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试验在低磷日粮中分别添加普通植酸酶与耐高温植酸酶,研究两种植酸酶对肉仔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胫骨灰分含量的影响。选用4 8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试验分2期进行,1~3周和4~6周。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组降低基础日粮的磷水平,处理2组与处理3组分别在其基础上添加普通植酸酶500、2 000 U/kg,处理4组和处理5组分别添加耐高温植酸酶250、500 U/kg。结果表明:①当降低基础日粮中磷添加水平时,降低了磷的表观消化率;在此基础上添加500~2 000 U/kg普通植酸酶或250~500 U/kg耐热植酸酶,显著提高了磷的表观消化率,且超过了对照组,其中以250~500 U/kg耐热植酸酶与2 000 U/kg普通植酸酶效果理想。降低磷添加水平或添加不同来源植酸酶对粗蛋白质和钙的表观消化率基本没有影响;②当降低基础日粮中磷添加水平时,显著降低了胫骨灰分和磷的含量(P<0.05),同时钙含量呈降低趋势(P>0.05);在此基础上添加500~2 000 U/kg普通植酸酶或250~500 U/kg耐热植酸酶,胫骨灰分和钙、磷的含量恢复到或超出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00只1日龄雄性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饲喂低磷饲粮,无机磷组在低磷饲粮中添加0.2%无机磷,植酸酶组在低磷饲粮中分别添加1 000、2 000 U/kg植酸酶,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各阶段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胸肌率和腹脂率高于对照组(P<0.05),腿肌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1 000、2 000 U/kg)肉鸭血清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无显著差异;1 000、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血清总胆红素高于对照组和无机磷组(P<0.05)。由此可见,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改善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血清磷含量,降低血清碱...  相似文献   

3.
试验评定了3种植酸酶产品的制粒稳定性,并通过动物试验评价了其在肉仔鸡日粮中的生物学活性。1日龄AA肉仔鸡770只,随机分为11个处理,分别采食添加不同剂量植酸酶(500、1 0002、000 U/kg)的低磷日粮。结果表明,产品A植酸酶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产品B和产品C。在90℃和95℃制粒,产品A的存留率分别为96.3%和90.7%;产品B和C的存留率分别为26.4%、24.2%和12.6%、14.2%。采食低磷负对照日粮的肉仔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正对照日粮组(P<0.05)。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生长性能(P<0.05);肉仔鸡的生产性能随植酸酶的添加量增加而提高,植酸酶产品A趋势明显,添加量由500 U/kg提高到1 000 U/kg和2 000 U/kg,肉仔鸡体增重分别提高3.7%和6.1%,料重比降低3.5%和5.0%。根据配方中植酸磷的含量,植酸酶的添加量可由传统的500 U/kg提高到1 000 U/kg及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磷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256头遗传背景相同、初始体重为(8.37±0.97) kg的30日龄断奶仔猪,按照完全随机区组的方法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仔猪.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低磷饲粮、低磷饲粮+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及低磷饲粮+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1)2个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相比较低磷饲粮组可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2)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低磷饲粮组(P<0.05),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由此可知,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用以减少无机磷的添加,能达到与基础饲粮组仔猪生长性能相近的效果,且对小肠黏膜形态结构有促进作用;添加新型耐热型植酸酶1 000 U/kg优于添加500 U/kg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小麦和菜籽粕等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并降低磷添加水平以减少环境污染,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柳州麻花鸡15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木聚糖酶组、低磷植酸酶组、低磷复合酶组,各组雏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小麦-杂粕型饲粮)、基础饲粮+木聚糖酶1 000 U/kg、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木聚糖酶1 000 U/kg。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5只鸡,试验期21 d。测定每组鸡的采食量和体重,计算每组鸡的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结果:基础饲粮+木聚糖酶1 000 U/kg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P0.05);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的肉仔鸡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木聚糖酶1 000 U/kg并不能进一步促进肉仔鸡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结论:在小麦-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1 000 U/kg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植酸酶900 U/kg可替代饲粮中25%有效磷,而不影响肉仔鸡生长。  相似文献   

6.
