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探究人工养殖豆天蛾过程中卵的最佳消毒时长及筛选最优消毒剂配方,首先以38%盐酸+37%甲醛+水(0.5∶0.5∶10,V/V)为消毒剂,测定不同时长消毒处理对豆天蛾卵生长发育的影响,获得最佳消毒时长;再以此为基础,探究不同消毒剂配方(以下简称配方)处理对豆天蛾卵孵化率、25日龄幼虫存活率、体重和体长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消毒30 min的豆天蛾卵孵化率(80.00%)、25日龄幼虫的存活率(59.72%)、体长(8.02 cm)及体重(8.96 g)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配方20(37%甲醛∶31%双氧水∶水=0.5∶0.5∶10,V/V)处理后的卵孵化率(86.67%)、25日龄幼虫存活率(66.67%)、体长(8.88 cm)和体重(10.70 g)优于其他配方,且显著高于对照,表明配方20对豆天蛾卵的消毒效果最好,为本试验筛选出的最优配方。此结果为人工养殖豆天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豆天蛾卵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育情况, 分别对不同湿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产卵月份所产的豆天蛾卵的孵化率以及卵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温度为20℃, 湿度为50%时, 豆天蛾卵孵化率为92.33%, 显著高于湿度为25%和75%的孵化率(P<0.05); 平均卵期为9.08 d, 显著短于其他湿度条件下的平均卵期(P<0.05)。湿度一定时(50%), 温度为30℃时孵化率最高, 达97.00%;其次为25℃, 孵化率达91.00%。豆天蛾卵在此两种温度下孵化率显著高于除20℃外的其他温度(P<0.05)。35℃下平均卵期最短, 为5.32 d; 其次为30℃和25℃, 分别为5.45 d和5.70 d。此3种温度下的卵期无显著差异, 但均显著短于15℃和20℃下的卵期(P<0.05)。湿度、温度一定时, 产自4、5、6、7、8月的豆天蛾卵中, 6月的卵孵化率最高, 达96.67%, 显著高于其他4个月份豆天蛾卵的孵化率(P<0.05)。4-8月产的卵平均卵期分别为10.07、7.08、6.80、6.07 d和5.34 d。本研究明确了各因子对豆天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完善了人工养殖豆天蛾技术体系, 为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尽管战乱频仍,李东辰、赵新儒、王次通等泰安乡贤还是完成了部分泰山石刻的著录,泰山石刻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术界提出秦泰山刻石是石阙而非石碑等卓见。这一时期的泰山石刻研究不足在于:其一,石刻著录不够全面;其二,重要个案考察也不够深入;其三,石刻价值还需要多方面发掘。  相似文献   
4.
为分离筛选具有毒死蜱降解特性的植物内生菌,从农药厂废液池旁采集小飞蓬植物样本,经表面消毒后研磨提取植物汁液,通过以毒死蜱作为单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MSM)进行连续5代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植物内生细菌XFP-gy,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 DNA同源性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阪崎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 sp.)。将菌株XFP-gy在以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为单一碳源的MSM中培养,至第6天时达生长高峰,第9天时毒死蜱的降解率为77.28%。在M SM培养基中补充牛肉膏和蛋白胨(加富培养基)可以促进菌株XFP-gy的生长,并将其对毒死蜱第5天的降解率由69.59%提高到98.0%。菌株XFP-gy降解毒死蜱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0℃和p H 7.0,在此条件下,增加培养液中原始接菌量,降低底物毒死蜱的初始质量浓度,可明显提高XFP-gy对毒死蜱的降解效率,当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原始接菌量为2%时,至第9天时在培养液中未检出毒死蜱残留。  相似文献   
5.
以长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统计数据,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且呈现出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绿原酸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原酸(CHA)是植物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抑菌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等领域。综述了CHA的生物活性、提取方法和抑菌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改良CHA的提取方法、拓展CHA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由烟草疫霉引发的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TBS)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绿原酸(CGA)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试验采用离体培养和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CGA对烟草疫霉的抑制作用及其对TBS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μg/mL CGA可抑制烟草疫霉的生长,菌落直径从7.51cm变为5.95cm,二者差异显著;叶片病斑大小从4.60cm显著降低到1.20cm;抗氧化酶(POD、SOD和CAT)及防御酶(PPO)的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2.6%、54.6%、155.8%和8.2%。此外,喷施CGA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从3.0mg/g显著提高到5.3mg/g;可溶性糖含量从2.7mg/g显著下降到1.5mg/g,脯氨酸含量从192.7µg/g显著下降到150.4µg/g。因此,CGA能直接抑制烟草疫霉的生长,有助于提高烟草对TBS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豆丹因其优质的营养和保健功效,深受苏北地区人们的喜爱并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因目前人工养殖技术尚不完善,市场仍供不应求,急需对豆丹养殖模式进行改良,以适应逐渐扩大的市场需求。介绍了一种一年三季大豆-豆丹种养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温光和土地资源,不仅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而且能延长豆丹的供应时间,是对以往一年两季种养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为豆丹养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扩展烟草秸秆的利用途径,探究烟草秸秆绿原酸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烟草秸秆绿原酸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离体培养探讨烟草秸秆绿原酸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单因素及响应面结果表明,烟草秸秆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g·mL-1),提取温度50.03℃,乙醇体积分数50%,此时粗提物中绿原酸含量为3.48 mg·g-1;离体条件下,烟草秸秆绿原酸的添加均抑制了疫霉菌的生长,其中175 mg·L-1烟草秸秆绿原酸对菌落直径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抑菌率高达32%。此外,碘化丙啶(PI)染色结果表明,175 mg·L-1的烟草秸秆绿原酸可通过破坏烟草疫霉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烟草秸秆有效利用和新型天然植物源杀菌剂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硒元素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会引发诸多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我国是缺硒大国,全国有2/3的人口处于缺硒地区。目前,食物补硒是提高人体摄硒量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决定着食物链中硒的水平。本文从环境角度介绍了植物对土壤中不同硒元素的吸收利用途径,综述了硒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和代谢机制,为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