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为研究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对不同动物宿主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应用改进的"细胞接种与RT-PCR方法相结合"技术,成功分离到国内首株地方土猪源EMCV、首株家养野猪源EMCV、1株鼠源EMCV和3株良种猪源EMCV,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6株EMCV分离毒的基因组全长从7 724~7 735bp不等,ORF长度均为6 879bp,彼此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9.3%~99.8%,与其他不同动物源EMCV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79.9%~99.9%,与国内猪源、鼠源分离毒的同源性均在99.4%以上;各基因片段中,以VP1和2A变异幅度最大,VP2和3D最为保守;基于EMCV全基因组、ORF和VP1基因序列绘制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EMCV可分为G1、G2和G3 3个群,猪源EMCV主要分布在G1、G2群,鼠源EMCV在G1、G3群中均有分布;6株EMCV分离毒与其他国内参考毒株同属于G1群,但分布并不完全集中。结果表明,地方土猪和家养野猪可感染EMCV并引起发病,提醒在进行地方品种养殖和野生动物家养时要充分考虑人兽共患疫病传播的生态学;鼠在良种猪、家养野猪和地方土猪EMCV之间的交叉感染、传播与流行中起到重要媒介作用;不同EMCV地方流行株间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其传播具有一定的区域限制性;EMCV在感染不同动物时可能会发生某些突变,以适应新的宿主。  相似文献   
72.
对9株鸡杆菌进行了血清分型,并应用8条随机引物对该9株鸡杆菌和3个参考菌株(1株巴氏杆菌、1株大肠杆菌和1株链球菌)共12株细菌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型研究。结果显示,9株鸡杆菌分别属于血清Ⅰ型(1/9)、血清Ⅱ型(3/9)和血清Ⅳ型(5/9)。所用8条随机引物中有3条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产生差异显著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了不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此绘制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12株细菌共分为4个聚类群,其中9株鸡杆菌位于同一聚类群中,且又可分为4个聚类亚群。3个参考菌株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聚类群。不同血清型的鸡杆菌菌株具有相似的指纹图,同一血清型的菌株指纹图存在差异。结果表明,RAPD基因分型是目前鸡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3.
评估不同代次IBV M41株种毒是否可以作为生产用种子。将M41株种毒用SPF胚连传8代,从中选出第3、第5、第7代,测定其EID50。并用此3代M41株鸡胚尿囊液制毒的油乳苗免疫易感鸡,以HI试验检测其抗体水平。3种疫苗免疫鸡均保护9/10以上,对照鸡全发病;对免疫后与免疫前HI抗体水平的比较表明,免疫后抗体平均滴度提高3倍以上。不同代次的M41毒株的免疫原性仍然保持良好,可以正常用来制造疫苗和建立种子批。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2009-2010年间在河南、甘肃地区分离鉴定的5株大肠埃希菌O157(E.coli O157)携带stx的情况及不同分离株间stx分子进化与变迁的情况,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stx基因检测,并完成了序列测定与系统演化分析。结果表明,5株不同动物源的分离株均含有stx1及stx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间stx1、stx2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较高;stx1基因均与参考株中的山羊源和食品源E.coli O157菌株的同源性较高,进化树中遗传距离最近;分离株的stx2基因与多株牛源及少数人源参考株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中虽然5株分离菌均在一个大主干分支中,但分离株27与其他各分离株及参照株遗传距离最远,独自处于一次级分支中;分离株L37与W、12与50分别分布于牛源、人源E.coli O157小次级分支中;由此可推测,分离株所携带的stx1很有可能是经食品源或羊源E.coli O157传递而来;分离株L37与W、分离株12与50的stx2可能是由牛源、人源E .coli O157菌株传递而来,分离株27的stx2来源不清楚。研究结果表明,5株E.coli O157分离株均含有stx1、stx2基因,但两个基因的起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5.
桃树生长快,结果早,成为很多地区农民发展经济的"摇钱树",其面积扩展很快.目前,由于局部地区品种结构不合理而出现价格下滑和卖难问题,但大部分地区桃园效益仍然很高,亩收益在万元以上的桃园很多.桃树种植在很多地区仍有比较高的经济收益,特别是种植新品种的桃园.为指导果农发展生产,笔者就桃树建园、品种选择与栽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6.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国际兽疫局(OIE)法典中B类疫病中必检的猪传染病。该病的病原TGEV是有囊膜的正链RNA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属。检测TGEV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镜技术等,这些方法对于检  相似文献   
77.
【目的】进一步完善桃花型基因型分类,开发桃花型相关分子标记,为观赏桃花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IGV可视化软件分析,以及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KASP)技术,在定位到的候选位点进行鉴定分析。【结果】GWAS定位分析在Pp08:14 518 604~14 521 291 bp存在一个ms179810转座子的缺失,x2验证结果表明,转座子的插入与缺失与花型性状无显著性关系。在转座子上游33 980 bp处鉴定到一个单碱基核苷酸(SNP)变异,变异类型分为CC型、AC型、AA型3种,比对结果显示基因型为CC型、AC型,其表型为铃形,基因型为AA型,其表型为蔷薇形,在145份桃自然群体中鉴定准确率为98.62%。但是通过表型比对发现,基因型为CC时,铃形花冠直径为(1.54±0.46)cm,同时,基因型杂合的中蟠17号自交群体后代192株中基因型与表型准确率在98.44%。【结论】根据桃基因组中Pp08:14 484 6...  相似文献   
78.
禽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源疾病综合征。本概述了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种间传播及公共卫生意义,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9.
AIV NP基因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重组于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获得重组噬菌体T4-z1-NP。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以T4-z1-NP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禽流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4-NP-ELISA)方法。其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的相对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7.62%,T4-NP-ELISA的检测准确率为91.43%。T4-NP-ELISA可检测H5、H7和H9亚型AIV特异性抗体,而IBD、IB、MD、ND、EDS的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则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证实,当阳性血清以1:640倍稀释时仍能检测到流感病毒抗体,说明该方法比较敏感。对192份血样的检测显示,T4-NP-ELISA与IDDEXXELISA符合率为96.8%。这表明T4-NP-ELISA可检测AIV抗体,也为检测与诊断AI提供了一种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80.
<正>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绿翅金刚鹦鹉感染ABV的疑似病例,经过临床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和RT-PCR检测ABV核酸,证实该鹦鹉感染禽波纳病毒(ABV)。报告如下。1 病例基本信息2018年3月23日,洛阳一鹦鹉养殖户带一死亡绿翅金刚鹦鹉到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就诊。该户养鹦鹉15种,共158只,均未防疫任何疫苗。主诉:发病鹦鹉多为绿翅金刚、蓝黄金刚大型鹦鹉,而其他品种鹦鹉未出现异常。病死鹦鹉其病初呕吐不止,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拉原粮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