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9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1829篇
林业   436篇
农学   1483篇
基础科学   551篇
  4129篇
综合类   8603篇
农作物   1308篇
水产渔业   530篇
畜牧兽医   1823篇
园艺   648篇
植物保护   418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670篇
  2022年   869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813篇
  2019年   811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790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801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153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1090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930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577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讨全混合日粮中发酵棕榈叶的水平对山羊养分摄入量、瘤胃发酵指标及代谢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35.67±1.23)kg的168头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T1组山羊饲喂20%棕榈叶的全混合日粮,T2和T3组山羊饲喂10%和20%发酵棕榈叶的全混合日粮(分别用50%和100%发酵棕榈叶替代棕榈叶),试验为期6周。结果:10%发酵棕榈叶组山羊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均显著高于0%和20%发酵棕榈叶组(P<0.05),同时干物质摄入量显著高于0%发酵棕榈叶组(P<0.05)。10%和20%发酵棕榈叶组山羊粗蛋白质、有机物、干物质及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组山羊瘤胃乙酸、丁酸、甲烷浓度及乙酸与丙酸比值均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T3组瘤胃氨浓度显著高于T1组(P<0.05),同时T2和T3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T1组(P<0.05)。各组山羊摄入量和尿排泄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粪排泄量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而T2组沉积量显著高于T1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山羊采食量、养分消化、沉积及瘤胃发酵性能,发酵棕榈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关键词]棕榈叶|山羊|养分摄入量|瘤胃发酵|代谢  相似文献   
2.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冠层图像颜色特征参数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有效积温对玉米冠层图像三基色RGB的动态变化影响机理,比较图像特征参数的拟合精度。以宁夏主栽品种天赐19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在宁夏平吉堡农场开展6个不同素处理的小区试验,利用防抖手持云台搭载手机相机遥控获取玉米冠层垂直地面图像,提取图像色彩特征参数,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对玉米冠层数字图像特征参数进行拟合分析并比较,并分析图像参数与叶片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效积温与红光值(R)符合有理函数关系,与绿光值(G)和蓝光值(B)符合对数函数关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各图像特征参数中R拟合效果最好,B和G次之,均达到显著水平,图像参数与叶片浓度十叶期的相关系数高于六叶期。因此,数字图像参数R的拟合效果最好,可作为宁夏滴灌玉米图像监测指标和群体结构分析的参考依据,十叶期可作为该地区滴灌玉米素营养诊断的关键生育时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测土施奠定科学基础,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该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生长第1年紫花苜蓿土壤碱解第1~6级丰缺指标为≥48,20~48,8~20,4~8,2~4和<2 mg·kg-1,土壤全第1~5级丰缺指标为≥1.4,0.8~1.4,0.4~0.8,0.2~0.4和<0.2 g·kg-1,土壤有机质第1~6级丰缺指标为≥17,10~17,6~10,3~6,2~3和<2 g·kg-1。当紫花苜蓿目标产量9~18 t·hm-2肥利用率40%时,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第1~6级土壤推荐施量分别为0,68~135,135~270,203~405,270~540和338~675 kg·hm-2。  相似文献   
5.
探究钾浓度对烟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烟叶苗期钾营养平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培法,利用基础Hoagland营养液,设置5个不同钾浓度处理,分析处理间烟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浓度对烟苗干物质、叶绿素的积累有显著影响,在相同钾浓度下,随着浓度的增加,烟苗干物质、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不同水平下,低钾处理间的根系MDA含量、叶片GS活性差异显著.K+对烟苗叶绿素的合成、根系活力、GS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水平下,高浓度K+会使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施氮水平对7S亚基缺失大豆根系形态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推广功能型大豆7S亚基缺失品种,以7S亚基缺失大豆品系东富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水平(纯N),N0(0 mg·kg~(-1))、N1(25 mg·kg~(-1))、N2(50 mg·kg~(-1))、N3(75 mg·kg~(-1)),采用桶栽法研究大豆根系形态和结瘤固对不同施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N1(25 mg·kg~(-1))水平下根系干重加大,根冠比增大,根瘤固潜力高,单株产量较高。N2(50 mg·kg~(-1))水平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生育后期增长较快,根系干重较大,根冠比低,固酶活性最高,单株籽粒产量最高。N3(75 mg·kg~(-1))水平下植株干重较大,无效生长较多,根瘤数少,固潜力和根冠比低,单株产量不高。综合籽粒产量和根系特性指标,功能型大豆7S亚基缺失品系东富2号的适宜施肥量为25~50 mg·kg~(-1)。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季大棚番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荣威"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设置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CK;依据目标产量计算全处理,T1;减30%处理,T2;増施20%有机肥处理,T3),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土壤酶活性、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番茄株高和茎粗与T1处理差异均不明显,显著高于CK和T3处理;采收盛期T2处理4种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及肥料利用率均最高,春季、磷、钾肥利用效率分别为36.66%、60.51%、26.19%,肥料偏生产力为237.17kg·kg~(-1);每667m2产量为9 952k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较T1处理显著提高79%。因此,T2处理(每667m~2施入N:21.01kg;P_2O_5:2.71kg;K:18.24kg)产量最高,施肥效果最佳,推荐为杨凌区春季番茄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8.
9.
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植物氮同化及再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了解水分、素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与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对协同提高水稻产量与水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肥利用效率与肥施用技术、水分与素对水稻产量及水利用效率的耦合效应、作物-土壤关系及水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高产水稻作物与土壤的水互作效应尚不明确;高产水稻水耦合与高效利用的分子机理不清楚;协同提高水稻产量与水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尚未掌握。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今后重点研究:高产水稻作物与土壤的水互作效应及其机制;水互作调控水稻吸收利用水分和素的生理与分子机理;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