP与胴体长、肋骨数、眼肌面积、胴体净重、屠宰率、腿臀比率、腿臀肉骨率间呈弱负相关,r值在-0.16~-0.36之间(P<0.05);与三点背膘厚均值、6~7肋间背膘厚、10肋背膘厚、板油率、内脂率性状间呈弱正相关,r值在0.18~0.35之间(P<0.05)。TP与胴体斜长和屠宰率呈弱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P〈0.01)、-0.24(P<0.01)。IgG与屠宰率和胴体净重呈弱负相关,r=-0.17(P〈0.05)。(3)部分免疫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的相关:DTH、TP与滴水损失呈弱负相关,r分别为-0.26(P〈0.01)和-0.19(P<0.05)。RBC与系水力呈弱正相关,r=0.34(P〈0.01),TP与大理石评分呈弱正相关,r=0.20(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免疫性状与生长、胴体性状间呈不利相关,与肉质性状间呈有利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超微粉碎茶粉对育肥猪生长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用240头平均体重65 kg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分别饲喂添加超微粉碎茶粉0,05,10和20 g·kg-1饲料。试验为期40天,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每头猪分别称重,计算增重、平均日增重、耗料和耗料增重比。于试验结束日采用piglog 105 猪胴体瘦肉率超声波测定仪检测猪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猪6头(3公3母)进行屠宰,采血样,测定胴体长、各部位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尿素氮。结果表明: 添加不同量的超微粉碎茶粉对猪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添加茶粉后活体估测胸腰结合部背膘厚分别降低119 mm(P>005),342 mm(P<005)和410 mm(P<005),眼肌面积分别提高970%,870%和1007%(P<005),瘦肉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屠宰试验,除胸腰结合部(P<005)外,添加茶粉对其他部位的背膘没有显著影响(P>005),眼肌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血液指标测定,添加茶粉后降低了血脂和胆固醇(其中20 g·kg-1添加组,P<005),而血糖和尿素氮含量不显著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超微粉碎茶粉在不影响猪增重的情况下,一定程度改善猪的胴体品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商品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甜菜碱、VE和B族维生素对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及胴体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0g/100kg甜菜碱、45g/100kg B族维生素(简称VB)和20g/100kg VE的试验组日增重都明显提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2g(P〈0.05)、43.7g(P〈0.05)和29.8g(P〈0.05),料重比三个试验组比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P〉0.05)。甜菜碱、VE和VB对试验猪的胴体内品质都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甜菜碱组和VB组的眼肌面积分别提高22.54%和17.29%;背膘厚VE组和甜菜碱组分别降低23.13%和14.18%;瘦肉率VE组、甜菜碱组和VB组分别提高10.36%(P〈0.05)、7.42%(P〉0.05)和4.62%(P〉0.05)。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甜菜碱组和VE组分别提高18.87%、20%和18.87%、30%,失水率VE组降低48.47%。肌内脂肪VE组、VB组和甜菜碱组分别提高25%、23.93%和10.71%。利用综合选择指数就甜菜碱、VE和VB对试验猪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VE对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和内质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对119头大约克夏后备猪生产性能的测定结果:平均日增重628.78g,饲料转化率3.14:1,屠宰率76.30%,背膘厚3.01cm,胴体瘦肉率56.24%。除个别猪系水力不良外,其它肉质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7.
选择健康、体重在6 0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阉公猪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饲喂在同一栋猪舍。对照组为常规日粮,试验组添加复合肉质改进剂(0 .2 % ) ,研究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肉质改进剂后,能提高猪的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同时,对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指标有较大改善作用,显著增加或提高猪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P <0 .0 5 ) ,降低背膘厚度(P <0 .0 5 ) ,降低背长肌的L 值(P <0 .0 1)和滴水损失(P <0 .0 5 ) ,改善肉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B超仪对 3个猪种共 2 0头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进行了活体测定 ,分析其测定结果与A超活体、屠宰后胴体及胴体瘦肉率的关系 ,探讨B超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B超活体测定值与A超活体、胴体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p <0 .0 1)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与胴体瘦肉率为负相关 ,B超活体测定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为正相关 ,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并建立了胴体瘦肉率对B超活体测定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23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公母各半)80头,随机分为试验A、B、C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B、C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金三维”400、500,600mg·kg^-1,以研究“金三维”对猪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金三维”,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校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B组背膘厚明显降低(P〈0.05)、肌肉嫩度得到改善(P〈0.05)、滴水损失降低;熟肉率则以B组为最高(P〈0.05);A、B、C大理石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可以看出,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金三维”500mg·kg^-1可以改善肥育猪的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饲喂不同能量、粗蛋白水平的饲粮,研究其对育肥后期三江白猪的生产性能及胴体指标和肌肉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高蛋白饲粮组日增重最高;低能高蛋白饲粮组取得理想的饲料报酬和较高的胴体瘦肉率(P〈0.05);低能低蛋白饲粮组与高能高蛋白饲粮组屠宰率较高(P〈0.05);高能低蛋白饲粮组的背膘较厚差异显著(P〈0.05);各组的pH值差异显著(P〈0.05),均没有劣质肉出现;高能低蛋白饲粮组的肌肉嫩度较差(剪切力值较高)(P〈0.05);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胴体特性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选用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6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西药组和西药组,饲养试验后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能明显改善生长育肥猪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与西药组和对照组相比,中药组猪的胴体瘦肉率分别提高5.79%(P<0.05)和6.51%(P<0.05),脂肪率分别降低31.41%(P<0.05)和33.31%(P<0.05),板油重(腹脂)分别减少22.16%(P<0.05)和38.87%(P<0.05),眼肌面积分别增加10.92%(P<0.05)和11.92%(P<0.05),平均背膘厚分别下降28.21%(P<0.05)和29.34%(P<0.05);失水率分别降低5.03%(P<0.05)和9.69%(P<0.05),贮存损失分别下降20.35%(P<0.05)和20.00%(P<0.05),熟肉率分别提高6.03%和4.5%( P>0.05);肌间脂肪含量分别提高52.77%(P<0.01)和28.90%(P<0.01);肉品风味改善,具有肉质细嫩、肉味郁香、汤味鲜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种鸽生产性能和血常规的影响。