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 pharmacology)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临床用药、临床治疗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并为药物非临床研究及新药、新制剂的开发创造提供理论基础[1]。同时根据药物的代谢规律找到食品动物药物使用的休药期,从而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兽医药理学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纽带,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兽医药理学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药物机理复杂,记忆类的东西居多,使这门课显得枯燥。富有乐趣的课堂能使这门枯燥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临床分离株对氟苯尼考(FFC)的耐药性及floR基因的流行与分布情况,收集河南、湖北、江西、陕西、湖南、山西、安徽等7个省份合作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肺脏、脾脏、支气管黏液等206份病料样本,从中分离APP并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FFC的敏感性,PCR及测序方法检测floR基因,并用随机引物PCR(AP-PCR)方法分析临床分离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了APP 28株,分离率为13.59%。4株APP对FFC耐药,耐药率为14.29%;15株携带floR基因,floR检出率为53.57%,高于APP对FFC的耐药率;有11株分离菌floR阳性但对FFC并不耐药。分析RAPD系统树状图发现,28株APP被分为几乎无核苷酸同源性的A和B 2大类、25种RAPD型,其中A类25株,分22种RAPD型,14株携带floR基因,这些菌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0%~80%;B类3株,分3种RAPD型,1株携带floR基因。本研究提示APP的floR基因主要以水平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3.
家蚕(Bombyxmori)全基因组框架图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夏庆友  周泽扬  鲁成  程道军  代方银  李斌  赵萍  查幸福  程廷才  柴春利  潘国庆  许金山  刘春  林英  钱吉凤  侯勇  吴正理  李关荣  潘敏慧  李春峰  沈以红  蓝希钳  袁联伟  李田  徐汉福  杨光伟  万永继  朱勇  余茂德  沈卫德  吴大洋  向仲怀  于军  王俊  李瑞强  石剑萍  李恒  李光远  苏建宁  王晓玲  李国庆  张增金  吴清发  李俊  张庆鹏  韦宁  徐建哲  孙海波  董乐  刘东源  赵胜利  赵晓兰  孟庆顺  兰锋镝  黄显刚  李源哲  方林  李昌锋  李大为  孙永巧  张振鹏  杨峥  黄艳清  奚艳  亓秋辉  贺丹丹  黄海燕  张晓伟  王智强  李文杰  曹玉竹  余迎朴  俞鸿  李金宏  叶杰华  陈欢  周雁  刘斌  王晶  叶葭  纪海  李胜霆  倪培相  张建国  张勇  郑洪坤  毛炳宇  王文  叶辰  李松岗  汪建  杨焕明 《蚕学通讯》2008,28(4):1-16
我们在此报告了家蚕(Bombyxmori)的基因组序列框架图,它覆盖了所有已知家蚕基因的90.9%。我们估计的基因数是18510,超过黑腹果蝇报道的13379个基因。我们将家蚕基因组与果蝇、蚊子、蜘蛛和蝴蝶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它们在基因组成上同时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猪源大肠杆菌中mcr-1阳性不可接合类噬菌体质粒pD72-mcr-1与blaCTX-M-55阳性可接合的F33:A-:B-质粒pD72-F33融合形成的共整合质粒pD72C的生物学特性,评估该融合质粒对mcr-1传播的潜在作用,本实验采用生长曲线测定、质粒稳定性实验、竞争性实验和接合实验,测定了融合质粒pD72C和亲本质粒pD72-F33对宿主菌的适应性、融合能力和扩散能力.结果表明:融合质粒pD72C在无抗生素的环境中能稳定传代9 d,对宿主菌有适应性优势,且比亲本质粒pD72-F33具有更好的竞争优势;该融合质粒表现出较高的融合频率和接合频率,说明该融合质粒能够扩展菌株的耐药谱并促进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畜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状况,2011—2012年从患病和健康食品动物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935株,包括健康猪源606株、患病猪源114株、患病鸡源51株、患病水禽源(鸭和鹅)164株。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不同动物来源的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大肠杆菌耐药严重,对大部分药物的耐药率超过70.0%,其中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达到了80.0%以上;仅对头孢西丁、黏菌素和阿米卡星较敏感,但患病水禽源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达到了52.4%,明显高于其他动物。健康畜禽源大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的耐药率低于患病畜禽源大肠杆菌,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增加了病原菌对第3代头孢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势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探索CpxAR和AcrAB-tolC的协同作用对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性的调控机制,利用噬菌体转导技术,以前期构建的鼠伤寒沙门菌(JS)的tolC缺失株JSΔtolC::kan为供体菌,以cpxR缺失株JSΔcpxR为受体菌,在P22噬菌体的作用下成功构建了JS的双基因缺失株JSΔcpxRΔtolC::kan;再利用pCP20质粒消除卡那抗性基因kan,获得了JSΔcpxRΔtolC,并构建了cpxR回补株JSΔcpxRΔtolC/pcpxR.