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雏鸭实用饲粮锌的适宜添加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喂给1~35日龄建川鸭二种蛋白水平和不同含锌量的植物性饲粮,测定了不同锌水平饲粮对雏鸭生长和某些组织锌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蛋白质水平与锌吸收、利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雏鸭(1~35日龄)风干饲粮锌的适宜添加量为54ppm(总锌为71ppm),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能提高锌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用饲养试验法研究了前期日粮能量浓度对后期肉仔鸡生长强度、累积增重、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由前期(0~28日龄)给饲不同能量浓度日粮(AME,Mcal/kg,Ⅰ—2.50,Ⅱ—2.70、Ⅲ—2.89、Ⅳ—3.10、Ⅴ—3.25、Ⅵ—3.35)的六个试验组,分别随机选择Arbot Acres品种商品代28日龄公、母混合肉仔鸡84只,等分6个重复组,每组试鸡14只,共计504只。以重复组为单位笼养、群饲、测试有关数据。各处理组鸡笼均匀配市于半封闭式鸡舍的不同部位.上述各组试鸡,于后期(29~56日龄)换饲能量浓度为3.14的同一日粮。试验测得,前期日粮能量浓度越低,后期生长强度越高(%,第Ⅰ,Ⅱ,Ⅲ,Ⅳ,Ⅴ,Ⅵ组分别为215.7、188.0、170.8、168.7、155.5.147.2)、累积增重越大(克,第Ⅰ—Ⅵ组分别为1467.3、1437.6、1379.7,1422.5、1368.8、1368.7)、每公斤增重的AME消耗量(Kcal,第Ⅰ—Ⅵ组分别为7341、7548、7882.7922、8042、8130)和耗料量(公斤,第Ⅰ—Ⅵ组分别为2.34、2.40、2.51、2 54、2.56、2.59)越低,明显地表现出肉仔鸡在后期日粮能量浓度提高以后,对前期生长的补偿作用.据各项测值综合分析,肉仔鸡前、后期日粮能量浓度分别为“3.10~3.25(前)和3.14(后)”时最佳,此时56日龄仔鸡体重为2265.5~2249.1克,每公斤增重耗料2.22~2.18公斤、耗AME6955~6854 Kcal,0~56日龄累积耗料4930.1~4824.5克/只。受饲料条件限制,难以配制高能量浓度平衡日粮时,采用能量浓度为“2.7~2.9(前期)、3.1(后期)”的能量浓度组合方案,亦可取得同上述最佳能量浓度组合方案相近的56日龄体重(2202.4~2187.3克)和耗料比(2.25~2.26公斤/公斤);此时前期日粮的麸皮用量高达14~25%。添加油脂饲料高达6%,可有效地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并获得理想的生产水平,就实际应用而言,它取决于由其赢得的经济效益是否能抵补得上提高了的饲料费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含钙0.88%和1.78%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含锌29ppm,添加0.10和40ppm锌(ZnSO_4·7H_2O)。结果表明,随着饲粮锌水平的提高,雏鸡增重显著提高(P<0.01),这种效应随着雏鸡周龄的增长愈趋明显。饲粮高钙使雏鸡前期增重显著降低(P<0.01),后期效应愈趋缓解。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饲粮锌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1),饲粮高钙使之显著降低(P<0.01)。饲粮加锌使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加锌组(P<0.05),饲粮高钙使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使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1),而血清总蛋白含量不受饲粮钙水平显著影响(P>0.05)。肝脏(P<0.05)、肾脏(P<0.01)、胰脏(P<0.01)、胫骨(P<0.01)以及粪便排泄物(P<0.01)中锌含量随饲粮锌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肺脏锌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饲粮高钙使肾脏(P<0.05)、肺脏(P<0.01)、胫骨(P<0.05)锌含量显著降低,使粪便排泄物中锌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含锌29ppm,不能满足雏鸡维持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饲粮高钙时,饲粮总锌69ppm为宜。  相似文献   

4.
评估鸡锌营养状况的标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锌金属酶活性和组织锌沉积等生化指标评估鸡营养状况的研究结果,缺锌火鸡胫骨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下降;多数学者认为,判定鸡锌的需要量,以血清ALP活性为敏感指标,血清ALP活性不仅与饲粮锌水平有线性相关,也与不同组织锌浓度呈强相关.试验证明,蛋鸡血浆锌与皮肤、肌肉、肝、肾、肺、骨等组织锌呈显著相关;而且血液锌的不稳定可能与组织器官锌的沉积和排出有关.在综合评估鸡锌的生长和生理需要量时,宜检测与锌有关的敏感生物活性物质和组织含量.  相似文献   

5.