将600尾奥尼罗非鱼随机分成5组,第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试验组,投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0、1000、1500、2000 U/kg的植酸酶.连续投喂70 d,测定了鱼的体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0~1500 U/kg植酸酶均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干物质及磷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0 U/kg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与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评价低磷、低赖氨酸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骨骼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初始体重为(6.5±0.6)kg]2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完全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4个处理组日粮分别为:1正对照组(PC):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2负对照组(NC):低磷、低赖氨酸日粮;3植酸酶组P500:NC+500 FTU/kg植酸酶;4植酸酶组P1 000:NC+1 000 FTU/kg植酸酶;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和P500组相比,正对照组及P1 000组平均日增重、鲜骨重和骨强度显著提高(P0.05),P1 000组仔猪料重比显著改善(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正对照组和P1 000组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脱脂骨重显著升高(P0.05);加酶组和正对照组仔猪血钙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得出,低磷低赖氨酸日粮中添加1 000 FTU/kg植酸酶可提高断奶仔猪磷和赖氨酸的利用效率,促进骨骼发育,从而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肉仔鸡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选取9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仔鸡(公母各半),试验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第I组为正对照组PC(试验基础日粮,前、后期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7%、0.43%),第II组为负对照组NC(前、后期分别降低有效磷水平0.06%、0.1%),第Ⅲ-第Ⅴ组分别为NC+500 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0 U/kg包衣植酸酶,第Ⅵ组为NC+500 U/kg粉状植酸酶,第Ⅶ组为NC+500 U/kg微丸植酸酶,第Ⅷ组为NC+500 U/kg进口粉状植酸酶。结果表明:(1)除Ⅶ组后期采食量较正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外,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Ⅶ组前期料重比较正、负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正对照组全期料重比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所有酶处理组后期和全期料重比均较负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Ⅵ组前期DM和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前期能量和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Ⅶ和Ⅷ组后期DM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Ⅳ组后期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以及负对照组后期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3)Ⅲ组前期胫骨长度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Ⅳ和Ⅴ组及负对照组后期胫骨长度均显著大于正对照组(P〈0.05);Ⅴ组后期胫骨Ca含量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所有酶处理组前、后期胫骨P含量均较负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饲料代谢能以及磷的消化和沉积。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肉仔鸡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选取9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仔鸡(公母各半),试验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第I组为正对照组PC(试验基础日粮,前、后期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7%、0.43%),第II组为负对照组NC(前、后期分别降低有效磷水平0.06%、0.1%),第Ⅲ-第Ⅴ组分别为NC+500 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0 U/kg包衣植酸酶,第Ⅵ组为NC+500 U/kg粉状植酸酶,第Ⅶ组为NC+500 U/kg微丸植酸酶,第Ⅷ组为NC+500 U/kg进口粉状植酸酶。结果表明:(1)除Ⅶ组后期采食量较正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外,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Ⅶ组前期料重比较正、负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正对照组全期料重比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所有酶处理组后期和全期料重比均较负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Ⅵ组前期DM和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前期能量和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Ⅶ和Ⅷ组后期DM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Ⅳ组后期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以及负对照组后期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3)Ⅲ组前期胫骨长度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Ⅳ和Ⅴ组及负对照组后期胫骨长度均显著大于正对照组(P〈0.05);Ⅴ组后期胫骨Ca含量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所有酶处理组前、后期胫骨P含量均较负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饲料代谢能以及磷的消化和沉积。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60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试验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1~3周龄和4~6周龄正、负对照组调整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3%、0.23%和0.34%、0.14%,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与负对照组一起形成0、250、500、750、1 000 U/kg 5个梯度。结果表明:日增重与植酸酶水平之间存在显著二次曲线相关(P<0.05);随着植酸酶添加水平的增加,胫骨强度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P<0.1)。进行3 d代谢试验,植酸酶不仅与粪中磷含量存在显著二次曲线相关(P<0.05),而且与粪中钙含量也有二次性响应的趋势(P<0.1)。从单个处理来看,在低磷日粮中添加500 U/kg植酸酶提高日增重和改善胫骨强度最为显著。综合各项指标二次曲线统计分析的结果,本试验日粮基础上添加750 U/kg植酸酶最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0、500、1000、1500U/kg)的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23g左右的大口黑鲈56d,研究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体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4组,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2~4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植酸酶500、1000、1500U/kg)。结果显示,饵料中添加1000U/kg植酸酶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肝体指数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组的大口黑鲈肝体指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试验证明,植酸酶能有效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与降低肝体指数。  相似文献   

12.
