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21篇
  4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华江瑶族乡位于兴安县西北部,其茶树生长在华南最高峰--猫儿山东侧的深山野岭,长年浸润在云山雾海中,在清朝时定为贡茶,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加工华江古树茶白茶,经过萎凋、拼筛、拼堆、干燥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即可制成品质优良的白茶。  相似文献   
2.
国内主要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生物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圃是保护和研究植物最普遍的做法。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茶树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勐海茶树分圃。省(自治区)、市级相关单位也开始实施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并建立了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圃。本文对国内主要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茶小绿叶蝉是危害茶叶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此,选取3种植物精油,试验了它们对茶小绿叶蝉的作用及效果。结果表明:茶园使用适宜浓度的薰衣草、罗勒、迷迭香三种植物精油,能起到引诱茶小绿叶蝉的作用,且引诱效果罗勒精油最好,薰衣草精油其次,迷迭香精油最后。为茶小绿叶蝉无公害化防治及开发精油作为环保型行为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六堡茶是广西传统大宗土特产商品。文章介绍"广西六堡茶"公共品牌的发展历程,加工工艺的沿革与创新情况,提出培育广西六堡茶成为广西农业的优势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茶叶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总体调研,分析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所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广西茶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情况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加速发展壮大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西茶叶生产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气候环境及种质资源条件,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就地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品牌效益低、绿色壁垒等问题,若能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运用到茶叶产业发展中,并从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分别采取改进措施,对促进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桂林毛尖为广西新创名茶。文章介绍桂林毛尖的生长生态条件、产品品质特点和制作工艺,并分析其产品特色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进行数字化标准色板与普通板诱杀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化标准色板(以下简称黄板)比普通色板(以下简称绿板)的诱杀虫口数效果明显,试验1 d后黄板比绿板的诱杀虫口量多21.5%,试验3 d后黄板比绿板多63.0%,试验7 d后黄板比绿板多122.0%,试验14 d后黄板比绿板多134.8%,而且对茶叶没有农残。因此,建议在茶园中推广使用数字化标准色板防治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9.
采用国家级良种——福云6号为原料,对同一批次鲜叶分别按相应工艺制成绿茶和红茶,采用DPPH法测定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福云6号红茶、绿茶对DPPH的清除百分比分别达到74.90%、84.71%。可见,绿茶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红茶,这是由于2类茶加工工艺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桂绿1号茶树新品种中试与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绿1号茶树新品种于2004年6月获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鉴定编号:国品鉴茶2004001,2005年9月列入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就该品种已进行中试及示范的扦插育苗、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并提出获得早期丰产、提高效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