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皱纹盘鲍内脏酶的酶学性质及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NH4)2SO4分段盐析、透析、阴离子(DEAE-52)交换柱层析、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了皱纹盘鲍内脏酶的组成,结果表明鲍内脏酶主要含有两种褐藻胶裂解酶Ⅰ, Ⅱ,一种纤维素酶,一种琼脂酶。对酶的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褐藻胶裂解酶Ⅰ, Ⅱ的最适pH分别为8.6, 7.2,最适温度为35 ℃,分子量分别为35.2 ku, 67 ku;两种褐藻胶裂解酶的热稳定性比较差,且易受金属离子影响;纤维素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40 ℃。并确定了皱纹盘鲍内脏酶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参数,为进一步研究鲍内脏复合酶的性能提供了基础参数。图14表3参12 关键词:皱纹盘鲍; 褐藻胶裂解酶; 纤维素酶; 纯化 E-mail:wqk320@dlfu.edu.cn  相似文献   
3.
康平  汪秋宽 《水产科学》2006,25(3):155-157
皱纹盘鲍是我国北方海珍品的主要养殖种类,其特殊的生长习性、营养及药用价值说明它的消化能力强,体内具有活性强的酶。近年来,鲍内脏酶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鲍内脏中的褐藻酸酶、纤维素酶、琼脂酶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主要研讨鲍内脏酶的组成、制备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 1种新型粘土无机膜 ,膜平均孔径 2 3~ 2 6nm。与其他无机膜相比 ,该膜制作工艺简单。实验证明 ,该膜对高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对溶剂和化学物质具较强的耐腐蚀作用 ,且蛋白质分离浓缩效率较高 ,非常适用于水产品加工厂的废水处理及蛋白质回收  相似文献   
5.
裂殖壶菌营养成分及其多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的脂质组成及多糖初级结构,采用气相色谱(GC)、发射光谱(ICP)、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分析了裂殖壶菌基本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其脂质组成及多糖初级结构。结果表明:裂殖壶菌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49%、9.79%、15.49%、43.97%、29.26%;可溶性多糖提取率为2.13%,其多糖和硫酸根含量分别为49.81%和4.76%;裂殖壶菌富含镁、钙、钠金属元素;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发现,DHA是提取裂殖壶菌油脂中的主要脂肪酸,油脂中还含有EPA及其他饱和脂肪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糖的单糖主要以半乳糖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甘露糖、鼠李糖;红外光谱分析多糖的硫酸基团主要位于半乳糖残基的C6位。研究表明,裂殖壶菌中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渗析法对盐沉后的海带酶解液中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分离,探索工业化分离生产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以解决目前乙醇沉淀法存在的安全性和高成本等问题。以脱盐率、糖保留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电渗析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在操作电压80 V、料液流量3.2 L/min、固形物浓度10 mg/ml、p H=5的条件下,电渗析连续循环3次,海带酶液解干基中多糖含量由40.17%提高至47.11%,硫酸根含量由3.36%提高至4.97%。电渗析后海带酶解液干基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为Ca 0.13 mg/g、Mg 16.04μg/g、Cu 0.29μg/g、Se 11.7μg/g、Cr 8.06μg/g,Pb未检出,较电渗析前均有降低。电渗析对脱除褐藻胶的海带酶解液进行脱盐纯化处理,可有效地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硫酸酯。  相似文献   
7.
褐藻多糖硫酸酯降解及其产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褐藻多糖硫酸酯广泛存在于海藻和海洋棘皮动物中,Kylin于1913年首次从掌状海带(Laminaria digitata)中提取并成功分离出了L-岩藻糖,将其命名为fucoidin;后许多研究者经热水法、酸法、酶法提取分离表明,褐藻多糖硫酸酯除岩藻糖和硫酸基团外,还含有甘露糖、半乳糖、木糖、葡萄糖、鼠李糖及糖醛酸等成分,确定了褐藻多糖硫酸酯杂多  相似文献   
8.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鼠分别灌胃200、400、800 mg/(kg·d)的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简称FLJ,利用酶解法制备),于第7天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200 mg/(kg·d)的联苯双酯做阳性对照.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FLJ对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FLJ各剂量均能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且中、高剂量组达到显著水平,并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轻由对肝细胞的病理损伤.FLJ对CCl_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当时间为150min、酶用量为6%、温度为45℃、pH为7.0时,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时间为110min、酶用量为3%、温度为65℃、pH为6.0时,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用Sephadex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酶解液中最佳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和826左右,中性蛋白酶酶解液最佳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4和735左右,其抗氧化活性峰值与蛋白肽在280nm下的吸收峰值分别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海带岩藻黄素对小鼠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组织及线粒体中丙二醛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的肿胀程度,从而考察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岩藻黄素对小鼠脂质体系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岩藻黄素能在自发和诱导条件下抑制肝匀浆液及线粒体中丙二醛的产生,降低红细胞的溶血程度,并能减轻肝线粒体的肿胀程度,且其抑制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这说明海带岩藻黄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