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对植酸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头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进行饲养试验,探讨植酸酶对21日龄±2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对植酸磷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其中1 000 U/kg和1 500 U/kg植酸酶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升高,料肉比降低;而且,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磷,减少粪磷的污染。提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磷的吸收,降低料肉比。  相似文献   

13.
选取720只2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PC)饲喂有效磷为0.36%的正常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饲喂有效磷为0.16%的低磷日粮,其余试验组是在NC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两种植酸酶A或B各125、250、500 U/kg。其中植酸酶A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植酸酶B是从里氏木霉中提取。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PC组比较,NC和B500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添加植酸酶组恢复到PC组水平,各添加植酸酶组料蛋比和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与PC组相比,NC组胫骨灰分、胫骨磷和血浆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种植酸酶组(除B500组外)恢复到PC组水平,B500组血浆磷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各试验组胫骨钙含量和血浆钙含量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低磷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2种植酸酶都能够缓解低磷引起的负效应,但2种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不同,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25 U/kg的植酸酶B或250 U/kg的植酸酶A都能满足蛋鸡对无机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旨在通过饲喂肉仔鸡添加普通植酸酶与耐高温植酸酶的日粮,比较2种植酸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 8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试验分2期进行,1~3和4~6周。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降低基础日粮磷的水平,试验2组与3组分别在试验1组的基础上添加普通植酸酶500和2 000U.kg-1,试验4组和5组分别添加耐高温植酸酶250和500U.kg-1。结果表明:(1)当降低基础日粮中磷添加水平时,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料重比提高;在此基础上添加植酸酶,日增重提高,料重比下降,甚至优于对照组。从生长性能指标分析来看,250~500U.kg-1耐热植酸酶与2 000U.kg-1普通植酸酶效果相当,优于试验2组;(2)当降低基础日粮中磷添加水平时,血清磷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添加植酸酶,血清磷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钙含量等指标含量基本没有影响;(3)不同日粮处理对T4、T3、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试验组1呈降低趋势(P>0.05),而各植酸酶添加组呈提高趋势。本试验条件下,发现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对于血清生理生化指标,2种植酸酶添加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草鱼鱼种生长性能和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因素交叉试验法,以大豆粕、棉仁粕和菜籽粕为主要蛋白源,在饲料中添加2个水平(0.75%和1.50%)的Ca(H2PO4)2和3个水平(0,500,1000 U/kg)的植酸酶,经过8周饲养试验后,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500 U/kg植酸酶可使草鱼的净增重提高15.45%~18.09%,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鱼体磷的贮积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颗粒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樱桃谷肉鸭能量、养分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600只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鸭.分为I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负对照组,有效磷水平降低,未添加植酸酶),Ⅲ、Ⅳ、Ⅴ组(分别在负对照的基础上添加500、1 000及10 000 U/kg植酸酶).结果表明:(1)与Ⅱ组相比,Ⅳ组21日龄肉鸭能量表观利用率、脂肪真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18%和13.27%(P<0.05);Ⅳ组42日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利用率及粗脂肪真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10.07%、9.45%、17.49%和16.56%;(2)Ⅳ组21日龄肉鸭丝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和苯丙氨酸,42日龄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比Ⅱ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3)Ⅳ组21日龄空肠蛋白酶和二糖酶活性分别比Ⅱ组高14.29%和17.87%,差异显著(P<0.05);42日龄Ⅳ组胰蛋白酶活性和Ⅲ、Ⅳ组脂肪酶活性较Ⅱ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颗粒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樱桃谷肉鸭消化酶活性和养分利用率,其中以1 000 U/kg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低钙磷饲粮中添加大剂量植酸酶和维生素D_3 (VD_3)对肉鸡生产性能、胫骨灰分和血清指标的影响。