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苦瓜人工杂交制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蔬菜种类,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且近年的研究表明,苦瓜果实提取液在预防治疗多种疾病上有明显疗效,因此,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开展了苦瓜杂交育种工作,选育出不少杂交一代新品种.根据我们多年的苦瓜人工杂交制种实践,现将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各葡萄种植区收集到的196份葡萄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条引物可以清晰扩增出164条谱带,多态性位点的平均百分率为91.44%;聚类分析表明,196份葡萄资源可以分为3大类,即东亚种群、欧美杂种和欧亚种;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葡萄资源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以刺葡萄 2 个同质不同型的愈伤组织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 DLR 细胞系具有高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能力,在培养至 45 d 时,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113.85 μg/g(FW)和 3 562.95 μg/g(FW);低温、高温、肉桂酸、壳聚糖、紫外线、黑暗和 KT 等因子,对 DLR 细胞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累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其中,4 ℃低温处理下,DLR 细胞花青素的积累效果最佳,比对照提高了 2.14 倍;壳聚糖处理下,原花青素积累效果最佳,是对照的 2.84 倍。刺葡萄 DLW 细胞系不具有或极低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处理因子调控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本研究的结论为进一步进行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调控奠定了础。  相似文献   
4.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农业应有所作为.本文以资源节约、提高利用率、有效减少废弃物以及立体种养与循环利用开发等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低碳农业的各种模式,并综合区域农业特点,提出推广低碳农业模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夏日阳光’番茄是近年来引进的高端品种,丰产性好、品质高,深受市场的青睐,但其种子为F1代杂种,价格昂贵,很难在市场上大面积推广。利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快速繁殖‘夏日阳光’番茄种苗,是生产上推广该品种的一条可行途径。为快速建立‘夏日阳光’番茄无菌株系以及获得其试管芽苗的高效增殖,以‘夏日阳光’番茄侧芽为材料,探讨其离体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1%Hg Cl2溶液(w/v)加2滴土温20消毒8 min的处理方式消毒后,培养在MS+0.1 mg/L BA+0.1 mg/L IBA培养基中,可以较快速地建立‘夏日阳光’番茄无菌株系,成苗率为46.7%;继代增殖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 BA+0.1 mg/L IBA,增殖系数可达4.3,并且芽苗生长健壮,为其种苗的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玫茄1号的母本是从台湾紫长茄中选育出的自交系21-3,父本是从福建地方品种红茄中选育出的自交系21-4,其杂种一代表现早熟,比对照闽茄1号早收7d(天),果长30~33cm,稍弯,果径4cm,单果重180g,果皮鲜紫色,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商品性好。一般每公顷产30~45t,比对照增产19.5%。该品种已在闽、浙、赣、粤等省推广,种植面积达3200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福建地区葡萄自然发酵酵母菌组成的差异进行分析,明确福建主要酵母菌种类,为酿制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提供优良菌株。【方法】采集夏黑、刺葡萄和玫瑰香葡萄自然发酵不同阶段[发酵前期(7 d)、中期(15 d)和后期(25 d)]的发酵液进行酵母菌分离,采用WL培养基进行酵母菌表型性状鉴别,挑取代表性菌株进行DNA提取及26S rDNA D1/D2鉴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酵母菌的组成差异。通过测定相同发酵条件下的酒精度、总糖、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对酿酒酵母的酿酒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葡萄自然发酵的发酵液中共分离获得114株菌株,根据其表型鉴定为18个不同的表型类群。进一步通过酵母菌的26S r DNA D1/D2区序列测序,可将114株酵母菌菌株划分为18种,包括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双孢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不同品种葡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类和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刺葡萄A有10种、刺葡萄B有11种、夏黑A和玫瑰香均为7种、夏黑B有8种。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出现在刺葡萄A、玫瑰香和夏黑B发酵前期,且所占比例最高,分别达100.00%、50.00%和40.00%;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galeiformis)是夏黑A和刺葡萄B发酵前期的优势菌;在不同品种葡萄自然发酵中期均含有泽普林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a)和盔形毕赤酵母;刺葡萄A、刺葡萄B和夏黑B发酵后期的优势菌为盔形毕赤酵母,所占比例分别为40.00%、55.56%和71.43%;酿酒酵母在夏黑A、玫瑰香和夏黑B发酵中期开始出现,直到发酵后期,均占有较大比例,分别为66.67%、42.86%和14.29%。初步葡萄酿酒发酵表明,酿酒酵母VMH-M042的酿酒性能(酒精度12.5%、总糖含量76.0 g/L、还原糖含量40.5 g/L、总酸含量5.6%)优良。【结论】福建地区不同品种葡萄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资源丰富,区域性差异明显,特异性资源较多,其中酿酒酵母VMH-M042在葡萄酒发酵中表现出较优良的酿酒性能,可为南方葡萄酒酿制提供丰富的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差异明显的6个高代自交系组配了7个杂交一代组合,观察杂交一代苦瓜的皮色、果形、瘤状、果长、果径等形态特征和主蔓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率等与双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正交或反交后,F1代苦瓜的皮色介于双亲之间或偏向于浅色,果形亦介于双亲之间;尖瘤与圆瘤的正反交,F1代苦瓜均出现尖瘤,表现为尖瘤显性遗传;杂交一代主蔓第一雌花节位多数介于双亲之间,少数比双亲低。主蔓35节内雌花率介于双亲之间,并有倾向低雌花率的趋势;长形果与短形果的正反交,F1代果实均出现长形果,表现为长形果显性遗传;果径和果肉的正反交,F1代果径和果肉几乎介于双亲之间,并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