植物甾醇对肉仔鸡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植物甾醇水平对1-21和22-42日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及对42日龄肉仔鸡器官发育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植物甾醇对肉仔鸡饲用的生物安全性。【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4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按平均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0只鸡(公母各半),分为6个重复笼饲养,每个重复笼10只鸡,公母各5只。分别饲喂含植物甾醇300 mg•kg-1 的基础饲粮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植物甾醇为80、400和800 mg•kg-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分为两个阶段:1-21日龄和22-42日龄。用SAS9.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饲粮添加植物甾醇对肉仔鸡前期(1-21日龄)日增重、采食量、耗料增重比和死亡率及对肉仔鸡后期(22-42日龄)日增重、耗料增重比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肉仔鸡后期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400 mg•kg-1处理组肉仔鸡后期的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80 mg•kg-1添加组(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对21日龄肉仔鸡多数血浆生化指标和42日龄肉仔鸡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21日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肌酐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800 mg•kg-1植物甾醇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400 mg•kg-1植物甾醇降低21日龄肉仔鸡血浆肌酐浓度(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除对42日龄肉仔鸡胰脏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外(P<0.05),对其他器官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80和400 mg•kg-1添加组42日龄鸡胰脏相对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对21日龄和42日龄肉仔鸡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另外,42日龄肉仔鸡的重要器官均未观测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饲粮添加80-800 mg•kg-1的植物甾醇水平对肉仔鸡多数生长性能指标、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血浆系列生化指标和脏器发育均无不良影响,鸡只均未出现毒性反应;因此,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的本底植物甾醇含量约为300 mg•kg-1的条件下,肉仔鸡饲粮中植物甾醇的最高添加量定为80 mg•kg-1,即饲粮中总植物甾醇含量为400 mg•kg-1对肉仔鸡饲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用72头45~50日龄的长白×成华杂交一代仔猪,采用Ⅰ型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一个月的饲养试验,探讨不同组合的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以及各种处理因素对血浆铜兰蛋白浓度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30kg一仔猪的饲粮中含消化能14.6MJ/kg,赖氨酸1.05%,蛋白质18%,铜125ppm,抗菌素组合a时可获得最佳增重效果。血浆铜兰蛋白浓度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1)。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地受饲粮铜浓度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补饲精料对云南半细毛羊增重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以筛选适合云南半细毛羊的精料补充料配方。[方法]采取单因子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补饲高、中、低3种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和1个对照组对48只云南半细毛羊(雌、雄各半)增重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补饲高、中、低3种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绵羊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76%、94%和110%,每只羊收益分别增加106.19、145.83和179.64元;云南半细毛羊在生长前期(3~6月龄),羊只对精饲料的消化能力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在生长后期饲喂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反而使羊只产生补偿代谢,除对精饲料中的干物质消化率逐渐提高外,对其余养分的消化率均是先降低后升高。[结论]补饲精料能极显著提高云南半细毛羊的日增重和收益;建议云南半细毛羊3~5月龄公羊补饲营养水平参考该试验前期低水平标准进行,母羊参考试验前期中水平标准进行,而6~9月龄公、母羊补饲营养水平均参考该试验后期的高水平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8.
