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318篇
水产渔业   845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芙蓉鲤鲫     
《海洋与渔业》2012,(1):52-52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以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鲤鱼品种间杂交,获得芙蓉鲤。芙蓉鲤再与红鲫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即是芙蓉鲤鲫。它是运用鱼品种间杂交、属间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新型杂交鲫鱼。  相似文献   
52.
伊维菌素对鲫血液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章晓  江敏  吴昊  何琳  杨李 《淡水渔业》2012,42(1):93-96
采用三种给药剂量(3.0、1.0、0.4 mg/kg)研究伊维菌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鲫血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血小板(PLT)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给药后8~16 h快速上升、24 h后开始下降,波动幅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种口灌剂量对鲫血液中钙离子(Ca2+)、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蛋白(ALB)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而3.0、1.0 mg/kg的口灌剂量组鲫血液中总血清蛋白(TP)含量较对照组有下降,且剂量越大影响越大,而0.4 mg/kg组TP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剂量的增大,鲫体色逐渐变深,食欲减退、身体失衡,3.0 mg/kg组的鲫解剖后显示肾脏出血迹象。  相似文献   
53.
对野生鲫肌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雌鲫肌肉的粗蛋白含量为15.36%,显著低于雄鲫(P〈0.05),而雌雄鲫肌肉的水分百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鲫肌肉样品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雄鲫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7.58%、7.23%、5.77%)极显著高于雌鲫肌肉(分别为16.22%、6.73%、5.24%;P〈0.01);无论以AAS进行评价还是采样CS值进行评价,雌雄鲫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雄鲫肌肉的EAAI为80.14,略高于雌鲫(77.43)。结果表明:于桥水库出产的鲫营养价值较高,且雄鲫的营养价值较雌鲫高。  相似文献   
54.
普安银鲫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普安银鲫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连续观察,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普安银鲫受精卵近似圆球形,淡灰色,沉性卵,强粘性;卵径1.50mm,吸水后1.88mm;受精后开始形成卵间隙,且植物极的卵间隙大于动物极的;卵间隙形成过程中卵黄收缩,略变小。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3个发育期,水温18℃时需98.72h出膜,水温24℃和26℃时分别需要56.48h、48.2h出膜。不同温度条件下,普安银鲫胚胎发育早期(胚盘~原肠胚)在18℃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发育后期阶段(神经胚~出膜)在24℃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5.
以裙带菜凝集素(Undaria pinnatifida Lectin)作为免疫增强剂,来研究其对鲫免疫活性的诱导作用。用裙带菜凝集素对鲫(Camssius auratus)进行投喂和灌喂,9d后测定鲫血清的血凝活性、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提高。其中投喂裙带菜凝集素组比投喂对照组依次提高2.0倍,3.1倍,1.2倍,1.7倍;灌喂裙带菜凝集素组比灌喂对照组依次提高4.0倍,3.2倍,1.9倍,1.6倍。这说明凝集素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血凝活力、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都有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来:凝集素可以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激活鲫的免疫系统,对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6.
湘云鲫是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的优良水产新品。在湘云鲫池塘中套养适量甲鱼,充分利用水体中剩余的饵料,池中小鱼小虾可作为甲鱼的饲料,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其养殖技术有一举多得的效果。笔者于2011年在溧水县方便水库渔场试验养殖30亩,取得较高收益,共收获湘云鲫18249千克、甲鱼833.5千克,实现产值371019元,利润119949元,亩净效益达3998元。现将试验情况和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7.
异育银鲫1983年引入江苏以来,养殖规模迅猛扩大,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本省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江都市渌洋湖水产养殖场适应异育银鲫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从1987年起开展异育银鲫苗种繁育工作,2011年全场繁殖异育银鲫苗72亿尾,该场生产的异育银鲫鱼苗、乌仔、夏花等苗种除供应本省外,还远销到鲁、皖、豫、冀、津等省(市),成  相似文献   
58.
鲫和鳜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清蛋白(parvalbumin, PV)是鱼类的主要过敏原, 为分析淡水鱼PV的序列及结构特征,采用RT-PCR方法, 从鲫和鳜肌肉中分别克隆得到2种小清蛋白的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4种基因的序列长度均为330 bp, 编码109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分子量在11.6 ku左右, 等电点为4.45~4.69。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得到的这4种PV序列均含有丙氨酸-14、亮氨酸-16、半胱氨酸-19、苯丙氨酸-67、谷氨酰胺-69以及苏氨酸-79等β型PV特征性残基序列, 表明克隆的目的基因均为β型PV。鲫的2种PV序列相似性为80.73 %, 鳜的2种PV的序列相似性为83.49 %。对克隆得到的PV序列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显示, 这4种PV序列均含有3个螺旋-松弛-螺旋结构, 即EF-手型结构, 其中靠近C端功能域的两个手型结构为Ca2﹢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59.
淇河鲫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和原核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到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的生长激素(GH)基因cDNA,其GenBank注册号为DQ350437.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克隆到的淇河鲫生长激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包括633个核苷酸,编码210个氨基酸,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把GH成熟肽的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N端含6个组氨酸的融合多肽.SDS-PAGE结果表明,0.1 mmol/LIPTG诱导表达的蛋白约为23.5 kD,其表达量超过蛋白总量的50%,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细菌裂解液沉淀溶于8mol/L尿素后,用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分子量约为23.5kD的单一蛋白带.  相似文献   
60.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二嗪农对锦鲫的急性毒性,并以AChE活性为毒性指标,研究了亚致死作用剂量(96h-LC50的1/5、1/10、1/20、1/40)下持续暴露30 d和在清水中恢复30 d时二嗪农对锦鲫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锦鲫不同组织对二嗪农的富集作用,为评价二嗪农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二嗪农对锦鲫的96h-LC50为11.04 mg/L,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抑制率可达91%;酶活恢复过程缓慢,最高恢复率仅为21.6%;组织中的富集量大小依次为肝>肉,恢复30d后各组织仍有二嗪农残留且富集大小顺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