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林业   394篇
农学   530篇
基础科学   41篇
  109篇
综合类   4093篇
农作物   349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2764篇
园艺   968篇
植物保护   145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E)-2-[2'-(bromo-methyl)phenyl]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和2(1H)-喹啉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醚化等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含2(1H)-喹啉酮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mg/L质量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等6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5a对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的抑菌率达100%。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索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种群的抗性机理和抗性治理途径。 [方法]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采自兰州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二斑叶螨为敏感种群(S),在室内用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分别对二斑叶螨进行抗性选育;用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磷酸三甲苯酯(TPP)、有机硅、噻酮进行增效作用研究。[结果]二斑叶螨经室内甲氰菊酯和螺螨酯抗性选育45代和30代后,抗性倍数分别达到314.50倍和77.92倍。TPP、PBO、DEM 3种增效剂对二斑叶螨抗甲氰菊酯种群的抗敏增效比分别为12.15、7.78和3.09,推测其抗性机理涉及的主要解毒酶是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 DEM对二斑叶螨抗螺螨酯种群的抗敏增效比大于TPP和PBO,分别为4.87、3.67和1.91,二斑叶螨对螺螨酯产生抗性机理可能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增强有关。有机硅和噻酮对二斑叶螨抗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种群的抗敏增效指数比分别为1.38、1.42和1.18、0.92,说明二斑叶螨的抗性与表皮通透性改变关系不密切。 [结论] 上述结果可以为二斑叶螨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确定降解菌W2对土壤中异噁草酮的最优生物修复条件。[方法] 采用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室外盆栽生物测定方法,研究降解菌W2接种量、土壤含水量和肥料添加量3种田间可控因子对降解菌W2修复异噁草酮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结果] 确定修复条件的优化数学回归模型为:y=62.363 9+5.872 8×C1-4.494 1×C2C3-1.262 1×C21-4.076 7×C22,不同因子对土壤修复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肥料添加量、降解菌W2接种量。[结论] 降解菌W2对土壤中异噁草酮的最优生物修复条件为:降解菌W2接种量8.19~11.81 mL/kg(A650=0.4),土壤含水量18.6%~20.84%,肥料添加量1.83~2.52 g/kg。在此范围内降解菌W2对异噁草酮有效成分浓度为500 μg/kg的风干土壤30 d后的降解率可达60%以上,可接近该修复天数的理论极值65.56%。  相似文献   
994.
应用灰色系统灾变预测理论对汾阳市历年玉米叶螨发生量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吕梁市玉米叶螨发生置灰色系统GM(1,1)灾变长期预测模型(X)(1)k=194.76471 e0.08508(k-1)-183.76471.经精度检验,回测值与实测值(统计值)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us pseudolongispinosus)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拟长毛钝绥螨若螨和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即捕食量与猎物密度之间呈逆密度制约关系,功能反应曲线属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猎物的螨态、生境大小等因素均可起拟长毛钝绥螨功能反应参数的变化;拟长毛钝绥螨的自身密度对功能反应存在密度制约作用;拟长毛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和幼若螨是嗜食的,对成螨是非嗜食的.  相似文献   
996.
诱蝇酮[4-(对-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是引诱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Diptera,Tephritidae)]的类信息素(para-pheromone.又称cuelure).我国一些检疫单位目前都从国外进口该产品.本研究利用比较易得且价格低廉的覆盆子酮作为原材料,经过乙酰酯化得到引诱瓜实蝇的类信息素诱蝇酮.田间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与美国Bedoukian公司生产的诱蝇酮引诱活性无显著差异.在田间1g剂量的诱蝇酮诱捕活性持效期可以维持1个月以上,对瓜实蝇日诱捕高峰时问在6:30~14:30;在2m高的苦瓜棚架下,设置在1.5m高度(即苦瓜的高度)的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高于苦瓜架子时,诱虫量较少.  相似文献   
997.
对三氯杀螨替代产品的筛选掌握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国内已登记生产,在功能上能够代替三氯杀螨醇。二是毒性低,三是成本相对较低,选择在使用成本和杀螨效果等方面优于或相当于三氯杀螨醇的产品。国内依据三条原则初选了12种替代产品,有89家原药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998.
茶树叶片内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随着新梢叶片的逐渐成熟而增加,当叶龄在33~48天,叶片完全成熟时,蛋白水平达最高值并持续稳定,以后随叶龄的进一步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叶位试验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以芽下第4~6叶位叶中的蛋白水平为稳定最高;在年生育过程中,不同品种春梢叶在春、夏、秋三季中的蛋白水平均以夏季最低,但福鼎大白茶表现为春>秋,而龙井43与龙井长叶表现为秋>春;不同品种春、夏、秋三季新梢叶中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差异,福鼎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表现为春>秋>夏的规律,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水古四品种则以秋季最高,春、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99.
对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农田土壤螨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螨种类与数量随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容重和pH值的增大而减少;长期施用EM堆肥,土壤孔隙多,通气性好,土壤耕层增厚,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螨种类与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00.
为明确溴虫腈与哒螨灵的联合杀螨活性,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溴虫腈与哒螨灵不同配比混剂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杀螨活性,并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溴虫腈和哒螨灵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8.80、17.69mg/L;溴虫腈与哒螨灵的质量比为49∶51、47∶53、45∶55时增效最明显,对朱砂叶螨处理后24 h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7.94、178.49、173.73,LC50分别为6.65、6.72、7.00 mg/L,其毒力分别是哒螨灵的2.66倍、2.63倍、2.53倍。因此,45%~49%溴虫腈与51%~55%哒螨灵混合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