比较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下硒补给时间对内鸡生长性能及肌肉硒沉积的影响.选用288只1日龄AA,2×3因子随机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日粮高蛋白质水平(美国NRC标准的105%)下内鸡各阶段平均体重、日均耗料量均高于低蛋白水平(NRC标准)(P<0.01),料肉比低于低蛋白质水平(P<0.05).低蛋白日粮提高了42日龄肉鸡胸肌硒含量(P<0.01),对49日龄肌肉硒含量没有影响(P>0.05).0~6周龄低蛋白水平组死亡率较高蛋白水平组显著降低10.19%(P<0.05).有机硒补给时间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肌肉中硒沉积影响显著(P<0.01):42日龄胸肌硒含量在全期补给组显著高于分阶段补给组,且后期补给显著高于前期补给,腿肌硒含量全期与后期补给无差异,但都显著高于前期补给组;49日龄胸腿肌硒含量全期补给有机硒组极显著高于后期补给组.高蛋白质日粮能有效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但不利于肌肉中硒的沉积;持续补给硒较分阶段补给更能提高肌肉中硒的沉积量,后期补给同前期补给相比对肌肉硒沉积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湖羊公羔为试验对象,探究早期断奶补饲和育肥前、后期饲粮NDF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计算试验因素间的叠加效应,筛选出最佳的组合饲养方式。【方法】选取体重[ (8.26±2.14) kg]、日龄[(20±2) d]接近的健康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只;饲粮NDF水平设置:育肥前期低(33%)高(38%)水平,育肥后期低(28%)高(33%)水平。4组处理分别为:早期断奶+育肥前低NDF饲粮+育肥后低NDF饲粮(EW-LL);早期断奶+育肥前期低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LH);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高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HH);随母哺乳+育肥期前高NDF饲粮+育肥期后期高NDF饲粮(ER-HH)。早期断奶羔羊在20日龄由随母哺乳逐渐过渡到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开食料,所有试验羔羊育肥周期为61-180日龄。试验期160 d。测定羔羊不同阶段体重和采食量,在羔羊2、4、6月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4组羔羊全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除46—65日龄,其余各阶段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早期断奶羔羊21—65日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早期断奶组中,育肥前后期均采食低NDF水平饲粮的羔羊121—180日龄时颗粒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早期断奶组羔羊哺乳期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能氮利用率低于随母哺乳组。进入育肥期后,消化代谢能力优势转移,育肥前期低NDF组羔羊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叠加效应分析EW-LL组全期日增重增效最高,但早期断奶和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这两种饲喂方式的叠加效果为-50.57%。【结论】从整个育肥周期来看,早期断奶补饲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育肥前期低NDF水平饲粮育肥效果相比高NDF水平效果较差;而育肥后期试验羔羊饲粮相同时,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的羔羊增重效果优于饲喂高NDF饲粮的羔羊。综合羔羊整个饲养阶段生长和消化代谢情况分析,饲养效果明显的4组顺序为EW-LL>EW-LH=EW-HH>ER-HH。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组合为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33%+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28%。  相似文献   

10.
用LOHMANN品种肉仔鸡608只进行两次试验,研究了棉仁(籽)饼—玉米型饲粮的应用问题,单因子设计。第一次试验给饲八种试粮:(1)、棉仁饼(CSM)为0,游离棉酚(FG)为0;(2)、CSM为7.5%,FG为111ppm;(3)、(2)+亚铁离子(Fe~(++))111ppm;(4)、CSM为15.0%,FG222ppm;(5)、(4)+F~(++)222ppm;(6)CSM为30%,FG为444ppm;(7)、(6)+Fe(++)444ppm;(8)、(6)+L—赖氨酸(Lys)。第二次试验给饲4种试粮:(9).CSM:大豆饼(SBM)=20:80,粉料;(10).CSM:SBM=50:50,粉料;(11).CBM:SBM=100:0,粉料;(12)、(11),颗粒料。结果:(1)、CSM配比为0—7.5—15.0—30.0%,FG为0—111—222—444ppm时,不经任何脱毒处理,各组49日龄增重(分别为1779.3—1853.8—1861.3—1819.0克)、累积耗料(分别为3978—4217—4208—4158克)、耗料比(分别为2.24—2.27—2.26—2.29)等均未随FG水平提高而产生有规律的明显差异;鸡肝脏残留FG均在安全水平以下;氰化高铁血红蛋白(CNMHb)在正常生理范围以内。(2)、日粮FG为111—222—444ppm时,分别添加111—222—444ppm的Fe~(++)后,对试粮各项生产指标、能量代谢率、蛋白质表现存留率、鸡肝脏残留FG水平、血液CNMHb量均未发生明显影响。(3)、当CSM:SBM分别为20:80、50:50、100:0,构成等蛋白质(%),不等能量浓度(不以饲料脂肪调整)的试粮,试鸡各项生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4)、CSM配比为30%时,添加L—Lys,将Lys:精氨酸(Arg.)由1:1.6~1.7调整为1:1.2。结果,Lys:Arg.