选用健康且繁殖周期基本一致的白羽王鸽种鸽72对,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4对,分别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中草药组。试验期间统计周采食量,测定产蛋数、蛋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并在产蛋后第2天翅静脉采血,用于测定血常规。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蛋重无显著差异(P0.05);中草药组种蛋受精率最高,抗生素组产蛋率最低;中草药组显著提高了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P0.05),抗生素组显著降低了种鸽红细胞体积、血小板数量、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大型血小板比率(P0.05),中草药组和抗生素组显著降低了血液血红蛋白质量(P0.05),两者对血常规其他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种鸽生产性能和血常规指标,中草药添加剂在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同时,对种鸽血常规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10周龄体重相近的雌性黄羽肉鸡(肉杂鸡)4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每组100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加丽素红和加丽素黄5和10 mg·kg-1、10和30 mg·kg-1、20和50 mg·kg-1。结果表明,添加加丽素红和加丽素黄对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无显著影响(P0.05),可极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皮肤和腹部脂肪RYCF值(P0.01)。  相似文献   

14.
选用55周龄的健康海兰蛋鸡7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土霉素0.015%,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1%,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2%。结果表明:试验2组、3组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84%(P〈0.05)和2.56%(P〈0.05);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4.12%(P〈0.01)和17.23%(P〈0.01);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03%(P〈0.05)和14.07%(P〈0.05);综合各项指标以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1%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选用38~40周龄的健康苏禽三凤绿壳蛋鸡和海兰蛋鸡各180只,按品种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两品种蛋鸡之间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海兰蛋鸡相比,绿壳蛋鸡的产蛋率低18.97%(P〈0.05),平均蛋重低19.23%(P〈0.05),只日耗料量减少35.49%(P〈0.01),料蛋比低1.42%(P〉0.05),破损率、次蛋率分别低36.25%(P〈0.05)、52.63%(P〈0.05);蛋中脂肪含量高17.21%(P〉0.05),胆固醇低4.4%,蛋白质含量高7.99%(P〉0.05),蛋壳厚度高12.5%。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温环境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65.90±3.37)kg 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公,5头母),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02%,2组、3组为试验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和12.0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温度为29.53~31.16℃条件下,2组、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提高2.49%和1.81%,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血清皮质醇(F)、T3、T4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5%和19.13%,差异均显著(P <0.05);氮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粪氮排泄量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8%和25.64%,差异均显著(P <0.05)。由此可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未能缓解热应激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添加剂饲喂猪肉中CPK,GPI活性和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添加中草药和常规抗生素试验猪的背最长肌进行相关酶测定,发现磷酸肌酸激酶(CP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的活性,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54%和20.04%(P<0.05).屠宰及肉质试验表明,试验组的瘦肉率及眼肌面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79%和8.48%(P<0.05),而脂肪率、膘厚、失水率和贮存损失则分别下降31.40%,28.21%,50.03%和20.35%(P<0.05).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饲养模式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3种饲养模式,分别为3层笼养、网上平养和户外散养.结果表明,笼养模式的肉鸡生长速度在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较高,而后期低于平养肉鸡,全期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笼养和平养肉鸡相比,散养肉鸡胫骨长度、腿肌率和皮下脂肪厚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屠宰率略高(P>0.05).以平养方式饲养的肉鸡胸肌率最高,为34.19% (P<0.01).散养模式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9.
王飞  李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63-165,167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及生产性能相近的430日龄健康罗曼蛋鸡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预试期1周,正试期为6周。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组间的产蛋率、蛋壳颜色、平均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软破壳蛋率、料蛋比、采食量、哈夫单位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蛋的比重显著增加(P0.05),蛋壳厚度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颜色改善极显著(P0.01),灰分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能显著的改善鸡蛋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中草药添加剂在生长育肥猪生产上取代抗生素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用27头胎次相近、80日龄平均重为3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进行生长肥育饲养试验。试验设抗生素(A)对照组,生长肥育猪阶段分别设中草药配方(B)作为试验组。试验结果表明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对生长育肥猪的日均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料重比(F/G)的影响与抗生素组(金霉素)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