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事故经过10月 3日 2 # 主变带全所负荷 ,忽然主变差动保护动作 ,全所失压 ,经对主变进行检查 ,发现器身外观正常 ,主变油温也正常 ,用 2 5 0 0 V摇表测量高压侧对地、高压侧对低压侧、低压侧对地之间的直流绝缘电阻 ,发现其绝缘性能完好 ,初步推测该主变未有内部故障 ,对二次回路检查也未见异常。我们决定对该主变进行试送电 ,主变空载运行时 ,未见任何异常现象 ,当我们准备把 35 k V出线梧江388线投入运行时 ,主变差动保护动作 ,又引起全所再次失压。2 原因分析事故的再次发生 ,对主变35 k V侧出线的阀式避雷器进行了分析。该避雷器…  相似文献   
2.
黑茶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已在各类研究中被报道,关于其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已逐渐展开。本文总结了黑茶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特殊成分的化学特性和含量差异,并对黑茶的安全性作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类成分的功能机理研究,探讨了它们调节脂质代谢的途径或方式,同时对黑茶多成分、多途径的降脂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四川边茶具有悠久的加工历史,是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综述了四川边茶加工过程中关键工序与品质成分主要变化的关系、渥堆的实质及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茶树品种"乌牛早"所制绿茶主要香气特征成分,以福鼎大白茶所制绿茶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HS-SPME/GC-MS),对扁形、卷曲形、珠形等三种类型共6个绿茶的香气特征成分及组成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绿茶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醇类、萜烯类、醛类及酮类等5类化合物。烷烃类含量比例最高,醇类含量次之。其主要香气成分:2,6-二甲基环己醇、环氧芳樟醇、δ-杜松烯和β-紫罗酮。此外,卷曲形茶还含有5-叔丁基-3,5-己二烯-2-酮和α-白菖考烯;扁形茶还含有α-白菖考烯和2,3-辛二酮;珠形茶还含有壬醛、苯甲醇和苯乙醇,香气成分含量比例差异较大。与"福鼎大白茶"所制绿茶比,"乌牛早"所制绿茶还含有α-白菖考烯。结论:"乌牛早"所制绿茶主要香气成分:2,6-二甲基环己醇、环氧芳樟醇、δ-杜松烯、β-紫罗酮和α-白菖考烯等,以呈花香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5.
黑茶调节脂质代谢的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茶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已在各类研究中被报道,关于其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已逐渐展开。本文总结了黑茶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特殊成分的化学特性和含量差异,并对黑茶的安全性作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类成分的功能机理研究,探讨了它们调节脂质代谢的途径或方式,同时对黑茶多成分、多途径的降脂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黑茶茶褐素类物质的提取及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近年来由于其显著的减肥降脂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又由于黑茶独特的加工方式而使其茶褐素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茶类,故常常将茶褐素类物质作为探究黑茶特殊功能的切入点。另有研究表明,脂肪酸合酶(FAS)是减肥和抗癌研究的双重潜在靶点,且四川边茶提取物能够抑制脂肪酸合酶(FAS)的活性,但其有效活性成分和抑制机理复杂,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黑茶茶褐素类物质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其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变电所运行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从变电所的管理入手,介绍了变电所的岗位职责的制定、运行值班制度、技术管理、技术培训及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茶叶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茶作为一种天然饮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总结了目前茶叶抗疲劳的研究方法、不同茶类的抗疲劳效果以及可能起作用的功能成分,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白化茶树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2b-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2b-RAD)对23份茶树种质(20份白化,3份常绿对照)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共获得576 193 750条高质量测序数据和56 498个高质量SNPs。系统发育树和主成分分析表明,23份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1份来自贵州的大叶种,类群Ⅱ包含来自贵州的地方种质6份,类群Ⅲ包含来自浙江的14份种质和来自安徽、福建的2份种质。基于系统发育树,3个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表现为:类群Ⅰ>类群Ⅱ>类群Ⅲ,类群Ⅰ和类群Ⅱ、类群Ⅲ之间分别呈现中、高度的遗传分化水平。综上所述,白化茶树品种(系)存在中、高度的遗传分化,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间遗传分化更大,为白化茶树种质鉴定、资源利用和育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板法”防治茶园病虫害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黄板防治茶园病虫害效果进行了初探.试验结果表明:黄油和机油混合涂粘虫效果优于纯黄油和纯机油,且机油:黄油=7:3的效果最好,每块黄板粘虫约为340头,且有效期最长.对黄板高度筛选时发现,黄板略高于茶树篷面时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