平衡组(为1:1.2时)试鸡49日龄体重明显较高,但累积耗料量、耗料比,试粮能量代谢率、蛋白质表观存留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用棉仁饼100%地取代豆饼的低能量浓度试粮,经颗粒加工后,其饲料进食量,增重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添加不同剂量锌对固始鸡生长性能与胫骨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制定鸡饲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固始雏鸡为试验动物,在基础饲粮含锌量35.3 mg/kg基础上研究不同剂量外源锌(0、30、60、90、120 mg/kg)对其生长性能、腿病率和胫骨锌沉积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外源锌对固始鸡生长性能与腿部发病率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60、120 mg/kg外源锌添加组鸡的日采食量和饲料效率最高,腿病率最低;锌添加量为60 mg/kg时,鸡的生长性能最佳,鸡胫骨中锌的沉积量基本达到最高水平;锌添加量为90 mg/kg时,鸡胫骨中的锌沉积量达到平衡,且腿病率最低。[结论]该试验中,外源锌的添加量以60~90 mg/kg为宜,即固始鸡对锌的需要量为96.3~125.3 mg/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48头21日龄断奶仔猪,平均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00ppm锌,基础日粮+250ppm铜,基础日粮+3000ppm锌+250ppm铜。在试验的0d、第7天、第14天、第21天称重,统计饲粮投入量和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化验血清中铜浓度和锌浓度,比较提高饲料中微量元素锌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牛至油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1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速大肥(维几尼亚霉素)15mg/kg,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牛至油100mg/kg作为试验组,研究日粮添加牛至油后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分两个阶段,前期1~3周龄,后期4~6周龄,每个阶段始末称重。28日龄和42日龄分别翅膀下采血用β微量法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ND抗体水平;42日龄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宰杀8只,采血后分离出法氏囊和脾脏,并立即称量鲜重。结果表明,添加牛至油后两组鸡只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免疫器官重量差异都不显著(P >0.05),两组鸡只新城疫抗体水平前后期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红豆杉添加水平对肉鸡鸡肉紫杉醇含量及组织Bcl-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确定红豆杉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日龄、体重相近(819±50)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生长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3%红豆杉枝叶干粉。试验期为67天,结果表明:1)饲喂红豆杉前期(第1~30天),3%红豆杉极显著降低了肉鸡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1);但在后期(第31~60天),1%(P0.05)、3%(P0.01)红豆杉显著提高了肉鸡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从整个采食期来看,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随红豆杉添加剂量的增加分别呈升高、降低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增重比随红豆杉添加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各组之间均表现差异不显著(P0.05)。2)肉鸡采食红豆杉后,红豆杉中的紫杉醇可以沉积到鸡肉中,由原来的0水平上升到0.62 ng·g-1。3)3%红豆杉添加水平可使肉鸡肝脏Bcl-2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肺脏Bcl-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对脾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红豆杉中的紫杉醇能够沉积到鸡肉中,但沉积量很低;该试验条件下,红豆杉适宜添加水平为3%。  相似文献   

15.
荣昌猪及其杂交猪生长期饲粮锌的适宜添加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72头三种类型的断奶仔猪研究荣昌猪及其杂交猪生长期饲粮锌的适宜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基础饲粮(含30ppm锌)的长×汉荣和长×荣杂交猪及荣昌猪都出现缺锌症状,以长×荣杂交猪最敏感,荣昌猪最次。在该饲粮中加30ppm锌可防止猪的皮肤不全角化症的产生,但为获得理想的成绩和保证锌的生物学功能,建议20—35公斤阶段的三元和二元杂交猪饲粮中添加90ppm锌,荣昌猪加60ppm锌为宜。35—60公斤阶段,三元和二元杂交猪加60ppm锌,荣昌猪加30ppm锌为宜。生长速度较快,瘦肉率较高的杂交猪的锌添加量似有比荣昌猪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复合氨基酸铁、锌络合物的添加量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6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AA商品代雏鸡,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铁、锌来源为七水硫酸亚铁和无水硫酸锌,添加量都为100 mg/kg;其他5组设为试验组,铁、锌来自复合氨基酸络合物,铁和锌的添加量为25(Ⅰ组)、50(Ⅱ组)、75(Ⅲ组)、100(Ⅳ组)、125(Ⅴ组)mg/kg。在21和42日龄时进行采血和屠宰,测定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不同组织中铁、锌的浓度。