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未来发展的重点是成渝中间地带。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川渝推进"一体化"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群崛起、区域毗邻地区政府合作机制构等推动了成渝中间地带一体化发展。成渝中间地带一体化建设面临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川渝"十四五"规划、川渝"东西对进"等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统筹部署成渝中间地带"十四五"规划发展,构建一体化协同创新能力;完善成渝中间地带基础设施,构建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实施区域"经济带"发展战略,构建一体化经济走廊;加快成渝中间地带城市群"板块"建设,构建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体系;以加快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一体化发展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共同体的几点建议,包括建立协同共治机制、系统实施生态修复、以目标为导向实施环境治理、建立协同有力的绿色发展体系、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构建一体化环境信息网络、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强化金融教育与科研的支撑、组建生态研究院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雾霾污染是区域一体化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但是当前的松散的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区域一体化需求,需要向区域环境协同治理转型,促进区域转型发展。近年来,区域内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私人汽车拥有量以相对高速度增长,这对雾霾治理产生了不利影响。阐述了雾霾协同治理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区域一体化,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在长三角区域应该采取协同治理的模式,应制定和落实统一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建立坚实有力的长三角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统一区域能源布局,发展清洁能源、统一区域环境服务市场建设和建立区域碳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多目标效益评估框架,评估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综合效益,以期推动区域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Mitchell评分法界定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根据目前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的推动者、工程执行者及受益者等因素,重点研究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作为政策设计者和推动者的北京市政府、作为政策执行者的河北省市县级地方政府以及作为政策最终作用对象的工程覆盖区农户3方利益主体。在此基础上,对3方利益群体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进行分析,指出基于多目标的造林工程是各利益群体缔结的多元共生体,应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并从评估主体、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3个视角阐述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结果】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框架的基础上,将造林工程效益评估的时间、空间及目标3个维度相结合,任意3个维度的组合构成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一个效益评估模块,共计27个模块即效益立方体模型;并根据各效益评估模块的重要程度,将27个效益模块分成关键模块、重要模块及一般模块。【结论】将评估主体、评价目标和评估阶段3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立方体模型能够从不同角度综合反映特定的对象、内容及环节的效益水平,使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决策相关性。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必须基于"三重底线",即经济财富、社会福祉与生态平衡的协同发展。针对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从造林目标的制定、流域合作机制及参与式林业政策过程提出优化建议,最终实现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三赢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一体化成为未来空间发展的趋势。面对区域整合过程中不同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协同性空间规划成为一种合适处理方式。瑞士作为欧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内部已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城市集聚区和大都会区域。跨域协同性规划逐渐成为瑞士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文章首先针对苏黎世大都会区的协同性空间规划体系,从3个方面评述其特点及优势,即,一是以大都会区协会作为各成员合作的平台;二是以大都会区空间概念规划作为整体性的合作框架和统一的规划工具;三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协同性空间规划模式。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瑞士跨域协同规划经验对我国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在组织结构、规划手段以及实施机制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平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利益相关者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政策工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缓解了流域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文中通过案例分析与归纳,梳理近10年来新安江、汀江、长江等典型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综合效益;结合“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指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践具有较好的政策综合效益,其中改善与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最为显著,但也存在水质改善即将面临天花板、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正向影响有限、上下游未建立起共建与共享机制等问题;提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包括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共治机制、多元平衡保护者与受益者利益的途径、科学精准的流域生态补偿技术体系、高效闭环的生态补偿政策调整优化机制和公众有效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7.
生态博物馆是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而生态博物馆利益相关者冲突是制约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先对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准确的识别;然后在深入分析其利益冲突与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构建了合作博弈模型;最后依据模型的定量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乡村精准扶贫背景下,"景村协同"发展模式为拥有景区资源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梳理我国乡村建设中"景村协同"各个发展阶段特点,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定位模糊,缺乏功能互补;基础建设落后,互动性弱;利益主体权责模糊或缺失。提出景村差异化互补发展,加强基础建设与互动,建立统筹管理机构三大措施,并以粤北地区沈家村乡村规划为例进行实证,通过景村精准定位、加强空间联系和协调利益主体关系,打破景村间的隔阂,实现景村协同,共建共荣。  相似文献   

9.
