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7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27篇
水产渔业   730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4-2005年间对碧流河水库鲢、鳙进行取样调查分析,对渔获物中鲢、鳙的年龄、生长、回捕率及可捕群体的资源量进行了初步探讨。渔获物中鲢由Ⅱ-Ⅷ龄组成,以Ⅳ、Ⅴ龄为主;鳙由Ⅱ-Ⅸ龄组成,以Ⅳ、Ⅴ、Ⅵ龄为主。水库中鲢、鳙基本上是匀速生长。回捕率鲢为7.78%、鳙为5.09%。可捕群体资源量鲢为3.35×10^5kg、鳙为4.5×10^5kg。适宜的捕捞规格为鲢1.5-2.0 kg、鳙2.0-3.0 kg。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carassius)零换水池塘营养盐收支状况,阐明其零换水机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池塘为实验组,以草鱼–鳙–鲫常规换水池塘为对照组,开展了为期2年的池塘有机碳(TOC)、氮(N)、磷(P)收支的研究。结果显示,2组池塘TOC、N、P的主要来源均为饲料投入,分别为77.06%和81.00%,92.08%和92.77%,94.18%和95.63%;TOC、N、P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底泥积累,分别占输入营养盐的43.32%和22.10%,61.40%和52.82%,78.71%和79.58%。2组池塘养殖鱼类收获分别占输入碳(C)、N、P的10.08%和13.05%,21.00%和25.57%,15.41%和18.60%。零换水池塘的C、N、P水体积累量和积累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其积累率分别降低92.91%、88.52%和87.12%。零换水池塘的N、P底泥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池塘,但C、N底泥积累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降低了48.99%和13.97%。零换水池塘养殖鱼类的C、N、P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提高了29.49%、21.72%和20.65%。研究表明,零换水模式能降低营养盐积累,有效提高系统物质利用率,是一种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斜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5)℃、盐度31.0p、H 7.8的海水中,斜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8 h 3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腹鳍棘及第二背鳍棘、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4.5~29.2℃,盐度28.8~33.5,pH 7.5~8.5的海水中,培育至36 d,发育最快的斜带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42 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斜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长出与收回。  相似文献   
104.
鳙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阐明不同保藏温度对淡水鱼类鲜度变化的影响,采用K值、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检定等 4种鲜度指标,对鳙在 20℃~-3℃范围的 5种不同温度贮藏中的鲜度变化进行比较系统的测定和考察。结果表明:(1)鳙的鲜度变化。在20℃和10℃常温下速度很快,保鲜期从数小时到4天;在 0℃前后的3种低温下速度变慢,保鲜期最长的可达 11天。(2)4种鲜度指标中,以感官的一、二、三级为基准,K 值的一、二级鲜度大体高于或等于感官的一、二级;而 TVB-N 一、二级鲜度(也包括细菌总数)则大体相当于或低于感官二、三级,显示了K值作为代表鱼体死后早期高鲜度等级的特征。(3)计算K 值变化速度常数 k_f 值表明 20℃的 K值变化速度较 10℃高6.3倍,而10℃较0℃仅高3.9倍,显示保持接近 0℃的低温,能明显抑制K值的变化,保持较好的鲜度。文中并指出了在5℃以下的低温范围,由于TVB-N 的数量水平偏低,似不适于作为鳙一类淡水鱼鳞度指标,认为在我国采用 K 值鲜度指标更适合淡水鱼高鲜度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鳗鲡仔,幼鱼年龄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半岛黄海北部沿岸河口4—6月溯河的白仔鳗,全长53.5—64.5毫米,平均58.83毫米,体长频率高峰位于57.1—59.0 毫米体长组,其体长体重呈直线相关。白仔鳗与幼鳗群体的体长、体重则是指数相关,其方程为W=1.136×10~(-7) L~(3.3871)。12尾白仔鳗耳石平均日轮数为146.3,据此对其产卵期进行了推测,观察证实,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活过的幼鳗耳石的环纹有过渡带存在。  相似文献   
106.
略论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及湖泊放养的规格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和放养规格问题进行了研究。东湖幼龄鲢、鳙的年轮形成时期是四月份,环片有规则的由稀疏转向紧密排列,同时伴随切割相是年轮形成的主要标志。Ⅰ和Ⅱ龄鲢、鱅,从4月份开始新的一年长度和重量增长,8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以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冬季停滞生长。三种不同大小的鲢、鳙鱼种放养结果表明,它们的生长率和回捕率都是不同的,越大的鱼种,生长越快,回捕率也越高。为了提高东湖鲢、鳙放养的效益,建议提高放养鱼种的规格。  相似文献   
107.
温俊 《科学养鱼》2007,(5):53-53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属冷温性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是北方沿海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在牙鲆的育苗、暂养和幼鱼养殖的过程中,纤毛虫病是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在鱼体表面有创伤的情况下,其疾病一旦暴发则很难控制。而且该病害传染性强,一旦有鱼感染,很快殃及全池。该纤毛虫除侵害鱼体表皮肤、鳍、肌肉,亦可侵入腹腔、肾脏、胰脏甚至脑而造成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报道了点带石斑鱼幼鱼中间培育的实验结果。幼鱼中间培育的关键,是根据鱼苗的规格定期及时分苗。实验使用2批鱼苗,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经45d的培育,平均全长分别由27mm和28mm增至75.7mm和82.1mm。平均体重从0.22g和0.23g增加到7.5g和10.7g。平均日增长1.1mm和1.2mm,日增重0.16g和0.23g。成活率为94.3%和94.9%。  相似文献   
109.
枝角类动物通称水蚤,广泛分布在各淡水水域中, 是浮游动物主要成员之一。枝角类作为稚幼鱼和虾、蟹幼体重要的中后期动物性饵料是否稳定充足,是育苗成功的关键环节。现将其室内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 培育条件  相似文献   
110.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大豆油为脂质源配制成3个蛋白质水平(35%、40%和45%)×2个能量水平(1.5×104J/g和1.6×104J/g)的6种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4.7±0.6)g的黄颡鱼,进行蛋白质和能量需要量的研究。经62 d饲养表明: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含量为41.47%~43.38%,最佳能量蛋白比为40.17。在6组试验饲料中,当蛋白质含量为40.38%,能量为1.622×104J/g时,体重增长率,蛋白质效率,肥满度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32.93%、1.14和1.76,饲料系数最低为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