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31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林业   4755篇
农学   2353篇
基础科学   1773篇
  2021篇
综合类   22136篇
农作物   1448篇
水产渔业   2883篇
畜牧兽医   9476篇
园艺   6013篇
植物保护   1071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647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859篇
  2019年   1056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781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1339篇
  2014年   2912篇
  2013年   2824篇
  2012年   3723篇
  2011年   3685篇
  2010年   3418篇
  2009年   3540篇
  2008年   3974篇
  2007年   3316篇
  2006年   3237篇
  2005年   2924篇
  2004年   2122篇
  2003年   2000篇
  2002年   1506篇
  2001年   1452篇
  2000年   843篇
  1999年   540篇
  1998年   496篇
  1997年   490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490篇
  1994年   375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3年   9篇
  1965年   43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摸索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以集成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2017—2018年选择海拔2250 m的云南省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地块进行9个播期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延长,而花球采收期除播期7月10日外随播期推迟而逐渐增长;花椰菜株高、外叶数、开展度、球高、球径和单球重等农艺性状有随播期延迟呈现先逐渐减小而后又逐渐增大的趋势;莲座期黑腐病和霜霉病的病情指数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花椰菜小区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下降而后又逐渐提高的趋势,播期4月20日和4月30日与其余7个播期产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花椰菜在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的生产实际和各播期产量产值及商品性表现,推荐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为4月20—30日。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脾脏组织结构和血脾屏障位置,该研究对其脾脏进行了形态大小、组织学和活体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的脾脏位于腹腔中部,呈暗红色,脾体指数为0.120%~0.273%;对健康脾脏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改良James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脾组织主要由不发达的被膜系统、分界不清的红髓和白髓及由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纤维支架构成。其中网状纤维主要位于脾索和椭球体周围,胶原纤维主要位于脾索;使用台盼蓝活体染色法对健康瓦氏黄颡鱼的血脾屏障部位和功能探索发现,台盼蓝主要位于脾脏的椭球体内皮细胞中,最早出现在注射后的第4小时,随时间推移在椭球体内逐渐累积,24 h后数量显著增加,并持续增加至第72小时。结果表明椭球体内皮细胞是血脾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3.
褐黄血蜱是我国中东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优势蜱种,其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由于该蜱偏好于侵袭野生动物,尤其是刺猬,故长期被忽视。该论文对褐黄血蜱产卵和孵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褐黄血蜱卵呈椭圆形,其大小约535.63μm×361.56μm,重量0.064 mg。26℃~30℃均是褐黄血蜱产卵的适宜温度,在这些温度下,雌蜱产卵量与体重有正相关关系;产卵过程受培养温度、雌蜱体重影响较大。在26℃~30℃下,孵化温度升高则孵化时间缩短。32℃不是孵化褐黄血蜱卵的最适温度。研究温度对黄血蜱产卵和孵化的影响,对建立实验种群、开展试验研究和防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湘西地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供需现状调查入手,在此基础上,构建服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公共平台,并进一步从引导、整合、协同机制三个方面探讨服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公共平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的饲粮能量水平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5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饲喂3种不同饲粮。前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2.0%,综合净能分别为6.27(Ⅰ组)、6.38(Ⅱ组)和6.48 MJ/kg(Ⅲ组);中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6%,综合净能分别为6.43(Ⅰ组)、6.53(Ⅱ组)和6.63 MJ/kg(Ⅲ组);后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0%,综合净能分别为6.70(Ⅰ组)、6.80(Ⅱ组)和6.90 MJ/kg(Ⅲ组)。试验期137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2 d,栓系饲养。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较Ⅰ组和Ⅲ组提高了7.91%(P0.05)和11.11%(P0.05)。2)Ⅱ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高于Ⅰ组和Ⅲ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Ⅱ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较Ⅰ组和Ⅲ组分别提高2.06%(P0.05)和6.75%(P0.05);Ⅱ组料重比最低,增重收入和养殖效益最高。4)与Ⅰ组相比,Ⅲ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5)饲粮能量水平对各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背膘厚度随饲粮能量水平增加显著提高(P0.05)。6)Ⅲ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系水能力和肉色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综述所述,以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中能量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肉牛综合净能6.38 MJ/kg,粗蛋白质12.0%;中期,肉牛综合净能6.53 MJ/kg,粗蛋白质11.6%;后期,肉牛综合净能6.80 MJ/kg,粗蛋白质11.0%。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川渝毗邻地区政府合作十分活跃,共同建立和完善了多边多层次、常态化务实合作长效机制。但是也存在毗邻地区区域合作机制单一,毗邻地区区域利益机制分割,毗邻地区的区域合作空间范围比较窄,毗邻地区区域合作机制缺乏约束力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毗邻地区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区域多方合作机制;以毗邻地区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为抓手,构建区域发展协同创机制;以毗邻地区利益分配为突破口,构建区域长期合作发展机制;以毗邻地区约束力为导向,建立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迷你小南瓜属中高档蔬菜特色品种,其外观精美,肉质粉糯,口感香甜,嫩果、老熟果均可采收上市,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筛选出适合奉贤地区栽培的优质丰产的迷你小南瓜品种,作者引进12个迷你小南瓜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金玲3号和贝栗四号迷你小南瓜的生长势强,果实综合品质较好,瓜瓤颜色较深,瓜肉厚而细软,口感甜糯,风味佳,产量高,单果大小适宜,适合本地区春季种植;迷你京绿栗南瓜的产量表现一般,但口感香甜粉糯,可适当试种;皇贝贝南瓜产量低,但果实鲜艳,可作观赏性南瓜种植。  相似文献   
8.
苏中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较好。近几年冬春季大风大雪、低温寒潮和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给大棚青椒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常造成大棚青椒的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及时采取应对预防措施是促进大棚青椒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应对不同灾害天气采取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江苏泰州地区绿芦笋的栽培水平,作者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开展了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该文从地块和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苏中地区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严璐璐 《中国食用菌》2020,(3):I0044-I0044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不仅拉大了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还使得都市人长期处于无奈、紧张、烦躁等情绪之中不可自拔,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农村生活,恬静乡野、田园风光、清新空气、绿色食品,无疑带来精神的放松与压力的释放,进而构成一种强烈的诱惑,间接推动农业旅游发展。农业旅游的兴起是都市居民渴望回归大自然的必然反映,也是我国旅游研究的重点,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但农业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