广州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实施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为指导,根据广州的实际,对建设环境友好广州提出八项保障机制:加强环境友好型法制化建设;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生态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机制;建立区域合作共生机制;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建立生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和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重庆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协调发展,重在建立区域平衡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分析了重庆城乡社区协调发展机制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庆城乡社区协调发展的途径:要建立重庆城乡社区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党建引领与融合共治机制,提高社区统筹的多方协同推进能力;要建立行政推动与共建共享机制,增强社区困难群众的风险抵御能力;要建立科学发展与有效治理机制,提升矛盾预防化解能力;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与服务提升行动机制,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要建立依法治理与文明浸润机制,增强社区依法办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中商贸流通、科技加速、开放带动、东西合作“四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以陇海、宝成、宝中等铁路干线为骨架辐射连结成片的陕西、甘肃、四川、宁夏4省区毗邻地区,11个地市和5个铁路分局组成区域协作的经济联合会。经联会打破过去条块分割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在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下,重庆资源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都倾向了西部区域,使得渝西片区从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渝西一体化建设面临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重庆战略向西等发展机遇;也面临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交通网络有待完善、城市建管参差不齐、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统筹部署渝西“十四五”发展,加快渝西主动融入主城都市区;加快重庆向西发展布局,打造重庆下一个增长极;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渝西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创新渝西合作发展模式,促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为解决日益凸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筹推进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创性地提出构建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做强成都“主干”,将主干优势层层辐射和扩散,引领带动“多支”形成支点支撑,再向外层辐射扩散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统筹“五区协同”联动,更好实现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发挥成都的主干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9月20日,《2018年京冀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区域合作项目》顺利完成物资交接,7台套车载风送式高射程喷雾器(含车)正式移交河北,用以支持河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据了解,《京冀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区域合作项目》自2009年开始,用于支援河北省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京、冀两省市毗邻地区的联防联治工作。项目区域范围包括廊坊市、保定市、承德市、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河北省功能定位于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承德市又是河北省重要的生态涵养区,是京津重要水源地。提出了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德应发挥生态优势,以京津冀大环境、以国家战略新高度来研究对策,譬如:承德要对山水林田村综合治理、科学规划;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三者合力做足做大承德生态环境这篇文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旅游正开始进入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新时代,"西三角"经济区各省市自古地脉相连、文脉相通,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广阔的旅游合作领域。在探索"西三角"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意义及基础的前提下,提出"西三角"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补偿是通过协调森林生态公共产品受益者与提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生态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文中对合作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实现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构建政府、企业、环保组织和林农等行为主体合作治理的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在运作方式、组织机构设置与责任机制、投融资体系和补偿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路创新;提出实施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生态足迹的视野,选取了密切相关的一些指标,构建了评价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协同度的指标体系,用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并利用构建的协同度计算模型,计算得出了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生态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业发展两方面的综合得分和两者的协同度。实证发现,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呈现勉强协同或者不协同的状态,而旅游基础设施布局不完善、生态旅游消费需求不足、旅游业市场体系不健全以及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欠缺是导致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加强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旅游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公共服务视野下,尽管当前我国的城市森林发展较为迅速,但对其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机理研究仍然还是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相关实践,从治理机制、市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5个方面,对海南城市森林进行研究,以促进海南城市森林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调查分析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村庄绿化状况及问题,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最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次之,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最低;2)各区域村庄周边绿化覆盖率高于村庄内部;3)山区村绿化覆盖率高于平原村,平原村高于牧区村;4)除黄河上游地区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灌草为主外,其余区域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乔木为主。各区域都存在村庄绿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绿化用地空间受限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补齐各区域村庄绿化短板、合理规划村庄绿化用地、挖掘村庄内部绿化潜力、突出不同类型村庄绿化重点、合理配置村庄绿化植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