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9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25篇
  21篇
综合类   49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陈萍  翁爱群  张洁 《蔬菜》2022,(7):54-55
摘要:对秦岭北麓葱属野生蔬菜——天进行 引种栽培研究,采用塑料中棚栽培、5—8月份遮阳 网覆盖栽培、露地栽培、树林下栽培等模式,通过 观察其植物学生长特性,并与野生种进行比较分 析,总结出了5—8月份遮阳网覆盖形式栽培为最佳 模式,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分株繁殖,一次定植可 采收多年,栽培过程基本无病虫害的产生,667 m2 经济效益5 000元以上,为野生蔬菜进行人工栽培提 供了栽培管理经验和依据,也为葱属蔬菜新品种的 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2.
为综合评价性状优异、氨基酸含量高和风味品质佳的药食同源植物小根(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质资源,对贵州不同产地小根的株高、叶长、鳞茎直径等6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根鳞茎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氨基酸呈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小根的株高、鳞茎直径、叶长、叶宽、株中部宽和根须长6个性状在9个居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变异系数均大于10%;欧氏距离聚类分析可将9个居群聚为2类,第Ⅱ类形态性状表现较突出;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0.967%,黔南居群综合评分最高。各居群总游离氨基酸(TFAA)平均含量为6 078.52 mg/kg,TFAA含量较高的为黔东南(10 365.90 mg/kg)和贵阳市(8 174.55 mg/kg)居群;精氨酸(Arg)(TAV=6.81)是影响小根风味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144%,综合得分最高为黔东南居群。研究结果表明,小根形态性状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存在地域性差异,黔南居群形态性状突出,黔东南居群...  相似文献   
923.
为了为大转基因研究和氨酸酶基因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建立了愈伤组织再生培养体系,在基因型、生长发育时期、植物激素配比和外植体来源方面对比MS、B5、N6和SH基础培养基,明确大愈伤诱导和培养的最适基础培养基为MS和SH,其中以苍山大根尖为外植体、培养基为MS+1 mg/L 2,4-D+0.1mg/L 6-BA是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组合;分化阶段为MS+3 mg/L 6-BA;生根培养和鳞茎诱导阶段则使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培养基。然后,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因素的筛选,得到最佳转化条件:农杆菌菌株选用LBA4404、侵染液组成MS/LB+100μM As+1%葡萄糖+1%蔗糖为宜,侵染时间10 min,共培养3 d,草铵膦筛选浓度为250 mg/L,在此条件下该方法的遗传转化率为1.68%。利用CRISPR-Cas9敲除技术,成功实现了对鳞茎氨酸酶关键基因的敲除,突变体中目的基因m RNA的表达量和氨酸酶活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24.
邳州银杏资源丰富,本研究旨在探究银杏林下套种独头高效种植新模式,筛选适宜的独头品种,实现种植业和林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从而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增加林业的附加值,促进银杏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从栽植前准备、适期晚播、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银杏林下套种独头栽培技术,分析了影响独头产量及独率的因素,为发展银杏林下套种独头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25.
试验旨在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黑中两种二烯丙基硫化物的不确定度。黑中的氨酸在一定的p H和温度下转化为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和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经乙醇溶液提取、正己烷萃取后,用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测定,用外标法定量。通过数学建模对两种试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各分量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表明,取消过滤提取液并分取稀释的操作步骤能够有效提高DATS和DADS的测量准确度,并降低结果的分散程度;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性、标准工作溶液配制、样品加标回收率、标准物质纯度。在气相色谱法测定黑中两种二烯丙基硫化物中,应选择合适的标准曲线范围、使用纯度高的标准物质、减少标准溶液的稀释过程、把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6.
江苏邳州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白产区,生产的白头大、瓣少、形状规整、皮白肉脆、辣味适中、商品性佳、耐储运,为白中的上品,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享誉国内外。由于邳州白种植年限长、重茬面积大,大病虫害危害有逐年加重趋势,降低了大的品质和产量。为保证大生产效益,作者优化、集成了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在多地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该文介绍了邳州白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了绿色防控技术与常规防治技术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上的差异,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27.
[目的]以独兰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用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钙进行浸种处理,采用NAA、6-BA和活性炭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讨其对独兰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观察独兰种子萌发生长过程。[结果]采用0.05 mol/L的次氯酸钙浸种处理独兰种子10 min后,将其接入B5+NAA 0.5 mg/L+6-BA 0.3 mg/L+活性炭1.0 g/L+20.0 g/L蔗糖培养基中,培养50 d后统计种子萌发率为100%。[结论]该研究为独兰植物大规模栽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8.
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即齿突羊耳(Liparis rostrata);同时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IB);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29.
【目的】克隆芥茄WRKY1基因(SsWRKY1),并分析其在黄萎病病原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探究WRKY1基因在野生芥茄黄萎病抗性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SsWRKY1基因,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采用GFP融合蛋白表达法对WRKY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sWRKY1基因在不同组织及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9种野生茄材料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后的病情指数与WRKY1基因表达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克隆获得的SsWRKY1基因(GenBank登录号MZ846202)ORF序列长度为1224 bp,编码407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相对分子量为44.87 kD,理论等电点(p I)为6.91,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符合转录因子特征。SsWRKY1蛋白含有2个WRKY保守结构域和C2H2型锌指结构,属于Ⅰ类WRKY转录因子,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7.13%)、β-折叠(4.67%)、无规则卷曲(73.71%)和延伸链(14.50%)组成。SsWRKY1蛋白与番茄、野生潘那利番茄、野生番茄、马铃薯WRKY1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SsWRKY1基因在根和茎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叶中的相对表达量(P<0.05,下同)。黄萎病病原菌接种后不同时间,SsWRKY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无菌水接种),但仅在24 h时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9种野生茄材料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后的病情指数与接种前后WRKY1基因表达变化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sWRKY1属于第Ⅰ类WRKY转录因子,序列高度保守,在细胞核中表达,其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黄萎病菌胁迫后该基因的表达下调,推测WRKY1在野生茄黄萎病抗性中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30.
陈红娟  柏林  李彦苇 《蔬菜》2017,(10):36-38
为解决大生产上常发生"面包"、二次生长而造成鳞茎、薹减产的问题,总结出前期氮肥使用达到一定量时大易发生"面包"这一规律,及短日照是大发生二次生长的直接原因。探索出推迟播期防止二次生长,定时定量施肥控制"面包"的产生,同时结合覆盖地膜以提高大产量与品质等有效措施,为全面克服大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