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0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987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3756篇
基础科学   1578篇
  1127篇
综合类   18561篇
农作物   4441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2054篇
园艺   2084篇
植物保护   1199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61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637篇
  2020年   794篇
  2019年   734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965篇
  2015年   1020篇
  2014年   1968篇
  2013年   2079篇
  2012年   2501篇
  2011年   2702篇
  2010年   2343篇
  2009年   2437篇
  2008年   2143篇
  2007年   1721篇
  2006年   1480篇
  2005年   1430篇
  2004年   1280篇
  2003年   1152篇
  2002年   960篇
  2001年   895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355篇
  1997年   354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2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小菜蛾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俗名菜蛾、方块蛾、小青蛾、吊死鬼、两头尖,属鳞翅目菜蛾科,主要为害白菜、甘蓝、芹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还可为害葱、番茄、姜、马铃薯、黄瓜等。在乳山市各镇村均有发生,轻者减产20%~30%,重者绝产,是乳山市常发性和重发生的害虫。  相似文献   
992.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植物可以将其所表达的基因产物以残体或根分泌物的形式释放到土壤中,并因此而有选择地影响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这种变化往往是不确定且短暂的。研究表明,与试验地土壤性质、气象因子和施肥、灌水、施药等农作措施相比,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存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93.
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沿岸的陇南市文县和武都区是生产冬播菜用型马铃薯的理想区域。自1997年试验成功后,经大力推广,冬播菜用型马铃薯的栽培面积发展到5330hm^2,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也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外销型蔬菜产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可于5月中旬上市,比春季栽培提早上市30d(天),  相似文献   
994.
选择30日龄断奶体重为(6.94±0.69)kg的二元杂种商品仔猪184头,按照窝别、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5组,饲喂不含马铃薯蛋白粉的基础饲粮和以2%、4%、6%的马铃薯蛋白粉及4%的血浆蛋白粉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的饲粮,每组4~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进行28d的饲养试验。试验第15d称重后,每个重复选择1头体重接近该圈平均体重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第15~18d,以圈为单位,收集粪样,测定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研究马铃薯蛋白粉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效果,确定其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马铃薯蛋白粉组,与基础饲粮组相比,试验全期可以提高日增重6.14%(P>0.05)、降低料重比10%(P<0.01),降低腹泻率6.24个百分点(P>0.05),效果相当于甚至优于4%血浆蛋白粉。饲粮中添加4%和6%马铃薯蛋白粉,仔猪生长性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但6%马铃薯蛋白粉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基础饲粮组和2%马铃薯蛋白粉组(P<0.05),血浆蛋白粉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略高于基础饲粮组(P>0.05);2%马铃薯蛋白粉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含量最高;4%血浆蛋白粉组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极显著低于马铃薯蛋白粉组;6%马铃薯蛋白粉组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于4%、2%马铃薯蛋白粉组(P<0.05);各个处理血液谷氨酰胺、谷氨酸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由此结论,马铃薯蛋白粉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995.
作者综述了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C briggsae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并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了转基因小鼠,sFat-1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小鼠中产生更多更长链的而且更有价值的DHA以及DPA。在确认sFat-1基因功能的基础上,将载体转染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阳性的细胞克隆通过核移植方式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  相似文献   
996.
利用脂质体包裹含EGFP基因的质粒,并将之导入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以阳性细胞作为核供体,利用核移植技术构建转基因克隆胚。结果表明:用转基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作为核供体,电融合法更适合构建转基因克隆胚。转基因山羊克隆胚体外培养最佳方案是用SOFaa培养液,在培养72 h后加入10%的正常山羊血清(Normal goat serum,NG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基因克隆胚中EGFP的表达,大部分克隆胚发育到8-16细胞以后的时期,绿色荧光蛋白才开始逐渐表达,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也逐渐增强。说明外源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可以表达,EGFP可以作为报告基因来实现对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7.
单精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技术(ICSI)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将体外受精研究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结合起来,比以往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大大降低,使其无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还是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生理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小鼠精子及小鼠精子与GFP基因孵育后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ICSI,获得子代鼠。提取鼠尾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 blot进行整合检测。在发育至成年的11只小鼠中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到3只阳性(27.3%)。结果表明,利用ICSI技术可以高效地生产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998.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肉牛的育种.本文综述了肉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着重阐述了肉牛基因图谱的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与利用,同时指出肉牛分子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将带有外源基因的载体酶切纯化后与去精清的猪新鲜精液按比例混合,17℃静置处理使外源DNA进入精子头部,通过人工授精使受体母猪怀孕后产下20头仔猪,经PCR特异性片段扩增,特异片段序列测定和比对,共4头PCR结果为阳性。初步证明人her2基因已在猪染色体上整合,其整合率约为20%。本研究利用精子载体法成功获得了转基因阳性猪,为大动物的转基因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小鼠杂交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孟德尔遗传原理,对表达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小鼠进行近交和远交,获得了纯合子小鼠(P品系1♀、Q品系1♀1♂)和双重杂合子小鼠(PQ杂合3♀3♂).催乳获得小鼠乳汁,ELISA检测乳汁中人乳铁蛋白的含量.通过比较发现,纯合子小鼠和单纯杂合子小鼠在表达量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双重杂合子小鼠的表达量则较前两者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