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虾病的泛滥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人们试图从改善养殖环境、强化营养、消毒剂、绿色药物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出发,寻找预防和解决的途径,增强中国对虾抵抗各种病害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此,我们曾筛选过四种多糖类、两种多肽及戊二醛等药物。本试验的目标为确定海活素ME-11药物饲料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以海洋低温蛋白酶生产菌株YS-9412-130为研究对象,从传代、菌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甘氨酸与EDTA预处理以及稳定剂对该菌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第一代菌至第五代菌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86.9%、70.3%、66.8%、63.4%、60.2%,再生率分别为10.5%、18.6%、17.9%、18.2%、17.8%;取该菌对数生长前期、对数生长中后期、稳定期部分菌液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72.1%、70.4%、60.5%,再生率为13.4%、18.9%、10.4%;溶菌酶浓度为2.5mg/mL、5mg/mL、10mg/mL、20mg/mL,酶解6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40.6%、70.8%、81.8%、95.6%,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19.0%、19.2%、19.0%、10.6%;使用10mg/mL溶菌酶酶解YS-9412-130菌30min、60min、90min、12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30.8%、81.3%、81.7%、82.9%,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分别为19.2%、19.3%、16.9%、11.2%;在细菌培养液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5mg/mL、10mg/mL、20mg/mL和40mg/mL的甘氨酸,培养该菌16h后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81.0%、81.1%、90.3%、90.8%、90.6%,再生率为19.1%、19.0%、19.3%、12.0%、9.0%;EDTA对原生质体的形成稍有促进作用,但作用超过30min会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分别以0.6mol/L Kcl、0.3mol/L KCl+0.3mol/L蔗糖、0.6mol/L蔗糖作为稳定剂,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分别为10.9%、19.6%、25.9%。结论认为,YS-9412-130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选用第2代YS-9412-130菌,在培养基中添加终质度浓度为10mg/mL的甘氨酸培养16h后,再将菌体置于含有0.05mol/LEDTA的高渗溶液中30℃预处理30min,用10mg/mL溶菌酶,30℃酶解60min,再用0.6mol/L蔗糖作为原生质体再生培养稳定剂,比较适合于YS-9412-130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这一试验结果将为通过原生质体技术对YS-9412-130菌进行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扇贝多肽对氧化所致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erreri)(PCF)对实验性氧化所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台盼蓝(Trypan Blue)活细胞拒染法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存活率;以四甲基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以生化检测(DNA ladder)法观察PCF对细胞DNA片断化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变化。台盼蓝染色法证实PCF能增强细胞的活性并与PCF浓度成正比;MTT法表明PCF不仅能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而且还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并有PCF依赖性;生化检测显示PCF能减少细胞凋亡的DNA片断化数目;细胞的超微结构还表明PCF能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PCF可明显抑制实验性氧化损伤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并有药物依赖性,而且明显优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4.
牛卵母细胞的去核与激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Ionomycin(离子霉素)和乙醇及其与其他物质的组合激活牛卵母细胞的效果,并研究了去核时间、细胞松弛素B、末期去核等对去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使用6-二甲氨基嘌呤(6-DMAP)或放线菌酮(CHX)可显著提高Ionomycin或乙醇激活牛卵母细胞的效率,Ionomycin+6-DMAP激活的牛孤雌胚在8/16细胞之后的发育率明显高于乙醇+6-DMAP(或CHX)。牛卵母细胞的去核在成熟培养20h或之前进行效果较好,此时有较高比率的卵母细胞中第一极体与染色体位置靠近。牛卵母细胞在不含细胞松弛素B的操作液中可进行去核,但所得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明显下降,而对8/16细胞胚之后的发育没有明显影响。牛卵母细胞的末期去核率显著高于中期,二者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屈欢  黄雪  王军节  杨晨希  张琇 《植物保护》2020,46(2):96-100
为了探究盐酸小檗碱在植物病原真菌方面的抑制作用,以黄连根粉为材料,采用酸水法提取和乙醇重结晶获得盐酸小檗碱纯品,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盐酸小檗碱对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率为3.3%,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其含量为93.56%;抑菌活性试验表明,盐酸小檗碱在100μg/mL时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率达99.9%,EC_(50)为8.20μg/mL,表现出比药剂对照噁霉灵和百菌清更高的抑制活性;进一步的试验表明,与噁霉灵及百菌清相比,盐酸小檗碱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杨琦  张琇  任贤  邓天发  王薇  黄文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35-20537
[目的]对糖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选育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糖化酶产生菌,通过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对该菌进行复合诱变选育。[结果]通过筛选获得1株产糖化酶野生株,其产酶活力为72.56 U/ml;经鉴定,该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选择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 Leneguanidine hydroch Loride,PHMG)连续复合诱变后,突变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产酶量提高67.90%。[结论]试验所筛选的多粘芽孢杆菌为糖化酶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菌种。  相似文献   
7.
海洋细菌S-12-86的产溶菌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中国东海海域底泥中筛选获得一株产溶菌酶的海洋细菌S-12-86,采用摇瓶发酵的方式,分别从培养基组分与发酵条件两个方面对海洋细菌S-12-86产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12-86能够利用麦芽糖、淀粉、甘油和葡萄糖作为碳源,不能利用蔗糖与甘露醇;能够利用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和硫酸铵作为氮源,其中牛肉膏效果最佳,而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几乎不能被利用;Zn2 、Mn2 、Cu2 对菌株S-12-86的生长和产酶均有抑制作用;Fe2 对菌体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抑制菌体产酶;Na 、K 对菌体的生长和产酶无明显影响;Ca2 对菌体生长有促进作用;Mg2 对菌体生长和产酶均有促进作用。菌株S-12-86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接种体积比4.0%、装液量体积比10.0%、产酶高峰在发酵开始后24 h。与白色链霉菌G(Streptomyces albusG)、灰色链霉菌P-51(S.griseusP-51)、枯草芽孢杆菌77(Bacillus subtilis77)等产溶菌酶微生物的产酶条件相比较,菌株S-12-86具有易培养、产酶量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菌株S-12-86有较大的生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牛卵母细胞质内注射体细胞核移植胚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处理方式对卵质内直接注射法构建的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Ⅱ期与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细胞核注射前对供体细胞作低渗处理可明显提高胚胎构建的成功率和早期发育能力。牛皮肤成纤维细胞是否作G1/G0期同期化处理,对核移植胚胎的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发现供核细胞在悬浮情况下作休眠处理,所得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与贴附休眠的细胞基本相同,且悬浮休眠3d后的细胞无需再作低渗处理便可用作细胞核注射。MⅡ期或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胞质内核注射受体,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部分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经费紧张、实习课时压缩、教学质量下滑等问题,分析了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3门课程进行综合实习的必要性和优势,并就开展综合实习提出了若干建议,尤其强调了研究性实习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性,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野外综合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乳牛肢蹄异常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乳牛肢蹄异常是危害乳牛业的疾病之一。随着养牛业迅速发展 ,由该病造成的乳牛生产性能下降 ,产乳年限缩短日趋严重。某国营奶牛场 ,98年因病淘汰牛76头 ,仅因蹄病就淘汰 2 1头 ,占淘汰牛的 2 7.6 %。为查明该病发生的原因 ,了解发病情况 ,为今后开展奶牛“肢蹄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3月 15日至 4月 10日对某国营奶牛场奶牛肢蹄异常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肢蹄异常检查是按乳牛正肢势正蹄形的标准 ,与奶牛场的牛进行对比检查 ,并按前肢 ,后肢和蹄形进行疾病分类统计。1 .1 前后肢的标准肢势前肢在前望时从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