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种群相对适合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与适合度的关系,为该螨的抗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14 h条件下通过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参数,用净增殖率(R0)来确定抗性种群的生物适合度。[结果] 二斑叶螨抗性种群的若螨期和全世代较敏感种群分别延长0.92 d和0.82 d;雌螨存活时间较敏感种群缩短3 d;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种群的相对适合度为敏感种群的0.76倍,存在适合度缺陷。[结论] 在生产上应注意对螺螨酯的合理使用,以延缓其抗性进程,实现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2.
采自甘肃兰州兴隆山公园的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用雌雄单系培养敏感品系(S),用螺螨酯处理二斑叶螨种群培养抗性品系(SP R),用室内生测法对二斑叶螨S和SP R品系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发展初期较慢,中期稳定,后期较快,选育至26代抗性指数(RI)达58.83。SP R对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有一定的交互抗性,RI分别为11.54和10.03;对苯丁锡、四螨嗪、苦皮藤生物碱、阿维菌素、氯氟氰菊酯、哒螨&#8226;四螨嗪、哒&#8226;水胺硫磷、三唑锡、三氯杀螨醇、哒螨灵、氧化乐果无交互抗性(1<RI<5.00);对浏阳霉素、毒死蜱、噻螨酮、柴油、哒螨灵、唑螨酯可能存在负交互抗性(RI<1)。  相似文献   

3.
以兰州吐鲁沟公园金花忍冬植物上采集的二点叶螨为敏感种群,在室内盆栽菜豆苗上饲养繁殖后分别用氧乐果、甲氰菊酯、四螨嗪及螨嗪菊酯(甲氰菊酯 四螨嗪)混剂喷雾处理20代,获得二点叶螨抗氧乐果种群(抗性指数RF=35.84倍)、抗甲氰菊酯种群(RF=479.79倍)、抗四螨嗪种群(RF=67.26倍)以及抗混剂螨嗪菊酯种群(RF=26.75倍)。用生化法测定离体酶活性的结果表明,上述四个抗性种群的形成与体内羧酸酯酶、磷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增加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有关。4个抗性种群对常用15种供试药剂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氧乐果、甲氰菊酯与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水胺硫磷、久效磷、氰久合剂有交互抗性,甲氰菊酯还与螨蚧克有交互抗性;四螨嗪与三氯杀螨醇(RF=14.15倍)、齐螨素(RF=10.26倍)有交互抗性;螨嗪菊酯与双甲脒、氧乐菊酯有负交互抗性,RF值分别为0.85、0.71倍。  相似文献   

4.
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研究了甲氰菊酯和螺螨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成螨和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成螨后,二斑叶螨的卵期、幼螨期、若螨期、成螨期及寿命均显著缩短,处理卵后各发育历期均显著低于对照;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成螨后二斑叶螨的卵期、若螨期、成螨期及寿命均显著缩短,处理卵后各发育历期均低于对照,处理后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191 9增至0.193 4~0.205 9,对种群有刺激增殖作用。螺螨酯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成螨后,卵期、若螨期显著延期长,处理卵后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均长于对照;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成螨后卵期、幼螨期显著延长,处理卵后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均长于对照,螺螨酯两亚致死剂量处理成螨和卵后成螨期和寿命均缩短,处理后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191 9降低至0.149 9~0.150 8,对种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卫星标记法,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敏感品系(S)和室内筛选的4个抗性品系(抗甲氰菊酯品系、抗四螨嗪品系、抗螺虫乙酯品系、抗哒螨灵品系)进行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二斑叶螨4个抗性品系显示出微卫星DNA 多态性。引物Tu11在相似系数0.80处将5个二斑叶螨品系区分开。引物Tu1在相似系数0.70处将5个二斑叶螨品系区分开。微卫星DNA多态性虽不能定位抗性基因,但可结合聚类分析软件,为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四螨嗪、螺虫乙酯、哒螨灵抗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提供依据,指导二斑叶螨田间抗药性监测及抗药性治理。  相似文献   

6.
朱砂叶螨的抗药性选育及其解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模拟田间药剂的选择压力,用阿维菌素和甲氰菊酯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进行逐代处理,以选育其抗药性品系。阿维菌素品系选育至42代,抗性增长到8.7倍,甲氰菊酯品系选育至40代,抗性增长到68.5倍。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7、3.4和1.4倍,差异达显著水平。推测3种解毒酶活性显著升高是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甲氰菊酯抗性品系GSTs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2.8倍,差异显著,表明该抗性品系的形成与GSTs活性增强有关。羧酸酯酶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朱砂叶螨阿维菌素抗性品系体内存在变构的羧酸酯酶。  相似文献   

