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ronobacter spp. (formerly Enterobacter sakazakii) are special foodborne pathogens. Cronobacter infection can cause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sepsis and meningitis in all age groups, especially neonates and infants, with a high fatality of up to 80%, although the infection is rare. Outbreaks of Cronobacter infection are epidemiologically proven to be associated with contaminated powdered infant formula (PIF). Cronobacter spp. can resist dry environments and survive for a long period in food with low water activity. Therefore, Cronobacter spp. have become serious pathogens of neonates and infants, as well as in the dairy industry.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the taxonomy, pathogenesis, resistanc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Cronobacter spp.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制备抗阪崎肠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其ELISA检测方法。以灭活的阪崎肠杆菌全菌体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筛选血清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并用间接ELISA法选取阳性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后测定单克隆抗体的效价,进行特异性及抗体间的配对,使用mAb亚类检测试剂盒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并利用得到的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本试验得到3株具有良好特异性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阳性细胞株5C10、2B6和Ab02,经两两配对,据阳性D450 nm值及P/N值选择1:20000稀释的5C10作为包被抗体,1:40000稀释的Ab02作为酶标二抗,建立ELISA检测法,应用建立的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动物实验室保存的20份进出口送检奶粉样品,结果显示试验结果一致。本试验成功制备阪崎肠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其ELISA检测法,为大批量快速检测阪崎杆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配方粉中威胁婴幼儿健康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乳制品及食品中常有克罗诺杆菌耐药株的报道,耐药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为探究PFGE型别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联性,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对食品分离的68株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药敏检测,共选择19种抗生素,并采用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表明:4株阪崎克罗诺杆菌具有耐药性,耐药率为5.88%。其中,3株对头孢唑啉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18株菌表现为中介,其中16株对头孢唑啉中介,2株对氯霉素中介。所有菌株对其余16种抗生素均敏感。68株阪崎克罗诺杆菌可分成58个PFGE带型,其中PT037、PT050、PT054、PT007、PT043及PT046带型分别含有4、3、3、2、2、2株菌,其余52个带型各含1株菌,带型较分散。3株头孢唑啉耐药菌株包含3个PFGE带型,18株中介菌株包含16个PFGE带型。检测的阪崎克罗诺杆菌食品分离株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且呈现出高度基因多态性,菌株PFGE带型与耐药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16S rRNA基因以及局部大分子合成(MMS)操纵子特异序列设计2对引物,经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Cronobacter spp.菌株PCR扩增均可见2条特异性条带,而其他菌株PCR扩增均为阴性。纯菌检测双重PCR的灵敏度为6.3×103 CFU.mL-1,而相对应单重PCR的灵敏度分别为6.3×101 CFU.mL-1和6.3×103 CFU.mL-1;人工污染的食品样品(奶粉、牛奶、鸡肉)在经过24 h增菌后,检测限均可达100 CFU.mL-1或100 CFU.g-1。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存在的条件下,双重PCR的检测限没有受到影响。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克服食品样品基质及杂菌的干扰,可应用于食品中Cronobacter spp.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王菲  杜欣军  张荣  徐桂香  王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00-5802,5807
[目的]建立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中转座子拷贝数的实时定量PCR方法。[方法]以单拷贝持家基因atpD作为内参基因,建立同时含有单拷贝持家基因atpD和EZ-TN5转座子的重组质粒;建立atpD基因与EZ-TN5转座子实时定量检测的标准曲线,并利用所建立的标准曲线,对3株阪崎肠杆菌突变株中atpD基因和EZ-TN5转座子的拷贝数进行检测,并计算其比值。[结果]atpD基因与EZ-TN5转座子实时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98;3株突变株中atpD基因和EZ-TN5转座子拷贝数比值分别为0.98、1.17与0.91,证明突变株中转座子为单拷贝。[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实用性强,可替代Southern杂交用于不同细菌中EZ-TN5转座子拷贝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王芬  刘宽  马龙  李阳  吴酬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144-147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地检测食物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体系。[方法]配套湖州市微生物制剂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微生物分子检测仪,建立一种基于Taq Man探针法的阪崎肠杆菌q PCR检测体系。[结果]体系建立成功,标准曲线斜率为-3.44,R~2=0.995 5,扩增效率为95.3%。[结论]该q PCR体系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明显缩短了检测时间,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为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高通量和自动化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奶粉中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E.sakazakii)更好的快速检测技术,将硫堇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阪崎肠杆菌抗体依次自组装到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上,制得一种阪崎肠杆菌酶免疫传感器。采用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不同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特性表征测试,根据免疫电极CV还原峰电流在孵育前后的变化差值(ΔI)对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优化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阪崎肠杆菌检测线性范围为103~10^9 CFU/mL,检出限为6.6×10^1 CFU/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非目标菌ΔI〈0.5μA)、准确性(与GB/T 4789.40-2010符合率为100%)、稳定性(免疫电极在4℃无菌环境下保存30d,响应电流仍能达到初始值的92.3%)和重现性(RSD=6.3%)。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筛选具有毒死蜱降解特性的植物内生菌,从农药厂废液池旁采集小飞蓬植物样本,经表面消毒后研磨提取植物汁液,通过以毒死蜱作为单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MSM)进行连续5代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植物内生细菌XFP-gy,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 DNA同源性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阪崎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 sp.)。将菌株XFP-gy在以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为单一碳源的MSM中培养,至第6天时达生长高峰,第9天时毒死蜱的降解率为77.28%。在M SM培养基中补充牛肉膏和蛋白胨(加富培养基)可以促进菌株XFP-gy的生长,并将其对毒死蜱第5天的降解率由69.59%提高到98.0%。菌株XFP-gy降解毒死蜱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0℃和p H 7.0,在此条件下,增加培养液中原始接菌量,降低底物毒死蜱的初始质量浓度,可明显提高XFP-gy对毒死蜱的降解效率,当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原始接菌量为2%时,至第9天时在培养液中未检出毒死蜱残留。  相似文献   
9.
郝悦  刘峰  雷虹  孟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4):71-76
分析奶粉厂可能被阪崎克罗诺杆菌污染的环节,及被检出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同源性,旨在有效降低奶粉厂阪崎克罗诺杆菌污染风险。利用生理生化法、PCR法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分析在配料、生产线、设备及环境收集的微生物样品。共采样25处,其中8处有菌检出,3株鉴定为阪崎克罗诺杆菌。利用16srDNA法对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C.sakazakii E、问题奶粉中的C.sakazakii A、回收细粉中的C.sakazakii H、准备间地漏中的C.sakazakii D四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sakazakii A与C.sakazakii H的同源性最高,说明成品中阪崎肠杆菌污染可能源于回收细粉。将8处有菌检出的环节设为关键控制点,其中回收细粉处为最为关键环节,与准备间地漏一同作为阪崎克罗诺杆菌危害关键控制点,本研究对奶粉厂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控制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婴幼儿乳粉中阪崎肠杆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等方面的试验,确定采用灭菌蒸馏水(DW)前增菌、肠道菌增菌肉汤(EE)增菌、显色培养基(X--αGlcA)分离培养、再以API20E生化系统鉴定的方法为检出该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