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茉莉花渣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茉莉花渣中提取多糖,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液浓缩程度、sevag法脱蛋白次数对茉莉花渣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jasmine dried residue,JPS)提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茉莉花渣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在75%~85%范围内,浓缩程度在料液比为1∶2,经过3次脱蛋白处理时JPS的提取分离效果较好。茉莉花渣多糖在0.2~1.0mg/mL范围内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IC50为0.52mg/mL,为茉莉花渣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为探明水杨酸(SA)对茶树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先后分别用0、100、200、300、400、500mg/L和0、50、100、150、200 mg/L的水杨酸处理茶树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有效延缓茶树离体叶片的衰老,但质量浓度高于200 mg/L的水杨酸会导致离体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50、100、1...  相似文献   
63.
藏茶贮存过程中真菌种群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藏茶贮存过程中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种群的关系,对雅安藏茶贮存过程中存在的真菌种群进行了分类学地位鉴定.结果表明,藏茶贮存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真菌种群为曲霉属的黑曲霉、青霉属的光孢青霉菌、娄地青霉菌和巴恩正青霉菌以及根霉属的根霉菌5大类种群.这些微生物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藏茶贮存过程中的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64.
茶树炭疽病抗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SSR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选取龙井43为母本,白毫早为父本的170株F1遗传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对该群体分别进行了茶树炭疽病抗性性状的田间观测和室内侵染试验,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性状进行QTL定位与分析。结果显示:从F1群体病叶上分离纯化出一种茶树炭疽病病菌HZ-1,经NCBI BLAST比对,其ITS基因序列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为99%。对F1群体的炭疽病抗性表型分析发现,田间环境下的感病单株的占比(41%)高于室内环境(24%)。QTL分析显示,在6个不同的遗传连锁群(Linkage group,LG)上共检测到8个QTLs,单个QTL的LOD阈值变幅为2.53~6.80,单个QTL的表型变异贡献率的变幅为5.6%~13.8%。LG10存在1个控制茶树炭疽病抗性性状的主效QTL,LOD值6.80,表型变异贡献率13.8%。  相似文献   
65.
四川边茶中茶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巩发永  齐桂年  李静 《茶叶科学》2005,25(3):229-236
运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茶水比、pH值对四川边茶中茶多糖(TPS)提取率的影响,结合影响TPS生物活性的因素,确定了TPS较优提取范围。试验结果通过贡献率法计算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子对TPS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pH值>温度>茶水比>时间;数学回归模型通过降维分析可知在试验范围内温度和pH值处于较高水平时,TPS提取率有明显增加,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一致,时间和茶水比的水平变化对TPS提取率影响较小;频率分析得到TPS提取率>8%的优化条件:温度为74.06~80.74℃,时间为69.56~79.58min,茶水比为38.49~42.59倍,pH值为7.411~8.284的范围内;所建立数学回归模型在试验范围内能较准确的预测TPS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初选的18份种质资源的春梢、夏梢、秋梢咖啡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梢咖啡碱含量在不同资源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咖啡碱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21%-4.52%、0.84%-4.82%、1.16%-4.70%,平均值分别为3.62%、3.98%、3.67%,变异系数分别为32.47%、26.72%、27.69%。同一资源新梢的咖啡碱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占61.11%)表现为:夏梢〉秋梢〉春梢。有2份资源Q33、Q38,咖啡碱含量春季低于2%,为超常规水平的低咖啡碱茶树种质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7.
四川康砖茶的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分离、鉴定四川康砖渥堆产生的优势菌,除鉴定出已在其他产区黑茶所发现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还鉴定出放线菌属(Actinomyce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毛霉属(Mucor).本研究可为提高四川康砖茶品质、提高渥堆功效和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本实验研究了茶树根内生细菌的分离方法及对茶多酚的耐受性,并对内生细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茶树内生细菌时采用75%的酒精2min和2%次氯酸钠20min表面消毒处理,消毒彻底;含茶多酚的细菌营养平板可作为茶树根内生细菌的选择性分离平板。茶树内生细菌对茶多酚的耐受浓度,最高不高于0.5g/L;经鉴定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69.
建立了通过对茶树叶片进行扫描,利用Photoshop软件同时获得多张叶片及其受害部位的像素值,从而快速计算茶树叶片受害面积以及受害面积百分率的测定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扫描分辨率为150dpi时,扫描时间和存储占用空间较优,测定效果和高分辨率扫描效果基本一致,该方法测定结果与人工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其效率远远高于人工测定.  相似文献   
70.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茶香气的形成与茶树品种、鲜叶生化组成、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等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高香红茶研究进展,并为生产高香红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