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7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27篇
水产渔业   732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七彩神仙幼鱼的病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水温下,选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亚甲基兰、阿维菌素、氯化亚汞5种药物分别对并患指环虫病与小瓜虫病的七彩神仙幼鱼进行治疗试验。研究发现,对并患这两种病的七彩神仙幼鱼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即先用质量浓度为1mg/L的氯化亚汞浸泡10min,2d后再用质量浓度为1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10min,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2.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隶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原产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属中上层鱼类,可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是世界上现存的两种匙吻鲟科鱼类之一(另一种为我国特有的白鲟)。2004--2005年,我们组织实施了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美国匙吻鲟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3.
为合理利用我国北方海区对虾资源,每年秋季在渤海使用机动渔船双拖网捕捞生产。由于渤海既是主要的对虾渔场,又是多种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和幼鱼生长的良好场所。在拖网捕虾的同时,大量捕到当年的幼鱼,损害渔业资源。因此,在1974—1977年研究一种能够多捕对虾、大量释放幼鱼的新型双拖网。新型网的主要特点如下:它的天井网比原型网长一倍左右,并增加侧网使网口的覆盖面积和网高相应扩大,防止对虾接触网具后弹跳逃逸;将囊网网目放大到50毫米,以释放网内的幼鱼。试验效果较为满意。在模型网水槽试验中,新型网的主要优点是阻力较小、网口较高和网口前方覆盖面积较大。捕捞生产试验证明可以增产对虾40%以上,少捕幼鱼不少于60%。  相似文献   
84.
85.
底拖网囊网释放幼鱼的成活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尚郁 《海洋渔业》1983,5(6):243-245
<正> 在规定底拖网的囊网网目尺寸,以保护鱼类资源。关于穿过囊网网目的鱼类,能否恢复原来的生命力,是广大渔业工作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如果穿过网目后难以成活,则规定网目尺寸,对保护鱼类资源,将失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岱衢族大黄鱼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美芬 《河北渔业》2006,(10):40-42
介绍了大黄鱼亲鱼室内常温越冬、提温培育促熟、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获得受精卵320万粒。优质受精卵在控温、增氧、控光照等条件下,孵出仔鱼288万尾,孵化率90%。仔鱼在室内水泥池培育,通过投喂强化的轮虫、卤虫幼体等活生物饵料;控制水温、水质等人工育苗条件,培育出体长2.1~2.6cm大黄鱼苗77.7万尾,育苗成活率达27.5%。并对大黄鱼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
底拖网回捕增殖对虾对经济幼鱼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6年在山东南部沿海八大港湾同步增殖放流体长3cm以上的虾苗14.9116亿尾,累计回捕增殖对虾1.4亿尾,平均回捕率为9.4%,其中拖网回捕增殖对虾累计为1184.7t,但损害的七种经济幼鱼累计为4402t,应引起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8.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高露姣 《水产学报》2004,28(3):279-284
报道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以及生化组成的影响.22±2℃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白肌的RNA/DNA比值不断减小,体重逐渐下降,后者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饥饿7d,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在饥饿14d和21d时下降幅度最大,提示史氏鲟幼鱼动用储存物质的顺序依次是糖原、脂肪和蛋白质.而饥饿过程中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则有所上升.恢复投食后,饥饿幼鱼的摄食强度增大,生长加快,其中7d、14d饥饿组幼鱼的RNA/DNA比值达到或接近正常投喂组水平,但21d饥饿组的比值仍明显低于正常投喂组(P<0.05).恢复投食30d后,7d和14d饥饿组幼鱼体重接近对照组(P>0.05),21d饥饿组的终体重未能赶上对照组(P<0.05),这表明史氏鲟幼鱼的补偿生长随饥饿时间不同而异.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组鱼体生化组成与正常投喂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9.
天津大银鱼仔、幼鱼的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3月至5月对天津地区北塘、黄港二库、东丽水库的大银鱼仔、幼鱼的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成鱼为肉食性鱼类,但在仔、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肠道中未找到枝角类,仔、幼鱼阶段的食性不是专一的,随水体中饵料生物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0.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从美国引进,创汇价值极高的一种大型淡水养殖新品种,食性与花鲢相同,我国从南到北均可生长和安全越冬、越夏,不仅可在池塘中与各种淡水鱼类混养,更适合在大、中、小型水库、湖泊中养殖。在南方,年生长速度在0.5~3kg,养殖成本低,病害少,捕捞容易,可替代目前价值不高的花鲢。我国自1987年就开始从美国引入匙吻鲟受精卵,但由于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苗种培育难度大,成活率低,苗种价格十分昂贵,严重影响了匙吻鲟的普及和应用。2005年5月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从美国引进匙吻鲟受精卵18700粒,经过4天孵化,共获得鱼苗12000尾,平均孵化率66.4%(见表1),从5月8日—25日经过18天培育共获得3.0~3.5cm体长仔鱼6500尾,仔鱼阶段成活率54%,从5月25日-6月813经过15天培育共获得体长6.5cm以上幼鱼5500尾,幼鱼阶段成活率达84.6%,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