结果表明:1)21日龄试验Ⅱ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42日龄试验Ⅴ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2)22~42日龄和1~42日龄试验Ⅴ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22~42日龄试验Ⅴ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各组间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试验Ⅱ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试验Ⅴ组胸肌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其他各组屠宰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Ⅲ组和Ⅴ组肝脏中的铁、锌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氨基酸铁、锌络合物可以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增加对铁、锌的有效利用,间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试验中添加50和125 mg/kg的2组效果较好,但考虑低能减排问题还是以50 mg/kg的添加量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饲粮中微量元素不同用量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岭南黄鸡为试验鸡,共设3个处理:组1饲粮微量元素水平参照NRC(1994)[14]的营养需要量;组2参照广东典型市售鸡矿产品的微量元素水平;组3参考本课题组前期的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结果。饲喂周期63d。结果表明:1~21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和组2试鸡的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的末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组1与组2试鸡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3~63日龄阶段,组3试鸡的末重较组1、组2试鸡均显著提高(P0.05)。组3试鸡的半净膛率相较于组1显著增加(P0.05)。63日龄胸肌肉品质分析表明,与组1试鸡相比,组2与组3试鸡的肉色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且组2试鸡剪切力、组3试鸡的肉色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微量元素不同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影响显著,组2和组3均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其中组3对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优于组2。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在肉鸡后期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22日龄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100 g·t~(-1),试验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120 g·t~(-1)。试验周期28 d,分为22~35日龄、36~49日龄两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22~35日龄和36~49日龄两个阶段,试验A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肉鸡体增重,显著降低肉鸡料重比(P0.05),极显著提高肉鸡粗脂肪消化率(P0.01);试验B组极显著提高肉鸡体增重(P0.01),极显著(P0.01)或显著降低肉鸡料重比(P0.05),极显著提高肉鸡粗脂肪消化率(P0.01)。结果表明,在肉鸡后期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能够提高肉鸡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同时提高粗脂肪消化率,且最适添加量为120 g·t~(-1)饲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川严重缺只硒地区冕宁县实用雏鸡饲粮饲喂泸宁鸡(当地地方鸡)、白洛克和来杭三个品种共682只雏鸡,作了两个试验,结果表明:谷实类缺硒饲粮(含硒0.0051ppm)引起雏鸡严重营养性胰腺萎缩和纤维化;泸宁鸡和白洛克缺硒死亡率分别为83%和63%,添加维生素E可起到轻微缓解作用(缺硒死亡率52%);补硒显著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饲粮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使基础日粮含硒0.1018ppm)后雏鸡未出现明显缺硒病变,但补硒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组织硒含量和生长速度。雏鸡对缺硒的敏感程度、组织硒含量和GSH-px活力存在明显品种差异。以GSH-px活力和组织硒含量作为评定标准结合对生长速度的考察表明:对于生长较快的泸宁鸡和白洛克,基础饲粮补加0.20ppm硒是适宜的,而对于蛋用型来杭鸡则以添加0.10ppm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锌源对雏鸡的生物学效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6 只11 日龄滨白公雏, 以玉米—大豆分离蛋白型半纯合日粮为基础( 含锌23-55 /  ) , 外加锌源为硫酸锌(ZnSO4) 、蛋氨酸锌(ZnMet2) 和EDTA 锌(ZnEDTA) , 外加锌水平均为30  /  , 蛋氨酸等量。试验期14d 。采用4 重复单因子试验设计, 研究不同锌源对雏鸡组织、器官、血液中锌浓度、鸡体锌的沉积率、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粮中不同锌源对试鸡增重、采食量、耗料/ 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 > 0-05) , 各锌源平均增重的顺序和相对值为: ZnMet2 (104% ) > ZnEDTA(104% ) > ZnSO4 (100 % ) > 基础日粮(89 % ) ; 不同锌源对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著性的影响(p < 0-01) , 螯合锌组显著地高于硫酸锌组(p < 0-05) , 各处理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顺序和相对值为: ZnMet2 (167% ) > ZnEDTA(165 % ) > ZnSO4 (100 % ) > 基础日粮(41 % ) ; 试鸡血液、肝脏中锌浓度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 胫骨中锌浓度螯合锌组显著地高于硫酸锌组, 各处理组鸡胫骨锌浓度的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