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PCV-2陕西株ORF2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猪圆环病毒2型陕西分离株(PCV-2SX株)ORF2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CV-2ORF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扩增PCV-2SX株ORF2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中,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然后,将ORF2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扩增到了702bp的PCV-2ORF2全长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CV-2SX株ORF2基因与广西分离株(EF675237,ChinaGX)和巴西分离株(DQ861802,am2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98.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98.3%,与其他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89.9%~97.9%和88.5%~98.0%。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48ku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被PCV-2阳性血清所识别。【结论】成功克隆了PCV-2SX株ORF2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52.
通过检测苦马豆素抗血清治疗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的血清学和免疫学指标,评价苦马豆素抗血清对山羊疯草中毒的治疗效果。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只)、攻毒治疗组(B组,6只)和攻毒组(C组,6只),其中B、C组山羊于第1天拌精料饲喂甘肃棘豆草粉,开始攻毒剂量为10 g/(kg.d);C组山羊(第55天)出现死亡时停止攻毒。攻毒后第21天,B组山羊颈部肌肉注射苦马豆素抗血清,每只山羊每次0.25 mL/(kg.d),连续注射4 d。各组山羊于攻毒前进行第1次采血,以后每隔7 d采血1次,共采血8次。结果显示,攻毒后第7天,B、C组山羊AKP活性和AMA活性分别上升和下降,且均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第14天,B、C组山羊血清LDH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5);第21天,B、C组山羊的E-玫瑰花环率明显低于A组(P<0.05)。对B组山羊注射苦马豆素抗血清,治疗后(第28天)首次检测结果显示,B组山羊AKP、AMA和BUN活性较C组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第35天(第2次检测),B组山羊血清中苦马豆素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而E-玫瑰花环率明显高于C组(P<0.05);第42天,B组山羊LDH活性显著低于C组山羊(P<0.05)。研究证实,苦马豆素抗血清能够有效治疗甘肃棘豆对山羊肝脏、心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造成的损伤,可用于治疗山羊疯草中毒。  相似文献   
53.
日本脑炎病毒(JEV)是虫媒传染性病毒,感染动物后会产生严重的脑炎症状,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病毒粒子主要通过胞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在细胞浆复制,在细胞内部膜结构上成熟.JEV侵入神经细胞引起脑炎症状,其机理可能与JEV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目前,研究人员就有关JEV诱导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被JE...  相似文献   
54.
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用升华法从甘肃棘豆中分离到一种白色细针状结晶,经TLC、MP、IR、MS鉴定分析确定为苦马豆素,经计算甘肃棘豆中的提取率为 14μg/g。  相似文献   
55.
苦马豆素-BSA对家兔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用完全福氏佐剂对 14只家兔进行基础免疫 10 d后 ,将家兔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7只 ,1组为苦马豆素 - BSA免疫组 ,另 1组为对照。首免时免疫组每只兔四足掌共注射 0 .8m L,两侧大腿内侧肌肉各注射 0 .3m L,两侧颈部皮下各注射 0 .3m L,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2 m g/ m L。 5周后第 1次加强免疫 ,免疫组每只兔两侧大腿内侧肌肉各注射 0 .5 m L,背部皮下 4点注射 ,每点 0 .2 5 m L,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3mg/ m L。 1周后试血。 10 d后第 2次加强免疫 ,免疫途径与第 1次加强免疫相同 ,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6 mg/ m L。1周后试血。结果表明 ,苦马豆素 - BSA第 1次加强免疫 1周后 ,1~ 7号兔都产生了抗体 ,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1 ,2 1 ,2 2 ,2 1 ,2 1 ,2 2和 2 2 ,间接 EL ISA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2 ,2 2 ,2 3,2 2 ,2 2 ,2 3和 2 3。第 2次加强免疫 1周后试血 ,1~ 7号兔抗体滴度都明显升高 ,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6 ,2 6 ,2 8,2 7,2 7,2 8和 2 8,间接 EL ISA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7,2 7,2 9,2 8,2 8,2 9和 2 9。  相似文献   
56.
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多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作用,为其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就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种类、制备、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研究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为获得理想的SW人工抗原奠定基础。首先将SW与活性酯在70℃条件下反应制备季铵盐,然后将季铵盐与HSA冰浴搅拌反应12 h,通过调节季铵盐与HSA的摩尔比制备SW-HSA,透析并冷冻干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SW-HSA偶联率。将20只昆系小白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每组4只。用4种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前4组小鼠进行免疫,首次免疫抗原量为0.050 mg/只,第30天进行第2次免疫,抗原量与首免相同,以后每隔20 d进行1次,抗原量均为前一次免疫所用抗原量的1.5倍,E组为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从第3次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中抗SW抗体效价。紫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合成的SW-HSA偶联率分别为18.6、12.5、13.5和32.6。ELISA测定结果显示,从第3次免疫后,A、B、C、D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均呈上升趋势,在第5次免疫后,测得其抗SW抗体效价分别为28、29、29、29,达到最高峰。其中D组的抗SW抗体效价在第4次免疫后首先达到29,并在第5次免疫后维持在相同水平。各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于第6次免疫时开始逐渐下降。试验结果证实,不同偶联率的SW-HSA均可诱导小鼠产生抗体,较大偶联率的SW-HSA可以更好地提高抗SW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58.
59.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自猪瘟病毒被确认以来,国内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疫苗的研究,并研制出具有强保护作用的兔化弱毒苗等疫苗品种,在防制猪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传统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易于构建和制备、稳定性高等特点,能通过不同途径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关于猪瘟病毒DNA疫苗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1]。试验利用已经构建成功的猪瘟病毒DNA疫苗给小鼠肌肉注射,研究其免疫作用,为确定疫苗的保护效力和进一步改良提供依据。1材料和…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