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华倒刺鲃肠道粘膜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sinensis)又名青波,为江河中下层鱼类,以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在重庆地区已有收集江河鱼种进行江河网箱养殖成功的实例。中华倒刺鱼巴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而易于饲养,且品质很好,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嘉陵江北碚江段黄颡鱼,大鳍Hu越冬期间其胃,肠,肝胰脏,肌肉含脂量变化的研究。表明:1.黄颡鱼,大鳍Hu内脏各器官(胃,肠,肝胰脏)含脂量以越立中期为最低,肌肉则相反,表现出越立饥饿期间,该鱼主要利用内脏脂肪作用为主要能量来源而不用大量肌肉脂肪;2,越冬期间,黄颡锺,大鳍Hu内脏各器官(胃,肠,肝胰脏)含脂量与含水量的变化有负相关关系存在。  相似文献   
43.
苹果渣对鲤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均重为(20.72±2.68)g的鲤(Cyrinus carpio)270尾,随机分为3个处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4%、8%的苹果渣,在半封闭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饲养51 d,分析比较苹果渣对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添加苹果渣对鲤生长性能、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0.41%、69.78%、74.13%.组问无显著差异(P>0.05);8%苹果渣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苹果渣组(P<0.05),8%和4%苹果渣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苹果渣对鲤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影响.研究表明,在鲤鱼饲料中添加4%、8%苹果渣对生长性能无影响,且能够强化脂质代谢,但较高水平添加可能对肝胰脏造成损伤.建议鲤饲料中苹果渣添加量在4%以下.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鱼油与豆油等比例混合作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水平分别为3.01%、5.12%、7.14%、9.35%和11.64%的5种等氮膨化实验饲料,将270尾匙吻鲟[初始体质量(81.38±0.14)g]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在室外养殖系统微流水养殖56 d。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实验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比(HSI)及肥满度(CF)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确定,当SG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7.88%;当PE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47%;②实验鱼肌肉、肝脏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上升,11.64%组显著高于3.01%、5.12%和7.14%组,全鱼及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3.0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7.14%、9.35%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③实验鱼肌肉和肝脏主要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比例升高,n-3/n-6降低,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随着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n-9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中,组间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n-3 PUFA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④7.14%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9.35%组,肝脏淀粉酶活性在脂肪水平7.14%以上组趋于稳定,肝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⑤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OB)浓度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呈上升趋势,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11.64%组显著高于3.01%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未受到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⑥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回归分析得出当SOD活性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69%;但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肝脏SOD活性11.64%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GSH-Px活性9.35%组显著高于3.01%、5.12%、7.14%组,与11.64%组没有显著性差异,GSH、MDA含量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饲喂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实验鱼生长、饲料利用率、鱼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鱼体健康等方面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本实验条件下,匙吻鲟适宜脂肪水平为7.88%~9.69%。  相似文献   
45.