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tolC缺失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喹肟、多西环素、痢菌净、喹乙醇、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土霉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的MIC值分别降低至JS的1/8、1/2、1/4、1/8、1/8、1/2、1/16、1/4、1/4、1/8、1/2;cpxR和tolC双基因缺失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喹肟、多西环素、痢菌净、喹乙醇、恩诺沙星的MIC均又进一步降低至tolC缺失株的1/2;而将cpxR基因回补到双基因缺失株JSΔcpxRΔtolC中后,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呋的MIC值均升高了2倍,对恩诺沙星的MIC升高至4倍,对头孢喹肟的MIC升高了8倍.说明cpxR缺失与tolC缺失的协同作用能增强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喹肟、多西环素、痢菌净、喹乙醇、恩诺沙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AM菌剂对万寿菊幼苗生长的调控效果,在育苗基质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配比的AM菌剂配制成菌肥基质,研究不同菌肥基质对万寿菊栽培苗生长性状、始花期及叶绿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M菌剂后,万寿菊幼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得到一定提高。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混施处理效果最好,其幼苗鲜重与干重的冠根比降低,根系发育良好,始花期提前,在生产中可作为有效的万寿菊育苗菌剂配方。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广东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系统进化背景,试验于2011年从患病猪分离出264株大肠杆菌,包括粪便源131株和肝源133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多重PCR法确定系统进化关系,并对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性和系统进化背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共存在128种耐药谱型。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和四环素高度耐药,对黏菌素、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较敏感。种群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主要分布在共生型的A组和B1组(91.66%),且不同来源菌株的种群进化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进化组别的分离菌株对特定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系统发育群进行综合分析,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相关耐药基因分布特点,分析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从河南等7省份不同猪场采集来的疑似猪链球菌患病猪的脑脊液、关节液、肝等部位分离、纯化疑似菌落,采用镜检、16S rRNA基因方法鉴定猪链球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分离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的耐药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包括编码核糖体甲基化酶的erm基因ermA、ermB、ermC、ermTR和介导外排泵机制的mefA、mefE及msrD基因)分布情况。最终从573份病料分离鉴定出猪链球菌165株,分离率为28.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98.1%,对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耐药率分别达96.9%、95.1%、94.5%,有153株菌株对3种抗生素同时耐药。耐药基因检测发现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ermB、ermC、ermTR、mefA、mefE、msrD检出率分别为5.4%、81.8%、13.3%、6.6%、11.5%、7.2%、5.4%,其中ermB检出率最高。除发现有93株菌株仅携带1个耐药基因外,分别有30、17、2、1个菌株分别携带2、3、4、6个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在检出耐药基因的菌株中有82.5%(118/143)的菌株仅携带erm基因,有13.9%(20/143)的菌株同时携带erm以及mef、msr基因,另有3%(5/143)的菌株仅携mef、msr基因。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广泛耐药,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在猪链球菌中广泛分布,细菌的耐药性和菌株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基本呈正相关。以ermB介导的核糖体23S rRNA甲基化耐药机制占主导地位,由mefA、mefE、msrD介导的外排泵机制亦存在于分离菌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