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刁毅  叶华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83-1384
[目的]对种子带菌作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初侵染源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玻片萌发法和组织分离法测定种子外部带菌、内部带菌的存活力;采用沙培法在室内检测种子带菌对幼苗的侵染;应用田间培养法测定种子带菌对玉米的侵染。[结果]玉米种子所带弯孢菌孢子和菌丝可以越冬成活,种子内部带菌影响种子萌发,种子外部带菌不影响种子萌发;种子内外带菌均能侵染玉米幼苗的胚根和胚芽。[结论]玉米种子带弯孢菌孢子和菌丝可以越冬并侵染幼苗,使幼苗长势衰弱。  相似文献   
7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HV-1)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牛传染病的一种主要病原。概述了BHV-1的危害,BHV-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以及BHV-1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为认识和研究该病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3.
赵金莉  胡士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25-19827,19918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2种磷素形态对黄瓜生长和丛枝菌根(AM)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磷的条件下,接种AM真菌时,黄瓜的生物量、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没有显著差异,但黄瓜叶片POD活性和磷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接种AM真菌的处理;施磷酸二氢钾时,接种AM真菌对黄瓜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黄瓜地上部磷含量显著提高,但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和保护系统没有显著差异;施用腐植酸钠时,接种AM真菌对黄瓜生物量、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黄瓜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没有接种AM真菌的处理。对接种AM真菌处理而言,在3种磷源处理下,植物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顺序为: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不施磷肥。不施磷肥下AM真菌的侵染率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施用磷肥处理,且磷素形态对AM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AM真菌在土壤磷较低时有利于侵染黄瓜根系。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海南省海口市文昌鸡球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该市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采集新鲜鸡粪,检查粪样。对阳性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以质量分数为2.5%的重铬酸钾培养保存。显微镜下观察卵囊,进行虫种鉴定,并统计各调查点的鸡球虫种类、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检查雏鸡(15~42日龄)、中鸡(43~84日龄)和大鸡(85~130日龄)粪样各120份。结果显示,鸡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5.8%、78.3%和26.7%。共检出7种球虫,均属艾美耳属,分别为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和缓艾美耳球虫(Eimeria 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hagani)和早熟艾美耳球虫(Eimeriapraecox)。结果表明,鸡球虫在海口市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普遍存在,有的调查点感染强度很高,养殖户的科学防治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75.
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河南科技学院近年来选育的小麦品种百农160的成熟胚愈伤组织和农杆菌菌株LBA4404,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中农杆菌浓度、感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头孢霉素质量浓度等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小麦高效转化体系.结果表明.菌液OD<,600>=0.6,侵染时间30min时对愈伤组织的生存和转化最有利;浓度为200...  相似文献   
76.
GFP标记的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侵染西瓜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西瓜尖孢镰刀菌FON中,并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标记菌株侵染西瓜的过程.结果显示,转化子连续转接4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菌株FON中;利用GFP标记菌株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其侵染西瓜苗的过程,发现在1/2 MS培养的西瓜苗中,FON经过48 h侵染即可进入西瓜的根维管束,第3天便进入茎维管束,第4天进入叶维管束(包括叶柄和叶脉);在土壤盆栽条件下,侵染后2d FON进入西瓜的根维管束,第9天进入茎维管束,第11天进入叶维管束.培养基培养与土壤盆栽相比,培养基栽培FON侵染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7.
病毒病是海南冬季蔬菜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发生为害日趋严重。通过对海南17个市县88个乡镇冬季蔬菜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同时采用ELISA或PCR方法对田间采集的1 385份样本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病毒病发生严重程度依次为黄瓜辣椒小白菜南瓜樱桃番茄菜豆豇豆。150份黄瓜样本中,CMV、CGMMV和TMV检出率分别为63.3%、22.67%和21.33%;180份南瓜样本中,CMV、TMV和CGMMV检出率分别为53.89%、5%和1.12%;220份辣椒样本中,CMV、TMV和TSWV检出率分别为49.1%、41.4%和1.53%;170份樱桃番茄样本中,TMV、CMV、BBWV和粉虱传双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0%、34.7%、1.18%和3.53%;350份小白菜样本中,Tu MV和CMV检出率分别为49.1%和20.9%;130份菜豆样本中,CMV和BBWV检出率分别为30%和12.3%;195份豇豆样本中,CMV和BBWV检出率分别为9.2%和2.6%。CMV可以侵染已检测的4个科的所有蔬菜种类,检出率在9.23%~63.33%。已检测的所有蔬菜种类中,均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毒的混合侵染,混合侵染率在0.56%~26.36%。  相似文献   
78.
舒海燕  田保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6-14257
[目的]研究病菌对植物的侵染对于培育高抗农作物新品种的重要意义。[方法]将病菌稀释液注入培养拟南芥幼苗的小瓶中,在不同时间监测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光系统Ⅱ的变化。[结果]病菌侵染拟南芥幼苗以后,呼吸作用速度普遍增加,呼吸作用速度增高能够提供更多的ATP以供植物抗病的需要。植物在受到病菌侵染以后也需要比平时更多的同化产物。此时需要光合作用速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但是病菌侵染以后,光合作用普遍降低。病菌侵染拟南芥幼苗以后,光系统Ⅱ的最大效率及通过光系统Ⅱ的光能所占光总量的比例普遍降低,光系统Ⅱ受到损伤,受到损伤的光合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植物抗病对同化产物需要量的增加与植物光合器官受损伤而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最终会导致植物受侵染部位的坏死。[结论]病菌侵染拟南芥幼苗以后,光系统Ⅱ的最大效率及通过光系统Ⅱ的光能所占光总量的比例普遍降低,光系统Ⅱ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79.
丁义玲  夏鹏  张晓方  李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24-13125
采集农贸市场上的淡水鱼、蔬菜和猪、牛肉等样品,分别检查其华支睪吸虫囊蚴、土源性线虫、旋毛虫囊蚴和猪、牛带绦虫囊尾蚴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4种鱼类中均检出华支睪吸虫囊蚴,且污染严重;19种蔬菜中线虫虫卵或幼虫的检出率为40.61%;30份猪、牛肉样品中未发现旋毛虫囊蚴和猪、牛带绦虫囊尾蚴。  相似文献   
80.
Background: Nosocomial salmonellosi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large animal veterinary teaching hospitals (VTHs). Objective: To describe failure of an Infection Control Program (ICP) that resulted in an outbreak of salmonellosis caused by Salmonella Newport multidrug resistant (MDR)‐AmpC at a large animal VTH. Animals: Sixty‐one animals identified with the outbreak strain of Salmonella.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signalment, presenting complaint,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discharge status, and financial information.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on Salmonella isolates. Results: The outbreak occurred despite an existing ICP; the ICP was reviewed and weaknesses identified. Routine patient surveillance was not performed before or during the outbreak; fecal sampling was triggered only by a patient algorithm based on clinical signs. Sixty‐one animals were infected with the outbreak strain of S. Newport, and the majority were horses (n = 54). Case fatality rate was 36.1%. S. Newport isolates demonstrated high genetic similarity (Dice ≥ 0.96), and all had the MDR‐AmpC phenotype. Environmental persistence of the organism necessitated complete hospital closure, extensive decontamination, and remediation of the facility.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relevance of biosecurity in a VT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ringent ICP were integral components of successful hospital reopening.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Importance: An ineffective ICP resulted in a nosocomial outbreak caused by a MDR S. Newport in a VTH. Closure of a VTH affected all missions of the institution and had substantial financial impact (US$4.12 mill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