中华倒刺()肠道粘膜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倒刺()(Barbodes sin ensis)又名青波,为江河中下层鱼类,以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在重庆地区已有收集江河鱼种进行江河网箱养殖成功的实例.中华倒刺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而易于饲养,且品质很好,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江河名优鱼类.本文收集了嘉陵江北碚段的中华倒刺,对其进行了消化能力及肠道粘膜的扫描电镜观察,以便积累一定的基础资料,为中华倒刺开发为名优人工养殖对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估日粮中鱼粉添加量对鲤鱼种生长、生物学性状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开发鲤鱼种无鱼粉日粮配方提供依据。【方法】将540尾鲤鱼种(平均体重(105.36±1.05)g)以45尾/箱的密度随机投放于12个池塘网箱中,饲以鱼粉添加量不同(分别为90,60,30和0 g/kg)、而消化能、粗蛋白、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相同的4种试验饲料90 d。饲养试验进行中,分别于30和60 d进行中间体测,试验结束后,进行相关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在饲养0~30和30~60 d,日粮中鱼粉添加量对试验鱼的体重无显著影响,而试验结束时(90 d)未重以90 g/kg鱼粉组最高(P<0.05),尾增重率、生物学综合评定值也以该组为最好,饲料系数与其他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成活率、肥满度、肌肉比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鲜肉含水率,及风干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和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含量在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90 g/kg鱼粉组鲤鱼的肠体比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血糖含量以无鱼粉组最高。【结论】本试验所开发的低鱼粉日粮(鱼粉添加量为60和30 g/kg)可在短期内替代高鱼粉日粮,且不会对鲤鱼种的肉质、血清生化指标及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而无鱼粉日粮对鲤鱼种的肝胰脏及肾脏的功能可能有潜在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配制了5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5.44%、37.20%、39.19%、42.05%和45.30%)的等脂饲料,将初始体质量为(158.00±0.29) g的匙吻鲟在室外养殖系统中进行56d的饲养。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实验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39.19%、42.05%组的WGR和SGR显著高于35.44%、45.30%组;45.30%饲料组的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以WGR和SGR为参考指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匙吻鲟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要求分别为40.67%和40.84%。②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实验鱼体成分没有显著性变化。③39.19%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45.30%组脂肪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39.19%组和42.05%组;42.05%组肠蛋白酶活性和肝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42.05%组肝脏淀粉酶活性略高于其他组;肝脏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趋势。④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匙吻鲟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39.19%、42.05%组实验鱼的谷丙转氨酶(ALT)显著低于其余各组;37.20%、39.19%组的球蛋白(GLO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35.44%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总蛋白(TP)含量39.19%、42.05%和45.30%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⑤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19%以上时,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水平组;除37.20%组,其余各组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DA)含量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匙吻鲟适宜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41%。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掌握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仔稚鱼摄食前后的生长规律及其能量代谢情况,研究了孵化后第3、5、7、13、19、25天匙吻鲟仔稚鱼生长特征与体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摄食前匙吻鲟仔鱼全长(L_1)生长方程为:L_1=0.1288t_1+0.7134(3≤t_1≤7),R~2=0.9993;摄食后匙吻鲟仔稚鱼全长(L_2)生长方程为:L_2=0.9133e~(0.0785t_2)(7t_2≤25),R~2=0.9913;2个阶段全长(L)生长方程为:L=0.8948e~(0.0796t)(3≤t≤25),R~2=0.9950。摄食前匙吻鲟仔鱼体重(W_1)生长方程为:W_1=0.0035t_1-0.0032(3≤t_1≤7),R~2=0.9932;摄食后仔稚鱼体重(W_2)生长方程为:W_2=0.0061e~(0.1893t_2)(7t_2≤25),R~2=0.9948;2个阶段体重(W)生长方程为:W=0.0049 e~(0.2004t)(3≤t≤25),R~2=0.9911。2个阶段匙吻鲟仔稚鱼体重(W)与全长(L)的幂函数关系为:W=0.007L~(2.513)。前仔鱼期,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匙吻鲟饱和脂肪酸(SFA)比例显著升高(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显著下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无显著变化;其中,亚油酸(C_(18)∶2 n-6)、α-亚麻酸(C_(18)∶3 n-3)、n-6 PUFA比例显著下降(P0.05),EPA(C_(20)∶5 n-3)、DHA(C_(22)∶6 n-3)、n-3 PUFA比例显著升高(P0.05);摄食生物饵料后,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匙吻鲟SFA比例先升高后下降(P0.05);MUFA比例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P0.05);PUFA比例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P0.05);其中C_(18)∶2 n-6先升高后下降,EPA、DHA呈相反趋势(P0.05),C_(18)∶3 n-3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P0.05)。研究表明,随着孵化时间的延长,摄食前匙吻鲟仔鱼全长和体重均呈线性增长,摄食后均呈指数增长,2个阶段匙吻鲟仔稚鱼全长和体重均呈指数增长,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前仔鱼期,匙吻鲟仔鱼对体内不同脂肪酸利用顺序为MUFAn-6 PUFAn-3 PUFA和SFA;摄食后,生物饵料脂肪酸组成对匙吻鲟仔稚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