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研究氨氮应激下溶菌酶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性能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用6种不同溶菌酶添加水平(0、18、36、54、72和90 mg/kg)的饲料(分别记为L0、L18、L36、L54、L72和L90)饲喂初始均重为(11.35±0.08)g的罗非鱼60 d,之后应用氯化铵进行24 h氨氮应激实验。结果显示:1应激后,各组鱼的血清生化指标在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不同溶菌酶添加水平下的鱼体对氨氮应激产生了不同的响应机制。L54组鱼主要通过激发免疫系统并调节蛋白质代谢来抵抗氨氮浓度突变;L72和L90组鱼主要通过调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之间的动态变化来缓解氨氮对机体的应激。2血清抗菌实验表明,L54和L72组鱼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能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36~L90组对溶藻弧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18组(P0.05);各溶菌酶添加组的鱼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3应激后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L5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54和72mg/kg溶菌酶添加水平对氨氮应激下吉富罗非鱼的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活性和肝脏抗氧化指标产生了最积极有效的调控,能够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渔业倡导绿色环保为前提的生态养殖,使得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水产益生菌在鱼类肠道健康、促进鱼虾生长、提高鱼类免疫功能和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有助于渔业生产转型过程中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9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4.72±0.28)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其中1组投喂对照饲料(含50%鱼粉,不含豆粕),另外8个试验组分别投饲由去皮豆粕(DSM)、酶解豆粕(ESM)、发酵豆粕Ⅰ(FSMⅠ)和发酵豆粕Ⅱ(FSMⅡ)替代20%和40%的鱼粉的饲料,9组分别命名为FM、DSM20、DSM40、ESM20、ESM40、FSMⅠ20、FSMⅠ40、FSMⅡ20、FSMⅡ40。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7周的养殖实验后,评定4种豆粕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替代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显示,FM组和FSMⅡ2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FM、DSM20、FSMⅠ40、FSMⅡ20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DSM40、ESM20、ESM40及FSMⅠ20组(P0.05),不同试验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酶解豆粕替代40%鱼粉导致实验鱼的血清对哈维氏弧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去皮豆粕替代20%鱼粉导致血清对溶藻弧菌抵抗能力下降;但发酵豆粕不影响血清及黏液对3种菌的抵抗能力。研究表明,以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抗菌能力为评价指标,发酵豆粕是鱼粉的最佳替代源,发酵豆粕Ⅰ和Ⅱ均能替代20%~40%的鱼粉,但存在抗氧化能力下降的风险,尤其是发酵豆粕Ⅰ40%替代组;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在抗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方面无优势。  相似文献   
4.
钾在水产动物中的生理作用和营养代谢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小球藻藻渣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豆粕对其生长性能及氮磷排放的影响,实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使用6%、11%、16%、21%(A1、A2、A3、A4组)的藻渣分别替代饲料中5.5%、10.0%、14.5%、19.0%的豆粕,使用8%的藻渣替代饲料中5.1%的鱼粉(B组)和不使用藻渣的对照组。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5.02±0.73)g的凡纳滨对虾45 d。结果发现,存活率A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A2组和A4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他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A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效率A3组最低,B组其次,其他四组无显著性差异。肌肉鲜样中蛋白质含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总磷含量最低,A4组最高。肌肉总氨基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2组含量最高;总非必需氨基酸A1、A2和A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肠道中,除A1组外,其他各组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酶A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淀粉酶A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胰脏中,蛋白酶活力A1组最低,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5个实验组脂肪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3组最高;淀粉酶除A3组外,其他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耗氧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排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3组最高。各替代组排放率均不高于对照组;氮排放率A3最高,其他组均不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小球藻藻渣可以部分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豆粕,当其用量为11%时,可使豆粕的用量从19.0%降至10.0%而不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氮排放,并降低磷排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斑点叉尾(鱼回)[体质量(115.55±7.54)g]对全植物蛋白饲料的胃排空,实验比较了3种常用数学模型对其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同时探究了摄食过程中消化道内容物的水分、pH和消化酶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3种数学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斑点叉尾(鱼回)胃排空曲线,平方根模型最适于定量描述,指数模型次之,线性模型较差.根据平方根模型分别计算得到斑点叉尾(鱼回)胃50%排空时间为12.8 h(以干重计),完全排空约36 h.在摄食后0~36 h内,内容物水分含量在后肠保持不变,在胃部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在前肠和中肠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消化道各段内容物pH在摄食后3h内均显著下降,3~30 h间总体保持平稳状态,在30 h后又呈显著上升趋势.消化道各段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比活力在摄食3h内显著上升,并在3~30 h内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摄食30 h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整个摄食过程中,消化道各段消化酶比活力大小依次为前肠>中肠>后肠>胃.研究表明,斑点叉尾(鱼回)在摄食过程中,消化道各段内容物的水分、pH和消化酶比活力均随时间呈现相应的规律性变化.而这些内环境参数的相互作用,综合影响了特定胃排空时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