7.
刘平  尚素琴  张新虎 《植物保护》2014,40(5):181-184
为使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捕食螨的生物防治措施相协调, 实现以螨治螨, 采用叶片残毒法分别测定了甘肃省保护地常用的9种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LC50, 计算出各药剂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供试药剂的毒性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毒死蜱>螺螨酯>哒螨灵>炔螨特>唑螨酯>阿维菌素>三唑锡>甲氰菊酯>噻螨酮。其中, 毒死蜱和螺螨酯的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0.864 1和9.361 3, 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均有较高的正向选择性, 毒死蜱和螺螨酯可优先用于生产中害虫(螨)的防治, 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捕食螨, 实现对害虫(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Koch是我国蔬菜、花卉、果树上的重要害螨,对多种杀虫、杀螨剂容易产生抗药性。螺螨酯(spirodiclofen)对二斑叶螨等多种害螨防效突出,对卵和幼若螨杀伤力较强,而且对雌成螨有很强的不育作用。作者等参考Tabashnik的概率值分析法,研究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预测二斑叶螨对该药剂产生抗性的速率,以便合理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9.
土耳其斯坦叶螨对杀螨剂的抗性选育及解毒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抗药性及其生化机理,在室内对敏感系土耳其斯坦叶螨分别用螺螨酯、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逐代处理,选育出抗性种群。结果表明,选育至15代,土耳其斯坦叶螨对螺螨酯、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指数分别达到268.63、37.98和112.68倍。分别测定敏感品系(SS)、抗螺螨酯(RS)、抗甲氰菊酯(RF)、抗阿维菌素(RA)品系的解毒酶活性显示,3种不同抗性品系相对SS品系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RF品系的MFO比活力上升最快,是SS品系的12.7倍;RA品系的MFO比活力次之,是SS品系的5.76倍;RS品系的3种解毒酶比活力均增长较慢,其中CarE比活力上升最慢,是SS品系的1.31倍。由此表明,CarE、GSTs、MFO的活性增大可促进土耳其斯坦叶螨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形成;螺螨酯的抗性增强可能与CarE关系甚微;MFO活性的增加可能与甲氰菊酯抗性升高密切相关;GSTs、MFO的活性升高可能是土耳其斯坦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截形叶螨抗药性主导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室内汰选培育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抗性种群表明,截形叶螨抗久效磷的主导机制可能是乙酰胆碱酯酶(AchE)敏感性降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升高。抗三氟氯氰菊酯截形叶螨的主导机制是MFO和羧酸酯酶活性增强,以及羧酸酯酶发生变构,对底物(α—NA)的亲和力(R/S=5)和比活力(R/S=2)上升。生物测定结果TPP、SV_1和PBo对三氟氯氰菊酯都有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分别为2、3和6倍。截形叶螨抗三氯杀螨醇的主导机制是GST代谢毒物的能力增强,GST比活力上升(R/S=2),CH_3I对三氯杀螨醇有一定增效作用(2倍)。  相似文献   

11.
A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strain was collected from Chongqing, China. After 42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with abamectin and 20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with fenpropathrin in the laboratory, this T. cinnabarinus strain developed 8.7- and 28.7-fold resistance, respectively. Resistance to abamectin in AbR (abamectin resistant strain) and to fenpropathrin in FeR (fenpropathrin resistant strain) was partially suppressed by piperonyl butoxide (PBO), diethyl maleate (DEM) and triphenyl phosphate (TPP), inhibitors of mixed function oxidase (MFO),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 and hydrolases,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these three enzyme families are important in conferring abamectin and fenpropathrin resistance in T. cinnabarinus. The major resistant mechanism to abamectin was the increasing activities of carboxylesterases (CarE),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and mixed function oxidase (MFO), and the activity in resistant strain developed 2.7-, 3.4- and 1.4-fold contrasted to that in susceptible strain,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y of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in the FeR strain developed 2.8-fol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usceptible strain, which meant the resistance to fenpropathrin was related with the activity increase of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in T. cinnabarinus. The result of the kinetic mensuration of carboxylesterases (CarE)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CarE in the AbR has been changed.  相似文献   