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粮的植酸酶为1 000 FTU/kg,VD_3为1 000 IU/kg,钙和总磷的相对含量(与其他试验组)为100%。其余4个试验组的植酸酶均提高至5 000 FTU/kg,饲粮钙磷的相对含量(与对照组)及VD_3水平依次为80%、2 000 IU/kg (80-2 000组),80%、4 000 IU/kg (80-4 000组),70%、2 000 IU/kg (70-2 000组),70%、4 000 IU/kg (70-4 000组)。结果表明,80-2 000组的体重、日增重、料重比和存活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粪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体重显著高于80-4 000和70-2 000组(P0.05),胫骨灰分和血清钙显著高于70-2 000组、70-4 000组及对照组(P0.05);42日龄时体重虽然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但在5个处理中最高(P0.05)。结果提示,80-2 000组(植酸酶5 000 FTU/kg、80%钙磷和VD_3 2 000 IU/kg)的营养最为适宜,可满足肉鸡良好生长和骨骼发育需要,并且肉鸡1~42日龄磷酸氢钙消耗量可比对照组降低大约74.62%。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用于肉鸡小麦型饲粮的最佳复合酶谱。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不同水平的β-葡聚糖酶(30、60、90、120、150和180 U/g)、木聚糖酶(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 U/g)、纤维素酶(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 U/g)和植酸酶(500、1 000、1 500、2 000、2 500和3 000 U/kg)分别添加于肉鸡小麦型饲粮中,采用模拟胃肠液体外消化试验,研究单酶的最佳添加水平;据此,采用4因子3水平L9(34)正交设计和体外法研究4种单酶复配效应,每种酶各设计3个添加水平:β-葡聚糖酶为100、150和200 U/g,木聚糖酶为900、950和1 000 U/g,纤维素酶为900、950和1 000 U/g,植酸酶为1 500、2 000和2 500 U/kg,以还原糖生成量、植酸磷降解率、饲料残渣总能为判定指标,确定4种单酶的最佳复合酶谱。结果表明:1~3周龄肉鸡小麦型饲粮中,当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分别为150、960、950 U/g时,分别获得最大还原糖生成量0.918、1.161、0.927 mg/g,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2 010 U/kg时,获得最大植酸磷降解率92.35%;4~6周龄肉鸡小麦型饲粮中,当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分别为150、950、960 U/g时,分别获得最大还原糖生成量0.920、1.160、0.929 mg/g,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940 U/kg时,获得最大植酸磷降解率92.23%;当4种酶的复合酶谱为β-葡聚糖酶150 U/g、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植酸酶2 500 U/kg时,还原糖生成量、植酸磷降解率、饲料残渣总能均获得较优值。综上,肉鸡小麦型饲粮中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的最佳添加水平,1~3周龄分别为150、960、950 U/g和2 010 U/kg,4~6周龄分别为150、950、960 U/g和1 940 U/kg,且2个阶段肉鸡小麦型饲粮中4种酶的最佳复合酶谱为β-葡聚糖酶150 U/g、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植酸酶2 500 U/kg。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4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高非植酸磷(前期4.0 g/kg;后期3.4 g/kg)对照组和6个低非植酸磷(前期2.4 g/kg;后期1.8 g/kg)试验组.试验组饲粮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植酸磷设2.00和3.50 g/kg2个水平,植酸酶设500、1 000和1 500 U/kg 3个水平.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以及后期料重比(F/G)(P<0.05),其中高植酸磷饲粮显著优于低植酸磷饲粮(P<0.05).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植酸磷饲粮中肉鸭ADG和ADFI随着植酸酶添加量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高植酸磷饲粮中1 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与1 500 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21和40日龄血清磷水平以及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21和40日龄血清钙水平和4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低非植酸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在高植酸磷饲粮中的效果优于低植酸磷饲粮;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选择480只AA商品代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添加磷酸氢钙,试验各组磷酸氢钙减半,分别添加500 U/kg的外源植酸酶和500、750 U/kg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来源的植酸酶。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鸡试验期间健康状况正常,各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和胫骨中钙、磷、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21和42日龄时粪中磷的存留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49.43%、55.17%、54.02%和31.50%、32.28%、14.96%,差异极显著(P<0.01);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组与微生物植酸酶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可以替代外源植酸酶作为一种植酸酶来源在肉仔鸡日粮中使用,不仅不影响生产性能,而且减少磷酸氢钙的使用和氮磷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