12.
杏采后病害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引起杏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以延长杏果贮藏期,降低损失。[方法] 对引起甘肃省兰州市杏采后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及回接试验,并针对主要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 引起杏采后果实腐烂病的致病菌有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 Lk. ex Fr.)、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laxa (Aderh. &; Ruhl.) Honey]等6种真菌。其中链格孢、黑根霉和粉红聚端孢霉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8.5%、48.9%和9.4%。链格孢、黑根霉有伤无伤接种发病率均为100%,粉红聚端孢霉为83%。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悬浮剂对3种主要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94%以上。杏果实采后主要病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 9000倍液和50%异菌脲悬浮剂 1000倍液常温浸果处理3 min,第7天和第13天,咯菌腈对粉红聚端孢霉、链格孢和黑根霉的防效分别为78.3%和65%、79%和67.5%以及80.3%和69.6%。异菌脲防效分别为76%和64.3%、78.3%和64.4%以及78.6%和66.4%。[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杏采后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对板蓝根根腐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方法] 采用平板对峙法对137个板蓝根根际土壤样本中分离到的201株拮抗细菌进行测试。[结果] 筛选出1个对板蓝根根腐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菌株Bs-0728。结合显微镜观察确定Bs-0728菌株对板蓝根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菌丝生长畸形,弯曲,部分细胞膨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Bs-0728的发酵液田间防效达72.97%,且增产86.26%。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将此拮抗细菌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 枯草芽孢杆菌Bs-0728菌株是一株很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4.
10个小麦品种(材料)对麦长管蚜的室内苗期抗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室内苗期抗性。[方法] 在温室内采用每株小麦接种1头蚜虫的方法,测定了麦长管蚜在来源于3个国家的10个小麦品种上的发育历期(DD)、相对日均体重增长量(MRGR)和成虫日均产仔数(Rm),以此来确定不同小麦品种(材料)的抗蚜性。[结果] 应用多元方差分析,多目标综合判别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表明,麦长管蚜在‘Ww2730’、‘98 10 30’、‘Astron’上的适应性最差,这几个品种对其抗性最好,是可以利用的抗性品种(材料);‘98 10 35’、‘98 10 32’次之;‘Batis’对麦长管蚜的适应性最好,抗性最差;‘186Tm’,‘Xanthus’,‘Amigo’对麦长管蚜适应性较好,与作为对照的‘小偃 22’一样,抗性处在中间水平。[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的抗蚜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储藏温度、粮食含水量条件下,粮食、微生物、储粮害虫谷蠹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对应关系,以期为通过检测气体监测害虫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20、25、30 ℃下检测含水量分别为12%、13%和14%的小麦样品感染谷蠹后不同时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并与自然带菌无虫和灭菌无虫小麦进行比较。[结果] 在前期30 d中,感染害虫(10头/kg)的小麦中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大于自然带菌和灭菌无虫样品,其中12%含水量,25 ℃感染害虫小麦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达2.676%,自然带菌样品中为0.214%,灭菌样品中为0.148%。二氧化碳浓度随温度升高及粮食水分增大而显著升高。[结论] 二氧化碳浓度与粮食中害虫发生状况显著相关,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了解储粮粮情和害虫发生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测试vasK基因突变株对番茄的致病力变化,评价该基因在青枯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中存在的Ⅵ型分泌系统基因簇中的核心基因vasK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并克隆vasK基因,将庆大霉素抗性基因(Gm)插入vasK基因内部,克隆至自杀质粒pK18mobsacB中,获得重组自杀质粒pK18 vasK Gm。将自杀质粒电转化至青枯菌GMI1000感受态细胞中,采用同源重组双交换法,将野生型vasK基因置换。对vasK基因突变菌株进行三步筛选和PCR扩增鉴定。[结果] 筛选获得了具有庆大霉素抗性的目标基因被抗性基因替换的青枯菌突变株(GMI1000 m)。土壤接种番茄青枯菌结果显示,突变株GMI1000 m的致病性较野生型GMI1000明显下降。[结论]vasK基因在青枯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20种植物源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发掘能影响华北大黑鳃金龟行为反应的植物挥发性物质,以利用化学生态学技术调控华北大黑鳃金龟的行为,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方法] 采用触角电位(EAG)及Y型嗅觉仪行为测定技术,对20种植物挥发物进行筛选。[结果] 在10 μg/μL浓度刺激下,顺2己烯醇、反2己烯醇、乙酸顺3己烯酯、辛醛和苯乙醇能引起华北大黑鳃金龟触角较强的电位反应,总体趋势雌虫反应大于雄虫。行为测试中,反2己烯醇、芳樟醇、乙酸顺3己烯酯、1己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吸引能力都显著高于对照正己烷,但辛醛和苯乙醇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吸引作用低于对照正己烷,并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本文所选的部分植物源挥发物对有显著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该结果可为开发对其的田间引诱剂或驱避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